闻名世界的『中国教训』——马克思、罗斯福、斯大林的警示

2013-02-04 08:27
决策与信息 2013年2期
关键词:西奥多斯大林罗斯福

一个伟大的民族,总是一个英雄的民族。一个伟大的民族,总是和一支英雄的军队联系在一起,丧失战斗精神的民族,必然丧失伟大。不追求强大的民族,必然不能赢得伟大,也不能保持伟大。

1840年以后的中国之所以被列强长期痛打,不仅由于中国成为一头睡狮,长期沉睡不醒,更由于中国的国家性格异化,缺乏战斗精神和战斗力量,使得这个国家的雄狮性格“绵羊”化,结果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丛林中,就成为列强争相蚕食的猎物。

所以,从19世纪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马克思,到20世纪初期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他们对中国发生的悲剧都有深刻的分析并提出了警示。

马克思1858年在《鸦片贸易史》中谈到中国时指出:“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1/3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20世纪初期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任纽约州长期间,于1899年4月10日在芝加哥发表的《赞奋斗不息》的演讲中强调要以腐败的满清王朝为戒。罗斯福说:“我们决不能扮演中国的角色,要是我们重蹈中国的覆辙,自满自足,贪图自己疆域内的安宁享乐,渐渐地腐败堕落,对国外的事情毫无兴趣,沉溺于纸醉金迷之中,忘掉了奋发向上、苦干冒险的高尚生活,整天忙于满足自身肉体暂时的欲望,那么,毫无疑问,总有一天我们会突然发现中国今天已经发生的危险也威胁着我们”。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中国,曾经有一个时期被称为是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但是在斯大林的视野中,此时的中国,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国家。他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而没有这些武器,就不能保持国家独立,国家就会变成外敌用武的对象。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

忘记过去的教训,就意味着悲剧可能重演。今天,我们最需要思考和警惕的问题,就是21世纪的中国,千万不能像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那样,“因为保守而陷于停滞”、“由于堕落而趋于衰落”、“放纵腐败而导致失败”;千万不能只追求富有,不追求强大。更不能把强大变成“肥大”,重蹈“大国弱军”的失败之路,而是要走“富民强兵”、“富国强军”的成功之路。

猜你喜欢
西奥多斯大林罗斯福
上帝的声音
抵达终点前,谁都可以争冠军
斯大林看电影
抵达终点前, 谁都可以争冠军
委内瑞拉总统自称长得像斯大林
罗斯福的壮举
罗斯福的壮举
罗斯福的壮举
罗斯福的壮举
海啸来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