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密集指责中国网络攻击

2013-02-04 18:24
环球时报 2013-02-04
关键词:黑客网络安全

●本报驻美、英、德、法特约记者 任安里 纪双城 青木 杨明 ●甄翔 柳直美国《华盛顿邮报》2日称,该报“和其他媒体最近的遭遇一样”,以前曾受到过网络攻击。这是4天内美国媒体第四次“报警”。此前的《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都剑指中国。不过就连将中国称为“最先进和多产”的黑客的谷歌执行董事长施密特也承认,在这个问题上,“美国也远不是天使”。在美国,炒作中国黑客是个一年会上演几次的“例行剧目”,但像这次按照计划表般地如此密集攻击并不常见。“刻画一个强大的黑客对手,对正准备扩充网军的美国是再好不过的铺垫。”中国学者金灿荣3日这样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则称,世界正在迎来一场数字化的新冷战。 华邮、“推特”加入渲染中国黑客“大合唱” 《纽约时报》遭黑客攻击、《华尔街日报》遭黑客攻击、社交媒体巨头“推特”遭黑客攻击、《华盛顿邮报》遭黑客攻击。“看看上周科技新闻的头条,你会觉得美国正身陷一场网络版末日浩劫。”美国著名科技网站“all things”2日这样评论美国媒体制造出的“诡异”气氛。最先宣称遭黑客入侵的《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将矛头指向中国。随后,美联社报道称,“推特”公司和《华盛顿邮报》也加入了这场“大合唱”。美国当地时间1日,“推特”发布消息说,上周早些时候,有攻击者偷走了25万用户的用户名、电子邮箱地址和密码。“推特”信息安全主管鲍伯·洛德在一篇博客中称,攻击“不是业余爱好者所为,我们也不认为这是一起孤立事件”,“攻击者相当老道,我们认为其他公司和组织最近也受到了类似攻击”。就像《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在1月30日和31日先后报道该新闻一样,在“推特”发布消息1天之后,《华盛顿邮报》在头版曝光了一段“旧事”。报道称,“和其他媒体最近的遭遇一样”,该报2011年底曾成为网络攻击的目标。但其发言人没有提供更多细节。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都使用曼迪安特公司提供的网络安全系统。该公司称,中国黑客攻入媒体是想知道,谁在中国向美国媒体发出消息,媒体报道如何描述中国,以及下一步报道计划和内容。 “中国黑客点燃了西方媒体的集体担忧。”英国《独立报》这样评论说。《泰晤士报》则称,中国黑客团体通常由一些与政府无关的年轻人组成,攻击目标主要是外国媒体网站和支持西藏流亡者等政治团体,有的出于爱国,有的是为了出售机密赚钱。该报称,这次的攻击被认为非同寻常,黑客用过去中国军方攻击美国军火承包商网络的手法入侵美媒。德国《日报》给出的“证据”是,这些攻击通常从中国当地时间8时开始,下午下班时间结束。为什么美国媒体会突然如此密集渲染中国黑客,并剑指中国政府?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信息安全问题专家唐岚3日对《环球时报》说,在美国,炒作中国黑客是个“例行话题”,每年总会出现几次。“美国舆论密集炒作的大背景是,美国重回亚太战略有点往回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说,媒体需要一个“中美对抗”的新兴奋点,黑客攻击是一个死无对证的“好话题”。“all things”网站援引独立安全研究员索尔·塔尼的话说,事实上,没有任何系统百分之百安全。在信息披露方面人们喜欢随大流,随别人之后承认遭网络入侵会变得比较容易。“遭黑客攻击是一回事,确认黑客来源是另一回事。即便服务器来自中国,也不能证明黑客就在中国,更不能就此断定黑客和中国官方有关”,法兰西24电视台这样为中国抱不平。德国《明镜》周刊3日说,美国人自己也无法确定,是国家还是业余爱好者在进行破坏。唐岚说,从美国公司公布的黑客攻击方式看,技术水平比较低,更像是大规模的“人民战争”,不像精而尖的网络攻击。这样的攻击对一个国家来说没有价值。而且,发起攻击的网络地址也可能是被劫持的,从技术上说,很难判断攻击的真正来源。她说,中国官方此前已向美国表明态度,欢迎美国提供证据,中方愿意协助调查,但美国一直没有行动。这让人不得不怀疑美国的真实用意。世界走向数字化的冷战?“中国是地球上最危险的超级大国”,《华尔街日报》说,在即将出版的《新数字时代》一书中,谷歌公司执行董事长施密特残酷地道破这个真相。该书称,中国是攻击外国公司最“先进和多产”的黑客。由于经济和政治利益,中国当局支持网络犯罪,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网络威胁。据法新社 3日报道,美国电脑专家路易斯指责中国不按规矩行事,攻击等级达到“无法容忍的程度”。一些人士敦促华盛顿立刻对北京施压,“要求约束数字战士的行为”。美联社报道说,美国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所网络安全专家詹姆斯·列维斯称,美国政府已开始(在敦促中国打击黑客问题上)严肃考虑采取更坚决的措施,并进行高层接触。这名曾在网络安全议题上和中国官员接触过的专家说,问题是如何让中国将此看成是会破坏两国关系的潜在问题,“我们正进入一个用行动支撑语言的阶段”。英国《每日电讯报》称,施密特几乎建议西方政府模仿中国的做法。就在所谓的中国黑客“动手”前,《华盛顿邮报》报道称,美国国防部近期核准网络司令部的扩充计划。未来几年,美国网络安全部队不仅会扩大5倍多,更为显眼的是,将把“强调防御的网络司令部转化为网络时代的战斗部队”。而事实上,在2010年,网络司令部司令基思·亚历山大陆军上将就曾多次要求授予网络司令部“在全球范围展开网络攻击”的权利。被奥巴马提名为国防部长的哈格尔近日也表示,如参议院确认总统提名,他将把网络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因为“它能在1秒之内令国家瘫痪”。“人们总是说冷战已经结束,其实冷战不过是走向了数字化”,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评论说,各国之间彼此实施网络攻击至少15年了,在全球通过网络互联的今天,所有人或企业都可能成为处于暗战中的两个政府的棋子。“俄罗斯之声”报道称,2012年12月,美国情报部门起草了首份外国网络威胁报告。从报告中,看不出美国打算和谁和解。因为网络战不是幻想之战,而是现实之战,未来我们也许会看到不止一场。就连施密特也承认,“美国远不是什么天使”。美国在2010年广为传播的“震网病毒”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这种病毒由美国和以色列当局创制,旨在攻击伊朗的核设施。网络战到底是场什么样的战争?对此,唐岚向《环球时报》记者解释说,现在国与国之间的网络战还主要限定在网络窃密、安插后门等阶段。如果局面失控,就会互相攻击对方电网、交通等基础设施,不仅会破坏对方军事设施,还会破坏民用设施。唐岚说,这就违反了武装冲突的原则,是非常危险的。也正是由于网络领域军用和民用纠缠不清,使得各国在网络战方面保持了谨慎,都不敢轻易越过红线。网络威胁的误解和困惑 “难道让整个国家都断网吗?”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英国网络安全专家克鲁雷这样描述保持网络安全的不易。CNN援引美国新闻集团前首席安全官尼甘的话说,设想为了保护房屋安全你把前门上了锁,但有人从后门进来,然后就能进入屋子的所有房间。伦敦皇家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克里斯蒂安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关于“网络威胁,黑客攻击”这类话题,如果说有共识的话,全球多数专家都认同“有太多谣言、误解以及困惑”。 在2007年和2008年,爱沙尼亚和格鲁吉亚先后遭网络黑客攻击,但并没有明显证据表明俄罗斯官方与这些行为有直接联系。但外界会按惯性思维,把三国之间的关系掺杂进去分析,网络安全问题的共同问题就被政治化了。金灿荣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对于美国媒体的密集炒作,中国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在中国迅速成长的道路上,总会遇到外界、尤其是来自世界老大的各种异样目光。可以想见,即使不炒作黑客问题,美国媒体还会炒出别的问题。这可以说是中美两个国家的一种宿命。▲

猜你喜欢
黑客网络安全
邯郸市档案馆积极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
全国多地联动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
黑客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最厉害的黑客
全省教育行业网络安全培训班在武汉举办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还看新法
黑客传说
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最黑客等3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