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陶缘》壶的造型艺术语言

2013-02-15 05:14钱红芬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3年8期
关键词:壶嘴壶盖盛世

钱红芬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紫砂壶是我国陶瓷史上的奇葩,正所谓“紫珏触肤总生凉,沃汤浴泉色愈张。不厌其精做百态,卧玩东阁对流黄”,人们注重紫砂的特质,外观、质感、色泽、造型、泡茶的味道“外类紫玉,内如碧云”更是吸引人们的视线,在历代紫砂大师的不断尝试和创新下,提炼和升华了紫砂壶的艺术内涵和生命力,使得紫砂壶在中国陶瓷文化史上展现出迷人的风采。

紫砂作品传递的是人们的真情实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注重的是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人们欣赏并钟爱带有文化内涵的艺术品。常在造型上加以仿照,或根据老壶创新等等,使得紫砂造型艺术延续并发展。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在创新设计时也往往以突破性的设计去诠释美学,从自身的审美去开拓视角,发展成为更为新颖的艺术模式。

从文化角度去揣摩紫砂艺术,没有文化做积淀,去烘托紫砂的内涵,就会使得紫砂失去光彩。所以紫砂是立足传统文化和新兴的美学理论上的一种艺术作品。百年来艺人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对现代美学的理解,紫砂艺术的前景更为开阔,也更为壮观。

笔者多年的创作过程中,注重悉心揣摩、观察、思考生活中的点滴,把艺术当做生活,把文化当做紫砂的灵魂,把紫砂泥视为精髓,融入到自己的创作设计之中。笔者的这把《盛世陶缘》壶,是自己多年来创作的心得,既能表现对壶艺的热爱和陶缘深厚的陶缘情感,也将传统文化和技艺融入其中。

《盛世陶缘》壶取意就是陶缘二字,亦是讲述笔者的陶壶情缘,在形体上以圆器的大度雍容的态势,作为创作的基础。进行花塑器的装饰性创作,壶身饱满,圆融,器形是传统的紫砂器形。壶嘴、壶把为桃树枝干,枝干嶙峋,树纹斑驳,节疤零散遍布,遒劲多姿,朴拙、粗犷的壶嘴和壶把,壶嘴短小俏丽,以自然之姿,壶身一侧以左弯右曲的桃干作为把手,其上隆起如瘤部分似自然天成,枝干遒劲有力,气度不凡。桃干根部蔓延出新枝,枝上嫩叶舒展摇曳,攀缘于壶身之上,两颗幼桃坠于一侧,更加妙趣横生。以自然仿生形态表达壶的造型艺术语言。壶嘴根部自然伸出桃枝来,桃枝或浮空,或贴塑于壶腹上,枝上几片桃叶飘展,各有形态,枝上还挂着几颗小桃,桃子饱满,圆润,在紫砂泥色的衬托下更加鲜嫩欲滴。壶体浑厚大气的造型特色,并配雕塑立体感的造型更加有深度。壶盖上亦作此装饰,只不过桃枝是从壶盖的边缘蓄势而出的,向壶盖的中间展开枝叶和果实。栩栩如生的鲜桃呈现于眼前,充满令人垂涎欲滴的魅力。

桃在神话和民间传说中素有寿桃之称,西王母的蟠桃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食后可长生不老,桃被当做吉祥象征,在传统吉祥绘画中寿星的手捧硕大的桃子,由此也折射出人们热爱生活、追求长寿的美好愿望。因此桃作为吉祥长寿的象征成为中国艺术家喜闻乐见的题材之一。在艺术范围中,这些带有神话和民族色彩的内容决定紫砂壶艺术的表现形式。在一件紫砂艺术作品中,使用并且妥善的将这种带有艺术性质的元素,能显示出作品的文化艺术深度。

此壶的壶钮则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猴子,阔鼻小目,乌溜溜的眼神,观望着附近,蹲坐着身子,怀中抱着一颗大桃,戒备着,雕塑异常精美细腻。中国人普遍认为猴为吉祥物,在十二生肖中亦有排名。由于猴与侯谐音,在许多图案中都表示封侯之意。

《盛世陶缘》壶的处理细腻到位,线条勾勒巧妙,枝蔓缠绕,果实累累,错落有致,繁而不乱,不免让人感慨盛世之下,丰衣足食的兴奋,并且采用概括与夸张的手法进行艺术创造,增强了视觉感受,而桃与“陶”同音,在笔者的撮合下,缔结了紫砂之缘,因此称此壶为《盛世陶缘》,突出了内涵精神,丰富了整件作品的神韵。

[1]《中国陶瓷文献指南》 徐荣编著 轻工业出版社

[2]《宜兴紫砂陶艺》 姚迁等编著 台湾南天书局 据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3]《江苏省志 陶瓷工业志》 江苏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 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
壶嘴壶盖盛世
伪造的情书
Reading and Blank-filling语法填空
盛世盛开盛唐花
倒水防分叉及防回溢的双层电热水壶的结构探讨
盛世国庆
历 练
“治世”与“盛世”辨微
制怒
壶嘴的曲直是非
一头扎进醋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