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拘泥于“一小时”的形式

2013-02-18 22:36《节能与环保》编辑部
节能与环保 2013年4期
关键词:曲高和寡节约争议

不要拘泥于“一小时”的形式

3月23日晚上,全球迎来了又一个“地球一小时”活动,这项由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活动迄今已经举办了七次。在WWF的官网上显示,有150多个国家的7000多个城市参与了活动,但据有媒体报道,今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仍不如往年的影响大,一些城市悄悄退出了活动。这项希望参与者能够节约一小时电力的活动多少有些曲高和寡的感觉。

某些城市退出“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自创立以来,活动广受争议确是不争的事实:在同一时间熄灯和开灯会对电网造成冲击;熄灯一小时对节能减排的作用微乎其微;活动是为年轻人开“烛光晚餐”……其实,争议的焦点一直是活动的形式本身。

但我们看待事物应该透过表象看本质:“地球一小时”活动自开展以来,已经使数以千万计的人们了解了我们的地球正在不断变暖,认识到了我们的能源资源正在慢慢枯竭,教育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出一份力,这其实才是活动要达到的目的。而在这一小时的时间里我们把灯熄掉,节约一些电,只是活动的形式而已。

因此,“熄灯一小时”不应该是“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唯一形式。WWF也在不断丰富活动的内容,像今年就增加了“我做绿V客”活动;某环保组织建议可以“早睡一小时”,既节约了能源又有益于身体的健康;笔者认为可以办成“思考一小时”,反省一下自身在节能减排中有哪些可以做,哪些可以不做。但不管采取什么形式,其实都是表明我们对气候变暖的关注,表明我们对保护地球家园的态度和决心,都需要我们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把低碳作为行动的准则。

本刊编辑部

猜你喜欢
曲高和寡节约争议
融媒体环境下如何将“曲高和寡”转为“雅俗共赏”
节约
节约
节约
争议多晶硅扩产
打比方:让程序设计不再“曲高和寡”
变“曲高和寡”为“曲高和众”
争议光伏扶贫
争议一路相伴
现阶段我国的职业教育为何“曲高和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