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综合征和硬皮病患者凝血酶调节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2013-02-19 02:14周玉林吴利平
检验医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硬皮病红斑狼疮系统性

周玉林,吴利平

(仙居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浙江 仙居 317300)

血浆可溶性凝血酶调节蛋白(soluble thrombomodulin,sTM)浓度是内皮损伤的分子指标[1],我们报道较为常见的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征和硬皮病患者血浆sTM水平及其意义。

一、材料和方法

1.检测对象 82例干燥综合征和30例硬皮病患者均为仙居县人民医院住院和门诊皮肤科、内科患者,经相关的各项检查符合2002年修订的欧洲干燥综合征分类标准和1998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硬皮病诊断标准。干燥综合征患者男8例、女74例,年龄32~66岁,其中原发性49例、继发性33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按有无肾功能异常分为伴有肾损害组17例,无肾损害组32例;33例继发性干燥综合征中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12例、类风湿关节炎12例、硬皮病8例、多发性皮肌炎1例。硬皮病患者男8例、女22例,年龄22~63岁,按病变范围分为局限性18例、系统性12例,按病期分类为肿胀期13例、浸润期10例和萎缩期7例。另以26名体检健康、各项检查正常、无器质性疾病者为对照组,年龄25~70岁。

2.样本采集 空腹晨间采集静脉血5 mL,先注入0.9 mL于含0.109 mol/L枸橼酸钠抗凝液的0.1 mL塑料试管中,轻摇,30 min内以280×g离心3 min,分离血浆盛于2支小塑料试管中,保存于-70℃冰箱待测。余下静脉血样本检查其他相关项目。

3.检测方法 sTM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试剂盒购自福建太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全部样本和参考标准品均严格按操作说明书进行。用美国DYNEX公司的OpSysMR酶标仪比色,用软件包计算机绘制标准曲线并自动计算测定结果。

二、结果

82例干燥综合征患者血浆sTM浓度[(38.56±10.40)μg/L]升高,与对照组[(32.73 ±7.34)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P <0.01)。按病因分组,49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血浆sTM 水平[(37.57 ±8.60)μg/L)升高,33 例继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血浆 sTM浓度[(40.04±11.41)μg/L]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7,P < 0.05;t=2.89,P <0.01)。继发组与原发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P >0.05)。

17例伴肾损害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血浆 sTM 浓度[(48.39 ±13.48)μg/L]显著高于32例非肾损害患者[(32.77 ±9.52)μg/L,t=4.82,P<0.01],而非肾损害组sTM水平则与对照组水平一致。12例继发系统性红斑狼疮者血浆sTM水平[(57.43 ±14.54)μg/L]显著升高,12 例继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浆sTM水平[(36.12±9.45)μg/L]升高,而8例继发硬皮病者sTM水平[(23.18 ±6.26)μg/L]则显著降低,继发硬皮病组与继发系统性红斑狼疮组、继发类风湿关节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7.12,P <0.01;q=4.61,P <0.05)。

30例硬皮病患者血浆sTM浓度[(22.70±7.37)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32.73 ±7.34)μg/L,t=5.17,P <0.01],也显著低于 82 例干燥综合征患者[(38.56 ± 10.40)μg/L,t=8.00,P<0.01)]。按病变范围分型,18例局限性硬皮病患者血浆 sTM 浓度[(26.28 ±6.87)μg/L]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P<0.05)。12例系统性硬皮病患者血浆sTM浓度[(17.68 ±6.11)μg/L]进一步降低,低于局限性硬皮病组(t=3.64,P<0.05)。按病期分为3个期,13例肿胀期患者血浆sTM浓度[(29.87±8.01)μg/L]比对照组水平稍低,10例浸润期患者血浆 sTM 浓度[(21.61 ±5.14)μg/L]明显降低,7例萎缩期患者[(11.73 ±4.08)μg/L]极度降低,后组与肿胀期和浸润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6.22,P < 0.01;q=4.71,P <0.05)。

三、讨论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部分患者(约为1/4)血中有抗磷脂抗体和血栓形成倾向[2],但对高凝状态或其相关指标研究少。本研究检测干燥综合征患者血浆sTM水平,发现原发性增高,继发性明显增高,表明存在血管内皮受损,继发性组高于原发性组与其多系统病变有关。进一步分析发现,原发性伴有肾损害者sTM明显升高,与无肾损害者有差异,表明原发性血管内皮的损伤主要见于伴肾功能异常患者,而无肾损害者的血浆sTM浓度与正常水平几乎一致。我们认为伴肾损害的干燥综合征患者血浆sTM的意义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肾损伤患者一样[3],其既指示血管内皮明显损伤,又反映出疾病进展和/或严重性。在继发性组中,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者明显升高,都与内皮损伤有关[3-4],而继发于硬皮病者则显著降低,可为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新信息。

我们通过sTM研究发现硬皮病患者的血浆sTM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干燥综合征组,也明显低于文献中报告的其他结缔组织病[4]。检测还表明,硬皮病患者血浆sTM低浓度与病变范围和病期有关,系统性硬皮病患者血浆sTM水平显著低于局限性硬皮病;肿胀期、浸润期和萎缩期患者血浆sTM水平依次递降。我们认为硬皮病低血浆sTM水平是一个很好的临床案例,其与血管萎缩、内皮细胞不能产生sTM有关。

[1]Yamakawa K,Fujimi S,Mohri T,et al.Treatmenteffects of recombinant human soluble thrombomoduli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sepsis:a historical control study[J].Crit Care,2011,15(3):R123.

[2]谭立夫,邱 茜,梁柳琴,等.抗磷脂综合征55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5):2789-2791.

[3]卢兴国,沈汉超,曹越兰.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的检测及其意义[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999,3(2):116.

[4]苏 敏,寿 涛,孙 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和鞘磷脂酶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2012,27(11):890-892.

猜你喜欢
硬皮病红斑狼疮系统性
硬皮病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我国硬皮病患者肺部已发生病变
中国骄傲,一起致敬!
硬皮病该如何治疗
超声引导经直肠“10+X”点系统性穿刺前列腺的诊疗体会
DNA免疫吸附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观察
论《文心雕龙·体性》篇的系统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