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重点专科建设促医院全面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2013-02-19 19:54傅育红芮永军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3年3期
关键词:重点学科带头人专科

傅育红 徐 敏 芮永军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于2009年12月与无锡市滨湖人民医院进行资源整合,提出专科发展高精尖、综合科室更强大的发展思路。在增挂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牌子后,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提高医院的综合能力,加强重点专科建设与管理的力度,带动全院技术进步和知识更新。近2年来,深入贯彻“科教兴院”战略,巩固和发展了重点专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提高了重点专科建设和管理水平,其它学科也竞相发展,提高了医院整体技术水平和社会知名度,医院的综合实力得到了提高。经1年整合后就迈入二级甲等医院行列,已成为江苏省人民医院战略合作医院、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江南大学教学医院,正在创建三级医院[1]。现就如何加强重点专科建设推动全院发展作如下探讨。

1 医院重视重点专科的建设与管理

1.1 加强组织管理及制度建设 为保障重点专科的建设和发展, 我院成立了重点专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任组长,并进行了具体分工。制定了关于加快重点专科建设与发展的有关规定,从资金、设备、人才培养、外出学习、职称评定、科研立项、新技术引进等方面给予保障。制定重点专科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实行学科带头人任期目标责任制,强化内部管理,保证重点专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2]。建立奖励机制,为鼓励重点专科人员开展科研等工作的积极性,制定了对科研及新技术引进获奖及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人员给予丰厚的物质奖励制度。医院业务总收入的3%作为科研基金。

1.2 人才培养及梯队建设 专科建设首先是人才建设, 专科是基础, 人才是关键, 学科带头人是关键的关键。要发展好一个专科, 必须具有一个较高学术水平、远见卓识和较强的组织能力的学科带头人, 其次就是要建设一支梯次和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采用了多途径培养人才, 大胆使用人才, 发挥人才效益。采用“请送结合”(请进来、送出去)、“长短结合”(长期进修和短期学习)和内外结合(院内培训和院外学习)的方法。自已培养人才是根本出路,我院对新分配人员除加强业务培训外,还注重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医院出资购买万方医学数据库使用权,有效解决临床医生信息需求较大的实际需要,保证临床医生最快时间知晓医学前沿知识,提高临床医生的信息能力,受到临床医务人员的一致好评,为医院的重点学科及医学科研发展奠定基础。用人就是大胆使用中青年技术骨干,定任务加担子,使中青年技术骨干有压力、有干劲,促使他们早日成才。对不适应学科发展的人员进行医院内部调整。有效的人才梯队培育机制,使重点专科的人才梯度基本建成,形成较为完备的专业人才体系,在客观上极大地促进了重点学科的迅速发展。近几年我院已经向全国知名高校引进医学博士、硕士30余人。

1.3 做好重点专科的自评工作 对重点专科的自评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重点专科提出的科研课题及新技术引进项目找有关专家及时评估, 召集重点专科的学科带头人为课题进行点评,为专科确定相对稳定而明确的科研方向, 并为立项及成果评审打好基础。二是根据省市科委、市卫生局对重点专科的要求拟订中心内的考评指标, 定期对两级重点专科进行评审,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不够条件的重新确认。通过对重点学科的自评使学科带头人和重点专科人员主动掌握评审标准, 促进了专科的发展, 督促了后进, 鼓励了先进。

2 重点学科带头人的选拔是重点学科发展的关键

在重点学科的建设过程中,学科带头人作为本学科的领路人和科室领导者,起着关键的作用[3]。一是具有开拓创新的超前意识。二是具有勇做先锋的争先意识。学科带头人对新项目的引进与开展,敢于承担风险,以勇于当先的大无畏精神,闯出自己的路子,形成了自己的专科特色。三是具有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医疗工作的对象是人,每项工作都要对人的生命负责。因此,在新技术项目开展上,要注重科学性和严密性,既要胆大,又要严谨。对科室整体情况评价方面学科带头人应重点把握以下内容:科室的人才梯队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是否合理;个人职能分工是否明确、主攻方向是否明确可行;科室学术氛围是否浓厚;团队协作氛围是否形成。对学科带头人,应重点评价其在该学科领域的学术地位、认知程度(在院内外的影响力);是否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是否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是否能够把握学科建设方向;是否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是否有甘为人梯的伯乐精神。

3 竞争是专科建设的动力

重点专科确定与发展必须坚持竞争的原则, 树立“ 竞争求生存, 竞争促发展” 的现代专科建设意识。在倡导专业竞争上, 应做以下方面的尝试: 一是调整专业布局, 达到人才合理流动,促进专科技术发展提高; 二是鼓励技术渗透、共享, 提倡在技术上不拘泥于专科约束, 鼓励专业间技术交叉; 三是不断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在实际工作中, 注意把握好正面激励作用与矛盾纠纷的协调尺度, 积极倡导公平竞争。为此, 应采取以下方法: (1)择优录取, 不断进取;(2)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以优惠倾斜政策, 保证重点专科优先发展;(3)物质奖励;(4)精神激励。由于医院政策向重点专科倾斜,我院许多科室也在积极创建重点专科,如内科也在发挥优势结合,补平“短板”,利用内外科学科交叉融合,实行宽口径、大专业模式,争夺学科发展制高点和赢得发展机会,外科技术推动了内科介入技术的发展,我院内科开展良恶性肿瘤在支气管镜下的亚气道切割圈套治疗术、联合支气管镜、食管镜直视下支架植入术、难治性气胸在支气管镜下的封堵术、活瓣支架术,合理地应用多学科有效治疗手段,以最合适的经济费用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充分证明了重点专科的建设能够推动全院医疗的发展,为医院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4]。

4 重视重点专科与医院整体协调发展

4.1 强化重点专科与一般专科的相互渗透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疾病谱也发生改变,心血管病、糖尿病的发病率也趋于年轻化。在重点专科手外科收治患者中合并此类疾病的病人也逐渐增多,专科医生必须到大内科、大外科、急诊等科室进行轮训,拓展专科医生的知识面,提高专科医生的综合诊治能力。下功夫寻找重点专科建设与整体发展两者最佳结合点。

4.2 处理好重点专科和一般学科的关系 重点专科是在一般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优势学科,一般学科则是重点专科产生、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必要保证。正确处理好重点专科和一般科室的关系,关系到医院和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一般来说,在重点专科的创建中应把握两个主要环节:一是以重点学科为“龙头”,充分发挥其学科带头和辐射作用,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形成“龙头动龙尾摆”的趋势。二是当今学科的发展日益交叉,学科界限也越来越模糊,所以组织好重点学科和一般学科的协作攻关尤为重要。

4.3 处理好医疗、教学和科研的关系 医疗、教学、科研是医院特别是教学医院的三大职能,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教学是培养医学人才的基础;医疗是医学教育、科研的最终目的,医疗水平是医院教学、科研水平的体现;科研是教学、医疗的先导。科研创新,有助于解决临床医疗的关键问题,使医疗工作更具特色、更有优势,适当加大科研投入,对重点专科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5]。

1 陈兴华.重点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7):426-427.

2 鄄继革,彭霞,洪跃辉,等.浅议医学重点学科的建设与管理[J].中国医院管理,2006,5:45-47.

3 许四虎,张丹,付林,等.大力推进重点专科建设实现疗养院跨越式发展[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1):26-27.

4 周小金.医院重点专科建设与发展中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7,5(18):9-10.

5 易学明.探索建设现代化医院的实践[J].中国医院,2005,9(3):19-20.

猜你喜欢
重点学科带头人专科
广东省“冲补强”重点学科:光学工程学科
黄山学院校级重点学科简介
——生态学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肖贤梅 孤岛脱贫带头人
老兵变带头人助农民脱贫致富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国家重点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
加强人才培养工作对我院重点学科建设的影响及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