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广晁教授治疗口咸1例

2013-02-20 09:21魏秀红指导路广晁
吉林中医药 2013年3期
关键词:解郁肾阳咸味

魏秀红,指导:路广晁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14)

口咸是指不吃咸味食物,而口中自觉有咸味,或时有咸味痰涎排出。现代医学研究口咸由于唾液中钠、钾、钙、镁含量增多所致,多见于西医学的慢性咽喉炎、慢性肾炎、神经官能症或口腔溃疡。在导师路广晁教授门诊上巧遇一口咸为主诉患者,将之记录,希望能对以后研究尽绵薄之力,以下介绍路师治疗该患者经过。

于某,男,55岁,2012年4月16日初诊。主诉口咸3个月,每于劳累后加重,自服桂附地黄丸无效,述平时工作繁忙,时耳鸣,如蝉鸣叫,咽喉异物感,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偶自汗,常感乏力、困倦,纳眠可,便溏,日2~3行,小便正常,舌淡红,苔白腻,脉弦。证属肝郁脾虚,肾阳不足,治当行气解郁,健脾利湿,温肾。处方 :半夏9 g,厚朴9 g,苏梗12 g,郁金15 g,香附24 g,急性子 9 g,升麻 6 g,白豆寇 12 g,薏苡仁30 g,山药30 g,淫羊藿 18 g,合欢皮30 g,佩兰 15 g,莱菔子15g,佛手12 g,石菖蒲12 g,天竺黄15 g。服7剂,患者2诊口咸症状减轻,口干欲饮,咽喉异物感,时耳鸣,时自汗,仍乏力、困倦,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黄腻,脉弦滑。证以脾气虚为主,治当加强健脾益气之用,处方:党参24 g,半夏9 g,陈皮 9 g,茯苓12 g,竹茹12 g,胆南星 9 g,薏苡仁 30 g,急性子 12 g,天竺黄12 g,厚朴9 g,苏梗12 g,郁金15 g,瓜蒌30 g,佩兰15 g,黄连12 g,佛手12 g。经34 d患者3诊,述服上药7剂,口咸消失,近20余日停药,且期间出差1周,口咸未复发。

按:首诊路师考虑该患者工作繁忙,忧虑过度,而致肝郁脾虚,肾阳不足。肝郁气滞则水停,加之脾虚不能制水,肾阳虚则失温煦、推动,故水湿上泛于舌而发口咸,且伴有梅核气症状,处方以行气解郁之半夏厚朴汤为主方,加利水渗湿、健脾温肾之品,7 d后患者口咸得缓解。2诊根据患者症状及舌苔脉象加强健脾益气之用,1月后3诊可知患者肝郁得疏解,脾土得健运,水湿得化,肾虚得补,水液代谢恢复正常,口咸得消。

对口咸病机的描述,古代有王冰曰:“凡物之味咸者,皆水气之所生也。”《血论证·舌》述“口咸是脾虚,润下作咸,脾不化水,故咸也……”。现代有刘建平[1]认为口咸多为肾气外泄所致。薛世坚[2]认为脾的功能障碍,不能制肾水,或者肾虚气化水液的功能障碍,都会引起水湿之邪停聚,而水侮土,引发口咸。皆说明口咸与脾肾及水液代谢有关。肾主水,对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有促进作用,肾对水液代谢的调节作用,贯穿水液代谢的始终;脾为水液升降输布的枢纽,水液上腾下达均赖于脾的输转,[3]此外,水液代谢与肝亦密切相关,肝司疏泄,调畅一身气机,肝气郁结则脏腑气血津液皆受其害。路师所治疗该口咸患者,根据其生活史及其症状及舌脉可知,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气滞水停,加上素体脾虚,肾阳不足,故水液代谢失常,发生口咸,治疗上前期行气解郁,后期健脾益气。因此,口咸可由肾虚、脾虚,水液代谢异常引起,也与肝气郁结相关。

[1]刘建平,孙玉信.口味异常的辨证论治[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5):391.

[2]薛世坚.补土制水消除口咸[J].中国医疗前沿,2007,2(21):85-86.

[3]谢晓月,王镁.补脾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理论探析[J].吉林药,2011,31(3):199.

猜你喜欢
解郁肾阳咸味
冯明教授解郁化痰法论治月经后期经验初探
快把动物放进冰箱
肾阳不足的药膳疗法
解郁消痞汤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
健脑解郁黄花菜
由“三焦气化”浅议“治下焦如权”之法
便利店购买咸味零食增长显著
休“咸”一刻
OntheapplicationofAntConcinpre—translationofmachine
维吾尔医调理咸味黏液质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219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