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梁 《大崩溃》中延伸的思考

2013-02-21 09:15傅祎男
中华儿女 2013年2期
关键词:满堂历史

傅祎男

时间的波涛不息,云蒸霞蔚,气象万千。历史的雨量丰沛,宏澜壮阔,足以有浪,掠过惊世时局。2012年冬寒岁暮,著名作家都梁创作历时最久、投入心血最多、着墨篇幅最长的历史小说《大崩溃》问世,引起读者的浓厚兴趣与广泛关注。提起都梁这个名字,电视剧《亮剑》和《血色浪漫》的重复热播为他带来很高的知名度。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的他,在干部大院长大,少年参军曾服役于坦克部队,复员回京后做过教师、公务员、公司经理和石油勘探技术研究所所长。现在北京与加拿大之间往返工作、生活。

经历特殊,见多识广,都梁对军政历史熟悉且肯钻研。他正直仗义,轻势利之人,重君子之交。平素印象中,他行事沉稳,不让拍照,不近媒体,不热衷名利光环。《亮剑》隆重的首播发布会现场,本应列主席台就座的他,却一人安于第三排;作品接连获重要大奖亦未出席颁奖典礼;以往设计封面时,依例书内要印作者近照与简介,他表示“不想露面”。对此,都梁坦言:“首先,这样做是不想扰乱自己的生活。再者,我对成名没兴趣,这不是清高。写作本是个人化的事情,还是想做普通人。”盛名自律,他认为“作家应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积累,静静地思考,感悟人生”。与其说低调,不如讲有平常心,正因自身的底蕴和素养,才能写成一部部厚重大气的作品。

八年抗战“筚路蓝缕,屡败屡战”

翻开《大崩溃》这部小说,都梁心境平和,文笔流畅,带领读者重归历史一瞬,描述那段并不久远却在很多人记忆中模糊遗忘、甚至毫无所闻的岁月往事,体悟多灾多难的民族曾经风雨如磐的浩劫动荡,和其间或主动进行顽强抗争、挣扎自救,或被动为时代潮汐裹挟湮没的悲喜众生相。从2009年春夏开始,经过一番辛勤扎实的资料查考和认真投入的构思创作,耗费三年时间,都梁终于完成自己迄今最长的文学作品。忆起那些留恋动容的日日夜夜,他如释重负,充满感情地回溯道:“2012年7月,我的长篇小说《大崩溃》第一部划上句号。由于事先对题材广度与深度严重估计不足,直到创作后期我才发现,那场发生在1944年中国战场的豫湘桂大战,岂是50余万字可以表现的?在历时三年的创作中,我常感到殚精竭虑、力不从心,不管怎样努力,思绪都难以穿越到68年前的那场重役之中。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写了,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要竭尽全力去完成。这是我的宿命。”

读者拿到一部著作,往往最先注意到书名。提及新作为何起名《大崩溃》,都梁说道:“开始创作一部作品,我要给不同欣赏风格的人写出万花筒,让大家在故事里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豫湘桂之战对中国军队而言,无疑是雪崩式的大溃败。不论是否接受,它终归是一段惨痛历史,我们不应回避。在小说出版前,有朋友劝我应该用鼓舞人心、令人振奋的书名,我拒绝了建议。历史就是历史,绝不因个人好恶而改变,况且惨痛的历史可以使后人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时光不驻,往事依稀。作为抗战中极重要的作战行动,豫湘桂战役近年愈发受到关注。都梁细致地介绍起背景情况:1944年4月,豫中会战爆发,这是日军准备已久的大进攻。历史给我们设置巨大悬念。当时驻守黄河边与日军对峙的中国军队数十万官兵,上至战区司令,下至普通士兵,虽已感受到这场战役的巨大规模和猛烈程度,但后来事态发展完全超出想象。历时38天的豫中会战仅是前奏,以国军惨败告终。5月26日,长衡会战又在湖南打响。经过75天激战,长沙、衡阳被日军攻占。8月29日,战事在广西爆发,桂柳会战序幕开启。131天后桂林、柳州失守。12月10日,日军第21军与第23军各一部在广西绥渌会师。至此,中国大陆交通线全部被日军打通。这三次大会战总称“豫湘桂之战”。

都梁进一步分析并提醒到,在这场交战地域横跨半个中国、双方投入总兵力达百万之众的大血战中,正面战场的数十万中国军队兵败如山倒,出现雪倾式崩盘,丢失大小城池一百余座,竟被日军从中原黄河边一直打到腹地广西,侵略攻击至贵州独山方停顿。这是八年抗战中绝无仅有的大溃败,也是整个东方战场态势最为严重的一次危机。要知道,独山距战时首都重庆只有690公里。而值得注意的是,1944年12月2日日军占领独山县城,离日本无条件投降仅8个月零14天。

当问到为何将目光聚集这段历史时,都梁的回答带着理性的思考:“我关注这段历史已经很多年。八年抗战在正面战场双方共进行22次大会战,但中国军队还没有哪一次像豫湘桂战役这样败得如此之惨。我当然要找其中的原因。在未研究史料前,我对这一段历史感到奇怪。因为按常理推断,1944年的中国军队应比1937年战争爆发时要强大,英美等国参战减轻了中国战场压力,日本陆海军在太平洋地区遭受重创,美国《租借法案》大批军火改善了中国军队装备,美国第14航空队和中美联合空军也夺取部分或大部分制空权……中国军队为何在即将胜利的日子被打得一败涂地,差点连陪都重庆都丢了?是抗日政策制定不当,还是国民党的内部腐败,抑或其他?在这部小说里,我将多年思考用文学形象和文学描述进行某种表达。前事不忘,后世之师。于今日研究政治、军事、外交、地缘战略等问题时,重新审视这段历史,仍具重大现实意义。”

随着时光推移,迷雾渐渐拨开,有些历史特定时期不能被正视的局限之圈慢慢拓延、打破、还原。都梁从尊重历史与人的角度,通过新颖朴实的事例,将旧日细节与读者分享。他谈道:“我想呈现真实的历史细节,比如在我们的影视剧里,国军军官那身装束和做派已成定式。他们通常穿笔挺美式军服,皮靴锃亮,喜欢泡酒吧,喝咖啡,吃西餐。像远征军、中央军这样的精锐部队,装备更是‘武装到牙齿。这些印象当然不是空穴来风,以前书上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但据我查证,整个抗战期间,中国军队除驻印军外,从远征军、中央军到各省地方部队甚至连鞋子都不发,下级军官和士兵一律自打草鞋。国民政府不是不想发,而是实在太穷,根本发不起。试想,这样的军队战斗力将受到多大影响?如遇日军铺设铁丝网、竹签,包括泥潭及其他障碍,都将延缓士兵冲击速度,从而极易遭受灭顶杀伤。我从史料中发现,1944年10月龙陵会战时,为向盟军显示中国形象和尊严,作为中国最精锐部队的第5军投入战场,才被特别配发胶鞋。而军装也是三年一发。一身质量差的粗布穿在整日摸打滚爬、行军作战的士兵身上,那恐怕是衣衫褴褛像叫花子一样的军队。”

都梁特别指出:“从这些细节上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中国军队面对凶残之敌处于何等艰苦卓绝的状态。如果让我概括八年抗战里中国军队的真实处境,那就是八个字——筚路蓝缕,屡败屡战!应该承认,国民政府抗战意志坚决,然而,由于工业实力、武器装备和训练水平都处于极端劣势,就战争总体而言,中国军队常处下风。但如果说国军消极抗战,这恐怕是极左时代观点,我当然不同意。此外,心平气和地看待那段历史,我们还是要感谢当年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支援,没有这些人力和物质的帮助,抗战会更加艰苦,持续时间更加漫长。”

战时精英的求索与抉择

尽管都梁的每部作品均为长篇,但读来并不费力,因为其中总有一个或几个人物能吸引读者。在《大崩溃》中,他将笔墨平均分配给众多角色,通过战争中不同层次人物的应对与修为,诠释对时代和人性的哲思。其中,给人留下极深印象的是主人公之一的蔡继刚将军。这一形象的展示,凸显出国运维艰之际,出身不凡、阅历丰富、思维超前、胸襟坦荡的优秀精英的求索、抉择、风骨和节操,映衬的是那个时代一批优秀抗日将领之格调与使命感,让青史难忘,令后人垂泪。

都梁以简洁清晰又充满画面感的生动描写,传神地将读者的兴致调动:明灿灿、密如蛛网的弹道曲线划过河面上漆黑的夜空。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身为军事委员会军令部督战官的蔡继刚少将仍然没有料到,这场战役可谓异常惨烈。战争结束多年后,蔡继刚将军还常梦到1944年4月17日那个春天的夜晚,河南中牟县的黄河岸边,冥冥之中的命运之手选择了这里,作为席卷近半个中国的豫湘桂大战的爆发点。气氛紧张的战前会议结束后,他走到司令部院中花园边,在一排绿篱旁停下脚步。刚浇过水的小叶黄杨萌出嫩叶,青翠欲滴,但这并未带给他一丝春意。这位40岁的年轻将军陷入沉思。

蔡继刚是安徽桐城人,家境良好,自幼勤奋读书,1922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1926年毕业投笔从戎。为走富国强兵之路,赴美考入世界著名的弗吉尼亚军校。学成后,蔡继刚环游世界,旨在增长见识,锻炼处理危机的能力,以便日后报国。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刚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完成独特探险的他,获悉当即决定回国。经介绍,他加入财政部税警总团,任上尉连长。税警总团在中国现代建军史的地位非同小可,在宋子文苦心经营下,居然成为连甲级正规军都无法比拟的精锐部队。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他以税警第4团副团长之职参战,同日军血战两周,终因负伤被抬下。

军旅生涯和实战资历如星光闪耀、出类拔萃,按说应官运扶摇。但蔡继刚为人正直,品节方端,不愿说违心话,看不惯同僚之间相互倾轧和斗角勾心,也难容忍国军内部的腐败奢靡风气。美国弗吉尼亚军校的立校精神——“诚实与荣誉”,在他心中很自然产生共鸣,并将此视为金科玉律。他认为,当时中国军界虽不乏名将,但真正具有大战略思维者却凤毛麟角,甚至在战役层面,诸如预案制定与战时指挥亦问题重重。此次豫中会战,数十位高级将领聚于帐内共谋而商,蔡继刚极富前瞻性的建议得不到战区长官应有的重视。几番被敷衍搪塞后,他终于忍不住说道:“卑职并不认为官阶低就该闭嘴,事关我数十万大军生死,若明见其中潜藏之危机却默不作声,或言不及义,其良心何在?”历史无情。耿介之士正确恳切的一流策略被置若罔闻,迎接的只能是预判中的倾覆之灾,代价却是无数下属的前途黯淡及生命消陨。于蔡继刚而言,这是彻骨的悲哀。

大战前夜着实难熬。天亮时,迎接官兵的不是黎明前美丽的朝霞,而是铁与火带来的鲜血和死亡。打仗仿佛押宝,死活就看大运。蔡继刚几未合眼。时光飞逝,命运无常。草木花鸟有情,何况国之栋梁。这位青年才俊思绪难抑,想给妻子写封遗书,但笔起字不落,不知语从何及。遥想自淞沪会战始,近七年时间里,记不清写过多少次诀文。起初尚有创作之情,概因山河破碎,仇敌残暴,民生多艰,加之思念亲友,遂立志效民族英雄此身先去。但不知是否冥冥注定,大福相佑,每次存活。蔡继刚只觉职业军人马革裹尸、血洒疆场本是宿命,既如此又何必喋喋不休。他让副官休息,自己却拎着冲锋枪在阵地巡视。夜深人静时,他坐在机枪掩体后,望着满天星斗无限惆怅。

是夜,许昌守军主将、新编第29师师长吕公良中将亦无眠。吕将军是酷爱古学、善作诗文、口才极佳的儒将。和蔡继刚一样,早在战争初期他即作好牺牲准备。自抗战爆发,中国军人前仆后继,殊死战斗。初期空军全军覆没,弱小海军悲壮自沉,数百万陆军卧于战场。这一次,吕公良和蔡继刚预感不祥。最终,一场惊天动地的鏖战如期而至。突围前,幸存官兵列队向军旗行军礼,吕将军落泪焚旗。他整好黄呢将官服说道:“许昌失守,但我师苦战至此,绝大部官兵壮烈殉国,已尽军人最大之努力,于国家、民族问心无愧。我军虽败犹荣,名节不辱。”语毕,下属跨前慎言:“您身穿将官服突围诸多不便,请换便衣。”吕公良凛然正色道:“笑话!我是中国军人,堂堂陆军中将,纵战死沙场亦佩戴中将领章捐躯,岂能扮成民众遭人耻笑!”抗日将领牺牲殉国之气魄,泣血如歌。国民政府后追授其为陆军上将。

蔡继刚有着同样不逊色的伟岸人格。本来,位列中央署派之员,完成监督使命即可全身而退,但他每每拒绝守军将领让其回归后方之好意劝告,临难承重,胆略惊世,视死如归,带领副官和卫士与参战部队共存亡,为守护民众生命,激扬国祚永延,尽心竭力。分别突围,当获知吕公良罹难后,蔡继刚沉默立于窗前,久望远处群山,难掩心中悲痛。他回顾历次战事脉络,小异大同。主事者多昏庸无能,诤言不纳。是役,战局进程中他多次或出良策期转局面,或求驰援以解燃眉,均语及难复、杳杳无音。后来,竟发生战区长官率先弃职逃跑,副长官率部避入山区之诞景。蔡继刚无奈喟叹,在全师将士拼死搏杀之际,装备精良、尚无防守任务的嫡系某军却在登封一带休整。杂牌军兵不满员,装备低劣,却专被往风口浪尖推。国军派系林立,甚至成为私人武装,只听命主子,不对国家、民族负责,长官之间互不买账,将领有时指挥不动下属,最后搞得只有独裁者一人能协调全国军队。但战况不好时,连蒋委员长也无能为力。这恐怕就是大溃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顽疾根深蒂固,令蔡继刚仰天长吁。

如果说蔡继刚是汇集众家闪光虚构而出的小说形象,那吕公良则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对于艺术虚构与历史真实的关系如何把握这一问题,都梁谈起心中的感受:“这部小说里写到大量的历史人物,譬如蒋介石、史迪威、陈纳德,还有壮烈殉国的将领吕公良、李家珏等人。我想既然写这段历史,这些人物不能不提,而且还要按照他们在历史中的真实表现去写。对待历史事件中的历史人物,最好不要虚构,否则就成了戏说。近现代出现的长篇历史小说,无一不是按照这样的人物框架写成,即把历史人物和作家虚构的人物结合,构成人物关系,用文学手法再现那段历史。”

底层民众的经历和启示

“战争是一种极端状态,由千千万万小人物参与。他们往往并不清楚战争原因,就被匆忙卷入。小人物在战争中的个人感受和政治家、职业军人不同,所以我很关注他们的命运。”都梁阐释道。

“哥,不管以后出了什么事,我都听你的!”铁柱轻轻地说。满堂一言不发,只是轻轻拍了拍铁柱的胳膊。非亲兄弟的二人感情非同一般,史铁柱是佟春富夫妇收养的孤儿。1938年,花园口黄河大堤被掘,豫东皖北数十县一片泽国,受困民众难计。铁柱那年10岁,跟随逃荒人群乞讨四百余里来到伊川县,在一个暴风雨交加的夜晚,终因饥饿透支昏倒在佟家草屋边。当时13岁的佟满堂在门外发现奄奄一息的铁柱,二话没说将其扛进家门,精心照料救活。

1942年,中原大旱,饿殍遍野,而政府赈济灾民之用却被贪官污吏借机侵占挥霍并横征暴敛。小说中,日军策划赈粮事件,以期达煽动中国后方舆论不满之目的。一天,一位会说中文的日军军曹来村子找到满堂:“伊川县城和汝州不通汽车,想请你组织人用平板车运送粮食,会给报酬。”被饿得命悬一线时竟得日本人“慷慨赈济”,此时已成灾民首领的满堂满口答应,并和日本人讨价,很快便召集到包括兄弟铁柱在内的一百余人。然而,从此一走和亲人阴阳永隔。

在送完粮食返回村子的路上,兄弟二人被补充兵员的国军抓个正着。守许昌正缺人手,他们便连人带粮一头撞进补充团。炎炎烈日,二人来到阵地修工事。满堂感到无助,怎么也不明白凭啥要来打仗?战斗初期,满堂和铁柱伺机逃跑,很快身后督战队机枪声响起。当退回战壕时,日军步兵已持明晃刺刀冲至跟前,几个“抓丁”新兵未及抵抗即毙命。兄弟俩刹那间急红眼,往后往前都是死,只能自救。满堂从小在村里就是打架不要命的愣种。面对敌人,走投无路潜力超常迸发,他一边破口大骂,一边呼地拽开两颗手榴弹导火索迎敌扑去。铁柱怒吼着先后打倒三个日本兵,连他自己都吃惊,开枪、退壳、上膛、再击发,动作如行云流水般娴熟。从被抓壮丁到参战才几天时间,二人却觉得像十年漫长。首战过后,作为幸存者,他们迅速完成由新兵到老兵的转换。

此后,兄弟俩又经历了一系列曲折颠沛、朝不保夕的战争考验。一次恶战终因寡不敌众被俘。在战俘营,他们目睹日本人的狂妄暴虐,同胞间的低贱内耗,以及汉奸翻译官的卑鄙丑陋。几经磨难,包括兄弟俩在内的几名老兵逃出战俘营。回到乡里,一片凄惨。在他们离开的这段时间,爹和妹妹被日本侵略者弄死,娘疯了。满堂感到痛彻心扉的绝望。冷风骤起,吹动单薄的衣襟,凄凉中呆呆伫立,他觉得需将一些事想明白,为活下去找到理由。

满堂平时很少动脑子,属混沌未开的农村青年。这类人缺少国家与民族的概念,只知道自己生在中国,是中国人。至于国家是什么,他不明白也没兴趣弄懂,因为国家与他没一点关系,他也从未感受到国家的存在。满堂只清楚遇天灾后,自己和家人饿得两眼发绿时,国家似乎并不在意,而且不断还有各式人等以国家名义派粮收捐。此前,他狭隘地认为,既然国家不在乎他的死活,那他又凭什么在乎国家存亡?他还闹不明白,日本人为何来中国,愿意就打吧,但干啥将自己和家人卷入?如今家破人亡,满堂顿觉自己变了。从踏进岗子村那一刻起,他心中就被仇恨填满。惶惑中,满堂无意间想到以前做的错事,自己不但曾抢过打鬼子的国军队伍,而且还上赶着帮鬼子运粮。这样的汉奸行为令他悔恨不已。在村里乡绅的帮助下,满堂埋葬亲人。恸哭后,灵魂仿佛蜕变,他明确意识到有担当的男人要能保护亲人,保卫家园。为此,他想要重回部队杀鬼子报仇,特别是找到曾善待他、又真正有胆识的蔡继刚长官。

提及为何选择满堂和铁柱作为书中的一条主线,都梁从战时背景叙述起塑造人物形象的初衷:“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征召1400万人入伍,其中1200万人经训练补充到军队和人力运输队。不要以为中国是人口大国就会有无穷的人力资源。当时小农社会土地被分割成多块,尽管自家耕地少,男性劳力一年实际并无几月的活可做,但每家又离不开男性。按当时兵役法规定,公务员、学生、技术工人、军需工矿工人、运输业员工等均可免征。这也造成中国人口虽众,但可征士兵数量并不占优。再者,严酷环境导致众多中国军人伤亡。高度危险和微薄军饷,渐使普通民众畏惧加入,国民政府只好无奈采取‘抓丁方式,强迫适龄男性入伍。小说里,满堂和铁柱代表了当时大部分最底层民众的状态。他们在穷乡僻壤长大,从精神到物质都极为贫瘠,由于没受过起码的教育,个人视野狭窄,更谈不上为人的修养。由于偶然原因走进战争,他们不知为何而战,只是到最后看到亲人和家庭被日军毁灭,才转化为自觉战斗。八年抗战,中国数百万军人大部分是由这样的农民组成。如果我写这段历史,这种人物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

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都梁启示读者思考,尽管国家概念宽泛,包括领土、民族、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等均很复杂,但当时社会之所以宏大而视国难日重,微细而察民怨叠加,出现一盘散沙、离心离德大崩溃局面的原因究竟有哪些?而这其中国家与民众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联?对此,他平实地讲述道:“大崩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国民政府没有解决好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这是重大问题。当时中国不是现代意义国家,大部分民众缺乏国家与民族概念,常年战乱和人祸天灾使其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政府除收税外,对民众所能提供的帮助很少。这就带来恶果。政府号召民众爱国,但民众在最需要国家帮助时却感受不到国家的存在,而国家遭到外敌侵略时,政府又要求民众担负起对国家的义务,以致流血牺牲。这种不公平的治国方式,不可能得到广大民众自觉地拥护和参与。由此可见,一个文明成熟的社会应形成这样的理念:人人为国家,国家为人人。如果民众舍生忘死保卫了这个国家,那么国家应庄严承诺民众将在这块土地安居乐业,不受欺凌,免除饥饿,享受公民应有的自由、平等权利,在公正的社会里有尊严地活着。”

都梁通过文学作品描绘复杂社会变幻与各类人物命运,无论泱泱大国还是升斗小民,特殊岁月里都不同程度地承受着太多的矛盾和苦难,提示人生无常与历史兴亡。谈起人生与创作,他潇洒淡泊:“每个人来到这世界上,完全不是出于我们的本意,没有选择的可能。人的一生无论多么辉煌,结局也会和所有人一样步入死亡,所以说生活的过程很重要。经历过青春的躁动,中年的成熟,晚年的沉静,爱恋过,忧伤过,欢乐过,痛苦过,这就是生活,这就是过程。所不同的是,对于善于思考的人而言,他可以有意识地设计自己的生活,因为他知道喜欢度过怎样的人生。”“以宽厚之心待人,以公平之心行事,不刻意追求结果,其结果也许就是柳暗花明。在我看来,想写出好文章,精神状态先要放松。一部作品是否优秀,重要的是靠读者口碑相传。”

责任编辑 陈晰

猜你喜欢
满堂历史
正名
自题
《雅客满堂》
坚强的“满堂”
真假秘方
又见榆钱白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