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聚能装药对砖墙的毁伤研究

2013-02-26 05:40张学春解文辉蔡金良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砖墙冲量装药

张学春,解文辉,蔡金良,毛 川

(1.海军装备部重庆军事代表局,重庆 402760;2.重庆红宇精密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庆 402760)

聚能装药通常主要用于打击装甲车辆、地下工事、机场跑道等较为坚固的目标,其利用聚能效应产生的高速射流(或EFP)的侵彻作用对目标实施破坏。在进行聚能装药研究时,通常人们只关注其聚能效应对目标的毁伤效果,而对其爆破作用对目标产生的毁伤效果一般很少关注[1-5]。然而,在采用两级串联战斗部对砖墙类目标的毁伤研究中,由于前级聚能装药距离目标较近,而且目标防护能力相对较弱,因此爆破作用对目标的毁伤作用就不可忽视。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对小型聚能装药近距离爆炸对砖墙的毁伤效果进行了研究。

1 理论分析

本文研究的小型聚能装药主要结构参数为:装药直径80 mm,装药量0.6 kg,铝制壳体,小锥角紫铜药型罩;目标为采用普通砖体和水泥砂浆砌成的2层砖墙,自然风干。

根据经验,该聚能装药形成的射流明显具备对2层砖墙的穿透能力,其毁伤能力不再赘述,在此重点关注其爆破作用对砖墙的毁伤效果。

在进行爆破作用分析时,主要研究以下2种典型情况:1种假设装药在距砖墙一定距离处爆炸,即模拟具有一定炸高的情况,在此取0.25 m;另1种假设装药紧贴砖墙爆炸,模拟炸高为0的情况。

根据文献[6]和文献[7],忽略装药结构形状,可计算得到该聚能装药的爆破性能主要参数,见表1。

表1 聚能装药爆破作用计算结果

根据文献[7],使2层砖墙产生破坏的冲击波超压要求为:大于0.044 MPa,比冲量要求为:大于2 156 Ns/m2。对比表1计算结果可以发现,如果按照超压破坏准则,2种距离下砖墙都应该被破坏,而按照比冲量破坏准则,此时砖墙又不会被破坏,即按照不同毁伤判据,出现了结果不一致的问题。为此,还必须结合冲击波的作用特性进行进一步分析。

根据冲击波对目标的破坏理论可知,冲击波对目标的破坏作用不仅取决于载荷的大小,而且取决于载荷随时间的变化。根据载荷作用时间t与目标体系自由振动周期T的比较,可将载荷分为静载荷与动载荷:当载荷作用时间t>10T时,可认为是长时间作用,此时载荷可认为是静载荷,目标的变形与破坏取决于该瞬间的最大压力,即此时可按超压判据对目标破坏效果进行分析;而当t≤0.25T时,则认为是冲击载荷作用,目标的变形与破坏仅取决于冲量的大小,与最大载荷无关,即此时应按冲量判据对目标破坏效果进行分析。

根据上述理论,再据有关经验公式,计算得到该聚能装药在上述2种距离下的冲击波正压区作用时间见表2。

表2 冲击波正压区作用时间计算结果

而2层砖墙的固有振动周期据文献[7]为T=0.01 s。由此可以看出,不论是在距砖墙0.25 m处还是紧贴砖墙,该聚能装药爆炸冲击波正压作用时间都小于0.25 T,所以此时应按照比冲量判据对目标破坏效果进行分析。据此可判断,该聚能装药的爆破作用不能使2层砖墙出现明显的破坏。

2 试验研究

2.1 试验设计

按照前文研究的聚能装药及砖墙参数,加工了聚能装药及目标砖墙并进行了试验。

试验时,利用木制托弹架将聚能装药放置在砖墙前规定距离L处,药型罩一端朝向砖墙,起爆聚能装药,通过观察并测量爆炸后的砖墙破坏情况,可得到聚能装药爆炸后对砖墙的毁伤效果,试验布置见图1。

图1 试验布置

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试验共进行了2发,其中,聚能装药距砖墙0.25 m和紧贴砖墙试验各1发,2发试验后的靶标正面和靶标背面的毁伤照片见图2和图3,试验数据见表3。

图2 砖墙正面毁伤情况照片

图3 砖墙背面毁伤情况照片

表3 试验数据

从上述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在距砖墙0.25 m处还是在紧贴砖墙爆炸时,所研究的小型聚能装药都不足以使砖墙产生垮塌、倾倒等严重破坏,其对砖墙的破坏作用主要还是体现在射流开孔方面,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

然而,通过对比2发试验结果可明显看出,随着与砖墙间距的减小,聚能装药对砖墙的毁伤效果明显增强:首先在开孔孔径方面,紧贴砖墙爆炸比距离0.25 m爆炸时的开孔孔径增大了约1倍;而在爆破作用的毁伤方面,紧贴砖墙爆炸比距离0.25 m爆炸时在砖墙上产生的崩落范围约增大了2倍,并且使砖墙产生了明显的裂缝及错位,对两级串联战斗部而言,上述两方面都明显更利于后级战斗部通过,因此该试验结果又表明,在进行聚能装药对砖墙的毁伤研究时,必须对装药的爆破作用进行考虑。

3 结论

本文研究了小型聚能装药对2层砖墙的毁伤效果,经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表明:

1)对于装药量较小的聚能装药,当其在砖墙近距离作用时,尽管其爆炸冲击波超压已经大于砖墙的破坏载荷,但由于冲击波作用时间太短,所以并不能对砖墙造成明显的毁伤效果,其毁伤作用主要还是体现在射流的开孔作用上;

2)随着与砖墙间距离的减小,聚能装药对砖墙产生的破坏作用明显增强,开孔孔径及崩落区范围都明显增大,该结果表明在进行聚能装药对砖墙的毁伤研究时,必须对装药的爆破作用进行考虑。

[1] 胡晓艳,刘天生,王凤英.大锥角聚能装药射流形成及对刚把侵彻的数值模拟[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1,31(1):97-99.

[2] 陈少辉,雷彬.聚能射流对间隔靶板的侵彻深度模型及数值模拟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34(1):35-37.

[3] 李友望,吴国东.三种聚能装药结构侵彻靶板的数值模拟[J].机械管理开发,2010,25(6):65-67.

[4] 常敬臻,卢永刚,孙传杰.聚能装药对砖墙结构靶体开孔效能试验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9,32(6):39-41.

[5] 黄风雷,张雷雷,段卓平.大锥角药型罩聚能装药侵彻混凝土试验研究[J].爆炸与冲击,2008,28(1):17-22.

[6] 隋树元,王树山.终点效应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

[7] 王儒策,赵国志.弹丸终点效应[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鲁 进)

猜你喜欢
砖墙冲量装药
《混合炸药及装药专刊》序言
连续3年销量翻番,2022年欲冲量4000万,福建这家动保企业正强势崛起
叠层复合装药殉爆安全性试验及数值模拟
收藏
浅析建筑施工中的墙体构造
侵彻载荷下两种结构装药动态响应数值分析
一种战斗部用DNAN基炸药热塑态装药改进工艺
浅谈砖墙砌筑施工技术
薄片炸药与固体靶冲量耦合的计算模型*
浅析建筑施工中的墙体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