葶苈大枣泻肺汤合苓桂术甘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0例

2013-03-03 07:02邹烈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9期
关键词:桂术充血性汤加

邹烈寰

(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乌鲁木齐830002)

葶苈大枣泻肺汤合苓桂术甘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0例

邹烈寰

(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乌鲁木齐830002)

目的 观察葶苈大枣泻肺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80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与常规药物强心、利尿、扩血管及β-受体阻滞剂,ACEA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味,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两周为一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观察症状、体征及射血分数的改变(治疗前后给与心脏彩超检查作对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射血分数改善总有效率为85%,症状及心功能分级改善疗效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射血分数改善总有效率为62.5%,症状及心功能分级改善疗效总有效率为6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葶苈大枣泻肺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葶苈大枣泻肺汤;苓桂术甘汤加味;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患发展到终末期心脏血供不能满足机体各脏器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及预期寿命的延长,心脏疾病的发病率有逐年提高的趋势。心力衰竭作为各种心脏疾患的最后阶段,其发病率也相应有所提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心衰发病率已达0.9%,而北方地区更是高达1.4%[1]。心力衰竭因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及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对其治疗显得尤其重要。笔者近年来,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80例患者全部选自我院心内科,2010~2012年住院病人,按《实用内科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及纽约心脏病学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2]入组,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1岁,NYHA分级,Ⅱ级10例,Ⅲ级20例,Ⅳ级10例。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62岁,NYHA分级,Ⅱ级10例,Ⅲ级20例,Ⅳ级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程度上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对中药过敏者,依从性差者,不愿填写知情同意书者。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与常规药物强心、利尿、扩血管及β-受体阻滞剂,ACEA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味,具体用药组方为:葶苈子12g,大枣7枚,茯苓12g,桂枝6g,甘草6g,白术10g,气虚者加黄芪15g,党参15g。痰湿者加瓜蒌、陈皮、半夏各10g。胸痛者加延胡索、香附、青皮、郁金各10g。水肿甚者,加冬瓜皮30g,猪苓10g。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两周为一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观察症状、体征及射血分数的改变(治疗前后给与心脏彩超检查作对比)。

1.4疗效评判标准

1.4.1 射血分数改善显效:射血分数改善20%以上。有效:射血分数改善10%以上。无效:射血分数改善10%以下。

1.4.2 症状及心功能改善显效: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两级以上。有效:症状有所改善,心功能改善一级以上。无效:症状及心功能无明显改善。

1.5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3.0软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射血分数改善情况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射血分数改善的比较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射血分数改善的比较(n,%)

2.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及心功能分级改善的比较 见表2。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及心功能分级改善的比较(n,%)

2.3 安全性整个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病例发生。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因为心脏疾患发展到终末期肺循环及体循环障碍,导致瘀血,心脏射血功能显著下降,出现胸闷、气憋、咳嗽、气喘,甚至端坐呼吸不能平卧,并出现下肢水肿,严重者伴有胸腹水等症状,心力衰竭在中医学中属喘证,心悸,胸痹,水肿的范畴,本病病位在心,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心阳虚为本,水饮瘀血为标,葶苈子和大枣两味药作为一首方剂使用,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取名葶苈大枣泻肺汤,主治肺中水饮壅塞,胸满喘咳,一身面目浮肿[3]。《医方论删补名医方论》认为:“肺痈喘不得卧及水饮攻肺喘急者,方中独用葶苈之苦,先泻肺中之水气,佐大枣恐苦甚伤胃也。”《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赵良曰:“《灵枢》谓心包络之脉动则病胸胁支满者,谓痰饮积于心包,其病则必若是也。目眩者,痰饮阻其胸中之阳,不能布精于上也。茯苓淡渗,逐饮出下窍,因利而去,故用以为君。桂枝通阳输水走皮毛,从汗而解,故以为臣。白术燥湿,佐茯苓消痰以除支满。甘草补中,佐桂枝建土以制水邪也。”[4]从以上文献中可以看出,运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及苓桂术甘汤,温阳利水,平喘,祛胁饮,古来有之。在本观察中葶苈子泻肺水,大枣和胃,茯苓健脾利湿,白术燥湿,冬瓜皮、猪苓通利水湿,桂枝温阳,黄芪、党参补益心气,瓜蒌、半夏、陈皮化痰祛浊,延胡索、青皮、香附、郁金理气化瘀,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益气温阳,健脾利湿,祛痰理气化瘀之功效。从而大大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表明,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对照组相比,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症状,及心功能级别,提高射血分数,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1]顾东风,黄广勇,何江,等.中国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患病率[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3,31(1):3-6.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100.

[3]李克光,张家礼.金匮要略译释[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65.

[4]陈亦人.伤寒论译释[M].4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5.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9.008

1672-2779(2013)-19-0018-02

吴义红

2013-08-16)

猜你喜欢
桂术充血性汤加
苓桂术甘汤治疗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温胆汤加味治疗失眠的体会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独特魅力
苓桂术甘汤联合美托洛尔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单兆伟运用苓桂术甘汤治疗胃下垂1例
蒙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肿胀的临床观察
探讨超声在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非同步化运动中的应用效果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42例
温胆汤加味治疗颈性眩晕经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8例——附西药治疗52例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