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氨基-4,5-二甲基苯甲酸的合成

2013-03-03 05:26罗婷程琳
关键词:亚硝基二甲基苯胺

罗婷,程琳

(华侨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 厦门361021)

2-氨基-4,5-二甲基苯甲酸首次由Baker等[1]于1952年报道.作为有机合成中间体,该化合物可用于合成具有抗疟疾活性作用的绣球花生物碱的衍生物[1],以及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作用的喹唑啉酮衍生物[2],亦可作为苯炔前体用于合成各种三蝶烯衍生物[3-6].文献[2-3]报道了以2,3-二甲基-1,3-丁二烯和马来酰亚胺为初始原料,经Diels-Alder反应及脱氢芳构化反应后得到4,5-二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再经水解及Hoffman降解两步反应制得2-氨基-4,5-二甲基苯甲酸的制备方法.该合成方法反应步骤较多,反应中使用了苯、二苯醚、十氢化萘等有毒的有机溶剂,芳构化过程为高温反应且会放出大量有毒的H2S气体,并且终产物不易分离纯化.从绿色合成的角度看,该方法并非理想的合成方法.本文采用常见的合成靛红的方法[7-8],并参考2-氨基-5-甲基苯甲酸的新合成方法[9],对文献[1]中靛红的分离方法加以改进,以3,4-二甲基苯胺为原料,经三步反应成功合成了2-氨基-4,5-二甲基苯甲酸.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Nexus-47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美国Nicolet公司,KBr压片);DMX-500型核磁共振仪(德国Bruker Avance公司);DSC-2910型热分析仪(美国TA公司);所有试剂均为市售分析纯,使用前未经纯化.

1.2 实验步骤

2-氨基-4,5-二甲基苯甲酸的合成路线,如图1所示.

1.2.1 3,4-二甲基异亚硝基乙酰苯胺的合成 在500 m L三口烧瓶中加入300 m L水和19.85 g(0.12 mol)水合三氯乙醛,搅拌下在此水溶液中依次加入120.7 g无水硫酸钠,12.1 g(0.1 mol)3,4-二甲基苯胺,6 m L浓盐酸和13.9 g(0.2 mol)盐酸羟胺.加完后水浴升温至70℃,恒温反应1 h;再升温至80℃,恒温反应2 h.反应液冷却至室温,抽滤,水洗固体,干燥,得17.9 g土黄色粉末状固体,即3,4-二甲基异亚硝基乙酰苯胺,其产率为93.2%.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后,测得其熔点为187℃(文献[1]中的熔点为179~180℃).

图1 2-氨基-4,5-二甲基苯甲酸的合成Fig.1 Synthesis of 2-amino-4,5-dimethylbenzoic acid

1.2.2 5,6-二甲基靛红的合成 用10 m L水稀释100 m L浓硫酸,搅拌下在此溶液中慢慢地加入19.2 g(0.1 mol)化合物,即3,4-二甲基异亚硝基乙酰苯胺.加料过程冰浴并持续0.5 h.在室温下搅拌反应4 h.将反应液倒入500 m L冰水中,沉降10 min,抽滤分离,用大量水冲洗滤饼,直至滤液p H值约为6.将滤饼溶于200 m L,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抽滤除去不溶物,用盐酸酸化滤液至p H为8,改用36%的乙酸滴至不再有固体析出.抽滤,固体弃之,保留酒红色滤液.滤液继续用盐酸酸化至p H小于1,有橙黄色固体生成.抽滤,水洗后干燥,得8.36 g橙黄色固体,即5,6-二甲基靛红,产率为47.8%.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后,得红色粉末状固体,熔点为220~221℃(文献[1]中的熔点为214~215℃).

1.2.3 2-氨基-4,5-二甲基苯甲酸的合成 将8.75 g(0.05 mol)的5,6-二甲基靛红溶于250 m L 的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并置于500 m L三口烧瓶中,搅拌下慢慢滴加125 m L,质量分数为3%的双氧水.室温搅拌反应3 h,加入少量活性炭,再搅拌10 min后过滤,滤液用盐酸滴定至p H为5~6.抽滤,水洗,干燥.粗品经邻二甲苯重结晶,得6.34 g淡黄色固体,即2-氨基-4,5-二甲基苯甲酸,其产率为76.9%,熔点为219~220℃(文献[1]中熔点为213~214℃).

2 结果与讨论

产品的结构通过FT-IR,1H NMR谱进行表征.

5,6-二甲基靛红的FT-IR(KBr,ν)谱:3 190 cm-1处为 N-H 伸缩振动吸收峰,2 978,2 855,1 388 cm-1处分别为甲基C-H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吸收峰,1 749,1 718 cm-1处为相连的两个羰基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 624,1 475 cm-1处为苯环碳骨架的伸缩振动吸收峰.

2-氨基-4,5-二甲基苯甲酸的FT-IR(KBr,ν)谱:3 493,3 385 cm-1处为氨基 N-H 伸缩振动吸收峰,3 100~2 450 cm-1处的宽峰为羧基O-H伸缩振动吸收峰;1 663 cm-1处为羰基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 589,1 496 cm-1处为苯环碳骨架的伸缩振动吸收峰.

2-氨基-4,5-二甲基苯甲酸的1H NMR谱,如图2所示.从化学位移(δ)看:7.44,6.54处的峰应为苯环上两个质子的吸收峰,这两处峰均为单峰,未出现耦合,说明这两个质子为苯环上的孤立氢,则7.44,6.54处分别为C6-H 和C3-H 的吸收峰;2.12,2.06处的峰分别归属为C5-CH3和C4-CH3上的质子吸收峰.由于氨基与羧基上的质子都属于活泼氢,这两个吸收峰均未出现.且谱图中各种氢吸收峰的积分面积比与产物结构相符,说明成功合成了标题化合物.

首先,以3,4-二甲基苯胺为原料,经与水合氯醛、水、无水硫酸钠、浓盐酸及盐酸羟胺共同作用,高产率得到3,4-二甲基异亚硝基乙酰苯胺.

图2 2-氨基-4,5-二甲基苯甲酸的1 H NMR谱Fig.2 1 H NMR spectrum of 2-amino-4,5-dimethylbenzoic acid

然后,3,4-二甲基异亚硝基乙酰苯胺在93%的浓H2SO4作用下发生分子内的傅氏酰基化反应得到5,6-二甲基靛红.从3,4-二甲基异亚硝基乙酰苯胺的结构式看,傅氏酰基化反应可能会发生在2位及6位碳原子上.但从图2可以看出,傅氏酰基化反应并未发生在2位碳原子上,可能是由于其邻位碳原子上的甲基旋转存在位阻,致使该反应不易发生在2位,因此,傅氏酰基化反应发生在6位得到5,6-二甲基靛红.该反应开始时会放出大量热量,为防止局部过热而炭化,需在冰浴条件下将3,4-二甲基异亚硝基乙酰苯胺慢慢加到浓H2SO4中.另外,该步反应的主产物(5,6-二甲基靛红)需使用盐酸和乙酸的分级沉淀来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最后,5,6二甲基靛红在NaOH水溶液中经双氧水氧化开环得到2-氨基-4,5-二甲基苯甲酸.产物以钠盐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要得到产物还需加盐酸将其中和出来.但由于它是两性物质,盐酸的用量要适当,为保证产物完全析出,溶液p H值应调节在5~6之间,必要时可以滴加醋酸加以调节.

3 结论

采用常见的合成靛红的方法,以3,4-二甲基苯胺为原料,经缩合、环化制得5,6-二甲基靛红,然后在H2O2/NaOH条件下室温反应合成了2-氨基-4,5-二甲基苯甲酸,三步反应总收率为34.3%.化合物通过FT-IR,1H NMR表征,证明了其结构的正确性.该方法以水溶液为反应体系,未使用有机溶剂,且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产物纯度较高,符合绿色合成的理念,为2-氨基-4,5-二甲基苯甲酸的合成提供了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

[1] BAKER B R,SCHAUB R E,JOSEPH J P,et a1.An antimalarial alkaloid from hydrangea XV Synthesis of 5-,6-,7-,and 8-derivatives with two identical substituents[J].J Org Chem,1952,17(1):149-156.

[2] HESS H J,CRONIN T H,SCRIABINE A.Antihypertensive 2-amino-4(3H)-quinazolinones[J].J Med Chem,1968,11(1):130-136.

[3] GODINEZ C E,ZEPEDA G,MORTKO C J,et al.Molecular crystals with moving parts: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and crystal packing of molecular gyroscopes with methyl-substituted triptycyl frames[J].J Org Chem,2004,69(5):1652-1662.

[4] RYBACKOVA M,BELOHRADSKR M,HOLY P,et al.Synthesis of highly symmetrical triptycene tetra-and hexacarboxylates[J].Synthesis,2007(10):1554-1558.

[5] ZONTA C,LUCCHI O D,LINDEN A,et al.Synthesis and structure of D3h-symmetric triptycene trimaleimide[J].Molecules,2010,15(1):226-232.

[6] 汪家喜,荆彬,侯晓伟,等.三蝶烯-2,3,6,7-四甲酸二酐的合成与表征[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6):645-648.

[7] MARVEL C S,HIERS G S.Isatin[J].Organic Syntheses,1941(1):327.

[8] 韩爽,李东风,吴丛梅,等.吲哚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J].化学试剂,2011,33(10):883-886.

[9] 李家明,钟国琛,石磊,等.2-氨基-5-甲基苯甲酸的新合成方法[J].化学试剂,2005,27(1):53,56.

猜你喜欢
亚硝基二甲基苯胺
一种有效回收苯胺废水中苯胺的装置
欧盟批准增加玩具安全指令2009/48/EC中的苯胺限用
内源性NO介导的Stargazin亚硝基化修饰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及机制
二甲基硅油结构及热稳定性
复合溶剂萃取N,N-二甲基乙酰胺
适用食品接触类橡胶制品中9种N-亚硝胺的同时检测法
抗氧剂壬基二苯胺的合成及其热稳定性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测定水中痕量土臭素和二甲基异崁醇
L-精氨酸高产菌株的亚硝基胍诱变选育和种子培养基的优化研究
对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改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