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思考

2013-03-14 09:20郎登林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年2期
关键词:筹资财务人员民营企业

郎登林

民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比重,最近几年得到了迅猛发展,数字显示,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工商系统共登记私营企业967.68万户,注册资本(金)25.79万亿,民营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已超过60%,民营企业从业人数已达1.04亿,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成果约占全国总量的比例70%,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渐激烈,面对国际化趋势、同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人民币升值、人工成本和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严重冲击了民营企业的经营模式,阻碍了资金的正常运转,进而产生了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对企业实际经营状况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很多,而在这些因素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财务风险问题了。

一、现代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筹资渠道

当前,筹资难问题已经成为了我国民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瓶颈,由于受到了自身规模的限制,根本无法通过发行证券、股票等方式从资本市场筹集所需资金,还有就是多数民营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资产小、信用度低以及没有相应的担保和抵押作为依据等诸多因素的存在,商业银行通常不会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由于缺乏筹资渠道,致使民营企业难以及时筹集到资金,对其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筹资成本相对较高

目前,银行信贷依旧是民营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渠道,可是,在银行的信贷中,所增设的贷款一般都集中在中小企业中具有较大规模的企业。由于民营企业的规模较小,所以,银行贷款机率不高。就算是民营企业在银行中获取了所需的贷款,但还是会因贷款程序复杂繁琐,手续办理时间太长,且收费高,最终导致民营企业需要支付过高的筹资成本。

(三)财务风险控制缺失

财务控制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属于核心部分,但大多数民营企业尚未构建一套完善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控制管理工作具有的重要性。多数民营企业还未建立起新型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大多存在着权责不明、职责不清的情况,并且资金管理不严,资金流失现象屡见不鲜,致使企业资金结构缺乏科学合理性,大大降低了资金实际使用效率。

(四)财务风险意识有待提高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企业有财务活动,就肯定有财务风险的存在;企业相关管理人员是否具有较强的财务风险意识与企业财务风险程度息息相关。这些管理人员所拥有的管理观念十分的滞后,缺乏现代财务管理意识,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没有科学的经营、筹资、投资预测、决策和风险预警、规避机制,导致财务控制能力弱,在实际筹资、投资、收入、分配等过程中,未注意到财务信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占的指导作用。

二、加强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加大政府部门的引导力度

民营企业要想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就必须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及引导。借助政府部门的力量将筹资难、筹资成本高等问题有效解决。当前,政府部门应积极的制定关于民营企业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推动民营企业的经济发展步伐以及对其正当权益的法律法规予以保障,让民营企业真正的享受到国民待遇。积极构建诸多的监督制度,比如行政上的纪律检查、社会群众的监督,尤其是舆论监督等。另外,民营企业还可以采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律途径对自己的合法权利予以维护。加强改进和完善金融环境,加大民营企业法律保护力度,将其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等一系列的工作,为民营企业未来健康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

(二)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构建高效的资金管理制度,不断强化资金管理责任制;企业的筹资结构必须是科学合理的,既要充分利用财务杠杆,进行适当的负债经营,又要避免因急于求成、盲目举债导致巨大筹资风险的发生;应构建完善的资金投入效益保证机制,对项目投资回报率加以认真分析,严格控制财务预算;其次,构建内部监督控制制度,强化企业财务监督;当前,民营企业应实行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财务管理模式,构建行之有效的内部稽查制度,要从之前的事后财务收支审计向经济效益审计、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制度评价等方面上发展,以确保企业财务监督工作的高效性;另外,构建严格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在民营企业中,凡是投资性支出以及非经常性大额资金支出必须实行“联签制度”,对于一些日常货币资金支出应交由分管财务的企业负责人或者其授权指定的人员予以签字和审批。民营企业的账、款、物应由专业人员分别进行管理,各司其责,相互监督,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的编制过程中,应要求财务人员参与进来,严格资金支付审查。这样,以避免财务风险控制难度加大。

(三)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要想将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全面提高,就必须进一步改进财务用人机制;企业管理人员应将财务工作放开,聘请一批专业知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好的财务管理人员。对企业负责财务工作的人员,应根据其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考核。积极鼓励财务人员参与相关的职称考试,以将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不断更新提高,并且把职称考试的通过作为财务工作人员待遇提高的硬性指标。再有,定期安排组织财务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充分掌握与了解本单位业务,以便有效控制管理,加强学习本行业最新动向,以确保企业管理者经营决策过程中有相关信息作为参考,增强决策的科学合理性。进一步加强财务人员先进财务软件与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操作技能的掌握,以为企业管理者决策时提供可行性预测分析,从而不断增强决策水平。

三、结论

只要民营企业加强全员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全体员工共同协作,就一定能够使得企业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同时政府部门也应予以相应的扶持,构建管理培训与服务机构,对民营企业经营者、财务人员以及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为民营企业的信息采集与交流、资金融通、市场开拓、技术开发等各环节予以必要的帮助,从而推动其健康持续发展。

[1]朱荣.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4:47.

[2]刘小丽.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第18卷,第6期.

[3]高二华,王广武.民营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第24期.

猜你喜欢
筹资财务人员民营企业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义卖书法 筹资助学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多管齐下筹资 齐心协力助学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