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二)——考试心理状况调查与应对策略

2013-03-15 15:04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杨淑红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高中生考试心理健康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 杨淑红

基于上一期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此期我试图通过问卷调查以科学的数据对学生考试心理现状进行表述,并从心理学视角进行归因与提出建议,希望能够给更多的学生、家长和学校以启迪。

一、学生状况

调查工具及对象:周步成教授修订的、适用于我国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在本次调查中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哈尔滨某重点中学选取高一学生620人,收取有效问卷607份,其中男生272人,女生335人;一批次学生290人,三批次学生317人。重点对该量表中学习焦虑一项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如下:

表1 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各维度的均值和标准差

表2 男女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比较

表3 不同批次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比较

研究发现,学习焦虑高分的学生占了总调查对象人数的42.7%,即学习焦虑高分的学生有259人,学生表现出对考试怀有恐惧心理,无法安心学习,非常关心考试分数,继而影响正常学习。因心理焦虑水平过高而导致身体症状高分的学生则有71人,即自身焦虑水平较高时,学生会出现一些如失眠、呕吐等症状,这说明高中生考试焦虑水平较高的一个普遍现象。虽然普遍,但并不代表正常,说明目前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学子们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和身体的煎熬付出,而这一焦虑水平在男女生和不同批次方面差异表现并不显著,也就是说性别和不同学习程度两因素不是影响焦虑水平的主要原因。

二、原因分析

高中生学习焦虑水平较高,我们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学生自身因素。调查对象为省重点高中高一的学生,其对自身的期望值高,加之个人目标没有及时得到调整与修正,使得他们承受的学习压力和竞争压力较大。同时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其心理承受能力表现不如人意,因而心理上容易失衡。此外,处于“暴风骤雨”期的高中生,总想证明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为了拥有这种独立感和成人感,他们会不惜做一些标新立异的举措。这几点在学习焦虑水平上体现的尤为突出。

2.家庭教育方式与家长期望水平易影响学生的考试焦虑水平。现在的高中生基本上是一个家庭的核心,家长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给了孩子,因此内心特别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各方面都优秀。然而孩子间是有差异的,家长这种高期望很容易成为孩子成长和学习的巨大压力,加之部分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还会有一些不恰当的做法或理念,导致孩子在家庭中没有压力释放的途径。学生在达不到家长的目标,或是满足不了家长过高的期望时,就会对学习产生恐惧、焦虑、挫折感等不良的心理。

3.学校与社会环境因素。高考体制与导向使家长、社会仅关注学校的升学率和重点率,学校则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以学生知识学习的情况和考试的成绩作为学校工作重点,而老师则在学校的评价下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重要甚至唯一的评价指标,这一链接反应直接的影响就是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心态,使羽翼还不丰满的孩子过多地承受与体验这种高压下的生活。同时重点中学对学生成绩的重视,学生平时的课业量多,定期频繁的考试和成绩排名等,使得学生面临较大的精神压力和竞争压力,学生在这样的压力下产生焦虑,有的学生甚至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

三、辅导案例

◆案例陈述

求助者是一位高一女生。她目前的成绩不理想,进入高中后的所有考试,每次成绩与其意愿相差甚远(她认为自己应该是班级的前三名),特别是与初中相比,成绩滑落的更是让她难以接受。数学原本是她的长项,不过最近这次期末考试数学成绩不到90分,结果导致她不愿意上数学课,现发展到不敢上数学课,目前状态无论上哪科的课,听不懂也坐不住。自习课上看到其他同学积极认真学习的样子,对她来说是莫大的痛苦,她害怕考试,害怕上课,最后,她不想上学了。就这样,一次期末考试,让这位学生彻底失去了信心和勇气。

◆案例分析

对于这个学生来说,树立积极心态和信心是今后应解决的重点和关键所在。帮助她理顺事情的前因后果,然后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才能为其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事件背后心理上的变化:一是一贯的“优生”心理,导致心理承受力较差;二是进入高中后较大的心理落差,不再是“优生”;三是以点带面的消极心态;四是来自家长的高期望、来自学校及老师的排名、来自自己的心理设障以及周围大环境等;五是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不强,患得患失;六是完美心理,自我要求过于苛刻,希望自己各个方面都是最好的。

四、具体措施

基于调查与实践中的一些做法,我认为要想实现我们理想中适度的焦虑水平,应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努力实践:

◆外因方面

1.在学校与社会环境方面:学校发展已经进入多元发展阶段,仅重视高考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的需求,因此学校发展应开拓视野,寻求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层面,在学校发展的同时学生才能得到更优更好的发展。同时应重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心理健康老师师资力量和硬件配套建设,树立积极心理教育理念,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开展好团体与个别心理咨询,给需要帮助的学生最好的帮助,也应适当考虑个别学生需求,给予其特殊政策,可以根据主观意愿减少一些考试,缓解学习压力。

2.在家庭及家长方面,建议学校开展家长心理讲堂。普及心理知识,使家长了解青春期孩子身心特点,主动分享自己的感受,做孩子合格的听众。从过来人、长者的角度做一个合格的引路人,教授孩子必要的成长阶段知识,在孩子面前表现出适当的无知,而不是在孩子面前摆“家长”的谱,高高在上,“一言堂”,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孩子必要的鼓励,给予精神与心理上的支持与帮助。

◆内因方面

1.改变认知。考试焦虑的主要原因是对考试的认识。一般情况下是认为考试越重要,焦虑水平会越高。心理学中提出了焦虑与成绩的关系是倒“U”型的,也就是焦虑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个人的最佳状态得到调动,只有适度才能最佳。因此适当调整考试期望水平,方能正确对待考试和发挥正常水平。

2.具体行为。“视练为考,考似练”,即把平时的练习当作考试,那在真正大的考试面前时就能够像平时一样参加了。也就是说,心理素质的提高不是说一说就能解决的,而应是在实践中不断累积实现的,这就要求每个学生在平时的小考或练习中能够严阵以待,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在真正考试时其认真与紧张程度不过如此。

3.给自己留有余地。目标的制定应是一个区域而不是一个点,也就是每个人给自己制定的目标应有一定的余地,这样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才能游刃有余,不会出现“瓦伦达心态”,即因压力过大关注结果而无法专心做当下应做之事,从而适得其反。

4.调整心理落差。心理落差大,源于自身的一种主宰心理。何不把这次当成成长路上的磨炼,因为这事发生在高一而不是高考中。要学会积极对待生活中的事,换个角度看世界,这样会让我们得到更多的收获与成长。

5.懂得不完美才是真正的人生。完美是人人追求的,但我们也知道人无完人,能够在成长的路上不断地扬长避短就是最棒的。人与人是有差距的,而缩小差距的方法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是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做到的,所以还应客观地为自己的发展定位。正如前面所说,关键不是别人对你说了什么,而是你对自己说了什么!你觉得你行你就行,你觉得你不行你就不行,别人说你行你也不行。

6.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能力侧面,各有所长与所短,正确对待自己的薄弱环节,扬长避短或扬长补短。

7.进行专门的心理训练。建议对惧考、惧学进行自信训练和系统脱敏训练,逐步树立信心并解除过敏症状,慢慢恢复正常学生生活。

(1)何为自信训练?

自信训练主要是运用交互抑制原理,通过考试焦虑者自我表达正常的情感和自信心,使得那些消极的自我意识得到扭转,借以削弱或消除其考试焦虑的一种自我训练方法。自信训练的设计直接针对考试焦虑的担忧成分。如“离考试时间越近,我越担心自己的能力是否可以胜任这次考试”;“我担心其他同学在这次考试中都比我强”等。研究表明,当一位应试者出现充满担忧的情感时,便会在大脑皮层产生保护性抑制,妨碍正常的认知活动。自信训练的两大步骤:

第一步学会察觉个人消极的自我意识。

如当得知即将参加一场十分重要的考试以后,就会产生朦朦胧胧的担忧念头。针对这些朦胧的念头,把它清晰地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也就是在一张白纸上把这些担忧的想法逐条记下。这种做法可以把个体朦胧的潜意识提高到意识的水平,从而可使个体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当前消极的自我意识究竟有哪些。这是自信训练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第二是养成向消极的自我意识挑战的习惯。

当你逐条记述个人消极的自我意识以后,下一步就是要训练自己向消极的自我意识挑战,这是自信训练的决定性步骤。所谓挑战,是指向消极的自我意识中不合理成份进行自我质辩,其中包括指出这种消极的自我意识的不现实性和不必要性,阐明由此对个人所造成的危害,并明确今后应取的态度。(主要是三个问题:这种担心有必要吗?此种担忧对自己有危害吗?个人应取怎样的态度?)

(2)何为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是将放松训练和条件反射原理结合运用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基本方法是,在产生考试焦虑反应时,同时引起一个与之对抗的肌肉松弛反应(放松训练),以使考试焦虑者原来的不良反应强度减弱,这种做法又称交互抑制。将交互抑制按等级排列,从弱到强,渐次实施,直到最终消除患者的不良反应,此即系统脱敏。

下面,我们对考试焦虑进行系统脱敏所用的假定等级程序,并让考试焦虑者大声朗读这段假定程序(进入情景)。

①班主任宣布,三天内将进行一次小测验。

②明天就要考试了,今晚我觉得准备得还不充分。

③我走在去考场的路上。

④我看见其他应试者陆续来到。

⑤监考的教师到了,我等得得急,脑子也好像失去了知觉。

⑥我收到了考卷。开始做题之前,我把卷子仔细看了一遍。

⑦我中断考试,考虑自己怎么才能比其他人做得更好。

⑧我被一道试题难住了。

⑨我看见有人在我之前答完题,交上了卷子。

⑩时间快到了,我根本做不完了。

进行系统脱敏时,要求考试焦虑者先进行放松训练,待全部放松程序完成后,要考试焦虑者按假定焦虑等级的第一种情景进行想象,看自己是否会出现紧张。如果感到不紧张,肌群继续呈松弛状态,便可转入下一个情景。假如在某一个情景的想象中感到存在紧张状态,即应在自觉紧张的肌肉部位做一遍放松练习。以此类推,直到每一个情景均不感到紧张为止。

当然,以上所举仅是一个假定的脱敏程序。实践中,由于进行脱敏的情况千差万别,症状表现和问题轻重各不相同,因此,必须按照个人的实际情况,从弱到强排列出引起个人焦虑或恐怖的事件或情景,依次进行想象脱敏,这样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猜你喜欢
高中生考试心理健康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