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大部制”改革

2013-03-20 08:40倪方六
共产党员(辽宁) 2013年10期
关键词:中书大部秦汉

在古代中国,宰相(隋之前称为“丞相”或“相国”) 是“百官之长”。历朝历代进行的“大部制”改革,一般都是围绕这个位置展开的。

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

在先秦时期,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三公”的办公场所称为“府”。丞相府掌管行政,太尉府掌握军权,御史府负责监察兼皇帝的秘书办。“三府”是当时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西汉中前期,在“三府”中,丞相府权力最大,地位最高。公元前8年,汉成帝实行司徒(丞相)、司马(太尉)、司空(御史大夫)新“三公制”,行政级别平行,联合执政,大大削弱了丞相的权力。

比“公”低一个级别的是“卿”。秦汉在上古周代“六卿”的基础上扩增为太常、卫尉、太仆等“九卿”,卿的办公场所称为“寺”。“九寺”是汉代的中央行政执行机构,实行的都是“大部制”。比如太常寺,掌管国家宗庙祭祀、礼仪、天文、教育、医药、卫生等,综合了现代文化部、教育部、科技部、卫生部、药监局、气象局等部门的全部或部分行政职能,可谓西汉的“大文化部”。

两汉的“大部制”改革并不彻底。汉代“部委”不止九大部门,“九卿”是个虚数。西汉中后期,编制膨胀,仅太常寺“公务员”便多达上万人,尽管在汉光武帝刘秀进行的“大部制”改革中大幅精减,编制仍超过1500人。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隋朝的“三省”指尚书省(负责执行)、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三省行政级别相当,便于相互牵制、监督。三省长官实为“宰相”,都参加朝廷最高层决策会议,各对皇帝负责。

唐朝进一步改革并明确了中书、门下二省为决策机构,尚书省为中央行政核心,尚书省尚书不能参加决策会议。这种把决策与行政分离的制度设计,是中国古代“大部制”改革的成果之一。

隋唐时的“六部”是从魏晋时的“六官”改来的,即吏部、民(户) 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大部委”,秦汉时的“九大部委”(九寺) 被缩减掉3个,创造了中国古代“大部制”改革的典范,一直沿袭到清朝。“六部”中的每一部都很大,如工部,便掌管土木、水利工程、农、林、牧、渔等多个领域和行业。“三省六部”制明显优于“三公九卿”制,大唐盛世与政体的先进不无关系。

唐太宗李世民启动的“大部制”改革,机构精简最彻底。整个中央机构官员编制仅为640员,只有隋朝的四分之一多一点。李世民死后,政府机构编制迅速扩增。唐高宗显庆年间,九品以上内外文武官员已有13465名。武则天统治时期到唐中宗、唐睿宗时期,官员数额的膨胀更加严重。

宋代“六部”职权转移

历史上发挥重要作用的“三省”、“六部”、“九寺”等,到了北宋都成为虚位,实由“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分掌全国政军大权。中书门下一把手“平章事”、枢密院负责人“枢密使”和三司的领导“三司使”,为北宋事实上的宰相。

宋代是古代中国机构最臃肿,闲官、冗员最多的朝代。到宋仁宗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距宋代建国仅百年时间,官员数量已“十倍于国初”。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宋神宗启动“大部制”改革,撤销了“中书门下”这一机构,恢复了唐朝时的“三省”制度。但是,宋神宗生搬硬套《唐六典》,却又未完全走唐朝的政改路线,所以“元丰改制”实际上是失败的。整个两宋时期进行过多轮类似的“大部制”改革,但始终未能奏效。

到了明清时期,也曾启动多轮“大部制”改革,其中以明太祖朱元璋的“大部制”改革最有影响。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诛杀丞相胡惟庸,废除中书省,终结了自秦设立的丞相制度,创设“四辅官”,出现了“内阁”制。内阁制度为清朝继承,“党议天下之政”,成为清代朝廷权力中心。

从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到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从宋代的“中书门下”“枢密院”到明清时期的“四辅官”“内阁”制,在中国古代的不同朝代,“大部制”曾几经变迁。

(文/倪方六 据《北京晚报》)

猜你喜欢
中书大部秦汉
先秦秦汉时期的法律方法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康复的效果
我与秦汉东北史研究
王言撰制与魏、齐文运承变
刘向《列子书录》之“中书”即“内书”,“中”字不借指朝廷
稳步推进大部制改革
一道圣旨的出台流程
你可知道一道圣旨的出台流程
流变与传承
——秦汉时期“伏日”考论
大部制视阈下的行政效能建设——以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