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锰双组分催化剂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N O性能研究

2013-03-20 07:18钟标城陈碧峰钟小玉
科技视界 2013年10期
关键词:催化活性氧化物转化率

钟标城 张 辉 陈碧峰 钟小玉

(河源市清洁生产中心,广东 河源517000)

氮氧化物 (NOX)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选择性催化还原(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技术是目前最好的烟气NOX脱除方法。低温SCR催化剂的开发有利于降低操作成本以及便于将SCR装置与我国现有锅炉匹配。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Mn基催化剂拥有优良的低温活性,并显示出一定的抗毒能力;另一方面,Fe基催化剂具有价格低廉、易获得等优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铁、锰双金属组分催化剂的低温活性做了初步探索,为开发高效廉价的低温SCR实用型催化剂提供参考。

1 实验部分

1.1 催化剂的制备

实验采用柠檬酸法和浸渍法分别制备了系列Fe(n)-MnOx氧化物催化剂和不同金属组分比例的Fe-Mn/ZSM-5负载型催化剂,氧化物催化剂和负载型催化剂分别在400℃和600℃温度下焙烧成型。

1.2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在连续流动态固定床微型反应装置上进行催化剂氨气选择催化还原NO反应性能评价。活性实验反应条件:氧化物催化剂和负载型催化剂的空速条件分别为30000h-1和12000h-1,反应气体体积组成为1000ppmNO,1000ppmNH3,5%O2,He作为平衡气。反应物和产物由烟气分析仪分析,即用烟气分析仪测定NO的浓度,计算出转换率并作为评价催化剂活性的依据。

2 结果

实验条件下,Fe(n)-MnOx系列氧化物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结果如图1所示。图1中可以分析得出,在整个低温区间中,相对于其他组分含量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而言,Fe(0.3)-MnOX复合氧化物具有理想的催化活性,在100℃时NO的转化率已达90%以上,120℃下NO基本完全被还原。

图1 不同组分含量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在低温区内的NO转化率

图2中可以分析得出,在低温区域,不同Fe/Mn摩尔比的Fe-Mn/ ZSM-5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差别较为显著,从图中可以清晰看出,Fe/ Mn=1:1的Fe-Mn/ZSM-5催化剂为最佳配比,此时催化活性在低温段最好,并且在140℃至270℃的温度区间内,都能保持80%以上的NO转化率,超过此配比,即铁含量或锰含量的增加并不会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图2 不同比例活性组分改性H-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NO催化活性

在氧化物催化剂中选取Fe(0.3)-MnOX催化剂,在负载型ZSM-5催化剂中选取Fe/Mn=1:1的Fe-Mn/ZSM-5催化剂进行比较。

将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e(0.3)-MnOX催化剂与Fe-Mn/ZSM-5(Fe/Mn=1∶1)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比较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低温段(<300℃)内,Fe-Mn复合金属催化剂及其Fe-Mn双金属负载型分子筛催化剂都具有比较高的催化活性,其NO转化率都能在较低温度下迅速达到80%以上。两者相比较可得,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催化表现更佳。可能是因为金属活性组分经负载于ZSM-5后,具有催化活性的Fe-Mn组分百分比下降,导致其在催化活性表现方面不如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3 结论

Fe-Mn是比较理想的SCR低温活性组分,实验的两种复合型催化剂在低温段都有着良好的NO催化还原活性。Fe(0.3)-MnOx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和负载型Fe 3%-Mn 3%/ZSM催化剂最符合本文最初要求。其具有较好的低温活性。

[1]沈伯雄,梁材.烟气低温SCR脱销技术的现状与展望[J].南开大学,2006.

[2]张浩,龚凡.铁系金属氧化物催化还原NOX性能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

[3]韦正乐,黄碧纯,叶代启,徐雪梅.烟气NOx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7,26(3):320-325.

[4]Silver R G,Stefanick M O,Todd B I,et al.A study of chemical aging effects on HDD Fe–zeolite SCR catalyst[J].Catalysis Today,2008,72:142~149.

[5]刘振林,屠兢,伏义路.以金属氧化物为活性组分的ZSM-5催化剂上NO选择性还原研究[J].催化学报,5,21:3-5.

[6]Lee J Y,Hong S H,Cho S P,et al.The study of deNOx catalyst in low temperature using nano-sized supports[J].Current Applied Physics,2006,6:996-100.

猜你喜欢
催化活性氧化物转化率
我国全产业领域平均国际标准转化率已达75%
相转化法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氧化物的分类及其中的“不一定”
曲料配比与米渣生酱油蛋白质转化率的相关性
透视化学平衡中的转化率
稀土La掺杂的Ti/nanoTiO2膜电极的制备及电催化活性
环化聚丙烯腈/T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活性
Fe3+掺杂三维分级纳米Bi2WO6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活性增强机理
LaCoO3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甲烷催化燃烧反应中的催化活性
微量改性单体与四(偏)氟乙烯等共聚的组成及转化率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