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偏头痛的中医治疗体会

2013-03-24 07:59李巧凤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钩藤川芎天麻

李巧凤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中医院 江苏 扬州 225200)

偏头痛属于一种周期性、发作性病症,发病率比较高,其机理是由于机体内的心血管、神经系统出现了障碍,从而导致一些阵发性的头痛症状,其临床表现是双侧有不同程度性的头疼、反复性的发作。由于现今的医疗技术还不能够彻底的治疗该病,主要强调以控制症状为主。[1]目前,我国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中,对偏头痛的治疗取得比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偏头痛患者40例,这些患者都实施中医的辨证分型治疗,仔细观察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偏头痛患者40例,这些患者的年龄集中处于18~65岁,平均年龄为33.1±36.8岁;女30例,男10例,男女比例为3:1;病程为6天~18年,平均(3.7±1.3)年.本文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为:20例为血虚头痛,10例为肝郁气滞型,6例为风阳上扰型,4例为瘀阻脑络型。

1.2 方法:这些患者都实施中医内科的辨证分型治疗,治疗方法:(1)血虚头痛型,患者的症状表现为头痛绵绵,面色苍白,每遇经期、劳累、精神紧张反复发作,舌淡,苔白,脉细,在治疗过程中应当以养血为主,选用四物汤加减:当归l5g,川芎l5g,白芍12g,熟地、枸杞子各15g,菊花、天麻各16g。心悸不眠加酸枣仁,鸡血藤(2)肝郁气滞型,患者的症状表现为头痛,胸闷不舒、腹胀,舌质红暗色、脉弦,在治疗过程中当以理气止痛和疏肝解郁为主,服用柴胡疏肝散:柴胡25g、陈皮15g、、川穹15g、丹参20g、香附15g、芍药12g、枳壳15g、甘草12g。耳鸣眩晕患者加用天麻、钩藤;腹胀患者加用山楂;(3)风阳上扰型,患者的症状表现为头痛且胀、耳鸣眩晕、满脸赤红、烦燥易怒、舌红,苔黄,脉弦。在治疗过程中应当以平肝潜阳和熄风通络为主,服用天麻钩藤汤。天麻9 g,钩藤12 g后下,石决明18g先煎,栀子9 g,黄芩9 g,夜交藤12 g,茯神12。杜仲12g,益母草12 g。恶心反胃患者加用法夏和竹茹。(4)瘀阻脑络型,患者的症状表现为头痛经久不愈,痛如锥刺,或有头部外伤史,舌质紫,苔薄白,脉涩。在治疗过程中应当以活血化瘀为主,服用通窍活血汤:丹参25g,桃仁15g,红花10g,佛手12g,赤芍8g,酒洗地龙、川芎各10g,生姜6g,。如久病气血不足的患者,加用黄芪,党参;出现烦躁、眼胀的患者,加用天麻、钩藤。[2。这些药方都用热水煎一个半小时,取清液的800ml制备,一天服用一剂,早晚各一次服用,15天一个疗程。[4]

1.3 疗效的评价

评价的标准为:(1)控制,患者在经过3个疗程治疗以后,偏头痛的症状得到控制,不再反复发作。(2)显效:患者在经过3个疗程治疗以后,治疗总积分减少幅度大于50%。(3)有效:患者在经过3个疗程治疗以后,治疗的总积分减少幅度为21%~50%。(4)无效:患者在经过3个疗程治疗以后,治疗总积分的幅度减少≤20%。

2 结果

在经过治疗后,这些患者治疗效果为,控制有23例,占总数的58%;显效有9例,占总数的22%;有效有6例,占总数的15%;无效有2例,占总数的5%,总有效为95%。具体数据参照表1。

3 体会

偏头痛属祖国医学“头痛”“头风”范畴,从发病及临床症状分析,内伤虚损、气滞、外伤血瘀、痰浊,外感风、寒、热、湿均可引发本病。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经络皆循头面,厥阴经上会于巅顶,故偏头痛可根据发病部位之异,参照经络循行路线,加以判断,则有利于审因施治。大抵太阳经头痛,多在头后部,下连于项,可加入引经药羌活、川芎;阳明经头痛,多在前额部及眉棱等处,可加入引经药葛根、知母;少阳经头痛,多在头之两侧,并连及耳部,可加入引经药柴胡、黄芩,厥阴经头痛,则在巅顶部位,或连于目系,可加入引经药吴茱萸、藁苯。至于瘀血头痛,则头痛多见于刺痛、钝痛、固定痛,或有头部外伤及久痛不愈史。临床辨证既应注意头痛的不同特点,同时还应结合整体情况,及其有关兼证全面分析,以便处方用药。在中医辨证分型论治的前提下,结合中药药理、药效学研究成果,可使中药在临床应用中更具针对性,提高疗效。如在临床中具有缓解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痉挛和血流量的减少;扩张脑血管,改善脑循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抑制某些致炎物质(5-HT、组织胺等)的释放等作用的中药有:补血活血药当归、川芎、赤芍、丹参、三七、延胡索、红花。祛风散寒药止痛药防风、羌活、白芷、细辛、独活。疏散风热止痛药菊花、柴胡、薄荷、牛蒡子。疏肝解郁药柴胡、香附、郁金。平肝清肝药天麻、钩藤、决明子。降逆止呕药吴茱萸、半夏、丁香。有调查表明,女性偏头痛发病率是男性的3~5倍,其中60%的患者发作与月经周期有关。此型患者常在经前或经期发作,同时伴有月经不调,气血不调之证。“经水者,行气血,通阴阳,以荣于身也。气血盛,阴阳合,则形体通,或外亏卫气失养,内乏荣血之灌溉,血气不足,经侯欲行,身体先痛也”。可见补血调经是治疗经期诸痛的关键,四物汤补血调血,补中有通,补而不滞,是中医补血调经的经典方剂。应用四物汤随症加减此型头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表1 患者治疗后的疗效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偏头痛有良好的实践基础和应用前景,尤其是引入了中药现代药理、微观辨证、临床分期辨证论治等治疗思路,可望提高偏头痛的临床疗效。

[1] 李桓,李树岗,加味天麻钩藤饮治疗偏头痛4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7,12(01):143-145

[2] 钟子来,手三针配刺太阳穴治疗偏头痛69例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8,11(05):173-175

[3] 张萍,顾锡镇,正天丸治疗瘀血阻络型偏头痛临床药效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2,12(09):113-115

[4] 邱海云;川芎柴胡饮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甘肃省针灸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167-169

[5] 王超;耿杰;推拿疗法治疗偏头痛5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A];第二十三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六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7:127-129

猜你喜欢
钩藤川芎天麻
不同产地钩藤的药用成分含量及不同温度烘干的影响
川芎茶调散治疗耳鼻喉科疾病举隅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华钩藤研究综述
川芎总酚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HPLC-RID法同时测定天麻丸中3种成分
川芎土茯苓鱼汤缓解头痛
胆囊炎多食川芎黑豆
基于HPLC-ESI-TOF/MS法分析测定乌天麻和红天麻中化学成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