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

2013-03-27 00:10杨圣琼
党政论坛 2013年4期
关键词:大众化中国化建党

○杨圣琼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讲清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使之更好地为广大党员和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建党90余年来,中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据不同时期中国的客观实际,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总结这些经验对于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理论前提

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政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因此,建党90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以学习、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为己任。建党以来,中共对马克思主义的翻译出版、学习研究从没间断,并且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准、越来越深入。中共为什么对这一外来的学说如此虔诚,如此真信、真懂、真用?道理很简单,就像邓小平所说:“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但是,即便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仍需要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变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对中国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发挥指导性作用。这是因为,其一,马克思主义提供的只是解决问题的观点、思路与方法,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因此,“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必须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否则,“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就不能对中国革命、建设产生指导作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正是由于“本本主义”盛行,中共领导下的中国革命遭受巨大损失,被迫长征,这样的教训可谓惨痛。其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就是开放的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恩格斯就曾告诫道:“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加以重复的教条。”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环境的变化、国情的不同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指出:“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建党90余年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两次历史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用以武装中国共产党人、人民群众,使中国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从胜利走向胜利。因此,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是首要的理论前提。

二、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与改进党的领导,以充分发挥中共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核心作用,这是关键因素

胡锦涛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推动者。建党90余年来,不论是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还是创办马克思主义理论刊物;不论是深入工农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还是开展与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斗争;不论是开展整党整风,还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等等,中共都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因此,毛泽东指出:“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百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而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

要坚持党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领导,就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领导。这是因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特别是在当前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思想多元、利益多样的环境下,要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战斗力,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尤为迫切与重要。这正如胡锦涛强调指出:“各级党委和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都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战略高度来谋划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和改进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提高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因此,我们必须切实加强与改进党的领导,以充分发挥中共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核心作用。

三、充分发挥大众媒介的作用,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这是有效手段

大众传媒作为一种人们在信息交互和情感交流中,使信息内容转化为多种符号或程序,以声音、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告知人们的工具,它具有信息传播量大、速度快、效率高、范围广、易接受的特点,因而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手段。毛泽东指出:“办好报纸,把报纸办得引人入胜,在报纸上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是党的工作中一项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于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的同群众见面。”邓小平也强调:“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旗帜,用自己的文章、作品、教学、讲演、表演,教育和引导人民正确地对待历史,认识现实,坚信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建党90余年来,中共十分注重创办大众媒体传播马克思主义,从建党初期创办的《共产党》月刊、《劳动周刊》、《妇女声》半月刊、《先驱》,到大革命时期的《向导》、《中国工人》、《工人之路特号》、《热血日报》;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中华》、《救国报》、《布尔塞维克》、《红旗》周刊、《党的生活》、《斗争》周刊,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新中华报》、《新华日报》、《中国妇女》、《解放日报》、《解放》周刊、《群众》杂志、《共产党人》、《中国工人》月刊;从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日报》、理论杂志《学习》,到建国后创办的《红旗》、《求是》、《党建》以及《求索》、《学理论》几十种理论期刊,对扩大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然,要使大众媒体达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效果,必须注重行文表达方式的通俗化、具体化、群众化。只有贴近大众的日常生活并用通俗化、群众化的语言来阐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才能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化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通过大众媒体传播马克思主义,其实就是用灌输的方式将马克思主义灌输给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应该“把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自觉性灌输到无产阶级群众中去”。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大众媒体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力度,“一定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观念和道德要求,不断灌输到并真正深入全体党员、干部和全体人民的头脑之中,成为他们自觉的思想要求和行为规范”。同时要加强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把外在灌输与自主学习结合起来,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四、必须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与首创精神,切实维护人民的利益,这是根本准则

马克思主义必须回应现实的关切,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为人民群众社会实践提供指南。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真正的英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只有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把人民群众都武装起来,才能更好地改造物质世界。否则,就像毛泽东指出的:“任何思想,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

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就是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因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看,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建党90余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所以能实现两次历史飞跃,都根源于中共领导下的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胡锦涛明确指出:“最广大人民改造世界、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就不能对人民群众产生感召力、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因此,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论,要使马克思主义进入到人民群众的头脑,指导社会实践;又通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上升到新的理论,成为新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形式,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

同时,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必须切实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因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无产阶级政党只有从根本上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才会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中共夺取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胜利的过程,就是不断让人民获得实际利益的过程。毛泽东强调:“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邓小平也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因此,“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五、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校教育与研究,不断弘扬先进文化,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这是基础工程

邓小平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学校特别是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要阵地,也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自建党伊始,中共就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学校教育与研究。从建党初期的各种劳动补习学校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军大学、苏维埃大学、中央党校;从抗日战争时期的马列学院、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等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多所大中小学,特别是建国后各类大中小学在全国的建立,为进行全面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研究创造了重要条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也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了四次大的调整,从建国初期的“老三门”到改革开放初期的“85方案”,从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时期的“98方案”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05方案”,为培养社会主义人才、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同时,高校理论工作者立足于中国发展的实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也研究出了一大批标志性的科研成果,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提供了有力的学理支撑。

江泽民指出:“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作为无产阶级的政党,中共十分重视文化的发展对人们文化知识的增长、思想素质的提高、精神境界的提升所起的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解放前,中共建设的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解放后,中共建设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两种文化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都在文艺创作和文艺宣传活动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大众化。

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学校教育与研究,弘扬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文化,其实质就是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因为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这也属于意识形态的重要范畴。如果一种思想或理论能深入人们的意识,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那么这无疑是大众化的最高境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达到这种入脑入心入魂的效果。因此,“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进一步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六、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正统地位,这是重要任务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工人阶级中的传播和扎根,必然使资产阶级对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攻击更加频繁,更加剧烈。”“因此这一学说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回顾中共90余年的历史,我们发现其本身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同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斗争的历史。从建党之初与以胡适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和社会改良主义,以张东荪、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以黄凌霜、区声白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的三次论战,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与以陶希圣等人为代表的《新生命》派,以刘仁静等托派分子为代表的《动力》派,以王礼锡、胡秋原等为代表的中间派以及托派之间展开的关于中国社会性质、中国社会史、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三次论战;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苏联展开的意识形态论战到“文革”结束后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姓“社”姓“资”争论,到后来关于所有制之争,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改革开放成败得失争论,几乎每十年就有一次理论争论。而历史证明,真理越辩越清,历次理论争论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此外,中共还要同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以及“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两个“凡是”等错误倾向作斗争。这反映的是,中共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理论创新的瓶颈、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噪音以及反马克思主义的阻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必定经常出现的一种生存状态,并且这种情况将长期存在。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斗争中才能发展,不但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必然还是这样。”

猜你喜欢
大众化中国化建党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