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地质勘查企业面临的困境及发展对策

2013-03-27 14:18
当代经济 2013年12期
关键词:矿权矿业权矿业

○ 崔 冰

(中铁资源集团地质勘查有限公司 北京 100039)

矿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矿业经济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建设起着的举足轻重作用。矿产地质勘查工作作为矿业经济产业链条的重要环节,是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金融危机对全球矿业经济产生影响,同时也对国有矿业勘查企业经营发展带来严重挑战。国有地勘企业出路何在,如何应对?本文对此进行具体分析。

一、国有地勘行业经济形势分析

1、经济全球化对地勘行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在遭受全球金融危机后,各国经济从同步衰退向交替性增长,为经济复苏增加了许多不确定性,经济不确定性直接影响投资者对矿产资源的勘查投资,尤其是一些初级勘探项目将会遭遇融资瓶颈的制约。另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矿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剧,垄断特征更加显著,受此影响,地勘行业也必然要求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地勘行业经济将越来越依靠于大的矿业公司和社会投资者。

2、国内经济建设对地勘行业经济发展的影响。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重要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但国内矿产资源贫矿多、中小型矿床多、共伴生矿床多,开发利用难等缺陷给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面临严峻形势与诸多挑战。而且,国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过程中体制转轨尚未完成、宏观调控体系不完善、资源的规划统筹和市场配置缺乏制度保障、矿业权市场发展缓慢、资源配置机制不健全等深层次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3、国内地勘行业经济现状及趋势分析。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地勘行业发展成本呈总体上升趋势。地勘市场主体也在发展壮大,大量的民企涉足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矿产投资主体多元化趋势愈来愈显著,这些都给国有矿产勘查行业带来最为严峻的挑战。由于国际流动性资本蜂拥至中国等新兴发展中国家,使得国内矿产品价格、矿业资本市场和矿业公司股票等都呈现出了一定变化,这些既是国际矿业形势的缩影,也表明金融危机对我国矿产勘查行业的影响已见端倪且日渐渗透。

二、国有地勘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国有矿产勘查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勘查市场主体权益受限、市场竞争激烈。当前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等及其所掌控的公司,主导着国内勘查市场,行业垄断特征明显,其他地勘企业基本被动地接受规则,从而使市场主体资格受限,在准入机制、定价权、矿权交易中受制于人,难有大的作为。同时,受矿业管理体制影响,商业性地勘行业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国有、民营、外资企业数目众多,使得矿业领域竞争更加激烈。第二,矿业权流通不畅。受行政审批、办证周期以及企业内部决策机制等众多因素影响,矿业权流通速度迟缓;加上矿业权市场发展不完善、信息失真、定价不合理等,使得矿业权流通过程中存在各种不规范的现象,矿业权流通不畅成为制约矿业勘查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三,资金缺乏。资金不足成为制约国有地勘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勘查工作、矿权收购、矿权维护资金需求量大,矿业权运作周期长、资金占用时间长;另一方面,国有地勘企业受决策机制和自身性质制约,缺乏足够的资金使用权限,造成资金相对短缺,无法自主矿业权交易时机,甚至错失良机,造成矿权收购和矿权储备无法顺利进行。第四,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地勘经济周期性强,很多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严重断层,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两极化现象严重。从勘查行业整体上可以概括为整体人才缺乏、局部人才恶性争夺。此外,国有地勘企业薪酬待遇抵不过民营私企的“低成本运作、高薪挖人”的短期行为,造成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第五,技术装备落后,科研力量薄弱。国有地勘企业以成本产出和经济效益为考量指标,而不以科研成果和任务指标完成度为考量指标。因此,国有地勘企业注重开拓市场,增加经济效益,人力、物力、财力都集中在经营生产各环节,而在科技创新、技术装备更新等方面的人、财、物力投资就少,科研力量相对薄弱很多。当前勘查市场竞争优势越来越依靠技术创新,不仅体现在技术设备方面,而且体现在勘查手段和方法上。

2、造成国有地勘企业发展问题的根源分析。第一,体制改革不彻底。当前矿产勘查体制、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规律,是经济体制转轨不彻底所造成的。矿产地质勘查经济活动中,政府和行业的管理职能并未完全分开,资源管理部门甚至政府行政部门都将很多精力放在具体的矿业经济活动(如矿业权运作和勘查项目管理)上。这些管理部门掌握着矿业权、勘查市场准入、交易规则制定等重要权力,并没有实际放权让利,矿产勘查企业在相当长时间内处于“计划”经济,无法正常有效生产,从而极大地制约着资源的合理配置,成为地勘企业发展的阻碍。第二,商业性勘查市场主体发育不良、矿业权市场发展不完善。由于商业性勘查市场主体资格得不到确认,无法自由参与市场竞争,经济主体权益难以保障。矿业权市场发展不完善,矿业权交易存在着缺乏监管、信息失真、真假难辨、僧多粥少等现象。当前,矿业权市场不完善主要体现为矿业权市场立法不完善、矿业权管理重出让轻转让、矿业权市场建设滞后、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矿业权获取难度大以及矿产资源浪费严重等方面。第三,国有地勘企业自身局限性。国有地勘企业隶属于大型国有矿业企业,从某种程度上说,并不能成为完全独立的经营主体,缺乏自主权,决策迟缓,很难进一步发展壮大。加之矿业权市场竞争激烈、融资困难、矿业权交易限制多、时间周期长等因素,使得矿业产业链难以为继。第四,自身发展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国有地勘企业能力建设差强人力、观念守旧、缺乏创新。地勘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知识与人才的有机融合。当前我们在人才使用上是依附于人的劳动力、在技术上是完全是拿来主义、在仪器设备上全部引进、经营利润上是小富即安思想、缺乏科研和创新思维等。国有地勘企业如果没有培育出自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下极易被挤垮。

三、国有矿产地质勘查企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1、促进勘查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建立和完善矿产勘查市场体系,完成勘查经济市场化改造,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政府应将矿业权的运作和勘查项目管理分离出来交由政府管理的事业单位和中介组织进行,政府主要建设好地质勘查与矿业权交易市场和融资市场、维护市场秩序,保证经济主体的权益。其次,完成国有地勘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造,促进市场经济主体发育。通过地勘工作体制的创新,发展国家地质勘查事业,将国家统揽的地质工作转向公益性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运行,多数国有地勘单位将由国家事业体制转向市场规律运行管理的经济实体。再次,要确立国有地勘企业在商业性地质勘查领域中的投资主体地位。投资矿产资源勘查,具有技术性强、投资风险大特性,是一种战略投资,需大公司、大资本、高科技、高投入,小型和私营勘查企业不具备成为矿产勘查主体的实力,很难担当起地质勘查中的投资主体和主力军的作用。

2、培育完善开放的市场体系。首先,加强国内矿产资源勘查,提高保障能力。要继续落实中央地勘基金、全力推动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打造市场导向的制度平台,使各类社会资金作为投资主体进入风险勘查市场,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实现找矿突破,从根本上繁荣勘查市场,增加矿产资源储备,解决社会发展所需矿产资源问题。其次,规范并建立统一的矿业权交易市场,形成透明、公平的交易规则,实现矿业权、矿业资本和矿业技术服务的市场配置,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同时,加强服务和监管,尤其是要加强矿产勘查市场的诚信体系建设。

3、加强国有地勘企业能力建设。首先,国有地勘企业要注重技术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加强综合研究,创新地质找矿理论和勘查技术,注重应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装备。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技术,在勘探方法上争取有较大的突破,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其次,地勘单位应该更新观念,借鉴先进的人才管理理念和方法,做到人尽其才。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从传统的经验管理转向专家集团的科学管理。注重人才培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妥善解决人才断层的问题。再次,从地质队向管理专家团队转变。要转变观念,强化人才、技术核心理念,增加矿权中的技术知识的附加值,建立一支专业门类齐全的专家队伍和一支精干高效的管理团队,使决策层、管理层和作业层分离,提高劳动生产率。

4、加强矿业权经营管理和开发。一方面要加大力度获取外部矿权,密切追踪优质矿权转让信息,备足资金、提前谋划、选定重点区域。另一方面就现有矿权要梳理分类,改变经营方略,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对成矿条件好、有开发前景的矿权,由以往的转让向经营开发转变,由资产管理向资本运营转变,由买卖矿权到自主或联合开采转变;对于成矿条件不清、开发环境不佳的矿权争取在有效期内一次性转让;对于基础地质工作没有做足、开发前景不明的矿业权,投入资金进一步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地勘企业应从自身的规模、经济条件出发,认真分析加强预算管理,做到事前控制风险,确定适度的发展速度,合理确定经营目标,改善项目流程中的薄弱和不合理环节,使资源得到有效合理的配置,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进行海外投资时,要客观评估自身经济技术实力,分析各国针对矿产资源投资的政策和管理制度,避免盲目投资。

5、拓宽资金渠道。一是吸引民间资本,成立地质勘查基金,做好基金及基金项目管理,实现股权收益;二是上市融资,通过在境内外矿业资本市场进行上市融资,解决矿业权的投资问题;三是开展科技攻关,争取科研立项,争取国家地勘基金。

6、调整发展战略模式。首先,坚定不移走矿产开发之路,以开发带勘查,以勘查促开发,采取不同的方式,探索矿产开发的新途径,推动我国商业性矿产勘查快速发展。其次,国有地勘企业要抓住机遇,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才能抢占商机,扭转不利局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稳步发展。最后,实行“收联并行、内联外扩”,兼并、重组对内收购,兼并、重组同类勘查公司和矿业企业,争取与即将“事改企”的单位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对外争抢有限的矿产资源,做好资源储备和开发。

四、结语

国有地勘企业健康发展必须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市场经济运行环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市场经济主体。地勘企业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努力加强自身勘查能力,缩小与发达国家先进企业之间的差距,整合国内行业力量,形成产业链,实现勘查技术创新,为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并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助推力。

[1]潘云良:现代企业管理[M].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2]占韦:国有地勘单位在矿业权市场中的营销策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

[3]李喜凤、惠宁:中国地勘单位商业模式创新研究——面向探采一体化发展的国际矿业公司战略转型[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1).

[4]苏乃莹、陈永光、严大千:地勘经济产业发展状况研究[J].经济视角,2011(3).

[5]栾政明:建设我国矿业权有形市场的建议[DB/OL].中国矿业网,2010-11-11.

猜你喜欢
矿权矿业权矿业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南非矿业本土化立法进展及相关投资风险应对策略
欢迎订阅《矿业安全与环保》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油气矿权管理问题探讨及对策研究
2020年5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矿业权出让分级管理”
全球矿业或将开启新的周期
矿业权审批优化服务改革的举措、成效及展望
矿业权出让转让及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审计主要内容和方法
现阶段矿权管理中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