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由中印边界争端引发的思考

2013-03-27 05:43刘述霞
学理论·下 2013年1期
关键词:中国外交中印关系思考

刘述霞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从最初的艰难困苦到现在的欣欣向荣,可谓历经波折,几经磨难,才得以脱胎换骨。曾经中国的外交之路崎岖难行,原因很多,如两极格局、意识形态、利益冲突、边界争端等等。只是时过境迁,曾经阻碍中国外交发展的一些因素已渐渐淡去,但未能彻底解决的边界争端直到现在还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对此本文将从20世纪50年代末的中印边界分歧入手,探究双方发生边界争端的原因、影响以及对我们的启示,并就我国面临的边界分歧问题提出自己的若干联想和思考。

关键词:中国外交;中印关系;边界争端;思考

中图分类号:D8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3-0019-02

中国外交范围广泛,但对中国稳定发展起直接作用的就是中国的周边环境。中国边界线长,而且邻国多,所以处理好中国与邻国的外交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历史上一些未能彻底解决的边界分歧,以其“顽强的生命力”,时而影响我国与周边邻国的友好关系,也影响着我国稳定发展所需要的良好和平的周边环境。所以,边界分歧的探究与最终理性解决对我国外交的良好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中印边界争端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外交局面困难,但中印关系的起点却很高。1950年4月1日,中印建交,印度成为非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1]4。随后印度与新中国的外交关系一直保持稳定、友好的局面。往后虽有小小波折,但总体平稳安定。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印边界分歧出现和边界争端的爆发,双方关系便陷入长期僵局,一度使两国的外交跌入低谷。下面就是对中印边界争端的分析:

(一)中印边界争端的爆发

谈到中印边界分歧,以及后来中印边界战争的爆发,就不得不提1959年的西藏叛乱。在这次西藏叛乱中,印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叛乱分子不仅将印度噶伦堡作为指挥中心,而且还受到印度驻拉萨总领事馆的帮助,他们主动为西藏叛乱组织“人民议会”向驻守噶伦堡的叛乱分子代发电报,指示其宣布“西藏独立国”成立[2]230。此后,印度还为达赖提供政治庇护。直到1959年西藏叛乱被平息后,印度不再寄希望于西藏成为中印之间缓冲区,转而向中国公开提出大片领土要求。

1960年,印度在中印双方的谈判中,坚持“边界早已划定”的立场[1]73-75。随后,印度发动军队,越过“麦克马洪线”,并在中国境内设立哨所,甚至向中国边防军人开枪,最终造成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的爆发。

(二)中印边界争端发生的原因

笔者认为,中印边界争端爆发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印度的大国追求。印度自独立以来,一直在追求大国地位。正如最初印度总理尼赫鲁的主张,他认为印度独立后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销声匿迹”[3]57。那么怎样才能凸显自己的大国地位呢?我们不难发现世界上有相当一部分所谓的大国就爱通过干预别国内政,将自己摆在裁判员的位置上,显示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这次边界争端的诱因就是这样,印度为了坚持自己在西藏应有的特殊地位,所以不遗余力地帮助西藏叛乱分子。等到叛乱被平息后,印度发现自己不仅没能实现梦寐的利益,更未展现出自己主持“公道”的能力。所以不甘心,又提出领土要求,正是印度这种想要展现“大国”魅力的过火行为,造成中印边界战争的爆发。

(三)中印边界争端的影响

从中印边界分歧出现,中印的外交关系就很不稳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激化了民族主义的出现。如1959年8月31日,大量印度人聚集在中国驻印度大使馆门前举行反华示威。而且在中印边界争端爆发后,中印外交关系迅速恶化,并在1962年底跌入低谷。此外,这次边界争端最严重的负面影响就是使中印关系陷入长期僵局。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双方才有了缓和双边关系的意愿和行为。如1961年7月20日,印度驻华大使回国,直至1976年,才重派驻华大使。以上可见中印的这次边界争端对两国的关系影响之深远,负面作用之大。虽然今天的中印关系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中印的边界问题仍是两国悬而未决的难题,成为两国今后友好发展的潜在问题。

(四)中印边界争端的解决和给我国的启示

中印的边界分歧问题自中印边界战争爆发以来一直成为中印关系改善的绊脚石。由于边界问题都关系到各自国家的领土主权利益,双方态度都很坚决。可以说到现在为止,也未能清楚彻底地解决。不过2005年4月温家宝访印时,中印建立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且签订了《关于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的协定》,这份关于中印边界问题的政治指导文件,标志着中印边界谈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4]612。虽然,现在的中印关系保持和谐稳定的发展,但是我们不应忽视边界问题的潜在影响力。从中印外交关系的发展历程我们也不难看到:边界问题虽然没有最初的那么严重,但只要中印关系中出现不和谐因素时,边界问题就会成为激化矛盾的“最佳”借口,进而导致双边关系恶化,这是需要我们时刻警惕的。

现在对于中印双方来说,边界问题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但不再是一个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一定要意识到印度对大国地位和荣誉的追求。印度的大国情结深深根植于其深厚的文化和历史传统中,对于印度人来说,并不存在印度是否应成为世界大国的问题,只是什么时候的问题[4]612。这就需要我们一定要意识到,印度在追求大国地位的过程中对中国的“敌视”。如印度曾一度宣扬的“中国威胁论”;还有2012年印度传媒称,印度的“烈火5”型洲际导弹若在印度东北发射,将可直击中国东北大城市哈尔滨,京港沪都在射程内,对中国起核震慑作用。这些都说明中印的双边关系虽不断改善,但潜在矛盾不少。而中印的边界争端涉及两国的领土主权问题,极易激发民族主义情绪,要求我们一定要全面客观地分析将来可能面临的挑战,提早做好准备。

二、关于中国与周边国家边界分歧问题的若干思考

中国地处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领地领海面积广,邻国相对较多。良好稳定的周边环境对我国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但是由于历史上的恩恩怨怨,我国与邻国难免产生边界领土分歧,严重时甚至爆发武装冲突,这无疑给中国与邻国之间友好的外交关系造成巨大的破坏,不利于该地区的长期稳定发展。而上文选取中国与印度比较典型的边界分歧也进行了一些探究,分析了中印边界纷争的原因、影响、解决情况以及启示。但是,本人在这里还想就中国未来可能面临的边界分歧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联想和思考。

首先,中国要全面客观地分析中国的周边环境,尤其是对一些经常以边界分歧为借口恶化两国外交关系的国家,要给予充分的考虑。现在看来,这样的周边国家无非有几个值得重视:首先是日本,历史告诉我们,日本虽然是一个国土面积小、资源有限的岛国,但是它的政治野心却是不可忽视的。所以,日本是我国外交发展需要提防的第一个周边国家;其次便是竭力追求大国地位和荣誉的印度,虽然印度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它是世界范围内不可忽视的一股新崛起的力量,而我们最应该留意的是它骄傲的民族情结,日后必发展为一股强大的力量。所以,我们的外交要给予重视,也更要警惕它的攀比心理。最后就是忽冷忽热的俄罗斯。但是笔者对中俄的外交交往是最看好的,虽然两国都是世界上的大国,利益冲突也不少,但是两国都能以理性相处,而且两国的边界分歧也得到相对来说比较好的解决。

其次,中国要全面客观地分析自己。在我看来,中国是现今世界上最温和的防御性国家。近几年,中国外交发生过很多事,国人批评过中国的回击太过软弱。而我却并不这样看,中国外交的处理方式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好显示。中国历来讲求“以和为贵”,还有中国人最熟悉的那句老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见中国是一个和平相处的温和型国家。中国的胸怀宽广,但我们也要看到世界上就有那些不辨好坏,不断挑衅我们善良底线的国家。我认为对待这样的国家,就不要一味显示我们的友好了。正所谓人若犯之,我必报之,如果出现这样的国家,无理地一次次地挑战中国的善良限度,我们就不必心慈手软,果断地做出决定,尽最大的能力回击它,因为这样的国家不值得同情,也不值得退让,因为它不懂你的真诚善良,不懂你的宽厚胸怀。

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局势,我国外交定要将一句话铭记于心,那就是周恩来说过的,“我们爱好和平,但我们不惧怕战争!”只要我们信心坚定,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好。

最后,中国要放眼世界,找准中国在这个偌大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世界中有霸权主义国家,有弱小国家,有经济强国等等,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国家?这才是我们应该关心和探究的问题。我认为中国要想在世界上找准位置,就不得不回头看看国内的状况。只有将国内的问题处理得妥妥帖帖,将根基扎稳,才能更好地处理与他国的关系。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刁难,只有后盾力量强大坚定,我国在世界中的位置才会更稳固。另一方面,我认为我国在世界上要树立真诚的大国形象,因为我国是一个温和的防御型国家。大国形象虽然很重要,但也会容易招致其他国家的抵触,尤其是地区大国的地位,极易引起周边国家的恐慌。所以,我期待我国能在地区继续保持真诚的形象。当利益冲突时,大家不必钩心斗角,只要公平竞争。最后真心希望世界上的国家能够在成长中发展更加理性的外交关系。

中印边界争端过去很多年了,但现在又出现了中菲黄岩岛之争、中日钓鱼岛之争等等。可见边界分歧仍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我国与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绊脚石,但我相信,只要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友好外交政策,更多地为世界所了解,中国的外交会更加理性,更加成功。

参考文献:

[1]张敏秋.中印关系研究(1947—2003)[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杨公素.沧桑九十年:一个外交特使的记忆[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9.

[3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印度的发现[M].齐文,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6.

[4]阎学通.中外关系鉴览1950—2005:中国与大国关系定量衡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姚 丽)

猜你喜欢
中国外交中印关系思考
资讯
王毅回应中印分歧望双方打开心结相向而行
中印两国关系的制约因素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中国外交语篇中的概念隐喻分析
中国外交的战略构想
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国家形象“加分”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