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21世纪卓越中心计划”研究

2013-03-29 03:02赵俊芳姜检平
现代大学教育 2013年1期
关键词:文部卓越中心

赵俊芳 姜检平

摘 要:“21世纪卓越中心计划”是日本文部省为创建卓越大学而实施的一项“卓越”工程。日本政府鉴于“卓越中心基地建设计划”的显著成效,于2001年提出并完成“21世纪卓越中心计划”。该计划实施主旨明晰、评价主体多元、监督审查机制完备、资助对象多样、资助领域广泛,值得我国“985工程”等卓越工程借鉴。

关键词:日本;21世纪;卓越中心;计划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3)01-0070-08

日本“21世纪卓越中心计划”(“21世紀COEプログラム”;其中英文字母“COE”是Center Of Excellence的缩写,意指卓越研究中心或卓越研究中心基地,“プログラム”是引进词,是英语 program的译音词。),是日本文部省基于日本科技发展缓慢以及高等教育市场化、大众化的总体背景,为推进科技创新、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满足国家社会需求于上世纪末叶实施的卓越研究基地建设资助计划。该计划先后经历了“卓越中心基地建设计划”、“21世纪卓越中心计划”和“全球卓越中心计划”三个阶段。日本“21世纪卓越中心计划”是日本文部科学省在原“卓越中心基地建设计划”的基础上于2001年发布的“大学(国立大学)の構造改革の方針”即“远山计划”或“21世纪卓越中心计划”,该计划是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培养高端创新型人才的一项质量工程。

一、“21世纪卓越中心计划” 的实施背景

世纪交替之际,日本基于本国社会需求与大学发展相对滞后、国际影响力较弱及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不强等问题,鉴于“卓越中心基地建设计划”的显著成效及中韩等国的“卓越工程”,实施了新一轮次的“卓越中心计划”即“21世纪卓越中心计划”。

(一)本国社会的强烈要求

二战后,日本政府确立了经济赶超、从国外引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战略,在这一战略目标推动下,日本于20世纪80年代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但是,由于战后日本国家发展战略仅重视技术引进,忽视技术革新及基础理论研究,随着全球社会经济发展及国际间各种竞争的日益激烈,日本科技、经济的缓慢发展,使其难于应对国际竞争的复杂环境。与此同时,产业界及社会各界期待大学在技术创造、基础研究方面有所作为。于是,文部科学省于1996年发布的教育白皮书指出:“步入21世纪,为了社会的日趋繁荣和国民生活的日益富足以及能在国际舞台上有所作为,这就需要创造新的知识技术、打造新的产业。”[1]

作为亚洲一流的经济教育强国之一的日本,为保持其在国际竞争中的领先优势,决定进行高等教育改革,旨在通过建立一套新的完备的高等教育机制,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创新型大学的步伐,为日本的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大批优质的科学技术人才。

(二)20世纪末“卓越中心基地建设计划”的成效

日本政府通过实施一期“卓越中心基地建设计划”,使大学、企业、公的研究机构等部门的科学研究获得了长足进步,公的研究机构和大学在发表论文数量方面尤为突出。根据阪彩香等统计,如表1[2]及图1[2]、图2[2]显示,1993-1995年日本全社会年均发表论文47747篇,其中,大学(含国、公、私立大学)年均发表科研论文33570篇,大学发表的论文数量占论文总量的70.31%;获资助后,1997-1999年日本全社会年均发表论文55147篇,其中,大学年均发表科研论文39437篇,大学发表论文数量占论文总量的71.51%。就大学而言,1997-1999年较1993-1995年年均增长17.48%。日本通过实施“卓越中心基地建设计划”,大学所发表的科研论文有显著提高,大学成为日本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

赵俊芳 姜检平:日本“21世纪卓越中心计划”研究

(三)各国“卓越工程”的相继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竞争的加剧,世界各国纷纷把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推行大学改革摆在国家发展的突出位置。美国作为老牌的学术帝国主义国家,虽拥有占全球3/4的一流“研究型大学”[3],但仍十分重视卓越人才的培养。“从里根政府的《国家处于危险之中》到克林顿政府‘2000年目标,其教育改革的目标都定位在打造高标准的大学和培养高质量的人才”[4]以确保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在亚洲,中韩等国家纷纷对本国的高等教育加大投入,重点资助一批顶尖大学。中国实施了著名的“985工程”,重点支持国内部分高校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韩国政府于1999年启动“智慧韩国21工程”,其目标是将部分高校建设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生院和地方优秀大学,培养一流人才;印度在第九个五年计划(1997-2002)期间,也实施“具有卓越潜力的大学”计划,对尼赫鲁大学、海得拉巴大学、马德拉斯大学、贾代普尔大学和普内大学等5所大学进行专项资助建设。

(四)大学对社会的突出贡献

大学通过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尤其在基础研究方面日本大学对日本科技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日本国内科技资金投入与产出的效益看,日本政府及社会对大学的投入较低,但科技产出效益最高,对日本社会各行业贡献最大。以2001年投入与产出情况为例,2001年,企业、公的机构、大学研究人员的人均研究费用分别为272万日元,475万日元,114万日元[5],企业研究人员的人均研究经费是大学的2.39倍,公的研究机构研究人员的研究经费是大学的4.17倍,大学研究人员的人均研究经费不及企业与公的研究机构;而三类机构研究人员的人均论文分别为0.02篇、0.35篇、0.19篇[7],大学研究人员的人均产出是企业的9.5倍,公的研究机构研究人员的研究经费是大学的4.17倍,但公的研究机构的人均产出仅为大学的1.84倍,效益仍不及大学。因此,日本政府于2002年实行“21世纪卓越中心计划”,以项目形式重点资助大学的科研建设。

(五)大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日本的高等教育体制有了重大转变,大学数量激增,2001年,日本已有本科大学669所,在校学生达276万余人。[8]大学的快速发展,满足了日本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回应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民主化的浪潮,但也存在大学教育质量下降、研究经费不足、原创性科研成果产出少等问题。根据日本文部省2002年12月10日[5]和12月19日[6]的《科学技术要览:平成23年版》,2001年,日本研究人员人均研究费用为220万日元,美国为256万日元,德国为214万日元,英国为176万日元,法国为202万日元,五国研究人员人均研究费用差异不大,甚至日本的人均科研经费高于德国、法国和英国,但其科研成果产出远不及上述国家(表2[9]所示)。2001年,日本研究人员的人均论文数为0.08篇,美国0.15篇,是日本的1.9倍;德国0.21篇,是日本的2.6倍;英国0.29篇,是日本的3.6倍;法国0.23篇,是日本的2.9倍。可见,日本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而大学是日本科技成果产出的主体。从各国历年诺贝尔获得者总人数来看,1901年至2000年,日本共有8人获得诺贝尔奖,美国196人,德国63人,英国69人,法国25人。[9]与其他四国相比,日本在顶尖人才方面同样不占优势。文部省认为:“以学历为取向的考试竞争、接受性的灌输型教育使大学培养的人才缺乏创新精神和能力,从事创新研究的人才严重不足。加之战后教育民主化思想影响,虽然带来教育的普及和平等,但同时造成教育体制的划一、僵化和对拔尖人才培养的忽视。”[10]日本前首相小渊惠三直呼“今后教育的大目标是培养高质量的创造型人才。”[11]

(六)国家投入的相对不足

国际上通常采用R&D;研究费用指标来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日本经济陷入长期低迷,日本政府的财政赤字不断扩大,政府在公共领域承担的角色弱化,其表现之一是政府在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的投入相对不足。根据日本文部省2002年12月10日[5]和12月19日[6]的《科学技术要览:平成23年版》,2001年,日本政府承担的研究费用占研究费用总额的比例为21.0%,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为0.70%。但与美、德、法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同期上述国家的对应数据分别为27.2%、0.74%,31.4%、0.77%,36.9%、0.81%。从这两日的《科学技术要览:平成23年版》还可以看出,在政府对大学研究人员人均研究经费投入方面,日本也落后于美、德两国,如图3所示。2001年,日本政府给大学研究人员的人均研究经费为114万日元,美国205万日元,德国136万日元。

基于上述背景,日本文部科学省在“卓越中心基地建设计划”的基础上,于2002年实行“21世纪卓越中心计划”,其宗旨为通过建设若干个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基地从而带动一批大学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个性十足的世界一流大学。

二、“21世纪卓越中心计划”的实施过程

“21世纪卓越中心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文部科学省制定了卓越中心项目的公募要领,21世纪卓越中心计划委员会据此要领进行卓越中心项目的遴选和评价。

(一)资格申请

文部科学省规定卓越中心项目的申请资格必须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国、公、私立大学。其申请主体有三种形式:一是研究生院某学科领域单独申请或多个学科领域组合提出申请;二是大学附属的研究所,研究中心等研究组织单独申请或多个研究组织联合提出申请;三是两者的组合。

文部科学省对卓越中心项目研究人员有如下规定:只有大学校长具备卓越中心项目的申请资格;卓越中心项目负责人必须是某个专业的全职教授,而项目成员(不含负责人)可以由全职或兼职教师组成;非本大学研究人员若想要成为卓越中心项目的负责人,须征得该大学校长的同意;卓越中心项目负责人不能同时提出两项申请。与此同时,在卓越中心项目申请时,需提交大学将来构想报告书、卓越中心项目建设计划报告书、研究教育活动报告书。

(二)遴选

卓越中心计划的遴选主要由遴选机构、遴选基准、遴选程序等部分构成。遴选机构:日本学术振兴会受文部科学省的委托,在大学评估/学位授予机构、日本私立学校振兴/共济事业团以及大学基准协会的协助下,设立21世纪卓越中心计划委员会,具体负责制定规则和事务性操作,如卓越中心计划专项补助金的审查和评价业务。“21世纪卓越中心计划”的审查评价机制实行三级制:第一级是“21世纪卓越中心计划委员会”,由大学校长、知名教授、国立机构负责人等著名人士共27人组成,其职责是确定审核评议的方法及审核基准,审核并最终公布结果;第二级是综合评价部会,由各学科领域审查部的部长组成,职责是协调各个学科领域研究基地的审核工作,以确保总体平衡以及重点领域突出;第三级是各学科领域审查评价部会,成员是各领域的知名学者,负责各领域研究基地的审核工作。

遴选基准:包括申请者在该学科领域的研究上已取得出色的成果,也有将来的发展前途,具备高度的研究能力,有条件成为培养优秀人才的研究教育基地;在校长负责制经营下,学校拥有建设世界最高水平的研究教育基地作为学校的重点发展战略;通过开拓有特色的学科领域,取得独创的、划时代的成果;在21世纪卓越中心计划结束之后,能够作为世界最高水平的研究教育基地继续进行研究教育活动。

遴选程序:21世纪卓越中心委员会制定遴选的方法和主旨,然后委托综合评价部会、各学科审查评价部会进行遴选,这两部会依据审查纲要的说明以及评审专家的意见举行遴选听证和审查听证,接着依据听证结果确立卓越中心候选名单并上报给综合评价部会,最终由21世纪卓越中心委员会公示卓越中心名单[12]。日本学术委员会于2002年7月接受各大学的申请,9月由21世纪卓越中心计划委员会公示名单,公示期10天,结束后文部省开始拨付资金。

(三)评价

评价视“运营状况”和“今后展望”两方面内容而确定。在评价“运营状况”时,主要侧重校长负责制下卓越中心项目是否能调动全校资源支援基地的重点建设使之成为世界一流的教育研究基地;是否在研究活动方面有新学术领域的拓展及新知识的诞生;是否培养了杰出的青年研究者;是否使核心领导者与其推进者保持了有机的联合;是否积极组织、开展了有效的研究活动;是否有助于国际竞争力的大学产生;是否合理使用研究经费;是否积极地与国内外进行信息交流。在评价“今后展望”时,重点关注卓越中心计划的成效,关注中间评价的效度。

卓越中心项目在建设周期内接受两次评价:一是两年后的中间评价,二是周期结束时的事后评价。中间评价主要就卓越中心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对不能完成目标的卓越中心项目给予辞退,关注目标的达成度,尤其在革新性学术领域,主要考核卓越中心项目开拓性目标是否按计划推进及达成。通过中间评价,可以控制卓越中心项目质量,对卓越中心项目发展起推进和指导作用,确保卓越中心计划按计划进行,中间评价的结果也可为四年后补助金的合理分配提供依据。而事后评价关注中间评价的有效性,如:卓越中心研究基地是否具备可续发展,卓越中心计划是否得到国民的认可,杰出的青年学者是否对卓越中心基地建设做出了贡献,卓越中心计划目标是否实现——成为世界最高水平教育研究基地。事后评价可以使决策者适时对卓越中心计划进行控制,其评价结果可为日本政府今后是否继续开展卓越中心计划以及如何开展提供科学依据,也有助于卓越中心项目结束后各研究基地持续开展研究活动。

在2002至2004年间,日本共有274个项目,中期评价发现:按当初计划顺利进行的项目有109个,占总项目的40%;需要改进的项目162个,占59.1%;辞掉3个项目。[13]而事后评价的结果是充分达成设定目标的项目有106个,基本达成设定目标的项目有141个,某种程度达成设定目标的项目有24个。[14]

三、“21世纪卓越中心计划”的实施特点

“21世纪卓越中心计划”是日本政府针对大学实施的一项卓越工程,着重对前沿科学、基础科学领域、交叉学科、新兴学科以及重大民生课题等领域进行资助,体现实施主旨明晰、资助对象多样、评价主体多元、实施项目资助特点。

(一)实施主旨明晰

早在一期“卓越中心基地建设计划”时,日本政府即确定实施卓越研究机构支援计划,即对某一学科领域已具备若干卓越中心特征的研究机构(主要包括大学、大学附属研究机构、公的研究机构等全国共用型研究机构)进行支援,为高水平研究人员能够潜心地投入研究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日本的“21世纪卓越中心计划”是在一期“卓越中心基地建设计划”基础上,主要针对国家社会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以项目形式重点资助大学某一学科或若干学科领域内的某一问题,以期获得一流的科学技术成果和培养一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队伍。

(二)评价主体多元

日本学术振兴会受文部科学省委托具体执行“21世纪卓越中心计划”。日本学术振兴会是一个半官方组织,其下设21世纪卓越中心计划委员会,21世纪卓越中心计划委员会人员构成身份多样,以2002年、2004年为例,2002年21世纪卓越中心计划委员会委员共27人,其中大学教授6人(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1人),校长9人,独立研究所所长5人,社会团体理事长5人,企业董事长2人,委员会委员中非大学人士12人,占总量的44%;2004年委员共29人,其中大学教授6人,校长9人,学部长1人,独立研究所所长7人,社会团体理事长4人,企业董事长1人,记者1人,[15]委员中非大学人士13人,占总量的45%。在各学科领域审查评价部会中,2002年五个学科领域共有专家107位,其中教授70人,其他人员37人;2003年五个学科领域共有专家106位,其中教授61人,其他人员45人;2004年一个学科领域共有专家45位,其中教授25人,其他人员45人。[15]评审专家以教授为主体,从以上人员的构成来看,审查的结果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三)资助对象多样

日本学术振兴会一份审查报告[16]显示,如表3 所示,“21世纪卓越中心计划”主要面向具有博士授予权的国、公、私立大学,从采纳的状况来看,各类型大学都有机会获得卓越中心的专项补助。此外,大学研究生院、附属研究所、大学研究中心也都可以提出申请。公立、私立大学的加入,增强了国立大学的危机感,最终将促进日本大学的良性发展;竞争主体的多元化激发了大学间的竞争,使大学更加关注自身的比较优势,可切实提高大学的办学质量。

(四)资助领域广泛

多元化的竞争主体有利于特色大学和大学内特色学科的发展壮大。日本学术振兴会一份审查报告[16]显示,如表4显示,“21世纪卓越中心计划”3年累计资助卓越中心项目274项,其中,人文社会学科获得卓越中心资助项目合计46项,数理化等基础学科获得45项,生命医学学科63项,电子信息与土木工程等应用学科为43项,交叉学科以及革新性学术领域为77项,获资助项目覆盖生物学、农学、药学、医学、化学、材料科学、数学、物理学、地球科学、情报科学、信息通信工学、机械工学、土木工学、建筑工学、文学、史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艺术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环境科学、地域研究、国际关系学、能源科学等5大领域30余个学科。

(五)内容侧重应用

纵览274个卓越中心项目,绝大多数与日本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应用类项目约占90%。[16]21世纪卓越中心确立的项目虽然涉及数学、化学、物理学以及人文基础学科,但主要集中在应用科学领域,以2002年度(平成14年)分类采纳项目为例,2002年日本卓越中心计划共有113个项目获得采纳,其中生命科学28件,化学·材料科学21件,情报·电气·电子科学20件,人文科学20件,交叉学科及新领域24件。在21件化学·材料科学项目中,除东京大学的“基于动态分子论的先端基础化学”项目具有明显的基础科学属性外,其余20个项目均具有应用性,如:东北大学的“大分子复杂型待开拓化学”、 名古屋大学的“关于仿生学材料的创造”、鸟取大学的“干燥地科学研究”、秋田大学的“细胞命运决定控制”东京工业大学的“纳米未来材料”与“分子多样性的创生与机能拓展”等卓越中心项目。

(六)实施项目资助

21世纪卓越中心计划是以项目形式开展的,2002年有113个项目获得采纳,2003年采纳数为133项,2004年新添28个革新性学术领域。[16]以项目的形式开展研究有如下优点:一是有利于解决社会亟待破解的难题,能够较好地体现效率;二是从问题入手,操作性强;三是有利于培育优秀学科和特色学科,使那些综合实力一般但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大学有机会和名牌大学同台竞争并获得资助,可以鼓励更多的大学重视学科建设,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东北大学“大分子复杂型待开拓化学”卓越中心项目是首批资助项目之一,它是基础与应用的完美结合,是理工一体化的产物。经过5年建设,已建成巨大分子多环状海产天然物醚(3 nm以上)世界研究基地,能自由地合成这种持有复杂结构的天然物,首次在世界上成功地将含有复杂结合状态的硅多重结合;在人才培养方面,共培养了4名博士研究生以及资助了2名青年教师;在学科建设方面,2002年,东北大学化学学科在《基本科学指标》(ESI) 1%世界排名为第21名(国内第5名),2007年已升至第18名(国内第4名);在论文产出方面,5年累计发表论文(或专著)73篇,其中不乏《自然》(Nature)等世界顶级水平的专业期刊。[15]

总之,日本政府主导的21世纪卓越中心计划,通过建立十分有效的审查、监督、评价机制,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较大成效,推动了大学发展及社会科技进步。京都大学“尖端生命科学的融合及相互作用”卓越中心项目是2002年生命科学领域获得资助的28个项目之一,该项目是为了应对全球日益增长的新知识对生命科学的挑战以及确立新的生命科学领域范畴,它涉猎生命科学中的细胞,染色体的构造、功能及分配,脑神经,免疫等研究领域。5年后,该研究基地成果显著,具体而言,在人才培养方面,共走出去164名博士课程研究生;在学科建设方面,设立生命科学研究科;在科研产出方面,发表学术论文658篇,其中《自然》4篇,《细胞》(Cell)6篇,《科学》(Science)3篇,在影响因子大于10的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11篇;在师资构造方面,引进诺贝尔奖学者亨特(Tim Hunt)博士和前巴塞尔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所长梅尔彻斯(Fritz Melchers)博士等。[15]《泰晤士高等教育》排行榜显示,如表5[17]所示,2004年日本共有6所大学进入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公布的世界一流大学前200名,2007年发展至8所,其中,6所大学的排名较2004年大幅提升;汤森路透数据库一份统计表显示,如表6[18]所示,就学科发展而言,2002至2007年,日本一流大学的全部22个学科的世界排名整体上升明显。

但在推进过程中,也存在指标体系单一、过于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研究等问题,需日本政府、社会及学界进一步讨论、调整,并为他国“卓越工程”提供鉴戒。

参考文献

[1]文部科学省.教育白皮书,平成10年[EB/OL].文部科学省.文教施策の動向と展開.(1999-04-15)[2011-08-10] .http://www.mext.go.jp/b_menu/hakusho/html/hpad199601/hpad199601_2_181.html.

[2]阪彩香,桑原輝隆.科学研究のベンチマーキング2010-論文分析でみる世界の研究活動の変化と日本の状況[EB/OL].文部科学省.科学技術政策研究所. NISTEP REPORT.(2010-12-01)[2011-08-11] .http://www.nistep.go.jp/achiev/ftx/jpn/mat192j/pdf/mat192j.pdf.

[3]天野郁夫,陈武元.日本的大学改革在美国化与市场化的中间[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3):38.

[4]朱旭东.八、九十年代美国教育改革的目标及其取向[J].比较教育研究.1996(6):42.

[5]文部科学省.科学技術要览,平成23年版[EB/OL].文部科学省.日本の科学技術.(2002-12-10)[2011-08-12].http://www.mext.go.jp/component/b_menu/other/_icsFiles/afieldfile/2011/07/12/1307510_4.pdf.

[6]文部科学省.科学技術要览,平成23年版[EB/OL].文部科学省.各国の科学技術.(2002-12-19)[2011-08-12].http://www.mext.go.jp/component/b_menu/other/__icsFiles/afieldfile/2011/07/12/1307510_5.pdf.

[7]科学技術政策研究所.知識生産システムの構造変化に関する研究[EB/OL].文部科学省.科学技術政策研究所. (2009-10-11) [2011-08-19].http://www.nistep.go.jp/nistep/investigation03.html.

[8]文部科学省.学校基本调查的结果概要,平成14年.[EB/OL].文部科学省.平成14年度学校基本調査 調査結果の概要.(2003-05-11)[2011-09-08].http://www.mext.go.jp/b_menu/toukei/001/003/030202a.htm#01.

[9]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指标,平成16年版[EB/OL].文部科学省.科学技術政策研究所. (2008-12-05)[2011-08-19].http://www.nistep.go.jp/achiev/ftx/jpn/rep073j/pdf/rep073j.pdf.

[10]文部省. 我国的文教施策[M].东京:东京大藏省印刷局,1999:254.

[11]小渊惠三.衆院本会議施政方針演説-00年1月28日[EB/OL].日本首相官邸.政界人、財界人などの教育語録.(2000-02-01)[2011-08-01].http://www1.s2.starcat.ne.jp/kzykysd/goroku.htm.

[12]日本学術振興会.21世紀卓越中心プログラムの概要[EB/OL].日本学術振興会.21世紀卓越中心プログラム.(2008-09-01)[2011-08-19].http://www.jsps.go.jp/j-21卓越中心/06_gaiyou/data/gaiyo2008-09.pdf.

[13]日本学術振興会.採択拠点一覽[EB/OL].日本学術振興会.21世紀卓越中心プログラム.(2008-09-18)[2011-08-19].http://www.jsps.go.jp/j-21卓越中心/index.html.

[14]日本学術振興会.事後評価[EB/OL]. 日本学術振興会.21世紀卓越中心プログラム.(2008-09-15)[2011-08-19].http://www.jsps.go.jp/j-21卓越中心/08_jigo/index.html.

[15]日本学術振興会.委員名簿[EB/OL].日本学術振興会.21世紀卓越中心プログラム.(2008-09-15)[2011-08-19].http://www.jsps.go.jp/j-21卓越中心/02_meibo/index.html.

[16]日本学術振興会.審査結果[EB/OL].日本学術振興会.21世紀卓越中心プログラム.(2008-09-15)[2011-08-19].http://www.jsps.go.jp/j-21卓越中心/04_shinsa/index.html.

[17]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04-2007[EB/OL].Times Higher Education. Rankings.(2008-10-05)[2012-10-18].http://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uk/.

[18]汤森路透数据库.論文の引用動向からみる日本の研究機関ランキングを発表[EB/OL]. 汤森路透数据库. 研究機関ランキング過去のプレスリリース.(2011-12-12)[2012-10-18].http://ip-science.thomsonreuters.jp/press/release/2011/esi2011/.

(责任编辑 张少雄)

猜你喜欢
文部卓越中心
追求卓越,拒绝内耗
秋日美景
画与理
以人为本 追求卓越——福州十中简介之一
曾鳴 警惕停留在優秀的誘惑,這是卓越最大的敵人
日本:推进免费幼儿教育
西藏当惹雍措地区旅游地质资源评价
熔岩灯
磁悬浮初探
先定中心后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