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隐性教育资源的利用探讨

2013-03-31 09:40蔡云峰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基础学科部江苏南京210042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22期
关键词:高等数学隐性教育资源

蔡云峰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基础学科部,江苏 南京 210042)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隐性教育资源的利用探讨

蔡云峰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基础学科部,江苏 南京 210042)

隐性教育是教育者将要传达的信息蕴含在显性事物之中,通过长期的、间接的、潜移默化的方式教育学生,以达到教育和教学目的的一种方式。从《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的隐性资源作为切入点,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探讨更好地利用《高等数学》中隐性教育资源,以便提高《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质量。

《高等数学》;隐性教育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隐性教育资源是指通过间接渗透、亲身体验、情景暗示、环境熏陶等方式对受教育者发挥影响作用的教育资源。隐性教育资源具有普遍性,其存在和影响的可持续性使得它比显性教育资源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更为深刻[1]。目前,《高等数学》是各类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的参差不齐,高校教师对教学研究的精力投入不足等原因,导致学生翘课现象严重,考试不及格率居高不下。如何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合理使用隐性教育资源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对《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隐性教育资源的利用进行了探讨。

1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隐性教育资源的特点

1)引导性 隐性教育是将教育者的期望传达给受教育者,是一种非强制性的教育[2]。数学的发展史本身就蕴含许多隐性教育资源,每一个重要基本概念、性质、定理产生的背后都有一段生动的故事。如用形象、生动的视频短片简要介绍重要概念的提出、定理的证明以及当初所能解决的问题,这样更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其更好地了解相关学习内容。

2)激励性 教师应该忽略学习成绩上所谓的“好”与“坏”,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一句关爱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短信等都是隐性教育的方式,从而容易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并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

3)长期性 《高等数学》的教学和学习是长期的“工程”。教师要有耐心和细心地将重要的概念和方法渗透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有专心和恒心从根本上理解相关概念并养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使学生终身受用。

2 《高等数学》内容中的隐性教育资源

1)数学的发展史 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数学,漫漫的数学发展史中有许多生动的故事。大数学家阿基米德、欧几里得、高斯、笛卡尔、莱布尼兹取得的成就众所周知,华罗庚自学成才、陈景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等故事耳能熟详。介绍数学发展过程中的人和事,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2)数学的美 “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精炼的符号美,奇妙的曲线美,蜂房结构、黄金分割的自然美,数学中的美无处不在。展现数学本身蕴含的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学习的紧张气氛。

3)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数学是最宝贵的研究精神之一”。数学中隐藏的量变与质变、特殊性与普遍性、抽象与具体、对立与统一等重要数学辩证思想以及概括、归纳、类比、分类等方法,内容丰富,影响巨大。强调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使学生在长期学习中领悟和体会,由此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4)数学的作用 “数学能给予一切”。经常有学生问“学数学有什么用”“有什么好处”之类的问题,而教师往往难以回答。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小到个人能力和专业学科的发展,大到人类和科技的进步,都离不开数学的发展和贡献。结合生产与生活,揭示数学的广泛作用,可以消除学生心中的困惑,激发学生迎难而上的学习精神。

3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手段和方法中的隐性教育资源

1)教师的个人形象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穿着举止、一言一行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和情绪。干净利落的穿着,亲切又不失严肃的语言,如果教师在上课的一刹那就能够抓住学生的心思,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加之合适的提问和精炼的总结,这样的一节课一定会使学生意犹未尽,迫不及待地想上下一次数学课。

2)黑板板书和多媒体的使用 随着新技术新手段的发展,《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已出现多媒体教学代替“一支粉笔+黑板”的趋势,这样可以互补优劣,教学效果倍增。《高等数学》的教学注重推理和分析,有层次和有停顿的板书,使得学生有时间思考且印象深刻。多维复杂空间图形讲解费力且难以具体化,利用漂亮和动感的课件可以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和理解。一丝不苟、条理清楚的板书,可以体现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地学习习惯;制作精良、动感十足的课件,可以反映教师与时俱进的职业精神,有利于与学生拉近距离。

3)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的隐性教育资源 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时可以适当进行分层教学[3]。概念定理的讲解深入浅出,例题的设置难易兼顾,提问的对象有所倾斜,因材施教,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各有所得。此外,对于《高等数学》的学习,第二课堂的作用不可忽视,可以利用“学习兴趣小组”、“数学学习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充分发挥同学之间潜在的影响力,这样更容易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评价中的隐性教育资源

1)评价方式 《高等数学》的学习不能以单纯答题的对与错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指标,应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差异进行分层考核评价[4]。如对于学生的练习,应该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分步解析,对一些不同于参考答案的分析过程和结果进行批注,如果出现错误,要告诉学生是错在哪里,是粗心还是方法错误。如果解题正确,首先应加以肯定,然后再提示该步骤方法是否比参考答案更佳。因此,上述做法比直接打勾打叉批改作业的效果更好。

2)评价结果 虽然《高等数学》的学习最终是以考卷分数来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果,但教师应综合学生的基础、平时的学习表现和努力程度来给出合理的评价结果,尽量避免用“好”和“差”这些相对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来评价学生。客观、合理的评价可以避免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有利于学生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后续的学习过程。

5 结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忽视学生主体只重视知识移植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智力资源的最大浪费。”对于丰富的隐性教育资源,尤其是一些随机生成的资源,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并加以利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最终提高《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质量。

[1]肖岁利.隐性教育资源特点及其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功能分析[J].价值工程,2011(28):34-35.

[2]江庆华.高校隐性课程教育资源的开发[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18(4):66-68.

[3]蔡云峰,冯元珍,胡玉峰.高等数学分层教学改革及实践[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0(1):89-91.

[4]江庆华.《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的隐性教育资源[J].高师理科学刊,2011,22(2):337-38.

[编辑] 李启栋

N4

A

1673-1409(2013)22-0153-02

2013-05-13

蔡云峰(1980-)男,硕士,讲师,现主要从事微分方程和数学教育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高等数学隐性教育资源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试论类比推理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高等数学教书育人例谈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刍议隐性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