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探析*

2013-03-31 17:17何文校
关键词:私有制恩格斯妇女

何文校

(蚌埠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安徽 蚌埠 233719)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妇女问题上的运用,它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在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中由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并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在全面考察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无产阶级解放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论证,不仅涉及哲学、经济学、政治学,还涉及法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学科。妇女问题是一个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综合性问题。

一、妇女受压迫是个历史范畴

关于妇女受歧视受压迫的根源问题,历来是妇女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早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产生之前,一些资产阶级女权主义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就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这一问题。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认为对于任何社会现象,都必须联系产生这个现象的那些条件,具体地、历史地加以考察,才能深刻地、准确地把握它、认识它。和某些资产阶级学者认为性别压迫是人类自来就存在的现象的观点不同,马克思主义认为,妇女受压迫是与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一)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在于私有制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分工是阶级产生的基础,也是私有制产生的基础。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演进,金属工具取代了石器,继而出现了两次社会大分工,即畜牧业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手工业后来又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样的社会大分工使得劳动产品不断丰富,出现了剩余产品,而剩余产品的增加就为私人占有提供了物质前提。随着剩余产品和私有财产的增加,交换的发展,出现了占有奴隶的现象。“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中,也就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裂,分裂为两个阶级: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1]161。

随着社会分工,男子逐渐在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妇女被排除在社会生产之外,失去了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在经济生活中逐渐依附于男子;而且,妇女在生育领域中的特殊地位也开始滑落。在原始母系氏族社会里,人口相对很少,所以妇女在人口再生产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也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但是,随着男子在创造物质财富中占据主导地位之后,女子的社会地位逐渐降低。在财产继承问题上,要求父系继承财产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于是发生了“家庭革命”——对偶婚发展为“一夫一妻制”,母系氏族最终让位于父系氏族。而“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丈夫在家中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低、被奴役,变成丈夫淫欲的工具,变成单纯的生孩子的工具了”[1]54。

当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对偶婚转变为“一夫一妻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不过是以私有财产的存在为前提,并且为了保存和继承私有财产而建立起来的男子对女子的统治。“一夫一妻制”成为私有制社会的细胞后,男女两性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妇女被压迫的地位也就形成了。

(二)妇女受压迫的实质是阶级压迫

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剥削、阶级压迫制度的产生,剥削阶级的男子占有了大部分的私有财产,掌握了社会上的一切权利,形成了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中,男子之所以能够统治女子,是由于他们是私有财产的所有者,这是他们统治劳动妇女的经济基础,也是他们统治自己妻女的经济基础。恩格斯指出:“这就使丈夫占据一种无需有任何特别的法律特权的统治地位。在家庭中,丈夫是资产者,妻子则相当于无产阶级。”[1]72从文明时代个体婚制的奴隶主家庭的产生就出现了夫妻的矛盾和冲突,恩格斯说:“在历史上出现的最初的阶级对立,是同个体婚制下的夫妻间的对抗的发展同时发生的。个体婚是一个伟大的历史的进步,但同时它同奴隶制和私有制一起,却开辟了一个一直继续到今天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相对的退步,因为在这种进步中一些人的幸福和发展是通过另一些人的痛苦和压抑而实现的。”[1]63在这里,恩格斯谈到了阶级压迫和性别压迫的同步性——阶级之间的对立和夫妻之间的对抗是同时发生的。这说明女性受压迫的实质是阶级压迫,是阶级压迫的一种特殊表现,是社会上的阶级压迫在家庭内的反映。男权的统治实质是一种阶级统治,是有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统治。在阶级社会里,女性代表的就是无产阶级和被压迫阶级,受到男子的压迫和剥削。

妇女受压迫受奴役的历史几乎从一开始就是带有世界性的,尽管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在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中表现的形式和程度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在阶级社会中,妇女都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妇女不仅与政治无缘,经济活动被贬低,而且在精神上受到奴役和压制,妇女受压迫的实质在于阶级压迫。

二、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妇女解放的条件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上的、经济上的、家庭和性爱方面的平等和解放。人类社会的一切不平等都起源于私有制,妇女受压迫的地位的形成是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同时产生的,因此妇女要摆脱这种历史上形成的受压迫的地位,其根本出路在于消灭产生妇女受压迫的基础——私有制,同时从被男性奴役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

(一)妇女解放的根本途径是消灭私有制

关于私有制所带来的一系列不平等问题,早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空想社会主义学家就已经有过论述:“私有财产过去和现在都是人们所犯的无数罪行和所遭的无数灾祸的根源”[2]。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根源。马克思认为,妇女要摆脱剥削,求得解放,就必须铲除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消灭人剥削人的经济根源,彻底铲除妇女受压迫、男女不平等的根基。恩格斯指出,私有制的消失,将使“男子的地位无论如何要发生很多的变化。而妇女的地位,一切妇女的地位也要发生很大的转变”[1]74。

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思想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继承和发展。在社会主义革命实践中,他们逐渐认识到,妇女受歧视的根源是几千年所形成的私有制度造成的,妇女要解放,只有在推翻私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践中才能实现。德国社会主义运动者倍倍尔第一个高举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的旗帜,在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基础上指出:“和私有财产确立的同时,妇女也就成了男子的隶属”,“一切社会的从属和被压迫是起因于被压迫的经济的从属,妇女已久处于这种经济从属的地位”[3]。因此,妇女的解放只有在消灭私有制的社会主义运动中才能实现。

但是,由于苏联和中国等国家的社会主义都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因此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并没有带来妇女的完全解放。这不禁让人们产生怀疑,是不是私有制只要消灭了,妇女就完全解放了。显然这样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妇女解放的前提是消灭私有制,但私有制的消灭未必就一定带来妇女的解放。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的确在很大程度上消灭了私有制,但这种私有制的消除和马克思所认为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私有制的自然消亡是有区别的。马克思、恩格斯对妇女受压迫地位的形成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考察基础上的,这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的基本出发点。私有制的产生既然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那么它的消亡同样是一个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自然消亡的过程,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现有的生产力扩大到为实行公有必要的程度一样。因此,很可能就要来临的无产阶级革命,只有逐步改造现实社会,只有创造了必需的大量的生产资料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1]239。“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的社会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4]。因此,对于妇女彻底解放来说,争取消灭私有制这个必要条件的实现,是个需要长期奋斗的任务。

(二)无产阶级解放的道路是妇女解放的根本道路

私有制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源,但更是阶级压迫的根源,即无产阶级受到有产阶级压迫的根源,它是社会一切不平等的起源。妇女要获得解放,离不开无产阶级的解放,无产阶级只有在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进而消灭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制度,才能使自己摆脱压迫,求得解放。无产阶级解放了全人类也就解放了自己,从而也就解放了占人类半数的妇女。但是无产阶级在解放斗争的过程中,离不开广大妇女的参加,“无产阶级只有不分性别地团结在一起,才能获得解放。吸收广大妇女参加无产阶级解放斗争,是社会主义理想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之一”[5]。所以,广大妇女要参加到无产阶级的革命阵营中来,和无产阶级一道为解放全人类的伟大事业而作出贡献,因为无产阶级解放了全人类也就解放了妇女本身。

马克思从分析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和无产阶级受压迫的根源的一致性出发,认为工人解放的条件就是要消灭一切阶级,妇女解放的根本条件也是要消灭一切阶级,目标的一致性决定了妇女运动本身就是工人运动的一个方面,妇女要获得自己的解放,首先必须投身到工人运动中,在阶级解放和民族解放中实现自己的解放。妇女的命运与整个无产阶级的命运是相联系的,只有消灭了一切阶级,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埋葬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妇女才能获得最终的彻底解放。所以,无产阶级解放的道路是妇女解放的根本道路。

(三)妇女解放是无产阶级解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妇女的解放离不开无产阶级的解放,同样,无产阶级的解放也离不开妇女的解放。马克思在1868年12月致路德维希·库格曼的信中写到:“美国‘劳工同盟’最近一次代表大会有很大进步,别的不说,这也表现在它对待女工是完全平等的,而英国人在这一方面还受到某种狭隘观点的束缚,多情的法国人更是如此。每个了解一点历史的人也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丑的也包括在内)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6]马克思的这一观点深刻地揭示了妇女在社会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阐明了妇女解放、无产阶级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将妇女解放纳入到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高度上来认识,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离不开广大妇女的参与,没有妇女的解放就没有无产阶级自身的解放,也就没有全人类的解放。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中,从一开始就把妇女运动纳入到民族解放运动之中,而中国妇女的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也是从这个时候正式开始的。作为妇女运动的领袖人物,向警予很早就说过:“妇女问题的解放,绝不是单靠妇女运动所能做到的。妇女解放与劳动解放(阶级解放)是天造地设的伴侣[7]。”我们党的领导人也充分肯定妇女在社会大变革中的作用,毛泽东就曾指出,“中国妇女起来之日,就是中国革命胜利之时”,“男女并驾,如日方东”,“妇女的力量是伟大的,世界上什么事情,没有妇女参加就不会成功”,“妇女能顶半边天,中国的妇女是一种伟大的人力资源,必须发掘这种资源,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8]。所以说妇女运动对于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来说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妇女本身在人类人口再生产中起到了无法代替的作用,妇女在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中同样起到了突出的作用,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伟大事业离不开妇女的充分参与。[9]没有妇女的广泛参与,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最终未必能顺顺利利地成功。无论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列宁、斯大林或者我国的毛泽东等革命导师,都十分看重妇女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当革命成功后,妇女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0]

三、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

(一)一切妇女重新回到公共事业中去

恩格斯指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妇女重新回到公共事业中去。”[1]72从父权制建立以来,由于私有制的产生,家庭内部的分工改变了,男子成了生活资料的获得者和生产资料的占有者,掌握了全部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而妇女则因从事私人性的家务劳动,(在这里,家务劳动本来具有的社会性已经消失,它已经变成一种私人性的劳动了)被排斥在社会劳动之外,丧失了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一切物质资料生产手段,沦为生产和生活中的奴仆;在政治上、文化教育上、社会中完全失去了应有的地位,丧失了人身自由和独立的经济地位。所以,妇女只有摆脱私人家务劳动的束缚才能重新回到社会公共劳动中去;也只有回到公共事业中去,妇女才可以重新找回自己的尊严和社会地位。因为衡量一个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取决于他在社会物质财富创造过程中地位。

恩格斯还指出:“从前保证妇女在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同一原因——妇女只限于从事家务劳动,——现在却保证男子在家中占统治地位:妇女的家务劳动现在同男子谋取生活资料的劳动比较起来已经相形见绌;男子的劳动就是一切,妇女的劳动是无足轻重的附属品。在这里就已经表明,只要妇女仍然被排除于社会的生产劳动之外而只限于从事家庭的私人劳动,那么妇女的解放,妇女同男子的平等,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可能的。妇女的解放,只有在妇女可以大量地、社会规模地参加生产,而家务劳动只占她们极少的工夫的时候才有可能。而这只有依靠现代的大工业才能办到,现代大工业不仅容许大量的妇女劳动,而且是真正要求这样的劳动,并且它还力求把私人的家务劳动逐渐融化在公共的事业中。”[1]158所以我国的妇女要走出家门,走到社会生活中去,在社会劳动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其中政治领域的生活也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很重要组成部分,妇女积极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去也是回到公共事业中去的一个体现。

(二)现代化大工业为妇女参加社会生产开辟了途径

参加社会劳动作为妇女解放的先决条件,要在现代工业化发展的客观进程中通过妇女的自觉行动才能实现,而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也为妇女参加社会生产开辟了途径。我们知道,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发展的局限性,我国妇女始终没有任何人身自由,更没有机会参加社会的生产劳动。现代化大工业,不仅大规模地使个体家庭解体,同时,大量地吸收和容许妇女参加社会劳动;而且,它还为家务劳动社会化提供物质的、技术的基础,越来越多地把私人劳动溶化在公共事业之中。可见,妇女的解放不仅取决于生产关系的改变,它还受到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只有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可以让妇女大规模地走向社会劳动中去,妇女才能在社会劳动中逐渐确立自己的地位和个人价值。

现代化大工业生产使得大量妇女不再被束缚在家里而走向工厂、车间、写字楼和各种事业型单位,那么我们不禁要问,那么家务劳动怎么办呢,似乎家务劳动天经地义就是该妇女完成的似的。那是因为自己的家务劳动往往被认为是只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但是,今天越来越繁荣的家政服务行业的出现为妇女们解决了这个难题。于是,大量妇女涌入到家政服务行业,她们去别的人家从事各种各样的家务劳动,从带孩子到清洁房子,从上门维修家电到提供餐饮,等等。这里,家务劳动已经社会化了,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家务劳动,因为这些劳动服务类似于商品,不仅有使用价值还具有价值。这些都使得妇女在经济上获得了独立,摆脱了对男性的经济依附,从而为获得政治、法律等权利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11]

四、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产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产生的大背景。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无产阶级工人运动的高涨,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历史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考察和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矛盾的根源、其存在的不合理性以及其最终被更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的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马克思、恩格斯不仅著书立说,还亲自参加工人运动,特别对资本主义工厂制度下女工受剥削受压迫的悲惨境地给予一定的关注。马克思系统地研究了人类学家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并写了大量的摘录和笔记。后来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根据马克思的《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于1884年发表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妇女受压迫的根源问题和妇女解放问题分析得最系统最全面的代表著作,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形成。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德国的发展

德国是马克思主义的发祥地,马克思主义妇女观首先在德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其中有两个重要的代表人物,第一个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朋友和战友——倍倍尔,他在总结了德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基础上,发表了《妇女和社会主义》,进一步系统论述了妇女解放思想。他在书中指出了资本主义对女性的种种罪恶:“在有产阶级那里,妇女完全像在古希腊一样,往往被贬低到只是生产合法子女的机器、守家妇或荒淫毁身的丈夫的女看护。”[3]149他同时指出女性和男性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不可少的,即使最天才的人物也是由母亲生的,母亲对一个人的优秀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二个是被誉为“无产阶级妇女运动之母”的克拉拉·蔡特金,她是德国社会主义妇女解放事业的创始人,又是国际社会主义妇女运动的杰出领导。她号召无产阶级妇女联合起来投入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中去,正是在她的呼吁和推动下,第二国际成立了妇女书记处,并在1907年成功地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大会,又于1910年通过了一项重要决定,即规定每年的三月八日为国际妇女节,这个节日到今天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俄国的发展

在俄国,列宁和斯大林相继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做了继承和发展。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后,他亲自参与制定了贯彻男女平等原则和解放妇女的法律法规,指导政府吸引广大妇女参加社会生产活动,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活动。他在《全俄女工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伟大的创举》《致女工》《迎接国际妇女节》等文章中,阐述了妇女的法律地位和妇女解放的关系,指出妇女同男子在法律上的完全平等是妇女解放的首要条件。斯大林也号召广大妇女参加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他在1932年的一次讲话中说:“妇女在集体农庄中是一支巨大的力量,埋没这支力量就是犯罪。”[6]356苏联妇女的解放实践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内容,而且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此后,中国、朝鲜、捷克、罗马尼亚等国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进行革命过程中,一开始就把妇女解放纳入到革命运动中来。

(三)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传播是伴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给我国送来的马克思主义和“五四”新文化运动而展开的。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开始思考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如何实现妇女解放等一系列根本问题,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体系。他们以《新青年》为阵地,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向我国人民传播马克思主义,其中包含了对妇女受压迫地位的形成根源和妇女解放途径的论述,坚决反对君权、反对礼教、提倡人权和男女平等。李大钊在他的《战后之妇女问题》《废娼问题》等文章中指出女子参政问题、法律上男女平等问题、婚姻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重要的社会问题。

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毛泽东在对中国妇女运动考察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中国妇女运动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是“四大绳索”——政权、族权、神权、父权束缚了中国女子的发展尤其是农村妇女的发展;第二是只有无产阶级的胜利,妇女才能获得解放,因为妇女也是无产阶级中的一部分;第三是“妇女是决定革命胜败的一个力量”,[8]3-4任何重大事件离开了妇女都不会轻易成功的;第四是妇女参加社会生产,实现经济独立是妇女解放的根本条件;第五是建立健全妇女组织,培养一批“能干而专职”的妇女干部。他指出,妇女参政是一切妇女问题中最重要、首先值得注意的问题,只有女子参政问题解决了,才能保证女子有社交、劳动、教育等一切权利。毛泽东还认为,中国妇女解放不仅要进行阶级斗争,还要配合社会斗争、文化斗争,这和我国的具体国情是相联系的。我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封建宗法社会的旧思想、旧道德、旧规范对妇女的束缚是根深蒂固的,只有让妇女接受文化教育、思想教育从而摆脱蒙昧、参加社会劳动,才能使得妇女在和无产阶级一道的解放中获得自身的解放。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传播,打破了旧思想对女性的束缚,才使得广大妇女群体的觉醒,而觉醒了的妇女们大量投入中国的革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为建国后出现的良好的女性参政局面打下了基础。这些觉醒的女性中以向警予、邓颖超等一批接受过新思想新式教育的女性为代表,她们一方面通过报刊杂志,用唯物主义观点,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等方面探讨妇女受剥削受压迫的形成根源;另一方面,她们积极领导广大妇女群众摆脱旧思想、旧道德、旧规范的束缚,积极走向社会活动尤其是革命运动中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入开展革命工作,走向革命的前线,以至于后来出现了以红色娘子军等优秀的女性革命者,她们为我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毛泽东也曾经说过,中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广大妇女同志的积极配合和参与。正是因为她们在革命中的积极作为使得新中国成立初期妇女参政出现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欧文选集:第2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奥古斯特·倍倍尔.妇女与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

[4]马列著作选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5]克拉拉·蔡特金.只有联合无产阶级妇女,社会主义才能胜利[M].莫斯科:苏联国家出版社,1960.

[6]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78:59.

[7]向警予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8]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论妇女解放[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8:45-64-72.

[9]何文校.建国后我国妇女参政的历程及现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0-15.

[10]宋一.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重大贡献[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11]张晓利,林美卿.女权社会主义诉女性观与我国女性发展[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猜你喜欢
私有制恩格斯妇女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女性地位变迁的探究
从“消灭私有制”看私有财产的是与非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当代妇女的工作
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坚持
恩格斯的专偶制思想——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有感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强奸罪立法和执法中对妇女的性别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