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其实验对“三支一扶”计划的启示

2013-04-02 08:46张阳明骆文伟
长沙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梁漱溟知识分子农民

张阳明,骆文伟

(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二十世纪初,一大批有识之士挺身而出,为救活中国农村而纷纷提出不同的理论体系,梁漱溟在提出乡村建设理论的同时,还积极深入乡村,成立了自己的乡村合作社,为当时的乡村建设进行了十分有益的实验探索,他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验对当前推行的“三支一扶”计划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一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其实验的主旨

(一)强调知识分子在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梁漱溟认为:“乡村问题的解决,第一固然要靠乡村人为主力;第二亦必须靠有知识有眼光、有新的方法、新的技术(这些都是乡村人所没有的)的人与他合起来,方能解决问题。”[1]因为乡村人了解农村但是缺乏新的知识和技术,而知识分子掌握新知识和技术却不了解农村,所以必须使两者相结合,形成优势互补,才能有效地解决乡村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他认为,乡村的建设离不开知识分子,尤其是那些最早接触外国思想、学习外国先进知识和技术的知识分子,希望能通过他们来推动民族的觉醒、解放和发展。在后来的乡村建设实验中,他亦格外强调知识分子对于乡村建设的作用,大力倡导知识分子要到乡村,强调要为乡村的发展作好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储备,为乡村的发展带来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以提高乡村人的知识和促进乡村生产力的发展[2]。

(二)知识分子必须时刻保持与广大农民的密切联系

梁漱溟不仅强调了知识分子在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他还提出知识分子必须与农民保持密切联系,以此来促进知识分子和农民共同进步,更好地促进乡村的建设和发展。他说,“余以为数十年来中国问题之所以不能有解决,即由于此两种动力,上下不通声气,头脑与身体分而为二。知识分子做外国的梦,做上层的梦,农民做自己的梦,做下层的梦。始终背道而驰,各不相谋,欲求上下互通声气,头脑与身体合而为一,则中国问题之解决,亦颇易易。”[3]为此他提出,知识分子必须和农村以及农民保持密切的联系,要在农村的环境中、在与农民的联系中培养和锻炼自己。

(三)应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促进新思想新文化的形成

梁漱溟认为教育对农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指出,中国“现在已被破坏到体无完肤,不堪收拾,非从头建设不可!这一点从头建设的工作,全是教育工作。”[4]为改变此现状他建议推行新的教育制度,即村学和乡学制度,就是指在村建立村学,在乡建立乡学。教育的对象则“宜注重于成人。”[5]教育的内容包括基础的文字读写和科学常识,并且选拔学习时间达到四年以上的青年来开设高级班,进行重点的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乡村的干部,此外还开设如植棉、师训和蚕桑等多种技能培训班[6]。他希望通过这一套完整、正规的教育,来促进新思想新文化在中国尤其是农村的形成。

(四)鼓励成立农村合作社,以振兴农业来带动工业的发展

梁漱溟认为“散漫的农民,经知识分子领导,逐渐联合起来为经济上的自卫与自立;同时从农业引发工业,完成大社会的自给自足,建立社会化的新经济构造。”[7]就是说,农民比较缺乏组织纪律性,力量较为分散,必须通过知识分子的教育和改造,一起来进行乡村的建设,实现乡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而工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农业的发展基础之上,并且最好的方法是把广大的农民组织动员起来,走合作化道路,建立农村合作社,加强合作,以农业发展引发工业发展,来建立起新的社会化的经济结构。例如,他建立的“梁邹美棉运销合作社”,通过为棉农提供生产技术指导,积极与各高等学校合作,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展棉花的统一收购,最终提高了生产技术和棉花价格,保障了棉农的权益。

(五)重视农民道德伦理建设,纠正农村的传统陋习

梁漱溟认为乡村建设不能只局限于经济方面,而是应当涉及到“与经济相关联的一切事情”,这当中,“最基本就是农民自身;因事情靠人做,所以人的问题当先。”[8]中国的乡村问题还包含着农民的精神文化建设问题,农民的道德伦理和农村的风尚习惯一直是处在“旧已毁而新未立”的状态下。所以,他提出,乡村的建设必须“充分发挥中国古人的理性精神,从伦理情谊调整社会关系,增进社会关系,以成团体;而团体则以大家齐心向上好求进步为目标。”[9]就是要通过教育手段来解决农民和乡村的“精神破产”,“让乡下人活起来”,破除封建迷信和聚众赌博等陋习,要去启发农民的智慧,让农民“认识古人的道理,让他已失去的合理观念恢复起来,把传统的观念变为自觉的观念;让他安定,让他看见前途。”[10]即通过对农民旧伦理道德的重建,来培养良好的风俗习惯,比如,可以通过大学生日常的宣传和教育,来破除农村的迷信之风,通过大学生来倡导文明风俗,减少请客送礼、婚丧浪费和赌博斗殴等陋习,建设健康文明的农村伦理道德。

二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其实验对“三支一扶”计划的几点启示

2006年2月,原国家人事部联合八部委下发《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三支一扶”计划)》[11],同时启动了《2006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方案》。该计划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验存在着异曲同工之处,我们可从中得到一些推动当前正在实施“三支一扶”计划的启示。

(一)重视“三农”问题,通过发展农业来促进现代化

梁漱溟意识到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必须通过发展农业来带动工业的发展,他提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必走振兴农业以引发工业的路”。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强调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在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也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提出了必须要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通过加强和发展农业和农村,带动农民群体的进步和发展。掌握先进知识和技术的大学生群体则可以为解决“三农”问题发挥重要的作用,国家通过“三支一扶”计划等政策来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去进行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这些政策和计划不仅为农村的发展带去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能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推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二)重视和利用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梁漱溟认为,知识分子下乡可以起到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为乡村扩增“耳目”,二是为乡村增添“喉舌”,三是为乡村添“头脑”,即“谋划诸如兴修水利、养猪放鱼、开垦荒山、植树造林、改良土壤、引进先进技术等建设事宜,使自己成为乡村建设的运动者”[12]。农村作为中国社会的基础,想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必须从农村、农民、农业这个基础来着手,而大学生就是推动这一目标的重要力量,不仅要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同时要重视和发挥大学生在实现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生队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建立和健全大学生培养和教育机制,培养出符合新农村建设发展需要的各类型人才,以便发挥出科学技术对于生产力的促进和推动作用,通过大学生来实现科学文化知识和广大农民之间的结合,而“三支一扶”计划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点。

(三)大学生应深入广大农村中,增强实践能力

大学生有知识有文化,但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尤其是在农村的实践经验。所以要鼓励在校大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和支持大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三下乡”,亲身体验农村的生产和生活,获得第一手资料。现在全国的大学每年都举办各种支援困难地区的活动,例如,寒暑假的支教活动,为大学生真正深入农村课堂、接触农村学生、体验农村教育提供了难得机会;而医学类的同学则可以通过支医的机会来深入农村诊所,了解农村诊所存在的不足、农村病人的实际需要等资料;农业专业的学生则可以在支农的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来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既加强了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相关高校还可以尝试在农村设立实习锻炼基地,让有志为农村建设提供服务的大学生有更多机会深入农村进行锻炼,通过在农村的生产和生活,让他们认识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认识自己的不足,高校也能从实习锻炼过程对相关的大学生进行考察和选拔。

(四)培养全方位发展、复合型的人才,以适应新农村发展的需要

梁漱溟强调要引进西方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结合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两者加以融合,培养出适合新农村发展的复合型的人才,他们不仅要有先进的知识和技术,还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团体协作的能力、杰出的沟通表达能力,能够快速适应农村的艰苦条件等。总之,就是要培养出一批不仅具有知识和能力还要适合农村建设发展需要的复合型的人才,更好地推动新农村的发展。“三支一扶”计划的推出,就是希望能为新农村的建设输送这样一批高素质、复合型的大学生,这样的大学生才能够为新农村的发展带来新观念,促进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科技以及农村现代化建设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五)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主动服务新农村建设需要

高校在大学生“三支一扶”计划的指导下,应当有针对性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及时转变相关专业大学生的教育模式,通过增加相关课程的设置和进行理论知识结构改革,增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相关的专业,坚持在学生自愿和自主选择的前提下来增加与新农村建设发展相关的必、选修课程,这不仅能让那些有志于到农村基层服务的大学生能提前地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可以培养出真正了解农村和有能力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学校还要加大利用社会资源,如邀请来自农村的优秀干部到大学举办讲座,让大学生更直接、清楚地了解农村的情况,转变对农村的认识,并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改进自己的工作。同时,高校还要重点培养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技巧,因为在农村工作和生活所面对的是一群善良朴实、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善于耐心倾听,言语表达要通俗易懂,行动上要快速有效等,这些能力和技巧都可以在大学期间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来进行准备,所以应让大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相关技能,为以后在农村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1][5][7][8][9]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 2 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

[2]孔雪雄.中国今日之农村运动[M].南京:中山文化教育馆,1934.

[3][4][6][10]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5 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11]国家人事部等八部委.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Z].2006.

[12]熊吕茂.从农业引发工业: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模式探析[J].长沙大学学报,2006,(11).

猜你喜欢
梁漱溟知识分子农民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梁漱溟论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
梁漱溟思想中的多元性与混杂性
19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共——以《再生》为例的分析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