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对等翻译” 新解奈达理论——评“对等翻译”理论中的“对等”是“基本相同”或“基本对等”

2013-04-02 08:46李田心
长沙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译论理论家奈达

李田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广东广州510545)

一 中国主流派译论家认为“对等”是“基本相同”或“基本对等”

中国主流派译论家把西方翻译理论的关键术语equivalent/equivalence(其意义为“相似”、“贴近”、“相当”、“对当”)误读、误解和误译成“对等”、“等值”、“等效”或“对等语”;用“对等论”、“等值论”、“等效论”指称奈达翻译理论,将求似的奈达翻译理论误读为求等的翻译理论[1]。将奈达的Translational Equivalence翻译成“翻译对等”和“翻译等值”。把奈达翻译理论弄得错误百出、面目全非。“对等论”、“等值论”、“等效论”受到了中国一些译论家严厉批评。主流派译论家们现在感悟到“对等论”、“等值论”、“等效论”确实违背翻译本质。然而他们掩盖错误,修改汉语“对等”一词的词义,说:“‘对等翻译’中的‘对等’只是‘基本相同’而非‘绝对等同’……在人文领域谈论‘对等’是基本对等’。”最终导致错误百出、矛盾百出的假翻译理论继续在中国流行,继续作为各个层次翻译教科书的金科玉律和理论经典。

2004年,有学者多次投稿《中国翻译》,批评中国主流派误读和误译了奈达翻译理论,将奈达的求似翻译理论误读和误译成求等的翻译理论。一权威译论家兼《中国翻译》匿名审稿专家的审稿意见写道:“‘对等’只是‘基本相同’是一个相对概念,而非‘绝对等同’。明白了这一点,翻译理论家也就没有必要在‘对等’一词上大做文章了。”

另一权威译论家兼《中国翻译》匿名审稿专家在审稿意见写道:该稿(笔者给《中国翻译》的投稿——笔者注)说“‘对等’是精确词,100%对100%才是对等”(第2页第8行),这个说法太武断。其实,在人文领域谈论“对等”,往往并不能用精确的数学概念来衡量,可以说这是一个模糊概念。例如,所谓“文本对等”、“功能对等”以及“对等谈判”、“对等职位”等等,往往都只可能是某种程度、某个语境范围里的“对等”或“基本对等”。

本文新解奈达理论,评论“对等翻译”,批评了“对等”是“基本相同”或“基本对等”这个观点。

二 国内著名学者认为翻译不可能对等,由此证明“对等论”中的“对等”或“等”是对等,而不是基本相同或基本对等

陈道明1999年在《外国语》第4期发表了《翻译中的“部分功能对等”与“功能相似”》一文。他批评说:

现在许多学者将奈达的equivalence译成“等值”,并认为他是最受注意的西方等值论学者。然而,“何为值”?“什么叫等值”?译学界许多人都提出了疑问。董史良先生认为:equivalence在自然科学中译为“等值”,是指“量值”或“效应”大小方面的等,在某些学科中也就只译为“类”、“代”而已。西方人把它应用到翻译中,传入我国后不知怎的译为“等值”。于是就有人便在“等值”上做文章……在翻译中就存在着“不可译”现象。这其中何曾有那么多的“等值”可言?(董史良,1997)由此可见,译学界对“等值”这一译法或提法是存有异义的[2]。

中国翻译理论界将“对等论”、“等值论”、“等效论”混为一谈,视为一体的三个说法,都是源于西方翻译理论的同一个核心术语equivalent/equivalence的误读和误译。支持和反对“对等论”,意味着支持和反对“等值论”、“等效论”。陈道明和董史良把“等值论”翻译中的“等”理解成对等和相等,而严厉批评。他认为在翻译中就存在着“不可译”现象,译文和原文不可能相等。陈道明和董史良批评“等值翻译”,批评的是两个字:一是批“等”,二是批“值”。主流派翻译理论家不但把equivalent/equivalence翻译成“对等”、“等值”,还翻译成“等效”和“对等语”。从它们问世以来,其中的“对等”和“等”在中国都被理解为相等、等同,而不是基本相同。翻译家杨松河在一次全国翻译理论研讨会上,严厉批评和坚决反对“等值翻译”,并和主张“等值翻译”的人辩论,他认为翻译不可能“等值”,因为翻译中存在“不可译性”问题。

三 中国“等值”论者认为“等值”中的“等”是相同、相等或等同

被误读和误译的假翻译理论“对等翻译”或“等值翻译”被引入到中国以来,许多人趋之若鹜,视为理论经典,这是因为他们认为“对等翻译”或“等值翻译”中的“对等”或“等”是等同和相等,并认为“对等翻译”或“等值翻译”有理论基础。十八世纪英国文艺理论家泰特勒(Tytler)在《论翻译的原则》一书中首次提出“等值原则”,即:译者应精通原作语言和题材,完全再现原作的思想;译者应具有准确判断和鉴赏原作风格手法的能力,并想象原作者如果用译入语创作会如何表现自己,以使译作的风格和手法与原作等同。

中国一著名译论家写道:“等值的内涵是建立在思维和语言统一的基础之上的,不但包括作品的思想艺术内容的等值,而且也包括作品语言形式的等值。这就是说,不但要求译作与原作有相同的信息、相同的思想、相同的意境、相同的情调,而且要求有相同的语言节奏、相同的语言风格、相同的语言韵味、相同的言语美学价值。”

四 主流派权威翻译理论家将奈达的“Equivalence Rather Than Identity”理解和翻译成“对等而非同一”或“相同而非同一”

在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with C.R.Taber,Leiden:E.J.Brill.1969)中,奈达有一段文字专门解析他的翻译理论术语equivalence,其含义是“相当”而非“对等”或“等同”、“相同”[3]。而它的标题 Equivalence Rather Than Identity的正确翻译是“相当而非对等”。而谭载喜教授将“Equivalence Rather Than Identity译成“对等而非同一”。中国另一权威翻译理论家在2004年8月27日说:奈达希望翻译达到是“Equivalence Rather Than Identity”(即:“对等而非同一或“相同而非同一”)。这两位都将Equivalence翻译成“对等”、“相同”,而不是“基本对等”、“基本相同”。

五 翻译中的“对等论”、“等值论”、“等效论”源于对equivalence的误译

关于英语equivalent的词义,《韦氏大学词典》说:equivalent 1.equal in force,amount or value,also:equal in area or value but not admitting of superposition(a square equivalent to a triangle)2.like in significance or import 3.corresponding or virtually identical esp.in effect or function[4].

译文(笔者译):equivalent 1.力量、数量或价值上相等,也指不重叠面积或价值的相等(等于三角形的正方形);2.意义或重要性相似;3.对应或基本上等同,特别是效果或功能方面。

查阅其他英语原文词典,结合《韦氏大学词典》,英语equivalent的意义是:(人或事物与他人或其他事物之间在数量或体积、力量、面积、价值、重要性、效果、力量、意义等方面的)对等或相当,相同或相似。

因此,英语equivalent可以根据语境翻译成“对等”、“对当”、“对等”、“等量”、“等值”、“等效”、“等力”、“等体积”、“等面积”或“同义”、“同值”、“当量”、“同效”、“约当”、“对当”等不同汉语译文。

当equivalence用于描述译文和原文的关系时,equivalence不能理解和翻译成“对等”、“等效”、“等值”,也不能理解和翻译成“等量”、“等价”、“等力”。因为,第一,译文和原文之间的关系是意义和风格之间的关系,意义和风格都不能量化。两种不能量化的东西之间的关系不能用“对等”、“相等”、“等”描述,但是可以用“相当”或“相同”、“相似”描述,可以说“译文效果和原文效果相当或相同、相似”。第二是因为翻译中存在不可译现象,译文和原文的意义和风格不可能“对等”、“相等”、“等”。

equivalent/equivalence是西方翻译理论的核心概念,有特定的定义和内涵。Baker(1992)将equivalent/equivalence定义为原语(SL)和目标语(TL)的信息流的相似和原语(SL)和目标语(TL)的修辞手法在各自文本中的作用的相似,她把这两种相似合并为文本 equivalent/equivalence[5]。Kade(1968)总结出各种equivalent/equivalence关系:1.判断目标语文本(TL)中词语和原语文本的词语(YL)是否可以单个替换,即一对一equivalent/equivalence;2.一个目标语文本(TL)中的词语包含一个单独原语文本的词语的部分概念,即一部分对一equivalent/equivalence;3.在目标语文本(TL)中找不到替换原语文本词语的词语,即无equivalent/equivalence[6]。从这两位翻译理论家对equivalent/equivalence的定义可判断,其词义不是“对等”、“等效”、“等值”,而是文本之间的“相似”(“贴近”、“相当”、“对当”)。

六 汉语“对等”或“等”只有一个词义:相等、相同,没有“基本相同”和“基本相等(相当)”之义

《现代汉语词典》中“相等”的定义是:在数目、程度等方面彼此完全相同。《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等”的定义是:(等级、地位等)相等;双方应派对等人员进行谈判。《当代汉语通用词典》中“对等”是指:相等的;分不出差别的;对等机构程度和数量上相同;相等/等于/大小不等。“相等”是指:(数量、分量、程度)彼此一样。《新华字典》中“等”是指:相同;一样。《现代汉语辞海》中“等”是指:程度或数量上相同。

“基本对等”、“基本相同”,即“相当”;“相当”即“差不多”。“基本对等”、“基本相同”、“相当”、“差不多”是模糊词,何种程度才是“基本对等”、“基本相同”、“相当”、“差不多”没有精确的界线,但是他们却有个模糊的范围。“对等”或“相等”、“相同”、“等”是精确词,100%对100%才是“对等”或“相等”、“相同”、“等”。

“对等”或“相等”、“相同”、“等”这些精确词无论用于何时、何事、何地,其意义都是一样;“基本对等”、“基本相同”、“相当”、“差不多”这些模糊词无论用于何时、何事、何地,其意义也都是一样。这些精确词和模糊词用于人文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意义都一样。认为词语用于不同领域词义不一样的说法是错误的。

人文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谈论的对等的两个东西的确不是所有方面都100%的严格对等。如:美元和人民币的比价不可能100%的严格对等。然而人们感到它们对等的时候,就使用“对等”。人们说:今天1美元等于6.375元人民币。这时候的“等于”就是相等,而非“基本相等”。人们感到美元和人民币的比价只是基本对等,就说:今天1美元相当于6.375元人民币。这时候的“相当”就是基本相等。

假如人们在使用了“对等”这个词描述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这两个东西之间就已经被视为对等关系,看到或听到“对等”这个词的人都认为它们之间是对等的。外交部的人说签订了一个“对等条约”,那么在签订这个条约时他们一定认为是对等的(尽管它实际上可能不100%的精确对等,但是其概念是对等的)。国民(读者)读到外交部公布的“对等条约”时也一定认为是对等的,国民才会接受它。如果国民感到它不是对等的,而是大体对等的,就不会接受它。如果认为“对等条约”中的“对等”是“大体对等”,这条约就得改为“大体对等条约”。

翻译中由于存在不可译现象,人们认为翻译中的译文和原文不可能对等,因此人们不使用“对等”这个词描述译文和原文之间的关系,而是使用“相当”、“相似”、“对当”描述译文和原文之间的关系。一旦使用“对等”这个词描述译文和原文之间的关系,人们就认为“对等翻译”中“对等”的词义就是对等,即它们之间是对等的、等同的,而不是基本相同、大体对等。

“对等”是对等,是一个精确词,没有模糊范围,只有一个程度;100对100是对等,99.999999对100不是对等,而是基本对等。“对等”和“绝对对等”是同一个概念,绝对一词只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即100对100是对等,也是绝对对等。

七 结语

人们不但误读误译奈达翻译理论,同时过度解读奈达翻译理论[7]。著名语言学家兼翻译理论家周流溪教授两次发表文章,批评“等值”翻译,批评学术界的轻浮学风,呼吁纠正奈达翻译理论的误读和误译[8]。著名翻译家兼翻译理论家张经浩多次写文章批评所谓的对等翻译,并且多次给奈达本人写信,证实中国主流派翻译理论家误读和误译了奈达翻译理论,纠正equivalence的翻译错误,正确的译文应该是“对应”[9,10]。

[1]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2]陈道明.翻译中的“部分功能对等”与“功能相似”[J].外国语,1999,(4).

[3][6]Eugene A Nida,Charles R 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United Bible Societies,1969.

[4]梅里亚姆·韦伯斯特公司.韦氏大学词典(第10版)[M].梅里亚姆·韦伯斯特公司,1994.

[5]Mona Baker.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tion Press,2005.

[7]李田心.奈达翻译理论的多维度思考——不存在“奈达信息翻译理论”[J].吉首大学学报,2011,(2).

[8]周流溪.也谈对奈达翻译理论的认识[J].外语与翻译,2005,(3).

[9]张经浩.再谈“翻译学”之梦[J].上海科技翻译,2001,(2).

[10]张经浩.谈谈对奈达的所知和理解——兼介绍奈达新著《语言迷》[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2).

猜你喜欢
译论理论家奈达
民族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 赵书峰
中国译论通史研究:重识与重写
——黄忠廉教授访谈录
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第五届“理论翻译学及译学方法论”高层论坛通知
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音乐评论家匡 君
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
——再论奈达对翻译本质属性的认知
叩问中国当代译论研究之路
——《译学研究叩问录——对当下译论研究的新观察与新思考》评述
村上春树文学翻译论争背后的译论之辨
比较培美曲塞或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尼妥珠单抗联合奈达铂和三维适形同步放化疗对鼻咽癌的疗效、安全性及对TGF-β1、S100A8和S100A9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