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2013-04-03 08:27潘生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3年1期
关键词:河南企业家人力资源

潘生

高层次人才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特别是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引领下,人力资本尤其是异质型人力资本作为体现在企业家和科技人力资源等高层次人才身上的知识和技能状况等的总和,其存量的增加和结构的优化可以推动物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收益递增以及技术进步,实现生产方式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型。所以,走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要求必须由主要依赖物质资源向依赖人才资源尤其是高层次人才转变。

一、河南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多次强调要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金、物质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才资源转变,并及时制订出台多项政策性文件,强调树立科学人才概念,优化人才结构,全面构筑中原人才高地,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小康大业提供智力支持。具体的,政府通过多种形式比如实施“高层次人才‘兴豫之光行动”、着力推进“中原崛起百千万海外人才引进工程”、举办“科技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论坛”等大力引进智力资源;通过完善人才评价选拔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实施多种举措如“中原学者”计划和“555人才工程”等,营造良好的高层次人才集聚氛围。与此同时,

文化和卫生事业发展快速,为丰富人才的文化生活和提高健康水平提供了保障。

可以看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鼓励下,河南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以及与其他发展先进的省市相比,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高层次人才数量还不够多。由于受到人口基数的制约,诸如人才密度、每万人口科学家工程师人数等指标河南都处于劣势,再加上由于软硬环境吸引力不足、专有性投资支撑乏力等原因造成的人才流失,问题就更为严重。例如,虽然近年来河南省高等教育规模一直在持续扩大,但大专以上的就业人口增量与东部省份比较还相差甚远,说明河南的高等教育成果已很大程度上被“就业迁移”所消耗。

第二,人才使用效率相对低下。以专利为例,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2011年,河南当年申请发明专利合计8833件,居全国第14位,居中部六省第3位,安徽、湖北分别以10982件、10327件居中部一、二位,其余依次为湖南(8774件)、山西(4602件)、江西(2796件),与去年同期相比河南发明申请量增长37.8%(全国平均增幅41.9%)。

第三,高层次人才结构还不够合理。企业家和科技人力资源等高层次人才的现实组合结构尚无法为河南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同时高层次人才主要集中于比较发达的城市,区域分布结构不均衡,不利于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河南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第一,人才培养政策缺乏整体创新。人才观念的相对滞后、人才政策的相对保守,使河南的人才培养政策缺乏整体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力度不够,从而影响到河南人才资源的整体优化。

第二,人才市场机制发育滞后。人才市场发育滞后,必然影响人才社会化管理机制的形成。人才社会化管理是以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为基础,运用市场规则去促进人才流动和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而目前河南人才市场发育尚不成熟,对人才市场的规范和管理不到位,从而造成在人才市场运行中存在着不规范的行为和无序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河南的人才资源开发和管理。

第三,人才投资严重不足,教育发展滞后。人才投资主要用于对人才引进的待遇、环境、奖励以及教育和培训的投资。人才投资是“科教兴国”、“科教兴豫”的重要保障,也是人才开发的重要环节。由于河南人口多,经济发展落后,对人才的投资明显不足,教育体制滞后,培养人才的高校有限,严重地阻碍了河南向人才强省的转变。

第四,人事制度和文化创新力度不够。制度创新是在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中实现的,而人事制度创新力度不足,既不利于克服自上而下的人才造就等原有制度的弊端,也不利于针对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情况作出制度安排,从而不利于形成人本化的人才成长氛围。同样,文化的创新不到位,则影响到对人才的凝聚力。聚集、吸引人才,打造人才高地,需要有坚实的文化基础,虽然河南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由于文化的创新不足,已有的文化资源难以形成具有人才凝聚力的文化氛围。

三、河南高层次人才集聚及结构优化的对策出发点

在企业家和科技人力资源这两类最主要的高层次人才中,河南企业家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科技人力资源相对充足。这一现状无法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支持。虽然区域内的技术创新力量相对较高,但是这些创新往往只局限在实验室或者研究报告中,因为缺乏足量的企业家人力资源,所以很少能够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那么,在制定区域人才政策时,改善当前的高层次人才结构、着力提升企业家人力资源存量应该是政府的决策出发点。

第一,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

一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企业家只有对自己的经济活动有一个比较稳定的预期,才可以去承担风险进行投资,这就需要以一个良好的制度安排为前提。同时,健全的财产制度、知识产权制度,也是保护企业家精神成长的重要条件。因为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动机首先是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这就要有一套制度保障获得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精髓,这也要社会建立鼓励和保护创新的机制,法律制度的完善就是有效的途径。

二是要培育推崇创业、容忍失败的社会文化氛围。河南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培植对企业家及其劳动和贡献予以充分尊重的社会价值观,促进文化认同,使比较优势原则和价值规律在更广泛、更深入的市场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同时还应倡导诚信意识和合作精神,形成崇尚诚信、合作共赢的社会价值观。另外,还要注重营造宽容和激励创新的文化环境。应积极对河南传统文化进行变革和创新,

通过配套与不断革新、挑战自我的企业家精神相适应的规则,激发企业家的创造性和塑造优秀的企业家精神。

三是要重视教育在培育企业家精神方面的作用。首先,对于正规普通教育,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应通过各种有效途径营造以创新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从学生抓起。其次,对于企业人士经常参与的MBA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等,要以开发为导向,坚持使用参与式训练方法,要求学员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见解,提高创新能力。

第二,从外引进企业家人力资源。

河南拥有比较好的教育、科技基础,如果加上企业家人力资源就可以将这些好的基础转化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在没有办法很快增加企业家人力资源存量的情况下,一个可能的途径就是从外引进企业家人力资源。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引进外资,因为外资的引进不单单是物质资本的引进,更多的是企业家的引进。外资企业所带来的企业家精神的传播以及管理方法、协调资源的能力等等都是可以成为培养区域内企业家人力资源的一个途径。另外,引进国内企业家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源也是增加企业家人力资源存量的一个可行的方法。在这个方面,河南应注意营造一个“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环境留人”的良好局面,并触发规模效应,在企业家心中留下一个美好形象并使之口碑相传。

第三,引导部分科技人力资源向企业家人力资源转化。

河南应紧抓科技人力资源相对充足的优势,着力造就一批既具有专业水平又具有企业家素质的群体,让他们从事创办企业的活动,从而实现区域的经济发展。在这方面,河南人社厅提出的全民创业计划非常值得推广,今后应从以下方面入手持续施行。一是通过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目标责任、全面推动信用社区建设和扩大小额担保贷款的发放范围,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力度,完善创业资金支持体系;二是通过创业孵化基地、创业指导服务平台建设和充分就业社区建设等搭建创业载体和平台,完善创业服务体系;三是通过扩大创业培训范围、大力扶持“民生创业”、引导鼓励“回乡创业”和帮助促进“青年创业”,完善扶持政策,培育创业主体。总的来说,科技人才投身实业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家人力资源的存量,另一方面其创办的企业往往具有“高技术”的特征,对于促进河南技术进步也是很有益处的。需要注意的是,在推动科技人才创业的过程中,要

充分发挥河南目前已经形成的若干颇具规模的民营科技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作用,依托和利用现有的集群园区培育孵化器,为新创企业提供场地、设施和服务。这样不仅帮助了创业者,也进一步推动了集群园区建设。

第四,保持并稳步提升科技人力资源存量。

河南科技人力资源相对充足,但并意味着可以放手不管,只抓企业家存量的提升。仍需保持并稳步提升科技人力资源存量,使得优势一直是优势。为了营造更好的科技人力资源引进环境,可以借鉴山东和苏州等地的成功经验,突破诸多瓶颈,克服机关、事业、企业在专业人才使用上的壁垒及由此带来的户口、住房、福利保障等一系列体制性障碍,纠正以官职论成败的人才评价机制并加以完善,让学有所长的专业人才潜下心来搞科研、从事技术创新工作,改变人才待遇上的“大锅饭”现象,真正让有所作为的科技人才有所收益,从而稳步提升河南的科技人力资源存量。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河南企业家人力资源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人力资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