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桥镇金属制造业职业伤害干预效果研究

2013-04-04 08:31宋德香彭云金道亮
上海医药 2013年20期
关键词:显著性问卷职工

宋德香 彭云 金道亮

(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1319)

职业伤害又叫工伤,系指职业人群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职业性事故导致的人身伤害[1]。金属制造业由于其行业特性,职业伤害发生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2]。为了降低金属制造业职工意外伤害发生率,探索意外伤害防治措施,2012年康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的金属制造企业开展职业伤害行为干预对照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康桥镇辖区内的企业内抽取5家金属加工企业,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家企业作为干预组,2家企业作为对照组。两组企业所有在册职工均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制的《康桥镇企业职工职业意外伤害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到现场调查。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受调查者自主完成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受调查者的基本情况、过去1年中职业意外伤害发生情况、职业意外伤害防治知识、企业劳动卫生状况等。调查完成后交由调查员进行检查、审核,发现错误及空缺项及时补充修正。干预前及干预1年后分别对两组企业职工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估干预效果。

1.3 干预方法

根据伤害防治的三级预防及“五E”策略,干预组企业职业意外伤害的防治采取综合干预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成立包括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企业安全生产行政管理人员组成的项目工作小组,负责项目的计划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②完善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对干预企业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评估,发现安全生产隐患及时整改。③开展安全健康教育工作,包括对职工发放安全生产健康教育知识手册、制作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栏,邀请专家进行安全防护知识讲座等活动。④加强职工行为干预,包括开展职工安全生产技能培训,并利用巡查、电子监控等方式对职工不安全的生产行为进行监管,及时提醒和制止相关危险作业行为。⑤把各班组安全生产考核结果纳入一线工作的班组长考核内容并与奖金挂钩,督促班组长自觉加强职工安全生产监管工作。⑥加强职业意外伤害事件监测和急救工作。

1.4 职业伤害判定标准

在上班生产过程中发生受伤(不包括中毒),且受伤程度需要满足以下三项标准任一项,可判定为发生职业意外伤害:①到医院或单位医务室进行诊治,诊断为一种伤害;②伤者需要因伤休工1天以上;③伤者活动受限1天以上。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5家企业共有职工2 052名,其中干预组企业职工1 067人,对照组企业职工985人。基线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 921份,其中干预组996人,对照组925人,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3.3%和93.9%。终期调查干预组回收问卷987人,对照组回收问卷931人。

1 921名调查对象中男1635名,占85.2%,女286名,占14.8%。年龄在18~60岁,平均(33.4±10.5)岁。初中及以下文化占21.7%,高中占44.7%,大专占22.9%,大学及以上占11.6%。职工中未婚者占31.4%,在婚者占67.7%,其它0.8%。1年及以内工龄者占24.1%,2至5年占38.2%,5~10年占17.9%,10年以上者占19.9%。经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在男女性别、职工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以及职工工龄构成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2.2 健康干预对企业职工伤害防治知识行为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基线时两组企业职工职业意外伤害的态度、认识及防治知识,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干预组干预前后比较,除了在“接受单位安全培训”及“酒后不得生产”两项变化不明显之外,其它各项均有显著提高,而同期对照组各项结果前后没有显著变化。两组终期调查结果比较,除了在“接受单位安全培训”及“酒后不得生产”两项无显著差异之外,其它各项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结果干预组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表1 两组职工职业意外伤害知识、态度及行为干预前后调查结果 (%)

2.3 职业伤害发生情况干预结果

基线时干预组和对照组企业职工职业意外伤害年发生率分别为7.0%和6.8%,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干预后干预组的职业意外伤害年发生率降低到4.5%,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x2=6.044,P=0.016),而同期对照组职业伤害率略有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终期两组比较,干预组伤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6.590,P=0.011)。

表2 两组职工职业意外伤害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伤害包括职业伤害已成为世界造成死亡和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3-4],全球大约每年至少有200万工人因职业伤害死亡[5]。金属制造业伤害由于其行业特点,职业伤害发生率高于其他行业,但致死性职业伤害发生率相对较低。据国内深圳2005年的调查结果[6],金属制造业的非致死性伤害年发生率在15%,主要以锐器穿刺伤、碰擦伤为多,伤害部位以手指、下肢等部位为主,青年职工伤害发生率高于年长职工,其中约1/3的伤害需要休工1天以上。其它相关一些研究结果也与此类似[7-8]。因此,意外伤害对金属制造加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和职工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急需开展职业伤害防治干预工作。

根据Haddon模型,伤害的发生取决于宿主、媒介物和环境三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三因素的互相作用贯穿在事件发生前、发生中和发生后的全过程。而事故致因理论认为,在可预防的工业事故中,多数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9]。因此,职业伤害的防治干预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可概括为“5E”策略:工程干预、环境改变、强化执法、教育干预和评估。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证实[10-11],综合防治策略可有效的降低伤害发生,保护居民身体健康。

本次企业伤害防治干预研究,根据Haddon模型以及事故致因理论,对干预组企业制定了一系列的整体干预措施,包括成立领导小组、完善安全制度、加强安全巡查、做好生产安全隐患评估与整改、开展安全宣传与教育、落实劳动保护措施、启动安全行为监控、规范伤害监测与救治等等措施。从监测结果看,干预取得了明显成效。干预效果不仅体现在伤害发生率的降低,干预组发生率从7.0%降低到4.5%,降低了35.7%,还体现在干预组企业职工对职业伤害防治知识、态度以及日常安全生产行为的提高和改变。金属制造业的职工特别是年轻职工流动性较大,每年新进职工较多,本次调查显示,工作不到1年的新职工占近四分之一。要采取严格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认识伤害防治的重要性,自发做好伤害防治工作,降低意外伤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事部.GB(6441)1986企业职业伤亡事故分类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86.

[2]王声涌, 黄道庆.伤害的预防和控制[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431-449.

[3]栗华, 张中朝, 谢晨.我国伤害现状及研究进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9, l8(5): 544-546.

[4]李秀楼, 李立明.工伤事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0, 21(1): 64-66.

[5]Driscoll T, Takala J, Steenland K, et al.Review of estimates of the global burden of injury and illness due to occupational exposures[J].Am J Ind Med, 2005, 48(6): 491-502.

[6]彭绩, 周海滨, 周华, 等.金属制造业非致死性职业伤害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 2007, 23(3): 329-330.

[7]王颖丽, 夏昭林, 庄惠民.某造船企业1994-2005年职业伤害流行病学调查[J].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8, 25(1): 49-50.

[8]胡伟江, 周安寿.某钢铁企业非致死性职业伤害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职业医学, 2010, 37(1): 29-31.

[9]罗春红, 谢贤平.事故致因理论的比较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技术, 2007, 3(5): 111-115.

[10]姚梅訇, 周荣军, 杨莉, 等.南宁城市社区居民伤害干预效果的评价[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3, 18(3): 208-211.

[11]王虹, 林艳, 刘一心, 等.深圳市社区儿童伤害监测干预模式的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0, 15(10): 962-964.

猜你喜欢
显著性问卷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一种基于显著性边缘的运动模糊图像复原方法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问卷网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问卷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