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2013-04-07 04:17刘桂君
时代农机 2013年1期
关键词:气象部门气象灾害

刘桂君

(洛阳市气象局,河南 洛阳 471000)

我国农村相对来讲是气象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对于农业和农民来看,天气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和收入,而农业是最易受天气气候影响的脆弱行业。所以对于农业来讲他们非常需要有一个专业的气象服务部门为之服务。现在三农问题的关注性越来越大,国家提出的很多决定都与农业有关,要求气象部门要全心全意为农业服务。

1 部署气象工作,全心全意为农服务

为了做好气象工作,也为了深入到农村,让气象工作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中国气象局下发了《中国气象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指导意见》,在这个决定中明确了为农服务的总体要求,并且进一步提出了加强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提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气象服务能力、加强针对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的气象服务、加强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加大农村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力度、强化农村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宣传普及气象科技和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等多项任务。同时,中国气象局与河南省政府签署了共同推进气象为河南农业发展服务合作协议,这份协议有效的指出了为农服务的具体规划。同时签订双方也在围绕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而加强农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评估和服务工作,从而推进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加快农业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农村气象信息服务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气象服务能力。总结我国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经验,分析农业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气象服务的需求,研究和部署气象为农服务工作。

2 发展农业气象科技,提升为农服务能力

为了保证农业生产中气候的服务性,就要坚持发展农业气象科技基础研究根据各类农业气象指标,这一方面中可以多种方法进行综合的应用,数学方法以及模型技术方法的应用。也可以建立定量化的信息分析诊断与评价模型,多时效、无缝隙地制作发布农业气象情报产品。同时,农业气象、天气气候、卫星遥感监测和农业的综合信息,以农业气象统计模型为基础,以模拟模型为核心,多时段、多种技术方法综合集成,逐步实现动态化农业气象预报。对于农业气象灾害评估来讲,充分运用卫星遥感监测分析、农业气象灾害指标、模型的诊断与判识,必要的社会调查和实地勘察,实现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灾前预估预警、灾中监测诊断和灾后评估分析。与此同时,坚持发展针对农业气象的气候变化研究以气候资料或者多种小网格空间插值模型为基础,应用先进区划技术、方法与指标体系,制定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实现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量化评价;并且极大的应用气候模式与作物模型等农业模型、生态系统模型和农业气象长期观测资料,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与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逐步推进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研究成果的业务化。此外坚持发展农业气象观测技术分级、分区规划调整农业气象观测站、试验站的布局和任务也是非常必要的;以定点观测、移动观测、遥感监测等多种手段以及田间调查、农村气象信息员和农业专业大户提供等多种途径,实现点线面结合的农业气象观测;通过改善场地、设施、仪器等基础条件,强化农业气象试验功能;以遥测自动化逐步替代人工观测;通过标准化实现规范化。

3 提高农村气象信息覆盖面

做好大力宣传工作,保证气象工作做到周全,各级气象部门建立和完善了农村大喇叭、电子显示屏、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电话等土洋结合的立体化农村气象信息发布平台。根据了解调查和分析,在我国气象部门建立了近万个专供气象建设的宣传工具,像一些大喇叭、电子显示屏幕。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融进,各省均已开通面向农民的气象短信服务平台,手机短信、电视屏幕的跟踪都快速的加大服务力度。为了在加大力度,气象信息工作人员还积极的构筑基层坚实的防灾减灾防线。目前,中国气象局在全国各省(区、市)全面展开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气象信息员主要承担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接收传递,灾害性天气实况和灾情的收集上报,参与本社区、村镇气象灾害防御方案的制定和气象灾害防御的科普宣传、应急处置和调查评估等工作。根据调查分析,全国气象信息员队伍已经不断的壮大,成为基层防御气象灾害的重要力量。根据调查了解,基于河南省就已经建成4000多人的信息队伍人员。大量的信息人员为气象工作以及农民服务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4 兴农网建设,推进综合信息服务

气象工作要为农业做最好的服务,兴建农网是气象部门主张的一项比较好的措施,根据实地考察以及多年的气候现象来看,全国兴农网的建设非常的有必要。现在,农网按照纵、横联网的基本方式来形成一个辐射全国范围的、以多级服务组织为架构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全国兴农网通过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信息中心,不断的来实现信息及时、准确的上传下达;同时也按照国家级的“中国兴农网”为主导地位,不断的建立连接省级信息中心、在农网中涉农部门以及终端用户的信息收集、分析、发布网络。截止到2012年6月份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大约已经34个省(区、市)、计划气象局开通了省级兴农网,大约有300多个市和1500多个县分别开通了地(市)、县级兴农网。全国气象部门已累计投入兴农网建设经费约2000万元,在十八大以后,各级政府要投入建设经费力度,运行更多的气象农网,国务院信息办、信息产业部对气象部门利用自身的网络、人才、资源优势和垂直管理体制办农网,服务“三农”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总体来看,农业的生产和发展离不开气象,气象对农业的生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只有当农民完全了解天气的基础上才能采取一定的措施去应对。所以做好气候工作,全心全意为农业服务是最基本的。

[1]居丽玲,孙丽华,曹秀芝.秦皇岛市气候变化对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 1).

[2]张淑杰,张玉书,李广霞,等.2005年气象灾害对辽宁农业生产影响评估[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6,( 6).

[3]卢丽萍,程丛兰,刘伟东,等.30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空间分布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09,(4).

猜你喜欢
气象部门气象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气象树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2018年全国气象部门政府网站测评研究
大国气象
加强新时期气象部门财务管理与监督的思考
美丽的气象奇观
地球变暖——最大的气象灾害
县级气象部门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