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政课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情感因素

2013-04-07 12:15冀会青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高职生理论课实效性

冀会青

(忻州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忻州 034000)



高职思政课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情感因素

冀会青

(忻州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忻州 034000)

运用情感教学是提高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方法。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该重视积极情感启发教育的教学作用,努力探索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情感因素。结合高职学生现状,把情感教学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提高教学实效性。针对高职学生的情感特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情感对策包括创新教学方法、肯定学生、赞扬学生等。

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感因素;实效性;教学对策

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1]高职院校应努力探索教师积极情感的运用,总结分析积极情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的经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

一、高职学生的独特性及现状分析

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为达到教育教学的目标,需掌握所教授学生的基本情况。就高职生而言,除具备当前大学生的一般性外,还有其独特性。

高职阶段的学生感情丰富,情绪易波动,形象思维活跃,个体意识强烈。正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时期,多数学生还是独生子女,自主意识强烈。受实用主义影响,重物质、轻思想;重自我、轻集体;重现实、轻理想。学习动机较弱,主动性有待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社会的需求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价值取向,继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中,高职生普遍的特点就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主动性差。高职生基础知识不扎实,较低的学习能力都挫伤着学生的学习热情,直接降低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无法体验到学习乐趣和学习成就感的高职生,对自己的学习评价不高,导致学不进去,再加上远离父母,无人约束、无限自由,把学习的时间拿来娱乐,“上网”“逃课”等变成了主业。

就高职生现状而言,多数高职学生思想状况和道德水平是健康向上、积极阳光的。他们爱国、爱家,理性又有活力,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他们乐观、务实,具有进取精神。有些高职生在犯错后,调节不及时容易走向自卑,害怕别人歧视的目光,和同学和老师形成隔阂。这样的学生最需要理解和同情,教师要及时发现、及时想办法解决,用真诚之心、亲人之感教育、感化学生,帮助学生正视错误、及时改正,使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鼓起学习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当前,科技的高速发展、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都让人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就连高职生也深受影响,很多学生适应不了这种变化,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和疾病,使得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由于情感教学的运用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学生可以获得正当的精神需求;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缓解因学习困难产生的焦虑和紧张。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因此,在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特点及现状后,除选用适合的教学方法之外,还应充分考虑情感教学,探索运用情感教学的实效性。情感教学在高职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感教学的重要性

情感是主体对客体的情绪体验,伴随着人的认知出现,与认知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积极情感是主体对客体满意度的情绪反应。积极情感促进认知,成功认知激发良好的情感。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情感和认知是融为一体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因此,教师应利用积极情感的有益条件作用教学,使学生能够响应支持教师情感为教学服务指向,达到教学目的。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索学生的情感来源,注重发现学生的积极情感,使用合理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良好心理,促使学生拥有积极的心理体验并自觉接受教育。情感教学在学生全面教育中起着内在的作用,它可以促进学生情感的健康发育,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来看,效果不佳跟学校忽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有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教学中,不仅能使高职生学到有用的知识,而且还能锤炼高职生的道德品质。

不投入情感,教育不会理想。斯卡特金指出,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给的积极情感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等消极感受,阻碍他们全力以赴地学习。[2]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情感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理要通情感先行。思想政治教育绝不是纯理性的理论、知识传输,其中蕴涵着强烈的情感因素。学生情感的投入,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形成。教师应该从思想上积极引导、教育学生,以学生为本,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拉近师生间距离,发挥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三、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感运用的对策

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有效提高高职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动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该课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高职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体现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动机和积极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需要和期待构成了学习的动机,学习动机促使学习活动的启动并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的积极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需要反映了学生学习该课带来的成就追求,它属于学习活动中的激起状态,可以驱动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期待反映了学生头脑中对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目标的确立,通过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希望达到的目标期待。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期待直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制约着全部学习活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需要和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期待统一于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动机中,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是教学内容的组织者、表达者,是学生学习热情、学习兴趣的激发者。作为主导教学过程的教师,良好的情感可以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引导、感染学生产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情绪,促使学生自觉提高学习的能力,继而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要深入研修、钻研自己的专业层次,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能够吸引、感染学生;教师在掌握理论知识、吃透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以创新的态度,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直观引起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形象生动感受,做一些视频连接,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运用实践符理论的教学方式,就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某部分,教师引导学生为主,通过主题演讲、歌咏比赛、社会调查、辩论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形式来帮助学生掌握所需要的知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能动地接受并影响着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教学过程就是师生相互作用、相互统一的过程。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没有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就不可能完全体现。没有学生主体,教师的教学目标就无法实现。只有师生互动教学,才能实现教学目的。

第二,肯定学生、赞扬学生。这不仅能增加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获得对自身能力与价值的正确判断,找到与自己能力相符的信任程度,逐步在学习中树立信心,而且还能增强学生战胜学习困难的勇气,增加他们成功的机会,进而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教师在分析影响学生学习失败的因素时,多归结为外在因素就不会影响学生对自我价值的判断。如理论知识生涩难懂、枯燥乏味,教学手段不够灵活等,这些因素并不直接联系到学生的内在素质,因而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在自尊受到保护和鼓励的环境中,学生的认知活动才最有效。因此,教师要以肯定的、积极的态度来评价学生,热爱学生,对学生要有责任感。热爱学生体现为信任、赏识和尊重学生。与学生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主动跟学生交流、相信学生、肯定学生,让学生更加自信。对学生积极的情绪、良好的态度要及时给予赏识表扬,促使学生拥有饱满的情绪。尊重学生有助于良好师生氛围的形成,进而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实现教学目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专注人心的教育,针对高职生差异明显、主观突出等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重视学生心理需求,教师应投入感情、投入爱心,多跟学生互动、多些情感的交流,将情感互动运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提升教学实效性。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善于发现高职生各式各样的心理需求,尤其要了解代表高职生群体特征的需求,在了解这些需求基础上,再分析个体的差异性,制订出既能覆盖高职生整体也能尊重个体的教学主题,教学过程组织要合理,教学方式使用要恰当,教学手段要多样,能够抓住学生的情感实施教学。其次,教师应客观对待高职生多样的价值理念,在尊重学生价值层次和差异下,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解决好核心价值整合多样化、差异化价值的问题。再次,教师的人格魅力与专业水平影响着师生情感互动,教师优秀的人格和较高的专业水平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师生的信任度,增进学生对知识的信仰,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针对高职院校主要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教学计划安排侧重于专业技能课,轻视人文社会类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应该重视自身的学识魅力和思想政治素质,通过自身丰富的知识,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教师还应通过自身优秀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始终坚持对真理的追求,体现知识分子对历史的敬畏和良知的坚守,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教育学生,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教师责任感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因素。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就是爱岗敬业,只有自身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才能让人信服;只有自身真正热爱这个岗位,才能忠于职守;只有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奉为终身奋斗的事业,才能以高度的敬业精神,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中,才能帮助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结束语

总之,科学分析影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情感因素,有利于我们推进教学改革,增强教学的实效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积极地发挥自身的良好情感,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责任感,关心学生、肯定学生,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情感力量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高职生在毕业后真正能“立德树人”,在企业确实能贯彻“做事先做人”的理念,成为社会合格的人才。

[1]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2]斯卡特金.现代教学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Emotional Factors that Cannot Be Ignored in Teach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in Vocational Colleges

JI Huiqing

(Xin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Xinzhou, Shanxi 034000, China)

Using of emotional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fo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curr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inspired teaching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and efforts should be taken to explore the emotional facto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Considering the current status of students, the emotional approach should be applied to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in order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ccording to the emo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strategie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ers’ emotional responses include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positive and praiseful comments on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emotional factors; effectiveness; teaching countermeasures

2013-04-12

冀会青(1976-),女,山西原平人,哲学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G641

A

1008-469X(2013)04-0076-03

猜你喜欢
高职生理论课实效性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创新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