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考核改革与诚信考试建设探索

2013-04-07 12:15杨玉敏常学军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作弊考试考核

杨玉敏, 常学军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 河北 石家庄 050071)



课程考核改革与诚信考试建设探索

杨玉敏, 常学军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 河北 石家庄 050071)

考试是评价教师教学成果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一个有效方式。考试必须公正、公平,这是影响考试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遗憾的是,考试作弊现象日益严重。不仅败坏了学校的校风,妨碍了正常教学秩序的形成,而且危害了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估和人才的社会评价,危害了考试的公平和诚信。

诚信;考试;改革;多元

自古至今,只要有考试就会有作弊现象存在,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考试作弊早已脱离了夹带、偷看以及交头接耳等初始状态。逐渐使用高科技工具,做法越来越隐蔽,如使用现代通讯工具、无线耳机、手机、电子辞典等。日趋严重的作弊之风引起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保障考试结果的公平合理,就要加大力度遏制各种作弊行为。在这一社会背景下,笔者主要探讨了如何通过改革课程考核来加强诚信考试。

一、考试作弊的危害

近几年来,考试作弊手段日渐高明,情节日益严重,影响日益广泛,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考试作弊已经破坏了考试应有的评价、引导和激励作用;破坏了检测教学质量、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破坏了考试结果的公平、公正,使考试的衡量功能无法正常发挥;破坏了学风、校风,使学生逐渐染上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习惯。近几年来还出现了群体作弊、“流水线”作业,并常常掺杂金钱交易、权力交易等严重的违法行为,社会危害更为严重。

二、考试作弊的手段

考试作弊的手段不断朝着多样化和高科技化发展。传统的夹带纸条、交头接耳、传换试卷等作弊手法,不但没有因为高科技的介入而消失,反而日渐翻新。为了不被监考教师发现,利用现代先进的复印技术将所需要的内容缩小复印,折成扇状小纸条,握在手中。委托关系较好的同学冒名进入考场进行替考或者二人同在一个考场,成绩好的同学将试卷写上成绩差的同学的学号、姓名,差生则反之署名。为了能够通过考试大关,还有的同学雇用“枪手”考试。随着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开始利用各种高科技产品,将高科技工具与作弊的完美结合。

三、考试作弊的形成原因

作弊现象的多样性、复杂性和高发性,反应出作弊原因及动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要消除考试中各种作弊违规现象,真正做到诚信考试,还要认清产生作弊行为的根源: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给考风考纪带来了负面影响。表面来看,作弊是一种校园现象,但究其原因,其实是一种社会行为,考试结果承担了太多的社会功效,与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社会上的一些非法机构专门为考生寻找替考以及不法商贩利用高科技手段“偷题”、买卖答案等现象,都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学生在对待考试问题上道德观念产生偏差,企图用作弊手段通过考试。

2.心理因素的影响

行为是心理的实际反应,而心理是行为的内在表现。所以在研究人的行为的时候,不能只谈行为,必须考虑心理环境。从本质上讲,考试是考试执行者与考生的一系列心理活动的反馈。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和评定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所学内容的实际应用水平,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促进智能发展和进取精神的的重要环节,可有效促进教与学的深化和提高。遗憾的是,大多数考生只看到了考试行为这种手段,却忽视了考试行为的本质,导致学习兴趣欠缺,学习目标不明确,产生应付考试的思想。

3.现行教学模式和考试模式的不合理

教学模式的僵化、考核内容的单一和评价方式的落后,是导致学生大面积作弊的主要原因之一。具体表现在:一是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内容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所学知识在生活和工作中基本用不上,从而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考试作弊在所难免。二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不能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极大地约束了学生的思维水平。三是课程考核的漏洞太多。目前,许多课程的形成性考核与考试内容穿插较少,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考核结果缺乏可信度与含金量。传统的“一考定终身”模式的课程考核缺乏有启发性和创新性的内容。考试内容多是教材内容的复制,缺少综合分析、应用等思维能力的考查,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新,重理论、轻操作,在这种课程考核模式下,学生在考场上通过翻书或抄袭就轻易能找到答案,导致作弊率逐年升高。

4.课程考核形式单一

如何根据专业、课程性质特点以及教学目标,确定相应的考核方式,是需要我们着力进行研究的问题。基于现在的课程考核情况来看,目前大多数课程考核形式单一,带有浓重的应试教育色彩,有“一考定终身”的倾向。无论理科还是文科,也无论基础课还是专业课,大多数采用单一的考核方式,都局限于笔试。具体的专业规则中,每个专业都设置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主要用来考察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可当前所采用的考核方式并不符合相应的专业规则的要求,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以课程考核为突破口,加强诚信考试

考试作弊的问题,暴露了我们在教学过程、教学管理和课程考核方面的不足,而这些问题又恰恰是我们近几年来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我们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学习资源,期望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铤而走险,希望能蒙混过关。要从根本上解决考试作弊现象,需以课程考核改革为突破口,充分发挥考试的“指挥棒”作用。

1.正确理解课程考核改革总体思路

一直以来,社会各界都在呼吁课程考核改革,而且从思想的转变,到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及资源建设等,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是由于许多课程考核改革重形式、轻内容,没有科学的、严谨的考核内容,又缺乏对应的过程监控,导致改革达不到相应的预期效果。终结性考试“一刀切”的形式, 使得学生自然而然忽视学习的过程,出现学生偷偷带到考场的教材依然像新的一样,出现网上资源利用率极低,网上讨论参与人次少等问题。终结性考试与平时的形成性考核联系不紧密,导致形成性考核作业抄袭现象严重。终结性考试内容大多为知识点的重现,致使学生满足于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平时学习过程中不重视独立思考以及知识的应用。这种单一的考核增加了记忆负担,有些学生不求甚解,考过就忘;有些学生记不住或根本不记,直接打歪主意,通过作弊来应付考试。因此,课程考核形式改革势在必行。要通过考核形式的改革,延伸到整个教学过程的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利用高科技的教育手段和教学资源,加强学习过程的监控,强化应用能力的提高,着重落实实践性环节,达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真正转变。

2.改变观念,积极探索课程考核改革

目前,多数课程的课程考核依然采取传统的纸制、闭卷形式,一般情况下考核的内容也多是教材内容的重复和复制,缺乏对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判断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考查,这就使学生作弊变得非常容易。虽然有些课程设计了开卷、半开卷等考核形式,也出现了一部分综合分析的题目,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学习过程的监督,效果不明显,大多数学生还是想通过作弊来通过考试。针对这种情况,探索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是必然要求。要以专业规则为基准,依据课程的性质、教学内容以及目标,设计出科学的课程考核内容,要有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考核形式和设计的内容要体现多层面、立体式和全方位的要求。可以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性质,选取一种考核形式或将多种进行组合,将考核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加强必要的过程监控,引导学生重视学习、善于思考,树立良好的教风、学风与考风。

3.积极推进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改革

基于网络的课程考核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以点带面,通过形成性考核测试的过程,带动课程考核的整体推进。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测评能很好地实现在学习评价方面的优势:第一,评阅作业相对公平,并且根据评分标准给学生提出详细的指导性评阅意见,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第二,及时的评阅和反馈意见使形成性考核的作业充分发挥出来,通过相应的批导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第三,评阅意见不但要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学习有指导性,更要着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将考核过程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教学反馈相应信息,进而指导教学。因此,在设计形成性考核实施方案时,要着眼于教学、评价、学习的一体化总体设计。真正做到以形成性课程考核改革为抓手,带动教学改革。

4.实现由统一时间的集中考试向随学随考的预约考试转变

探索远程教育个性化、人性化的预约考试模式也是一个方向。预约考试是探索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多元化课程考核模式,充分体现在学习方式、考试方式和考试手段上的开放性、多元性和服务性,更加满足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需求,逐步实现个性化自主考核评价而开展的探索性实践。预约考试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充分运用先进的考试理念和现代教育评价方法,以数字化题库为基础,借助计算机网络、现代通信技术、数据库管理等高科技技术,组建一站式课程考核平台学生可以进行考试,成绩查询等。第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考试科目、考试地点和考试时间,通过为学生提供方便、灵活考试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不稳定因素,降低考试成本和大规模组织考试的难度,增加考试的公平与公正。第三,一套完善的课程考核试题库或在线考试管理系统,自动化程度非常高,可以方便、快捷地组织整个考试过程,同时可以极大地减小考场管理的难度,形成良好的考风考纪。第四,预约考试平台中的数字化试题库,将平时练习、期中测试和最终的课程考核内容组合在一起,学生可以随时进行练习、自测等,考试时通过系统自动组卷、客观题自动评阅等,降低了作弊的机率。第五,科学的考核内容、高质量的试题,减少了基本知识点的死记硬背,使成绩更加客观真实,考试过程更加高效、公平、合理。

考试作弊现象在短期内很难根除,而考试作为对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检验手段, 必须保证其应有的公平、公正和有效性, 才能体现其有效价值。因此, 必须采取防范措施,通过课程考核改革遏制作弊的蔓延,减少作弊发生的几率,增强诚信考试意识。

[1]黄荔忠.现代远程教育考核改革探讨[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

[2]刘天能.学校教育“零容忍”的几点反思[J].中国成人教育,2009,(21).

[3]刘戈.大学生考试诚信缺失问题的分析及对策探讨[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2,(4).

[4]任岫林.远程教育课程考核模式研究与实践[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6).

[5]马国刚.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核模式改革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9,(21).

On the Reform of Course Assessment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Examination Integrity

YANG Yumin, CHANG Xuejun

(Hebei Radio & TV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71, China)

Examin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of evaluating the teachers’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checking the students’ level of learning. The examination must be fair, just and open. Thi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elements that determine the role of examination. Unfortunately, the growing phenomenon of cheating in exams not only tarnishes the school’s ethos and hinders the formation of the normal teaching order, but also endangers the school’s teaching quality assessment and the social evaluation of trained talents, endangers the fairness and integrity of the exam.

integrity; examination; reform; diversity

2013-04-21

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德育研究》(GH124018);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网络环境下多元化课程考核评价的探索与研究》(201303110)

杨玉敏(1976-),女,河北唐山人,工程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

G424.74

A

1008-469X(2013)04-0098-03

猜你喜欢
作弊考试考核
作弊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有人要你帮忙作弊怎么办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没作弊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