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词语与对外汉语教学

2013-04-07 22:47
关键词:课型新词留学生

祖 迪

(华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网络新词语与对外汉语教学

祖 迪

(华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量的网络新词语应运而生,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然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网络新词语的教学却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阐述了引入网络新词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并结合网络新词的特点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网络新词语;对外汉语教学;必要性;策略方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迅猛发展,网络语言也呈现出较快的更新速度,大量的网络新词语应运而生。网络新词语不仅限于网络上使用,而且不断地出现在媒体和人们的日常交流中。目前,关于网络新词语本体研究已经得到学者们的关注和重视,可是在第二语言的研究中却显得相当滞后,这就造成了留学生在生活和交际方面的一些障碍。因此,如何处理网络新词语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如何进行网络新词语教学,十分迫切。

一 网络新词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网络新词语以惊人的速度出现,影响着网络和人们日常生活的语言习惯。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网络新词语的引入和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满足留学生学习网络新词语的欲望。笔者针对留学生对网络新词语是否感兴趣做了问卷调查。被试学生33人。本科三年级及以上年级,本题收回有效答案32份。统计结果是25%的学生选择了“很想学习”,41%的学生选择了“想学习”,28%的学生选择了“随便一般”,6%的学生选择了“不想学习”。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家对网络新词语的学习还是充满了热情和好奇,我们有必要将这些词汇引入教学,调动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2.网络新词语具有适用的广泛性、敏感的时效性,学习网络新词可以满足留学生的需求,扩大留学生的交际范围,方便其在中国的生活。当今,大部分留学生学习汉语都有着明确的目的和动机,最终是为了掌握一种交际工具。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网络购物、聊天、浏览新闻还是报纸电视广播,甚至是人们的日常交流,往往会夹杂着网络新词语,留学生处在网络新词语的包围中,却无法通过课堂学习来获得这些网络热点词语,这就使课堂学习和现实的交流出现了空白地带,这都不利于留学生较快地提高汉语水平和尽快融入中国生活。

3.扩大词汇量,丰富更新留学生的汉语语言材料库。词汇量的积累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非常重要,词汇的教学所依据的是1992年问世的《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大纲》里面包含的词汇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留学生在日常生活的需求。高年级的留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可是在网络上依旧一头雾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加入网络新词语的教学就可以不断更新学生的词汇库,提高学生的现实交际水平。

4.学习网络新词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网络新词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独特的趣味性。如:“囧”(网友利用其字形,“八”像眉眼,“口”像一张嘴,描绘出“一张悲伤的脸”。因此根据形状,“囧”被赋予了郁闷、尴尬、无奈等意思)这正符合了汉字造字法六书”之一的“象形”;利用谐音产生的“杯具”(悲剧)、“鸭梨”(压力)、“神马”(什么)等;中英文结合的“吃饭ing”(正在吃饭)、“很high”(很高兴)等;数字使用“886”(拜拜了)“5555555”(呜呜,指哭的声音)等;叠词的使用“东东”、“漂漂”(漂亮)等。诙谐、幽默、新奇的网络新词语是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的内容之一。

二 网络新词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策略方法

网络新词语是汉语新词语的一部分,汉语新词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日益得到重视,并有部分学者对其教学提出了一些有益的策略方法,但对网络新词语的研究却少之又少。下面笔者结合网络新词语的特点,针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1.应当选择适当的教学对象。

(1)区分留学生的汉语水平。

网络新词语最广泛地应用在网络上,是网络上人与人交流的一种非正式的语言。虽然在频繁的使用中被越来越多的网民所接受甚至渗透到传统的媒体中,但其使用范围并没有扩大到全民接受的程度,并不能成为日常交际的基本词汇。

按照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汉语水平,基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初级、中级、高级、研究生。各阶段的学生,对词语的接受程度不同,以吸收生词量最大的读写课来说,“如果说中高级阶段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更高、更熟练的交际能力,并大量扩张词汇为主要特色的话,初级汉语读写课就是以准确地发音、熟练地掌握并运用汉语基本语法为主要特色”。[1]278结合阶段目标和网络新词的特点,笔者建议:初中级阶段中,词汇在这一阶段并不是主要任务,不建议引入网络新词语;中高级及研究生阶段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词汇,为了进一步熟练交际,扩宽学习汉语的渠道等,可以根据年级和程度的不同,逐渐引入网络新词语,满足不同需求。

(2)区分留学生的年龄。

网络新词语主要活跃在网络上,流行于年轻人之间。网络新词语具有新颖、时尚、活泼、诙谐等特点,符合年轻人求新求异的心理。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考虑年龄的问题。对于年轻的留学生,上网也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有学习网络新词语的需求,应当进行教学;对于年龄过小或年纪过大的学生,他们可能花在网络上的时间有限,感兴趣程度有限,不建议引入教学。

(3)区分留学生的学习时间。

留学生在中国学习汉语,根据学习期限可以分为长期学习(一年及以上),短期学习(1个月到一年)。学习期限不同,学生的学习动机也会不同。长期学习的学生动机多样化,基本上是为了更好的在中国生活,更进一步了解中国,所以网络新词语有必要进行教学。短期外国留学生其目标主要是在短期内掌握基本的汉语知识,同中国人进行简单的交际,所以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即所学内容是学习者在交际中马上应用的,也是学习者急于掌握的。网络新词语的使用范围有限,不影响基本交际,所以在短期学习中不建议进行教学。

2.应该选择适当的网络新词语。

网络新词语具有时效性、随意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所以对于进入教学的网络新词语的选择必须是谨慎的。在选择时,尽量选择一些在主流媒体上出现过的,网络上使用频率高、社会认可度高的,流行时间长且相对稳定的,难易程度适中并有代表性的,留学生的生活中用得到的词语。如“给力、雷人、山寨、亲、萌、肿么”等等。究竟选用哪些词语进行教学,对外汉语教师要保持一定的语言敏感度,注意留意和搜集符合要求的网络新词语。语言学者和教师通力合作,建立动态的对外汉语网络新词语语料库,每年根据网络新词语的发展变迁,及时整理、调整,不断更新。

3.应当选择合适的课型。

已有学者对汉语新词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课型问题进行过讨论,“在对外汉语课程的整个教学设计中,最能和新词语发生关系的是:(1)报刊阅读课,(2)当代中国话题课程。”还有常志斌建议专门增设留学生新词语课。大多数学者赞同在报刊阅读课中增加新词语的教学。

笔者不建议将网络新词语放在专门的课型里进行教学。因为网络新词语源于网上,每年新产生的新词语数量有限。总体数量不多却广泛流行的新词语,可以随机地出现在大部分课型里面,根据课程的内容相应地引入网络新词语,同时结合课型选择讲解扩展的程度。如:网络词语“裸婚” (不买房、不买车、不办婚礼甚至没有婚戒而直接领证结婚的一种简朴的结婚方式),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读出中国年轻人的生存现状和其婚恋观,也可扩展到新旧结婚观念、方式的对比。在中高级水平的不同课型的不同教材中,基本上都涉及到了中国婚姻、家庭问题,所以,这些课程中都可以引出“裸婚”这个网络词。如果出现在读写课、词汇课等,学生程度较好,还可以进一步拓展,讲述“裸”词义的延伸及“裸X”词族的出现,如“裸捐”、“裸辞”等。

报刊阅读课也是讲解网络新词语的重要课型,教师在依据教材的基础上,也要不断地加入一些鲜活的报纸资料进行教学,可以是具有时效性的新闻事件,这些新闻事件引出新词语如“打酱油”、“围观”、“富二代”等,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的社会现状。还可以把报刊阅读课放到网上去,从学习纸质的媒体到网站上的新闻消息,论坛等,让学生能读懂网络上的文章、网友留言,甚至让学生参与到网络讨论中去。

学习网络新词语一段时间之后,建议可以给留学生开设关于网络新词语的系列讲座,使学生对这类词有个系统的了解。

4.应当掌握讲解方法。

每个网络新词语基本上都有其来源和创作方式,教师要了解它的普遍来源、创作方式和基本用法,才能在教学中更丰富有趣,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记忆。如:谐音“神马”,“杯具”,“鸭梨”“木有”等;转义:“雷”原义指一种自然现象,网络新义指对那些离谱得无法接受的事情感到震惊,恰如被自然现象中雷击中一样;格式泛化:“XX门,被XX,XX姐/哥/帝”等等。

三 结语

网络新词语凭借自身的特点,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网络及社会语言中,作为对外汉语教师,更应该关注汉语的实际应用和变化,吸收积极有益的部分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要考虑全面,方法得当,切实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水平。

[1]周小兵,李海鸥.对外汉语教学入门[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2]李蓓.汉语作为外语教学中的新词新语教学[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3).

[3]刘小梅.网络新词与对外汉语教学[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8).

[4]辛静.网络新词探析[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5]黄爱华.对外汉语教学中网络新词的处理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5).

[6]汤志祥.汉语新词语和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2).

[7]常志斌.留学生汉语新词语课的建设问题初探[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ClassNo.:H195.3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NewNetworkWordsandTeachingChineseasaSecondLanguage

Zu Di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Arts,Huanan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10006,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a large number of new network words came into people’s daily life. And for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however, the new network words has not yet been paid enough attent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necessity of new Network words for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and combine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words to make a few suggestions for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new network words;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necessity;strategy

祖迪,硕士,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1672-6758(2013)01-0001-2

H195.3

A

猜你喜欢
课型新词留学生
合作学习法在不同课型中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微群新词》选刊之十四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Research on Micro-blog New Word Recognition Based on SVM
例谈在不同课型中培养史证意识
小议网络新词“周边”
以《散步》为例谈课型设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