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

2013-04-08 20:56周东生
河北医药 2013年13期
关键词:基础性胸外科食管癌

周东生

胸外科手术患者在进手术后出现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临床中一种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该病具有治愈困难和病死率高的特点,而且引起的原因也比较复杂[1]。如何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成为临床医师们关注的重点。本文对我院胸外科手术后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产生的原因,并探讨预防和治疗的措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治疗的胸外科手术后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78例,男45例,女33例;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66±4)岁。其中肺癌患者34例,肺结核患者12例,食管癌患者2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3例,贲门癌患者5例,腺癌4例。有不同程度的吸烟患者55例,进行手术前患者伴有基础性疾病主要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冠心病以及高血压与肺气肿等疾病。

1.2 手术方式 左侧开胸手术34例,右侧开胸手术44例。其中肺叶切除40例,全肺切除9例,行食管癌切除食管及胃颈部吻合术12例,行食管癌切除食管术8例,行贲门癌切除食管术5例,行胸腺切除术4例。

1.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2]参照《全国第二次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专题讨论会》中的诊断标准,主要表现:(1)患者在胸外科的手术后的6~24 h内出现有呼吸困难,并且呼吸的频率为35~55次/min,同时口唇出现紫绀,有大汗淋漓的情况发生;(2)患者出现烦躁和不安,并且 PaO2的值≤60 mm Hg(1 mm Hg=0.133 kPa),其中一般的氧疗无效;(3)患者的肺部在早期听诊中表现为术侧或者两侧的呼吸音出现减弱,并且晚期出现有大面积的湿啰音;(4)通过X线的检查,双肺出现有斑片状的阴影。

2 结果

所有患者中,通过鼻管吸氧和面罩吸氧34例,气管插管辅助呼吸12例,气管内进行插管高频喷射通气8例,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24例。手术治疗1周后出现死亡3例,1~3周后死亡4例,其余的71例患者经过治疗康复出院。

3 讨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是由于多种因素所引起的,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临床上常表现为呼吸衰竭和呼吸窘迫以及顽固性的低氧血症等症状[3]。

3.1 产生原因

3.1.1 手术创伤:由于胸外科手术一般具有伤口大、手术的部位深以及对患者的组织损伤性大等特点,由于大多数的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组织的损伤,从而导致患者胸腔闭室的引流出现不畅和积气与积液,此外,还容易出现呼吸道的分泌物增多。因此,严重的阻碍了患者的通气功能,并伴随着患者肺的顺应性出现降低,继而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4]。

3.1.2 肺部感染:由于多种的原因造成患者在手术后出现严重的肺部感染,从而导致患者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出现不同情况的功能紊乱,则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情况。临床上常见的肺部感染因素有:长期的卧床、伤口的疼痛以及胸壁的创伤与胸带的包扎等情况[5]。

3.1.3 大量出血:在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由于大多数的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因此手术的过程中出血的情况不可避免,手术中大量的出血情况一般很容易使整个手术的时间加长,从而增加患者内部器官的显露时间,增加了感染的几率[6]。同时,大量的出血很容易出现休克的情况发生,从而严重的导致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

3.1.4 基础病变:大多数患者在治疗前均伴有一些基础性的疾病,这些疾病很容易造成患者在手术后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情况。通过分析,患者的这些基础性疾病能够诱发感染,同时也很容易导致患者的肌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情况发生。

3.2 预防和治疗措施

3.2.1 加强手术的操作的规范性:在对患者进行开胸手术时,需要严格的进行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尽量避免出现组织的损伤。尽最大程度的进行给予患者的有效的治疗,并严格控制好患者手术过程的无菌操作,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手术的出血情况,减少组织的损伤和创面的损伤,从而降低手术的出血量,避免出现感染的情况发生。

3.2.2 加强感染的处理[7]:在治疗过程,应关注患者手术后的病情状况,尤其是通气的情况和伤口的愈合情况,加强无菌的操作,对于出现有不适或者感染的情况需要及时的进行处理,防止感染扩散。此外,对于患者使用的抗生素药物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避免长期服用造成感染。

3.2.3 加强基础疾病治疗:通过分析,大多数的患者在治疗前出现有不同程度的基础性疾病,而且这些疾病严重的影响患者术后的治疗情况,很容易导致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情况发生。因此,在手术前应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性疾病的治疗,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从而降低感染的情况发生。

3.2.4 重视术后护理:由于开胸手术比较复杂,而且大多数的患者在治疗后病情不稳定,很容易导致其他的情况发生。因此患者在治疗后,应加强护理。护理工作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做好相关的预防感染措施。同时,在患者进行吸氧和通气的过程严格的控制好无菌操作。患者的心理护理在术后也是非常重要,应及时有效的沟通,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从而积极的配合治疗。

综上所述,根据患者产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原因分析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1 张梁,姜涛.胸外科手术后影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发生的高危因素与治疗.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0,22:642-643.

2 李雪松.30例肺癌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分析报告.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2008,21:745-746.

3 黄明伟,夏银献.开胸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浙江创伤外科,2009,22:588-589.

4 黄朝林,倪正义,周密,等.肺叶切除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8例治疗体会.中国医药导报,2011,22:921-922.

5 赵天增.食管癌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11:2304-2305.

6 方文涛,陈勇,张翔宇,等.老年重症开胸手术围术期呼吸循环变化与呼吸并发症的相关性.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6,22:833-834.

7 张斌杰,乐涵波,陈志军,等.肺癌手术后呼吸道感染与病理类型相关性的临床分析.临床肺科杂志,2008,13:567-568.

猜你喜欢
基础性胸外科食管癌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胸外科疾病治疗应对策略
吕梁财政四项举措支持基础性养老服务发展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简介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舒适护理在胸外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
中国移动4G基础性网络部署策略研究
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文明建设中发挥基础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