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艇员战斗士气的内涵及培养策略

2013-04-08 20:37江楠楠
海军医学杂志 2013年5期
关键词:艇员士气潜艇

江楠楠,田 力

拿破仑有句名言:军队战斗力的四分之三是由士气组成的,可见战斗士气对战争胜负具有重要作用。笔者研究了潜艇艇员战斗士气的内涵,并对提升艇员战斗士气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1 潜艇艇员战斗士气的内涵

1.1 士气的内涵

士气的定义一直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不同的学者根据其研究领域、研究目的、对象和方法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研究焦点。《韦氏大辞典》对士气解释为:“士气是个人对其职能预想的态度与热忱”。《世界百科全书》认为,“士气是个人或团体对于某种特殊情况所表示的态度与期望。当士气高昂时,表示团体或个人的精神与信心有良好之表现,故而绩效高;但若士气低落时,则表示团体或个人缺乏良好之信心与精神状态,故而绩效低”。

纵观已有的士气研究,对士气内涵的分析有3种取向[1]:有的学者主张从个体层次来探讨士气,认为士气是个体的一种态度与感觉,如Guion[2]认为士气是“个体需求满足与经由工作情境所感受满足的程度”。Evans[3]认为士气是“个体预期能从工作中满足其需求之程度所产生的心理状态”;有的学者则主张从团体层次来探讨士气,认为士气为一种团体成员的集体状态。如Siegel[4]认为“士气为团队的精神(team spirit),此种精神表现于每一成员为实现团体目标而努力的程度”;还有的学者则对此存而不论,或一笔带过。如Skelton[5]认为“士气是个体或团体基于其热忱(enthusiasm)、信赖及忠诚所产生的心理和情绪状态”。 笔者认为,对士气内涵分析的取向可以根据研究需要及目的来确定。

有研究者曾经整理国内外诸多有关士气的定义。审视这些定义,士气的内涵可以分成团队认同、工作投入和团队精神三个部分6]。

1.1.1 团队认同 团队认同是个人对所属或所参加团队的认同,也就是个人对团队的行为方式、态度观念和价值标准等的模仿、内化,从而使个人的各项行为与团队趋向一致的一种现象,这种作用会产生对团体的归属意识和与团队荣辱与共的集体感。团队认同的作用对于组织或个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1)可以让成员将团队目标内化,有助于成员形成积极参与团队决定的心理和态度,并让成员为团队的目标而努力工作。(2)可以使成员对团队产生依附感和忠诚感。(3)成员在团队中享有权利。(4)可以让成员因为团队目标的达成而获得内在的奖励或满足。(5)可以让成员因为分享团队的成就与荣誉感而增强其自信心。综上所述,团队认同是成员将组织目标与价值内化,并致力于追求团队目标的实现以及满足个人需求的心理历程。个体以作为团队一分子为荣,并借助团队来增强自己的地位,对团队高度忠诚与依附,而且希望团队不断成长发展,对团队目标的实现具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1.1.2 工作投入 有学者[7]将工作投入定义为:个人心理上认同其工作,并将工作绩效作为自我价值肯定的重要因素。工作投入高的员工非常认同并在意他们所做的工作。Katz与Kahn[8]认为,只有在成员高度工作投入的情况下,团队成员才能完全接受团队的要求,并将团队要求置于个人之上,同时使成员正向的工作态度(如工作满足感)转换为良好的工作绩效。当组织成员积极投入工作时,常常会表现出以下特征:会将工作视为个人生活的重心和乐趣的来源,相信工作可以帮助其个人成长,愿意从工作中提升个人的自尊以及在组织中的声望与地位,从而实现自我的理想;更重要的是,工作投入可以让成员具有愈挫愈勇,奋斗不懈的精神,愿意从逆境中思索克服困难的方法,表现执行任务的决心。所以工作投入是士气的一项重要内涵。

1.1.3 团队精神 人类心理会同时受“自我意识”和“团体意识”2种力量的影响。当这2种力量互动交织时,会促使人去区分“内团体(我群)”与“外团体(他群)”。当个体产生“我群情怀”后,自然会以团体的荣誉为荣。同时,也会对团体的不幸产生荣辱与共的情感。这种情感正是团体成员凝聚力的表现。所以团队精神是成员具有团体凝聚力并能为组织目标与团体利益而努力的一种态度。一个富有团队精神的团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接纳,并能协同合作,完成一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

1.2 潜艇艇员战斗士气的内涵

什么是战斗士气?战斗士气包括哪些内容?这仍然是一个难以界定的问题。为了研究战斗士气在军队中的真实内涵是什么,确保战斗士气内涵的正确性,本研究结合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两种方法。一方面,对20名多次执行军事任务的艇长和艇员进行了深入访谈,让他们就自己理解的“战斗士气”进行阐述,然后请3位心理学专家进行编码,总结归纳出其战斗士气内涵的主要内容。同时,设计了半结构性问卷,对参加过军事任务的30名潜艇官兵进行了战斗士气内涵的调查。另一方面,查阅国内外已有的有关战斗士气的研究资料,从理论层面上抽取出“战斗士气”内涵的维度。最后结合两者的结果,得出“潜艇艇员战斗士气”的理论维度。

根据研究结果,本研究将战斗士气定义为“在战斗中支配和影响军人行为的精神心理状态,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集中表现,具有巨大的精神能量,主要包括努力、信心、认同、气势、荣誉五个因素”,具体如下。

1.2.1 努力 指艇员对工作的努力和投入程度 被调查者表示:“战斗士气是一种单位的整体表现,是克服困难的意志比别人强,执行任务的决心比别人大,全身心投入工作,这就是士气好的表现。”

1.2.2 信心 指艇员对战斗的信心,包含对自己、战友、领导的作战技能和武器装备的信心。被调查者表示:“艇队执行任务时士气就高,因为我们对自己有信心。”;“因为我们对艇队的战友及领导们绝对有信心。”

1.2.3 认同 指艇员对作为“艇队一分子”的认同。被调查者表示:“我觉得士气是在一个团体里,每一个分子都可以认同地说:我们是密不可分的集体,我们对集体的目标有使命感,更在乎集体的形象。”

1.2.4 气势 指艇员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被调查者表示:“士气就是一股精神气儿,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让敌人见了畏惧三分。”

1.2.5 荣誉 指艇员对艇队的荣誉感,保护“荣辱与共”、以“团体一分子”为荣等与“团体关系”有关的概念。被调查者表示:“为了单位的成败,单位的成败与个人的成败能结合起来,这就是一种有气势的状态。如果一个人在单位里样样考虑个人的利益,不在乎单位的好坏,这个单位就很难有士气。”

2 潜艇艇员战斗士气的培养策略

根据潜艇艇员战斗士气的内涵,结合对潜艇艇员战斗士气的已有研究成果,笔者对提升艇员战斗士气提出如下策略和建议。

2.1 从努力、信心、认同、气势、荣誉5个方面入手培养潜艇艇员的战斗士气

每次执行任务时,为全体官兵树立一个共同的、具体的目标。在可能的情况下,将整体任务告知全体艇员,让官兵讨论并共同确定任务指标,使他们以更主动的心态投入工作;平时多举办有创意的活动,如为艇队某个特殊的日子开展纪念活动,增加艇员的归属感;注重艇队特色文化建设,多组织集体活动,逐渐形成一些传统项目,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其中,如对抗性的球类比赛、综艺活动等;做好节假日的活动安排,内容丰富化,让所有官兵都有选择的机会;发放节日小礼物,减少其对工作和本部门的分离感;一个工作阶段后,进行公正、公平、公开的评优活动,及时对工作出色的官兵进行表彰,并且在可行时对其发放证书,这是建立潜艇官兵自豪感的有效方式[9];利用多种形式对英雄事迹和表彰结果进行宣传,强化受表彰者的荣誉感,并激励战友们再立新功;经常与艇员家庭保持联系,及时了解与反馈艇员的情况,并将艇员的立功受奖、思想表现、工作进步等情况反馈给家庭,及时将家人对艇员的支持与关心传递给艇员,使艇员有一种在队如在家的感觉。

2.2 关注影响战斗士气的不利因素

职业人格是影响艇员战斗士气的重要因素,在艇员的职业选拔和岗位安排中要考虑使用职业人格问卷进行人员筛选和岗位匹配。要特别关注艇员的责任感,进取心,聪慧性,宜人性、内、外向和情绪稳定性这几个人格特质[10]。可以围绕这些人格特质设计一些团队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格培养。由于潜艇艇员的焦虑水平对战斗士气有负面影响[11],因此可以对艇员进行消除焦虑的心理和行为训练,如肌肉放松术和音乐疗法等。在培养战斗士气时,要特别关注军龄和在本职岗位工作时间达5年以上的官兵[12],注意调动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3 控制工作应激,改善环境条件

2.3.1 降低潜艇艇员的工作应激 从关注和解决潜艇艇员的主要工作应激源入手,如疾病、工作安全性、工作量、工作物理环境、值更、工作单调枯燥等[13],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和生活设计,并进行相应的心理调节训练。可以在执行任务之前将国内外的各类新闻录制下来,在执行任务期间每天向艇员播放一部分“新闻”,以让其在心理上保持与外界的联系感。对艇员进行有关职业压力管理的知识讲座,教会他们对工作应激进行管理的基本技能。

2.3.2 注重对艇员人际关系应激的调节 开设艇员人际关系、情绪管理等内容的心理知识讲座,教会艇员处理人际问题的基本技能。在艇员中开展广泛的心理访谈,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主要人际关系问题,创造条件使不良情绪得以适当释放,宣泄被压抑的精神能量和积紧的紧张情绪。可以运用谈心会及各种集体活动增加交流机会,让累积的负能量得到宣泄,消除兴奋和紧张状态,从而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由紧张变为松弛,由兴奋转入平静。

2.4 培养领导艺术

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显示领导是影响群体士气的一个重要因素[14]。美军研究发现,不论在个体层次上还是群体层次上,领导的工作支持和情感支持都能够建立士兵对组织的认同[15],从而激励战斗士气。就领导风格而言,变革型和任务型领导风格比体恤领导风格更有利于提升潜艇艇员的战斗士气,但这并不意味着不提倡体恤型的领导风格。平时应该针对艇队领导的领导风格特点,举行领导管理知识和技能的讲座与培训,让领导者学会与自己的领导风格相适合的领导技能。

2.5 运用多种方式培养战斗士气

由于军队凝聚力和艇员领悟到的社会支持能促进战斗士气[11]。平时艇队应分阶段设计和实施一些心理团训活动,并将其作为艇队文化的一部分长期举行下去。这一方面有助于增强艇队凝聚力,同时也能使艇员感受到来自同伴的关爱和支持。定期举行心理团训活动,注意增加活动的新颖性,培养艇员的投入热情与自觉性,使艇员从中获得更多的乐趣与成就感;组织与兄弟部队或地方单位的联谊与竞赛活动,提高艇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集体荣誉感。各级领导对集体的肯定、真诚的表扬与富有激情的演讲都能极大地调动艇员的积极性与自豪感。

已有研究表明,“其他支持”(朋友、家人、艇队领导之外的其他人的支持)对提升艇员战斗士气尤为重要[11],因此在战时,应该让艇员感受到来自他人的支持。以美军为例,为所谓正义战争造势是美军提升军心士气最见成效的做法。如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发动国家军政要员、社会民众、歌星、中小学生等国内各界人士,以各种方式慰问前线部队,以显示其“正义性”战争得到了国内民众的广泛支持。军政领导、官兵家属、公众的支持体现了社会支持的各个水平,这种支持的力量使美军保持了高昂的战斗士气[16]。战时美军运用各种社会支持力量尤其是“其他支持”的力量提升战斗士气的做法,可以为我潜艇部队提供借鉴。

3 小结

战斗士气是军人的信念、情感、意志和行为融合升华的一种内在力量,是构成战斗力的重要因素。研究潜艇艇员战斗士气的内涵及培养策略,对于提升我军的战斗士气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在分析士气内涵的基础上,研究了潜艇艇员战斗士气的内涵,并提出了潜艇艇员战斗士气培养策略。我军潜艇部队也应借鉴外军及其他兵种培养战斗士气的宝贵经验,籍以寻求提升潜艇艇员战斗士气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颜志龙. 士气研究之回顾及其本质之探讨[J]. 应用心理研究(台湾), 2003, 19:115-135.

[2] Guion RM. Studies in the pesonnel and indutrial psychology[M]. 7thed. Homewood:Dorsey, 1966:301-304.

[3] Evans L. Understanding teacher morale and job satisfaction[J]. Teach Teach Educat, 1997,13(8): 831-845.

[4] Siegel L. Industrial psychology[M]. Rchand O. Inwin Inc., 1969:475.

[5] Skelton I. Military retention intangibles: Esprit, morale and cohesion[J]. Mili Rev, 1999,79(4): 2-7.

[6] 吴容辉. 高阶领导者更跌下员工认知及领导形态与组织承诺、士气关联性之研究局为例[D]. 台湾:大业大学, 2002:1-134.

[7] 沉进成,王铭杰. 工作士气对工作绩效影响关系之研究-以工作压力为干扰变项[J]. 经营管理论丛(台湾), 2007,3(1):81-98.

[8] Katz K, Kahn RL.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organization[M]. New York: Willey,1966: 131-134.

[9] 张永敏. 论战斗士气的来源与蓄发[J]. 政工学刊, 2005, (5): 13-15.

[10] 江楠楠,丁能超,葛萨萨,等. 舰艇人员职业人格与战斗士气关系的研究[J].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09,16(3): 133-135.

[11] 江楠楠,余浩. 潜艇艇员战斗士气与焦虑、社会支持的关系[C]. 全军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 太原: 全军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人民军医杂志编辑部, 2009:48-50.

[12] 江楠楠,余浩,马海鹰. 潜艇艇员战斗士气的人口学特点[C]. 中华医学会航海医学分会第四次航海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成都: 中华医学会航海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2012:317-321.

[13] 江楠楠,李晓文,余浩. 潜艇艇员工作应激与士气关系的研究[J]. 心理科学, 2009,32(6): 1483-1485.

[14] 梁宇红,金志成. 军队士气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 2007,30 (1) :128-130.

[15] Griffith J. Multilevel analysis of cohesion′s relation to stress, well-being, identification, disintegration and percerived combat readiness[J]. Milit Psychol, 2002, 14 (3): 225.

[16] 秦明泉. 试析美军提升军心士气的主要做法[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7,23(6): 99-101.

猜你喜欢
艇员士气潜艇
十分钟读懂潜艇史(下)
潜艇哥别撞我
十分钟读懂潜艇史(上)
潜艇跃进之黄金时代
Chinese women's volleyball:A team that transcends generations
非药物干预对改善潜艇艇员睡眠质量的作用研究
中国绘画美学中的“士气”说探微
当前环境下如何凝聚行业人心和提振士气
高压氧联合复方苦参碱治疗潜艇艇员银屑病11例
音乐与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