眺望2013年中国税改

2013-04-10 13:14魏雅华
税收征纳 2013年1期
关键词:钱袋子起征点资源税

魏雅华

新春贺词

地球在它的轨道上不知疲倦地在自转公转,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可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年也都是新的。每一天都让我们感到生命神奇,每一年都让我们充满期待。

冬天是孕育梦想的季节,春天是梦想破土的季节,夏天是梦想开花的季节,秋天是梦想结果的季节,面对新一轮的春夏秋冬,我们能不充满希冀吗?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不要眺望2013年中国税务的那些事儿?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纳税人,我们该不该想一想,2013年,作为纳税人的义务与权利会发生哪些变化?我们希望自己的钱袋子鼓起来,可个人的钱袋子鼓起来,不能以国家的钱袋子瘪下去为代价。那样的话,遭殃的还会是我们自己。我们也希望国家的钱袋子鼓起来。

因为如果国家的钱袋子瘪下去,那么谁来给我们支付养老金?谁来给我们支付医保钱?谁来养活中国的国防军?如果国家的钱袋子瘪下去,那么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发动机会熄火,中国经济还能高速增长吗?如果中国经济不能保持高速增长,那么,我们的孩子到哪儿去就业?我的工资能保持年均10%的涨幅吗?

可怎样才能让我们自己的钱袋子和国家的钱袋子一起鼓起来?

其实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已作了回答:“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

喜事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将全面铺开

2012年12月2日,国家税务总局宣布:12月1日,天津市、浙江省(含宁波市)、湖北省正式启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这也就意味国务院2012年设定的“营改增”试点,由上海市分批扩大至8省市的改革阶段目标已完成。

2012年年初,李克强副总理明确2012年财政政策的中心是,实施“结构性减税”。

2012年1月1日,上海市率先启动“营改增”试点;9月1日,北京市启动试点;10月1日,江苏省和安徽省加入试点梯队;11月1日,福建省、广东省、厦门市和深圳市试点也如期启动,这些省市纳入试点的企业户数约为71万户。随着新一批试点城市的“加盟”,到2012年年底,有90余万户企业纳入试点范围。

那么,2012年减税空间究竟有多大?

2012年初全国两会通过的政府预算报告中,已经明确了减税的空间。2012年我国通过举借国债和动用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所弥补的财政赤字合计为1.0700万亿元,这个数字规模巨大。而这还只是个开始。

赤字的经济意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减税,二是增支。2012年财政赤字规模中,至少有一半的量是减税的空间,也就是5350亿元,如果考虑到2012年财政政策的中心是实施结构性减税,减税的规模要大于增支的规模,所以2012年减税的空间底线是6000亿元。

2013年的减税规模会更大。

为什么要减税?四个字:藏富于民。

2012年,减税已经成为世界税制改革的主流趋势。上世纪80年代,世界上许多国家不约而同地展开了减税运动,以刺激经济增长。减税意味着企业成本下降,盈利空间扩大,其中一部分转化为价格优势,增强竞争力,另外一部分则成为资本所得,有利于扩大再生产。

目前,实行减税三十年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因减税而经济增长水平下降的,反过来,一些国家因减税而经济发展更快,税收增加更多。这就验证了美国供给学派经济学家拉弗(Arthur B Laffer)所给出的“拉弗曲线”,确实存在和它的强大的解释力:要实现持久地增加税收,先得降低税率。

从我国的历史来看,凡是经济比较繁荣的时期,或者说历史上的每一个盛世,都十分注重减税政策,并努力维持较低的税赋水平。无论是汉朝的“文景之治”,还是唐朝的“贞观之治”,以及清朝的“康乾盛世”,概莫能外。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十八大报告》中的这一段话字字如金,力透纸背,掷地有声。中国经济第二个黄金十年,正在向我们走来。中国将在2016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的经济体,2050年在人均GDP上超过美国,再现中国经济的“贞观之治”。

没错,我们这一代人赶上了“中国崛起”的太平盛世,愿与全世界同享“中国崛起”的好日子。让进一步大规模减税成为”中国崛起”的发动机。

喜事二:2013年结构性减税将扩大范围降低税率

2012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恶化和国内经济增长势头下行,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没有如同美国日本那样,实行大规模的货币刺激政策和财政刺激政策,因为它所带来的通胀危险利大于弊,而被弃之不用。

中国政府转而采用了大规模的结构性减税政策,而发生在2012年下半年的CPI的企稳和下行,以及2012年四季度中国经济的触底反弹则已经证明,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实用而卓有成效。

2012年底,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在美国和日本都爆发了“财政悬崖”的大危难,也许美国和日本都都会用提高财政赤字上限,来推迟“财政悬崖”的爆发时限,可这样的作法不仅不能解决“财政悬崖”的再次爆发,还有可能使“财政悬崖”的高度继续上行,杀伤力越来越大。那是一把悬在国家财政头上的剑呀。

“财政悬崖”没有出现在中国,2012年中国财政运行平稳。2012年中国财政收入仅前十个月便已突破了10万亿元,还将继续平稳上行。必须说明的是,中国财政运行不宜像前些年那样上行太快,以年增30%的速度上冲,这样的增速会使社会财富分配失衡。这样的速度太高了,会对政府的廉洁和简约构成威胁。

让我们来看看2012年中国的结构性减税,给中国财政带来了什么?

财政部2012年11月14日公布了10月份全国财政收支情况,公布的信息显示,10月份,全国财政收入1.0444万亿元,增长13.7%;1~10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破十万亿元,达到10.103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180万亿元,增长11.2%。从财政收入走势看,前三季度财政收入增长逐季回落,四季度后期有所回升。2012年中国的财政收入将肯定突破12万亿元,比上年有可能增加两万亿元以上,增长幅度突破20%。

也就是说,中国的6000亿结构性减税,给中国财政带来的是国家财政的超过两万亿元良性可持续增长。有趣吧,减税带来的是国家财政的良性可持续增长。这叫负负得正,这叫税收艺术。这便是“拉弗曲线”。2012年结构性减税已经成为经济“稳增长”系列措施中的正能量。

2013年的结构性减税重点仍在增值税。

目前,增值税是我国最大规模的税种,占到全部税收收入的41%,减一个百分点就可以产生触动全局的效果。接下来增值税的减税措施将包括两方面,一是将扩大范围,二是将降低税率。目前只有7个行业试点开展“营改增”,2013年会有更多行业加入到这项改革中来。而标准税率每下降1%,可带动税收减收2500亿元左右。

随着结构性减税的进一步推进,新一轮财政制度改革到了一触即发的状态。以“营改增”作为契机,我们可以判断,下一步财税改革与整体改革的大幕已经徐徐拉开。

喜事三:房产税开征进程将会加快

我们之所以说房产税开征进程将会加快是喜事,一是它有可能会使房价下跌,二是它有可能会使地方政府获得一种有保障的地方税税种。

按照“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到2015年以前,营业税将全部改为增值税,而此举将直接导致“地方政府几乎没有主体税种了”。地方政府唯一的办法就是要重建地方税种,在这种情况下,以房产税为代表的财产税开征进程可能会加快。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日前在谈到下一步税收制度改革的重点时公开表示,将统筹推进房地产税费改革,对房地产交易环节征收的有关税种进行简并。认真总结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经验,研究逐步在全国推开,同时积极推进单位房产的房产税改革。

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矫正方向就是“减少间接税,增加直接税”。

当我们眺望2013年中国税改的时候,有一件事是不可能释然于怀的,税收是重建社会和谐和国家公平的利器,税收是均贫富的利器,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如果均贫富不能以和平的方式、合法的方式进行,那么均贫富就会选择暴力。穷人不怕失去什么,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社会和富人都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让税收成为中国均贫富的一把锋利的手术刀,这对于正在酝酿中的中国分配收入改革来说,非常重要。

喜事四:煤炭资源税改革逾百亿或将纳入地方财政

2012年9月27日,财政部网站刊发了财政部部长谢旭人《统一思想狠抓落实大力支持节能减排工作》的文章,文中表示,要继续深化资源税改革,将煤炭等资源品目逐步纳入从价计征范围,并适当提高税负水平。此文一出,业界哗然。

这就对了,如果此文一出,业界全无动静,则显示此文废话一堆,说了跟没说一样,空谈误国。而“此文一出,业界哗然”则表明判断正确,刀下见菜,切中要害。

为什么这样说?中电联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03年以来,煤炭价格持续上涨,秦皇岛5500大卡煤炭价格累计上涨超过150%,但销售电价涨幅仅上涨32%。水涨而船不高,人们能不问:为什么?

这件事的验证很容易,你只要查一查煤炭上市公司的赢亏账便可以知道,中国的煤炭企业有多赚钱。

你再看看不过几年,煤炭让贫穷的晋北,火山爆发似的出现了异军突起的山西煤老板的黑色金融集团,煤炭让不毛之地的陕北,出现了一夜暴富的陕北煤老板的黑色金融集团,陕北和晋北成了中国亿万富翁多如牛毛的地方。陕北和晋北丰富的煤炭资源没能让当地的老百姓和国家受益,受益的是煤老板们。

陕北和晋北的黑色金融集团,在中国楼市刮起一股扫楼风,像买大白菜一般地在京广沪杭买楼。通过这个现象,你便可以知道如下两件事:第一,煤炭企业有多赚钱。第二,国家的煤炭资源是怎样地变成了私人的财富。

向煤炭企业征收暴利税,用以贴补火电企业的无米之炊。解决年复一年没完没了的中国式的电煤之战、中国式的电荒,处方却如此地简单。所以开征资源税,上顺国心,下顺民意。

资源税改革自2011年11月全国推广,我国资源税收入实现较快增长。2012年前6个月,资源税比去年同期增长68.3%,成为2012年中国所有税种增幅最快的税种,资源税增加地方财力的效应初步显现。

从征税额看,从价计征后,如果以600元/吨的煤炭价格计算,则吨煤征税额将比之前的从量征税多收25元左右,相当于改革后吨煤将征收27~33元的煤炭资源税。

2013年资源税“量改价”迫在眉睫。

从2011年起,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由“从量计征”到“从价计征”改革,在完成油气资源税试点改革之后,煤炭资源税改革便成为当前资源税改革的重中之重。

“当前是推进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的有利时机,应抓住机会,尽快实施。”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表示。

按理说,“从价计征”比“从量计征”更加合理,在煤炭价格下跌的2012年,是会降低企业负担的,可以肯定,煤炭价格下跌是短期的,而煤炭价格上行是长期的。此时改革,可以拔最多的鹅毛,而听到最少的叫痛声。

呼声:个税起征点应上调至月薪万元

在2012年11月17日开幕的国际金融论坛(IFF)第九届全球年会上,关于“中国收入分配症结与出路”的专题会议中,“个税起征点”再次成为举国瞩目的大热门话题。

2012年,中国的工薪们月收入四五千元早已不再是高收入,物价的不断上行,使这样的月收入,仅为能够维系“有尊严的生活”的中等阶层收入而已,仅为小康水平。月薪收入两三千元只是仅处在温饱线上的低收入工薪了。可我国现行的个税起征点为3500元,这已经能将所有的中等收入阶层一网打尽了。所以,个税起征点已经到了该上调的时候了。

我们要问的是,个人所得税到底是个什么税?全世界对个人所得税所下定义,都是“个人所得税是个富人税”。

让我们来看看税收制度相对健全的美国,是怎样征收个人所得税的。2012年9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再次重申,向年收入达到或超过100万美元的美国人,施行至少30%的税率,取代之前15%的收益所得税率。增加的幅度为百分之百。

奥巴马就是靠这张牌打败了罗姆尼,而获得了美国民众的支持,保住了他的总统宝座。美国民众不支持罗姆尼,是因为他本人便是一位亿万富豪,最要命的是他说,给谁加税都不对。他替富人说话,他落败,该。

在美国,仅有2%的富人才缴纳个人所得税,而在中国,个人所得税定为3500元的起征点,几乎将中国所有的中等收入的工薪们一网打尽。这到底是为什么?

问题出在我们对个人所得税是个什么税,这样的基础的定义都出了错。

就是在改革开放前,中国出台的第一个个税是在1980年9月,起征点设在800元,而那时中国工薪们的平均工资才四五十元,是平均工薪的20倍。那时国家最高的政府官员们,高校最高级别的教授的月工资也才360元,那时的个人所得税压根儿就没有工薪们的什么事儿。仅对一夜暴富的个体户们,才征收个人所得税。

也许,我们得考虑如此大幅度地上调个税起征点,会不会对国家税收造成很大冲击。我可以肯定地说,不会。因为大幅度地上调个税起征点,会大幅度激活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热情,而大幅度激活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热情,会使国家的增值税收入大增。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这不是理论上的想像,你只要回顾一下中国上调个税起征点的历程,你就会发现,每次上调个税起征点后,国家财税收入便会大幅度地上行一次。你就会明白,每次上调个税起征点给国家所带来的,用一个主旋律的时髦词说,都是“正能量”。

我们期待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请从上调个税起征点始。

本世纪第二个“黄金十年”正在向我们走来

眺望2013年中国税改,让我们对新的一年充满期待。写到此处,我的耳际似乎一阵熟悉的歌声在潺潺流淌:

……门外的灯笼露出红红的光景,好听的歌儿传达浓浓的深情,月光的水彩涂亮明天的日子哟,美好的世界在我们的心中……

没错,我们这一代人赶上了”中国崛起”的太平盛世,愿与全世界同享”中国崛起”的好日子。

猜你喜欢
钱袋子起征点资源税
捂好你的钱袋子!警惕互金骗局
找准“好路子” 鼓起“钱袋子”
为百姓看紧政府“钱袋子”
对我国黄金资源税立法的若干思考
预算监督显作为 管好政府“钱袋子”
个税改革:不止于起征点
7月1日起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
关于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的通知
财政部提高“石油暴利税”起征点
“起征点”和“免征额”有何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