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诚:铁面无私抓党风建设

2013-04-11 02:49黄克诚传编写组
领导文萃 2013年10期
关键词:高级干部黄克诚特殊化

□《黄克诚传》编写组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这次会议上选举产生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陈云为第一书记,黄克诚为常务书记。

中纪委成立之初,黄克诚请示陈云:纪律检查委员会主要抓什么?陈云明确回答:“抓党风”。1979年1月,黄克诚在中纪委第一次全委会讲话时说:“我赞成陈云同志的意见,纪律检查委员会要抓党风,要整顿党风,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转变党风。”“党风搞好了,党就有希望。”

参与起草《准则》 深受公众欢迎

中纪委成立之初,接受了中央交给的起草《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任务。此《准则》在1980年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正式通过,颁发全党施行。

黄克诚还参与了组织起草 《关于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

这个《规定》是针对党内一些高级干部利用职权,谋求私利,贪污腐败,生活特殊,使党的威信受到损害而制定的。当时,干部特殊化,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严重问题,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必须严肃处理,认真解决。

《规定》对中央机关、国家机关和各人民团体的高级干部生活待遇,作出了10项规定。比如规定“一个高级干部的宿舍只能有一处,不得同时占用两处。调到外地工作时,应将原宿舍交回”;“高级干部外出视察和检查工作,不能携带家属子女和无关人员”;“除外事活动外不得在公共娱乐场所为高级干部设特座”; “不准用公款请客送礼”;“不得以试用、借用等名义,无偿占有或低价购买国家和集体生产的产品”等等。

10项规定,每项都很具体,易于操作,也便于监督。《规定》公布后,深得公众欢迎。对反特殊化,净化社会风气,起到很好作用。

抓党风 “不怕撕破脸皮”

抓党风,黄克诚“不怕撕破脸皮”。1980年,连续抓了很有影响的几件事。

1980年1月,主持总参工作的杨勇,为欢送调离总参的李达、张才千,欢迎调来总参工作的张震,在京西宾馆请他们吃饭花去400元。有人举报,黄克诚知道了,并没有因为杨勇、张震是老部下且事情不大而放宽要求。他严肃批评了这一做法,指示:要查,不管涉及到天王老子都要查,不仅要查,还要处理,“谁出主意谁出钱”。

杨勇、张震和黄克诚当年共同浴血奋战,结下深厚的战斗情谊。他们听说黄克诚要查这件事,杨勇认为是小题大做,心生不快,黄克诚即给杨勇打电话,说:“你官大了,老虎屁股摸不得了。”杨勇放下电话,就赶到黄克诚那里,承认了错误,说不用查了,是我的主意。随后杨勇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400元补上饭钱,并作了检讨,了结了此事。据当事人张震回忆,当时有不少人说情并要求共同承担责任,黄老不肯让步,他说:“越是老部下,才越要严格要求,不然怎么服众?”原副总参谋长何其宗后来说,我刚调总参工作就碰到这件事,给我极深的教育,此后我在总参工作从未用公款请过客。

1980年10月,商业部部长等人到丰泽园饭庄请客吃饭,搞特殊化,少付钱。丰泽园有一位年轻厨师给中纪委写信,揭发这件事。中纪委立即派人调查,情况属实。根据黄克诚的指示,遂向全党发出通报,批评了这种不正之风,《人民日报》还发了报道。此事在高级干部中引起震动。事后,一位担任中央高级职务的领导人对这样处理有些意见。黄克诚在列席中央书记处会议时严厉地批评说:“现在老百姓对领导干部搞特殊不满,不就是因为领导干部不自觉,搞特殊化吗?难道就不能批评了,不能见报了?有什么不得了?舆论监督,听听老百姓的声音有什么不好?”

1980年初,“渤海二号”钻探船由于工作人员违章操作,造成钻探船翻沉,72人死亡的特大事故。事件发生后,石油部很长时间未向上级报告,事发8个月后,死者家属们写信向中纪委告状。黄克诚知道后说:这事要管,这是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问题,党委干什么去了?为什么拖着不报?一定要查。

中纪委查明情况后,立即给予了通报批评,石油部部长宋振明被解除职务。分管石油工业的国务院副总理康世恩对这起事件负有领导责任,要不要给处分,政治局几次开会研究,黄克诚始终坚持要给处分,否则无法向全国人民交代。康世恩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对开发大庆油田,乃至对中国的石油事业作出过突出贡献。但功是功,过是过,赏罚要分明,政治局最后表决通过,给予康世恩记大过处分。此决定公布后,引起社会巨大反响,普遍反映党中央抓党风是动真格的。康去世前,提出撤销对他处分的要求,纪委批准了他的要求。

严查搞新的个人崇拜现象

1980年的某一天,群众来信向中纪委反映党中央主席华国锋的3件事:一是华国锋去江苏视察,外出沿途搞戒严,影响交通,造成上班族迟到,引起群众不满;二是中央党校的教授写信告发,有人把华国锋在中央党校作报告坐的椅子送到博物馆;三是山西群众写信反映,山西地方政府给华国锋交城的老家修故居,建纪念馆。

这3件事反映到黄克诚那里,他认为这是搞新的个人崇拜,应该“查”!他指示工作人员,先给华国锋写一封信,说明群众反映的这3件事,准备分赴三地调查。黄克诚对调查人员讲:你们要大胆调查,一切后果由我黄克诚负责。黄克诚所以要对调查组人员这样讲,基于两点考虑:一是此事涉及党中央主席,要消除他们的顾虑;二是黄克诚对华国锋有一定的了解,自己50年代任湖南省委书记时,华先后任湘阴县委书记和湘潭县委书记等职,他为人忠厚,谦逊平和,作风务实,从不张扬,是一位可以沟通、听得进不同意见的领导人。再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已有“少宣传个人”的决定。查这3件事,华国锋会理解的。

黄克诚的想法很快得到印证。调查组尚未出发,华国锋就给中纪委回了信,说这3件事都有,并作了处理。第一件事,他给江苏省委打电话,批评他们这样做不对,今后不准这么做;第二件事,他给中央党校打招呼,让他们把椅子撤掉了;第三件事,他给山西省委书记王谦说了,交城现在没有他的房子了,修的是他哥哥的房子,请马上停工。华国锋态度明确,处理得当。

黄克诚见到华国锋的回信非常赞赏和欣慰。他指示:调查组可以不去了,但要在这件事上做文章。第一,把华国锋的信登在《党风党纪》刊物上。第二,建议中央发一封信,告诫全党要防止新的个人迷信。黄克诚的意见得到中央高度重视。

198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坚持“少宣传个人”的几个问题的指示》。《指示》作出5项具体规定:“从现在起,除非中央有专门决定,一律不得新建关于老一代革命家个人的纪念堂、纪念馆、纪念亭、纪念碑等建筑,正在建设的和虽已建成但尚可改造的,应尽可能改造为其他社会经济文化福利设施”;“现尚在世的中央领导同志的故乡、母校和曾经活动的场所,一律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纪念布置”;“报纸上要多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多宣传社会主义优越性和工、农、商、兵、知识分子为四化奋斗的成就,多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决议,少宣传领导人个人的没有重要意义的活动和讲话”等。10月20日,中央书记处会议又决定,今后二三十年,一律不挂现领导人的像,以利于肃清个人崇拜的影响。同月23日,中共中央又下发《转发华国锋同志的信的通知》,指出,今后在公共场所不得再悬挂华国锋同志的像和题词。

猜你喜欢
高级干部黄克诚特殊化
特殊化法在高考中的选择与使用策略
特殊化策略解一道平面几何题
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建设
黄克诚:忠诚无私、善谋敢谏的开国大将
黄克诚是个“抠门佬”
“高级干部”指的是哪些干部?
从特殊化、极限化到一般通法的思考
黄克诚要我们实事求是地写林彪
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在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的开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