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教师与初任教师课堂提问的比较研究

2013-04-11 19:15王强强
关键词:初任顶岗评价

王强强

课堂提问是最传统的教学方法,却是师生互动的最有效的方法。课堂教学提问不仅作为教学方法,还被作为了解学生学习活动、掌握知识情况的反馈手段。为了提高课堂提问效率,发掘资深教师与初任教师在课堂提问策略应用方面的差异,为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本文将对初任教师和资深教师课堂提问情况进行比较研究。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1)学生:对柳林一中、柳林二中、柳林四中三所中学的四个高中班,进行了220份问卷调查,收回215份,有效问卷205份(其余10份是空白卷或基本空白卷)。(2)教师:对山西师范大学10级参加顶岗支教的24位初任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直接调查对象为山西师范大学10级参加顶岗支教的24位初任教师。间接调查对象为10位资深教师。其中包括柳林县三所中学的四位资深教师和顶岗学生所在学校的符合条件的六位资深教师。(3)本调查中初任教师划定条件:初任教师是指山西师范大学36级参加顶岗支教的教师,教学时间即将满半年。资深教师划定条件:从教十年以上,教学成绩优秀,比较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2.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学生问卷设计的内容包括,学生对资深教师提问时语言、方式、技巧运用的感受以及学生对各科教师的喜好程度等方面的问题。对教师的问卷设计内容包括,初任教师对自己半年教学课堂提问情况的反思、自我感受、自我评价以及同顶岗期间指导老师的对比。通过了解学生对资深教师提问的切身体验,以及初任教师问卷调查中关于资深教师和初任教师进行的对比和自我感受、自我评价两个角度来探究资深教师和初任教师课堂提问策略的异同之处以及存在问题。

(2)访谈。对其中的1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个别访谈问题如下:谁上的课更有趣,课堂气氛最好啊?为什么?谁在课堂上讲得更多教师还是学生?你被提问的频率高吗?你觉得为什么不提问你啊?对10名初任教师的访谈问题如下:你觉得课堂提问重要吗?谈谈你的认识。列举你或指导老师在课堂中感受最深的一次提问?

二、调查结果分析

1.课堂提问水平对学生学科兴趣爱好的影响。可以看出学生对的学科的喜好程度和对学科提问的喜好程度基本是一致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受小学初中基础的影响,学生不同科目的基础不同,基础好的科目学生学起来轻松,对老师的提问也就能应对自如,也比较喜欢该科目老师的提问;第二,由于该科目老师的课堂提问技能较好,能够抓住学生,吸引学生,从而培养学生对该科目的兴趣爱好。2.资深教师与初任教师在课堂提问策略应用方面的差异。

第一,发现资深教师和初任教师在提问中的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的构思过程中。首先,资深教师所设计的问题比初任教师的少而精。能灵活把握时机,激化学生的认知矛盾,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课堂提问的目的性、针对性比初任教师更加明确。其次,提问的水平方面,初任教师由于缺乏经验对课堂的把握能力较弱,所以提问常以回忆性提问为主,附加简单的理解运用提问。资深教师则侧重于理解、运用、分析性质的提问。

第二,在陈述、介入、提名过程中。资深教师比初任教师更会察言观色,在观察全班同学对提问的反应,及时对提问进行提示,调整问题的呈现方式。从学生的表情和动作中发现学生思考情况,确定合适的提名时间。使提问广泛启发学生思考的功能能够充分发挥。

第三,在课堂提问的评价过程中,资深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基本能够做到处变不惊从容应对。不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都能用合适的语言或方式给与评价。而初任教师在遇到学生答案和自己预想答案不一致时,则显得有些手忙脚乱,不能及时做出相应的评价。另外,在评价体系中资深教师往往善于激发利用学生评价,比如这样的提问:“你觉得他的回答正确吗?”,“谁还有不同意见?”,“有同学需要补充的吗?”等等这类的提问使的师生对话进一步加强。资深教师的课堂对话是以问题为中心的互动式对话,具体特征表现为:教师提问一学生陈述一师生质疑一共同评价。而新手教师的课堂对话属于以教师为中心的问答式对话,具体特征表现为:教师提问一学生回答一教师评价。

教学案例:在《必修Ⅰ》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时,初任教师讲将氯气的漂白性时与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进行对比提问。

T1:氯气和二氧化硫都能漂白润湿的有色布条,那么他们的原理一样吗?

S1:不一样,二氧化硫是由于形成不稳定化合物,氯气是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T1:非常正确。但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当氯气和二氧化硫以1:1的比例混合时不具有漂白性。大家想想为什么呢?

T1:这是因为发生了反应Cl2+SO2+2H2O=2HCl+H2SO4而生成物不具有漂白性。

但是当他听指导老师讲课时,老师却没有直接问氯气和二氧化硫1:1混合时是否具有漂白性,而是这样提问。

T2:当氯气和二氧化硫混合时漂白性会有什么变化?是减弱、增强还是不变?

S1:不变。

T2:还有不同意见吗?

S2:增强。

T2:还有同学补充吗?

S3:减弱。

接下来老师对学生的三种不同意见进行逐一评价。从氯气和二氧化硫不同的通入比例分析出不同的结果。通过案例发现,初任教师的课堂提问在激发学生思考方面不如资深教师,而且资深教师的提问侧重于理解、运用、分析,初任教师则在于把自己的经验通过直接灌输给学生。资深教师对于提问做出的评价比初任教师更全面,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更具启发性。

3.初任教师和资深教师课堂提问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第一,课堂提问对象比较固定。通过对学生和顶岗支教教师的调查访谈。发现初任教师和资深教师在课堂提问中都喜欢提问中等生和优等生。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受教育体制,学校制度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面临学校之间,班级之间的成绩考评竞争和升学率的竞争。这这种前提下教师就会把提问这种稀缺资源更多的分配给优等生和中等生,以求最快效益。此外,提问优等生和中等生不会担心学生答不上来,不易冷场,教学活动能够快速顺利进行,保证教学进度。然而在此却忽略了学困生对于老师提问的渴求。通过对项目2和3的调查发现,对于老师的提问学生有90%以上认为是老师对自己的信任、鼓励和关注。在短短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而言,提问是种稀缺资源。

第二,教师讲授占用大量时间,很少给予学生提问的时间。通过对学生和顶岗支教教师的调查访谈。发现初任教师有17%不给学生留提问时间,58%的偶尔会留,25%经常留。而资深教师对应的三种比例则是29%、41%、30%。可见多数初任教师和资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几乎每节课都是讲到底,讲完教材讲课后习题,讲完习题讲课外资料,很少在课上留给学生提问的时间,缺乏师生对话,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第三,调查和访谈中也发现在初任教师和资深教师课堂提问中有些科目教学中都会有学生主动回答老师问题,但是有些科目则无人回答,有学生说自己是在实在没人回答,觉得冷场的情况下才被迫主动回答老师提问的。这种回答有以下几种局限性:首先,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是个别学生。其次,是对简单问题主动回答的较多。再有是在语文,政治等文科性答案比较开放的科目中主动回答较多。

4.调查中的其他思考。

第一,近23%的学生写到老师提问时感觉是自己走神了,或者上课不认真,说明提问也可以对不认真听课的同学有提醒作用,把他们重新引入课堂学习中,一个提问可以把瞌睡中的好多学生唤醒,使他们精神振奋起来。所以在课堂上灵活使用提问会有其特有的效果。

第二,学生喜欢的提问中主要有两项,第一项是老师点名提问,第二项是按座位或学号提问轮到他。学生喜欢选第一项主要是因为老师点名回答常被学生认为是老师关注他,能记住他的名字,特别是在刚开始给某班代课时,教师先记住某个学生的名字对学生意味着关注和荣耀。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努力记住学生名字,这样很能赢得学生的好感。第二项中的提问习惯一旦形成,老师提问时学生就会算计好什么时候轮到他回答,提前预备答案。而觉得轮不到得学生则往往会看热闹。相反教师有目的随机提问则大不相同,好多学生因为担心提问到他而想办法思考解决问题。使提问广泛启发学生思考的功能发挥能够充分发挥。

第三,初任教师和资深教师提问的基本技能是很好的。初任教师常用提问方式和学生喜欢的提问方式基本一致,可以看出初任教师和资深教师的提问难易适当,而且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绝大多数学生会积极思考,当学生回答有困难时,教师能及时介入,通过重复问题,提供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对于学生回答的错误答案也能做出较为合理的评价。当学生回答正确时也能用鼓励性语言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三、研究结论和建议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首先,课堂提问水平对学生学科兴趣爱好有很大影响,高水平提问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爱好,反过来,学生对学科的兴趣爱好能使学生更好配合教师提问,促进教师课堂提问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其次,资深教师在课堂提问的技能和有效性方面明显优于初任教师,但是初任教师和资深教师在课堂提问中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再有,在教学中有许多细节性问题需要重视,如提名方式的选择,记住学生姓名等等。

据上述研究给出如下建议:

1.重视教材,精心设问。好的课堂提问技能可以满足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活动性,作为新手型教师,必须在思想上重视课堂提问技能的锻炼和运用。课堂提问不应该离开教学目的,节外生枝的提出一些又偏又怪的问题,严格控制课堂提问的数量和质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初任教师应该努力学习和熟悉教材,熟悉教学重点难点,这样在设计问题时才能做到目的明确,针对性强,才能在课堂提问中做到有的放矢,更好的把握课堂教学。

2.切实了解学生情况,注意课堂提问难易程度。教师在教学和生活中要多关心学生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助于及时制定和调整教学计划。只有了解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在问题设计构思阶段才能更好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课堂提问时做到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基础的学生回答,使提问难易适当。避免提问太简单不能激发学生思考,或者提问太难学生根本不会,抑制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3.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更多表现机会。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强化新课改理念,确立学生为本的理念,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园地。首先,在课堂评价中,教师不要急于自己评价学生,要多鼓励和引导学生,对其他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评价,形成教师提问一学生陈述一师生质疑一共同评价的以问题为中心的良好教学氛围。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提问时间,鼓励学生向老师提问,解决学生当堂课上的问题,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充分利用提问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教师做为提问资源的掌控者,如何分配这种资源,提问谁不提问谁,用什么样的语气和眼神提问,用什么样的话语评价学生的回答,都会给学生截然不同的感受。对优等生而言,被老师提问是种荣耀和激励,而对于学困生而言,被老师提问也许会有压力,但更是关注和督促。所以教师充分利用提问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对于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提问策略。

[1]闫保英.加强与学生的情理交流提高教学质量[J].当代教育科学,2007,(10).

[2]鲁献蓉.对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提问技能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2,(10).

[3]盖立春,郑长龙,王宇.专家—新手教师化学课堂教学对话特征的比较研究[J].化学教育,2009,(5).

猜你喜欢
初任顶岗评价
陕西将遴选干部纳入“初任培训”——帮助他们减少“不适”,增加才能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成都市初任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在顶岗实习中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