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忽视化学样品的运输安全
——访桑普瑞特公司商务总监布鲁斯・帕西

2013-04-12 18:20庞利萍
化工管理 2013年1期
关键词:危险品生产商化学品

文/庞利萍

切莫忽视化学样品的运输安全
——访桑普瑞特公司商务总监布鲁斯・帕西

文/庞利萍

“虽然不少地区对化学品样品运输的管理越来越严格,但仍有不少企业为减少相关费用支出和简化办理程序,将危险化学品标记为非危险化学品。为节省费用而忽视健康和安全的做法,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专业样品管理公司桑普瑞特(SampleRite)商务总监布鲁斯・帕西(Bruce Percy)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呼吁,切莫忽视化学品样品运输的安全性。

桑普瑞特从1994年起开始为欧洲的化工企业提供全球样品管理业务,目前在英国和中国设有服务,每年代表客户处理超过40000种危险化学品和非危险化学品样品。因此,帕西对生产商在危险化学品样品运输方面的一些不合法行为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帕西指出:“把危险化学品包装、标记成非危险化学品的行为非常普遍,桑普瑞特公司自身也收到过中国生产商通过这种方式寄送的化学品。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是产品外包装显示信息和内包装标签不一致,有时候包装内还附有不相关的安全数据信息表。”

帕西告诉笔者,按照中国目前的法律,危险品不能通过快递直接投运,运往国外的危险品样品多数由航空公司进行空运。按照惯例,航空公司通常要求托运人出具第三方鉴定机构给出的产品危险品分类等级、包装等级的鉴定报告,依此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保证运输的安全。生产商必须要为此支付额外的时间、费用和准备相关文件。于是,一些生产商在将危险品样品运往海外时,为了减少费用支出和简化手续,将危险化学品样品包装和标记为非危险化学品。可是,目前大部分的危险化学品样品都通过客机进行国际运输,如果生产商没有正确标记,航空操作人员就无从知道他们操作的是易燃样品或有毒样品。当操作人员在打开从包装以及标签上判断是非危险化学品的包装时,他们就有可能暴露在危险的液体、粉末以及烟雾中,且不可能有足够的防御措施。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给乘客和机组人员以及样品发货人带来危险,生产商和分销商很可能被起诉和罚款,进行样品运输的公司同样会遭受名誉损失。他强调:“这种不安全行为会带来巨大的混乱,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当前,世界上许多主要化学品公司都从中国进口原料、在中国开设业务以及将生产外包给中国生产商,化学品生产中心也逐渐从传统上的欧洲地区向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转移,将危险化学品样品包装、标记成非危险化学品样品的问题在中国正变得更加严重。在中国,对于化学品样品的出口,所有出口化学品,都需要取得航空管理部门认定的鉴定机构,例如迪捷姆公司或者上海化工研究院等出具的鉴定证明,才能够被航空公司接受。然而,由于中间包装环节缺乏监管,且航空公司在接受货物时采取的是抽检方式,给了不守规定的公司以可乘之机,凭借非危险化学品的证明对所包装产品进行偷梁换柱,以节省费用。

帕西指出:“危险化学品合法运输和不合法运输的价差在中国和欧洲可高达300%,所以许多公司在进行样品管理时费尽心机以节省运输费用。但这300%是必须支付的,否则会触犯法律。”对于大多数生产商或分销商来说,样品管理并不是核心业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上述问题的发生。

化学品样品运输是个复杂的过程,样品在分装之前需要正确的储存,技术人员必须接受培训,选择合适的包装,及时更新化学品安全数据信息表,制作包含法律要求信息的标签,由接受过培训的人员完成随货文件,之后才能将样品交给运输公司。而运输公司必须了解各种化学品国际运输法规,员工也要接受培训。如果是危险品,出口公司则要提供该产品的4位联合国UN编号。

那么,有样品运输需求的公司该如何确保正确的途径呢?帕西提出了3个建议:一是公司内部建立一支专门从事样品管理的队伍;二是争取主要运输公司的帮助,让运输公司代表他们完成相应文件;三是将样品管理外包给专业的样品管理公司。帕西表示:“对许多公司来说,将样品管理业务外包要比自己招聘或者培训员工建立样品管理队伍划算得多,特别是有些样品需要温度控制储存室、洁净室以及相当数量的实验设备和能够存放大量包装材料的空间。”

猜你喜欢
危险品生产商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践与探索
生产商名录
生产商名录
生产商名录
生产商名录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解读
是谁让危险品企业埋伏居民区?
危险化学品事故为何多发?
一种新型危险品液罐车安全阀
2015年《造纸化学品》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