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评教影响因素分析

2013-04-13 03:54肖荣荣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评教因素影响

肖荣荣

(汕头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广东 汕头515063)

1 引言

学生评教的科学性、真实性将直接影响教学管理部门决策的科学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对课堂教学有亲身体会,把学生评教作为教学管理和监督的重要手段具有一定的说服力。然而,影响学生评教的客观性及有效性的因素也有很多,如学生的主观因素、教师、课程、评教指标体系、评教的组织等都可能造成评教结果的偏差。本文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规避影响因素的建议,以提高评教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 影响高校学生评教的因素

2.1 学生因素

(1)评教态度

评教态度从根本上影响着学生的评价行为[1]。有的学生不重视评教,甚至让别人代评。学生以这样的态度对待评教,无论学校对评教工作组织得多么严格,指标体系多么科学,也不能评价出教师教学的真实水平。在学生评教中,学生对评教的目的、意义、作用认识不清时也会影响其评教时的合作与认真程度,不良的态度将导致学生产生应付的心理。当学生认为评教只是一种形式而不能产生任何作用时(如既看不到评教的结果,又感觉不到教学质量的明显改变),就会产生厌烦情绪,导致在评教中马虎应付,草草了事,极少数学生甚至出现恶意打分的倾向,从而增加评价的误差。有调查指出,目前学生评教的认真程度有待提高,所以学校要在评教的目的、意义和功能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宣传和教育,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评教的重要性,增强学生评教的责任感,提高学生认真参与评教的积极性[2]。

(2)学生对教师的喜好

学生对教师的喜好不一也会影响评教的效果,出现“以偏概全”和“爱屋及乌”的现象。“以偏概全”就是喜欢某位老师的某一方面就认为所有的方面都好,或者讨厌某位老师的某方面就认为所有的都不好,也有人称其为“以好概差”或者“以差概好”[1]。比如一个教师善于与学生进行交流,也比较风趣幽默,那么即便这位教师的课讲得不是那么好,这个老师也会受到学生的追捧,而使学生在评教中出现评分较高的现象,这就是“爱屋及乌”的道理。而在师生交往中没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或者由于某教师对学生批评引起了学生反感等原因造成学生对教师不理解,抱有抵触情绪,甚至讨厌某教师时,纵使教师教学水平比较高,学生也往往会放大教师的缺点,从而使评估分值出现偏低的现象。

(3)学生的评价知识与能力

学生评教是依赖于学生知识、判断、推理的活动[1]。只有学生具备相关的知识才能保证评教行为是理性行为而非情感行为;只有学生具备一定的评价能力才能保证学生透过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甄别、概括,从而做出正确的评价。很多学生缺乏教育评价学方面的知识,导致不能做出正确的评价。比如对于教师善于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一评价指标,有学生理解为每节课都要用多媒体设备,有学生理解为只需在有助于课程知识的讲解时用,也有学生理解为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没有使用多媒体教学就是不好。另外有些学生对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课程性质没有一定的理解,只能凭感觉来打分,这也会影响到评教结果的可靠性。有研究者指出,学生评教活动是专业性较强的活动,学生具备相关的评价知识和能力是评价结果可靠的条件之一[1]。

2.2 教师因素

(1)教师对学生评教的认识

目前在我国高校比较重视科研,科研成果已成为衡量高校综合实力及社会贡献的重要指标,导致部分教师重科研轻教学,进而对学生评教不屑一顾[3]。因为搞科研相对提高教学质量来说,提高科研的难度更小,经济效益也更加明显。但是由于评教与教师职称、评优等切身利益挂钩,于是教师最关心的是评价结果的排名。有的教师为了使学生评教分数高,故意讨好学生,对学生放宽要求。还有个别教师认为自己的付出与学生评教结果不相符,对学生评教产生心理抗拒和抵触。这些都使得学生评教的激励、诊断、调控等多种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学生评教的可靠性。

(2)教师性格

教学的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往往风趣幽默、热情有活力的性格更容易受到学生的欣赏,因为这些老师更善于控制和表达个人感情并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就算他们的课也许讲得一般般,学生也乐意给他们打高分。与此相反,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缺乏激情、不善表达,表情也相对比较严肃,导致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尽管这些老师也很尽心尽力地教课,但是还是难以得到学生的好评。许多学者的调查研究结果也表明,学生评教得分与教师的外向性格显著相关[4]。

(3)教师的严格程度

教师严格的课堂管理可能会遭到学生的记恨和报复。如严格要求学生上课认真、作业要按时完成、旷课不能超过一定的数量等等,个别学生由于不理解教师严格管理的做法,在评分时会故意给教师打低分。而教师又担心因评价分数低而影响自己的晋升或被解聘,这时候有可能就会以放松对学生的要求来得到更高的分数,从而影响到学生评教的真实结果[2]。

2.3 课程因素

课程因素对评教的影响相对比较小,外国学者森特拉(Centra)在关于课程特征是否影响评估结果的研究中指出,课程特征与学生评估之间的关系一般地说是不显著的,但是课程性质与学生评教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4]。如理工类课程由于内容比较难掌握,评教分数会相对低于文科类课程,所以不宜在不同性质的课程间做评教比较。另外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也会影响到评教结果。因为必修课一般授课规模较小,师生交流多,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也高,比较方便开展个性化教学,评教分数相对较高;反之授课规模大,师生交流少,容易被学生打低分。

2.4 评教指标因素

科学的评教指标是学生评教有效可靠的重要因素。学生评教指标的科学性如何主要指以下两方面:第一,问题设计应当具有周密性与完备性;第二,学生具备判断评教指标的能力。这两点是决定学生评教有效性的重要因素[5]。但是现阶段很多高校在制定指标时一般都是相互模仿或者直接引进国外的指标,无法体现学科特点,也难以有针对性地反映本校课堂教学的特点。因此我国高校的评估指标普遍存在笼统、指向性不明等问题,不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必然影响评教结果的信度。虽然各高校都已经开展了多年的学生评教活动,有关专家也对评教指标作了很多研究和探讨,但是距离科学的指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2.5 评教结果的处理因素

高校对评教结果的不合理处理也影响了学生评教的有效性。对评教结果进行合理处理是学生评教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评教活动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重要因素[6]。然而,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对评教结果的处理还不合理。首先,评教结果的处理比较重视奖惩性评价而轻视发展性评价,大部分的高校学生评教结果统计出来后,将评教结果和教师职称、年终考核、奖金发放挂钩,很少关注评价的形成性功能——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进而导致评教结果的失真。有研究者指出评价结果更重要的作用是用于分析教师教学的优点与不足,帮助教师分析问题所在,而不仅仅是与教师的利益挂钩,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其次,管理部门对于学生的评价结果,正面反馈多,负面反馈少。任课教师一般只能看到自己所任课程的评价情况,对自己的教学情况无法从横向比较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对于那些获得较低分数的教师也没有进行问题的跟进与促进其发展。再次,学生评教的结果没有告诉学生,学生评完了,却不知道自己的评价给教师带来哪些影响,这种影响会反过来给自己带来哪些有益的东西。这反映出从学生评教的整个过程来说,缺乏一个信息反馈的沟通渠道,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了学生评教功能的发挥。

3 总结

以上对学生评教影响因素的分析,对我们今后正确看待高校的学生评教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教育教学评估的一个重要手段,笔者认为,我们不能因为学生评教有一些不尽人意的方面而否定学生评教的作用。对影响学生评教的因素做出分析,有助于学校客观地看待其评价结果,进而通过对影响因素的控制和引导来改进学生评教工作,最终达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目标。

[1]陈晓琳.普通高校学生评教质量控制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2]何云辉.高校学生评教结果有效性研究[D].汕头:汕头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孙娟,宋国建.高等学校学生评教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65-66.

[4]王芳亮,闫敏伦,朱长江.影响学生评教的背景特征研究综述[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07-110.

[5]李新发,姚合环.谈学生评教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J].职业教育研究,2008,(5).

[6]李波.学生评教失真的影响因素分析[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57-158.

猜你喜欢
评教因素影响
地方高校教学评价指标制订与评教数据分析
解石三大因素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探索与实践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高校学生评教的问题与对策——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
评教,别忘记站在教师的立场上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