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能源研究院:技术创新改变能源服务

2013-04-18 03:20
发电技术 2013年1期
关键词:氢能服务体系供应

能源服务是指为满足能源消费者用能需求的服务。由于终端能源的利用水平通常可以通过能源服务效率和效益来衡量,因而能源服务的发展演变趋势是决定能源发展方式的重要因素。智能化技术的深入变革和能源消费模式的不断发展改变了未来能源服务的特点和趋势。

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前景和能源市场、技术、用户等因素,未来我国主要能源品种的服务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未来用电服务的特点。随着智能用电技术的广泛部署,未来用电服务将以智能用电为核心基础架构,搭建更加综合、灵活、互动、友好的能源综合服务平台。基于智能电网双向输送的模式,每一个终端用户都成为电网上活跃的结点,在提高用电智能化水平的同时,通过贯彻以电为核心的理念,可以灵活整合能源流与信息流,高效协调其他能源品种利用,推动用户能源消费升级,让用户获得多元化的增值服务。

(2)未来用气服务的特点。天然气作为低碳环保的一次能源,将在未来用能服务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随着天然气管网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各行业、各地区的用气用户将更加便携、灵活地使用天然气资源。智能燃气表的广泛推广应用将使用气计量、管理、信息交互等更加灵活。智能加气站的大规模建设,将使加气管理流程更加自动化、互动化与多元化。随着液化天然气(LNG)、液化石油气(LPG)、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等天然气品种的制备、储存和输运、利用等技术经济性提高,未来用气服务体系的软硬件保障体系将实现进一步的引领提升。

(3)未来石油供应服务的特点。石油是传统化石能源中较为优质的能源品种,随着全球石油峰值临近,石油资源稀缺性、石油金融、石油政治等热点问题将进一步影响未来石油供应服务。为应对石油供应的不稳定与价格波动,国家与各省市将加大建设石油战略储备基地,有条件的大型终端用户也将可能建设自身的石油储备库。未来传统加油站将向智能加油站发展,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加油服务与全方位的非油品服务。随着石油金融体系的发展,终端石油用户可以更加积极灵活地参与到石油期货、石油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中,以实现石油交易的套期保值。

(4)未来煤炭供应服务的特点。在传统化石能源中,煤炭在热值、碳排放等方面的品质不如石油与天然气,但储量相对最为丰富,因而在未来能源供应服务体系中仍将占据重要地位。随着节能减排形势的发展,未来煤炭供应将朝着提高热值、降低污染物排放等趋势转变。通过加大煤炭产地洗选力度(提高煤炭热值)、优化煤炭运输过程、推广终端洁净煤技术(如煤炭气化后燃烧,同时实现除尘、脱硫、脱硝、脱碳),可以极大提升终端用煤效率与清洁化水平。另外,通过推进以电代煤,减少终端煤炭直接燃烧,也可以优化终端能源品种供应组合,并降低污染物排放。

(5)未来氢能供应服务的特点。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氢能可以作为连接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新型二次能源,实现传统化石能源供应服务体系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供应服务体系的平稳过渡。未来氢能通过与燃料电池相结合,将成为与电能互补的终端能源,促进用氢与用电服务的优化组合。在传统化石能源枯竭以后,将建立以非化石能源为主要氢源的氢能供应体系,并建设氢能管网满足用户用氢需求。

随着能源消费的日益多元化、智能化、集约化,用能效率、用能水平、用能效益、用能增值服务等问题逐渐成为未来能源供应服务的热点。智能能源服务将是未来能源服务重要发展趋势。智能能源服务以最小的环境代价提供高品质的能源服务,是涵盖终端多元化用能需求的重要科技支撑与应用。未来能源服务网络通过将用能设备联网、整体化与多元化供能、全方位能耗监测、用能分析等智能化手段,实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改进服务、质量、安全性和方便性。

随着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应用最广泛的能源品种,电力在能源产业中的位置将不断凸显,尤其在现代能源服务体系中,“以电力为中心”的理念将得到全方位贯彻。通过构建智能能源服务系统,用户能够灵活方便地对用电、用气、用热、用氢等用能方式进行全方位整合与管理。

智能能源服务需要通过能源供应商与用户之间的实时双向互动来实现,实现双向互动的智能用能设备主要包括智能交互终端、智能交互机顶盒、智能家电、智能插座、智能电能表、智能燃气表、智能热量计量表等,相关的基础设施主要有智能小区/楼宇、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氢能管网体系等。

猜你喜欢
氢能服务体系供应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各国争抢氢能产业制高点
氢能“竞速”
氮肥供应充足 春耕生产有保障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第十三章 惊险的车祸——氢能
氢能有轨电车应用综述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