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C22与CLC5化学类目映射分析

2013-04-27 05:39原小玲太原科技大学图书馆山西太原030024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3年3期
关键词:分类法下位类目

●原小玲(太原科技大学 图书馆,山西 太原 030024)

DDC是一部世界范围内影响巨大的文献分类法。它的文献分类思想、体系结构、标记符号系统对各国的分类法编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的CLC也不例外。但毕竟它们的产生环境不同,因而在诸多方面,突出表现在文献分类指导思想、体系结构上有明显区别,并在标记符号系统上也有一些差别。这种差别不完全是谁更优于谁的关系,而是各有千秋。本文以化学学科为例,通过对它们基于映射的类目体系进行比较,旨在为发现 CLC(5版)[1]与 DDC(22)[2]两部分类法各自的特色与不足提供实例,尤其对CLC的修订提供借鉴。

1 类目结构比较

1.1 类目层级分布

由于DDC化学类目主要与CLC化学与结晶学类目相对应,因此对CLC化学类目的统计包括化学类目O6,晶体学类目O7中可映射的部分类目(统计均不含带起止符的类目,如CLC的O653/659,DDC的547.002-547.009;不含停用类目,即DDC中带[]的类目。含CLC交替类目。下同)。由表1可以看出,CLC的类目数量是DDC类目数量的2倍还多,深度达到10级,类目主要分布在5~7级;而DDC的类目深度为9级,类目主要分布在6~8级。

表1 类目层级及数量分布

1.2 类目数量分布

CLC在其学科内一级细分类目间数量差异较明显。其中,CLC有机化学类目数量明显高于其他类目,高达443种,占其全部类目的37%,最少类目为化学总论类,仅24种,占其全部类目不到2%,平均类目数量为133种;而DDC在其学科内一级细分类目间数量差异不太明显,数量最多的为无机化学,为153种,约占其全部类目的32%;最少的为化学总论,为10种,约占2%,平均类目数量为59种。

图 学科内首级类目数量分布

2 类目映射结果

2.1 映射规定

2.1.1 匹配类型及优先级规定

规定DDC22与CLC 5分别作为来源表(A)与目标表(B),做A到 B的映射互操作有三种匹配方式。

第一种为exactMatch(完全匹配):表示等价关系,即A、B类目表达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基本相同。由于CLC与DDC分类标准及学科体系的差异,类目等价并不是严格的,允许存在少许的差异。以下情况均属于exactMatch:类名名称及含义完全相同,属exactMatch映射类型;类名不相同,但所含下位类相同,属exactMatch映射类型;类名相同,且所含下位类大致相同,属于exactMatch映射类型。

第二种为broadMatch(包含关系):如果B不但表达了A所有概念,同时也包含了A目中没有表达的概念,则A到B的映射选取该类型。以下情况均属于broadMatch: 类目具有完全包含关系,即B类目包含了A类目涉及的所有概念类,属broadMatch映射类型;类目不具有完全包含关系,即除个别类目外,B类目基本包含了A类目涉及的所有概念类,这种情况属broadMatch映射类型;如果C类目属于A类目与B类目的交叉集,则C类目既与A类目建立broadMatch映射类型,又与B类目建立broadMatch映射类型。

第三种为narrowMatch(包含于关系):如果B类目包含的概念内涵与外延小于A类目,则A到B的映射选取该类型。上位类下设置的总括性子类目,找不到对应的完全匹配类目,通常与其上位类的映射类建立broadMatch映射,上位类已找到完全匹配或者是包含关系的类目,但上位类所包含的下位类找不到对应类目,则下位类与上位类对应的映射类目之间建立broadMatch映射类型。

以上三种匹配关系的建立,优先考虑exactMatch(完全匹配)类型,无此情况,再进行最近一层向上或向下扩展,遵循就宽不就窄的原则,进行包含关系或相关关系的匹配。

2.1.2 映射方式规定

如果A的类目a到B的类目b为exactMatch,且a的下位类a1可以建立与B中其他类目的exactMatch,则a1不再建立与b的关系;如a1不能建立与B中任何其他类目的exactMatch,则建立a1与b的broadMatch。

如果A的类目a到B的类目b为exactMatch,且b有下位类,不建立a与b的下位类的关系;b的下位类依其类目级别(DDC为全部类目,CLC为四级以上类目)建立与B中相关类目的关系。

如果A的类目a已经建立了与B的类目b的exactMatch或broadMatch,则不再建立a与b的下位类的broadMatch。

2.1.3 映射范围规定

规定DDC的全部类目建立到CLC的映射,不论映射到CLC的几级类目;CLC只对二到四级类目建立到DDC的映射;如CLC五级以下类目如果已经被DDC映射,统计时计入。

2.2 映射结果

表2 映射结果

由表2可以看出,以DDC为源的映射中,有exactMatch关系的类目占到了近一半,有broadMatch关系的占到了约40%,narrowMatch关系仅占到10%左右。以CLC为源的映射中,有exactMatch与 narrow-Match关系的类目占各到了1/3强,而broadMatch关系占比最少,为1/4强。

3 基于映射的类目分析

3.1 类目相似性分析

3.1.1 类目结构相似性

总体上,二者在学科内首级类目级别对应关系为CLC的三级对应DDC的四级。学科内首级类目设置大体相同,其对应关系如表3所示。

表3 类目对应表

由表3可以看出,二者在学科内首级类目设定上有极高的相似性。区别主要在于一是DDC将“技术程序仪器设备材料”单独列出为542,而CLC将其归入O6,二是DDC的547(有机化学) 类在CLC中分别归入O62(有机化学) 和O63(高分子化学),这种差别表明了DDC与CLC对不同类目分别进行了突出表现,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两国研究者的差异。这种入类的差异对于类目结构总体上的一致性没有实质影响,二者仍在类目设置上体现出极高的一致性。

3.1.2 类目细分一致性

由于化学学科研究对象具有很强的规定性,即它是以研究元素为基础的,所以不论是在哪种指导思想下编制的分类法,在类目细分上必然有其高度一致性,突出表现在无机化学部分的元素类目上。表4显示,在233种exactMatch关系类目中,110种为无机化学类目,占到了近一半的比例。同时,与化学元素直接相关的有机化学类目也占到了剩余exactMatch关系中的近1/3,这些都与学科性质有关。

表4 exactMatch关系分布(以DDC为源)

3.2 类目差异性分析

3.2.1 类目编制指导思想差异

如前所述,DDC与CLC在类目数量上相差很大,CLC类目数量几乎是DDC类目数量的两倍还多。但在实际应用中DDC并没有陷入类目数量不足的窘境,反而适用范围越来越广,向它学习的分类法也越来越多。这主要是源于它的编制思想。DDC编制者认为,知识是不可能穷尽的,不可能通过预留空位的方法应对知识体系的不断细化与扩充。因此,它采用了功能强大的类目注释系统和复分表来帮助用户使用分类法。而CLC虽然也有复分表,但类目注释功能明显逊于DDC,因而类目体系相对庞大,有试图使用穷尽法的编制痕迹。另外,DDC的修订制度独具特色,尤其是在2000年网络版推出后,每季度都会有类目或新增或调整。但频繁的修订也会影响类目的稳定性。比较而言,CLC的修订周期显得太长,但类目稳定性较强。

3.2.2 列类思想差异

在列类上,DDC注重实用,CLC注重体系的完备性。如对于“物理化学”,CLC将其全部相关类目列入O64,下设177个子目;而在DDC中,541(物理化学”) 只有76个类目,而在546,547等类中均设有类似于 546.26(氢物理化学) 和547.137(电化学-有机化学)的类目,在于将与氢有关的物理化学内容集中在氢类目下,将与有机化学有关的电化学集中在有机化学类目下,更注重实用性。

当然,CLC也在注重体系完全性的同时,注重实用性。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在CLC中设有O69(应用化学),但没有下位类,而是以注释“总论入此,具体应用入有关各类”的形式指导分类,这样的类目设置,既为应用化学设立一个单独类目,达到了体系完备的目的,同时,将各有关应用入各相关类目,体现了其实用性。

3.2.3 学科归属差异

矿物学在CLC中归入地球科学,列类为P57,而在DDC中是化学的下位类,列类为549,体现的是两个国家的研究者对该学科研究重点的不同。CLC对矿物学的列类级别虽然低于DDC,但其类目设置却较DDC细致。虽然二者都是从矿物元素构成角度进行分类,但这种入类特点与类目不同的详细程度表明,CLC更突出其为工矿业服务的特性,DDC更突出其化学性质。

类似的情况出现在晶体学。DDC将其列入549,为540(化学)的下级类目,而CLC对其单独设类O7,与O6(化学) 同级,其下对晶体学又设立了10个二级类目,是CLC特别注重体系结构完备性的典型。

3.2.4 指示性类目应用差异

DDC中使用“-”用于指示。化学类目中,一种情况是对总分关系的指示,出现14次。如541-47(化学),541.361-541.368(热化学) 等,其下再对各类目分列,这种指示性类目不具有分类意义;DDC另一种使用起止号的情况是用于复分提示,如541[.35301-541.35309],用来指示此处需使用标准复分表对541进行复分。此形式的指示类目出现了8次。

CLC中使用“/”用于指示。化学类目中,一种情况是来指示仿分,均有注释说明,如O613.1/8;一种情况是用于指示特殊类型文献分类,均在类号后有括号说明,如O614.341/347。

3.2.5 分类法的多用性差异

DDC用标准复分表界定文献类型,即通过05Serial publications复分资料 ,但对非书资料、视听资料未予区分。CLC采用表内标记形式,即+来指示该类目可用于资料分类且应分至+后一位,如O642.1+1,同时也在总论复分表中通过-79对非书资料、视听资料区别,通过-55对连续出版物进行区分。

3.2.6 类目设置数量与学科发展情况的相关度比较

由前表1和图1可以看出,CLC类目数量明显大于DDC,且DDC与CLC占比最高的类目不同,DDC占比最高的为无机化学,而CLC占比最高的为有机化学。同时,由前表3可以看出,DDC与CLC在类目设置上是有差异的。DDC将“技术程序仪器设备材料”单独列出为542,DDC的547(有机化学) 类在CLC中分别归入O62(有机化学)和O63(高分子化学)。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两个分类法结构是否适应学科的实际发展趋势,调查了2005~2010年一些学科的SCI期刊论文数量变化,以提供学科发展趋势的佐证。[3]调查方法是利用 ISI-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数据库,查看2005年和2010年某些学科领域的SCI期刊论文数量。

表5 2005~2010年化学领域SCI期刊论文数量增长

由表5来看,比较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的论文当量增长率高于有机化学,虽然DDC在绝对数量上低于CLC,但从相对数量来看,DDC在无机化学的类目高于有机化学类目,表明DDC的类目数量与该学科研究的一致性高于CLC。

由表5还可以看出,物理化学论文绝对数量最高,但两部分类法对其类目设置的数量均不是最高比例,表明类目设置滞后于学科发展。高分子化学论文数量很高,但DDC对该类只设有两个类目,且均设在学科内首级类目下两级(547.84及其下级47.843),CLC为92个,类目数量均为较低比例,与学科发展不相适应。表5同时显示,电化学在近七年来的论文数量增长率最高,表明其学科发展迅速,但两部分类法的电化学类目设置级别与数量也同样均不乐观。

4 结语

本文只是以DDC与CLC的化学类目映射结果进行的比较,难免有偏颇。但管中窥豹,我们仍然可以从中看出两部分类法的共同点与差异点。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二者有作为分类法相同的特点,如类目设置一致性较高,表明了它们尽管编制思想有不同,但都是为学科服务,需要与学科发展相一致;也有分类法不可避免的相同缺点,如类目设置总是会滞后于学科发展。二者又各有特点,如DDC更注重实用性,修订频率高,与学科发展契合更紧密,而CLC更注重学科体系的完备性,仍会保留一些实用性不高的类目。分类法追求实用性,是发挥它见证现实的作用;追求完备性,是发挥它见证学科发展历史的作用。因此,DDC与CLC不是谁更优于谁,而是各有千秋,各领风骚。

[1]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K].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

[2] 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22)[EB/OL].[2011-07-31].http∶//connexion.oclc.org/.

[3]黄金霞,等.学科领域本体建设的一个实证研究--兼论杜威分类法与中图分类法的再次比较[J].图书馆杂志,2010(7):21-25.

猜你喜欢
分类法下位类目
本期练习题类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CLC与LCC类目同现映射方法研究
——以图情领域为例*
提高火力发电厂自动电压控制系统投入率的措施
发射机房监控系统之下位机
围观党“下位”,吐槽帝“登基”
CAN总线并发通信时下位机应用软件设计
基于贝叶斯分类法的股票选择模型的研究
ABC分类法在介入耗材库存管理中的应用
《中图法》第5版交替类目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