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3-05-09 06:41黄炜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3年1期

[摘 要] 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我国当前高校实践教学的有效模式,受到大量的关注和有益的探索。文章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出发,梳理文化产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当前专业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针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产学研相结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项目基金] 吉首大学教改课题“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例(项目编号:2012JSUJGB57)”

[作者简介] 黄炜,吉首大学法管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文化产业与文化旅游,湖南 吉首,416000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3)01-0071-0003

当前,我国教育部门及各个高校越发重视对大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部也将实践教学作为本科教学评估的关键指标之一,而各高等学校也在不断积极探索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及文化产业对从业人员实践与创新能力的高要求,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如何实现从侧重于课堂教学向多元化教学模式转变,成为当前该专业教学重要的思考命题。笔者根据近年来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及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总结提出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发展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已经成为全球许多国家的经济支柱产业。我国也已把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大力发展。2009年,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正式发布;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集中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布局;2012年,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号召。从2006年开始,在我国博士与硕士研究生招生中,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报名人数已远远高于其他专业,成为当之无愧的“热门专业”。然而,相对照的一个现状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并不乐观,而且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了好几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除考研的部分人外,其他人都面临着就业压力,“文化产业有前途,文化产业最缺人”的说法在就业面前显得苍白无力。针对这种现状,我国教育界和产业界人士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的共识之一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所培养的应该是既懂文化又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而我国关于该专业的教育还是传统式的过于侧重理论教学的模式,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部分不足,尚不能适应市场和产业发展对相应人才的实际需求。因此,发展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既具有重要意义又尤显紧迫。

二、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

文化产业内各行业对从业管理人员的需求特点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和不断改进的基本面向。以笔者所在的武陵山片区为例,本区域文化产业主要业态包括旅游演艺、民族节庆会展、户外运动、特色文化纪念品、文化旅游及相关文化服务等,各行业除了要求从业管理人员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外,十分注重从业管理人员的知识转化与应用能力、创意与创新能力和具体操作能力,而脱离实践历炼的纯课堂教学不可能满足产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因此,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必须遵循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需求特点的深度契合。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与人才定位相契合,并有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我国对文化产业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的行业划分,文化产业所涵盖的行业众多,各高校不可能也不宜以培养适用于所有文化行业的“万能型”人才为目标,而是应根据各高校办学特点和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特点,进行人才培养方向的定位,面向特定文化行业的需求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并依据人才定位和培养目标来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应科学设置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教学投入比例。文化产业对从业管理人才的实践与创新能力要求极高,浅尝辙止的“蜻蜓点水”式的实践教学(如实地考察、企业家讲座、政府管理人员访谈等),达不到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因此,针对文化产业特点,我们应科学设置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教学投入比例,不断探索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三、当前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国外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其中产学研结合度较高的包括美、加等国的 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技术和继续教育体系)模式等。这些教学模式对培养人才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具有很好的教育成效,而我国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尚存在不足,具体表现在:

(一)课堂理论教学所占比重过大,实践教学比例过小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路径依赖的惯性,各高校在教师考核、职称评定、课时计算、学科评估等层面,对所有学科均实行简化的“一刀切”评价模式,忽视各学科专业尤其是新兴专业的差异化特点,导致许多专业教师迫于考核晋级压力,将大量时间投入到个人申报课题和撰写科研论文中,在教学方面得过且过。而实践教学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所以,很多教师对实践教学大多采取回避、弱化和减省态度,从而导致课堂理论教学占专业教学比重过大,实践教学大多采取“蜻蜓点水”式的应付办法,致使学生得不到真正的深度参与实践历练的机会,造成实践教学所占比例过小的状况。

(二)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不明确

从2003年教育部批准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云南大学试点招生第一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以来,我国至今已有70多家高校设置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并成为近年来高校新办专业中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但是,从目前状况看,很多高校并没有解决本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问题,因文化产业涉及的行业门类众多,内容宽泛,导致很多高校均未对文化产业进行准确的专业定位,虽同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但是每个院校的培养目标的理解却不尽相同,有的高校提出以全球化、系统化的理念培养通晓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国际型、复合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而有的高校又旨在培养媒介、会展、娱乐等领域中从事管理、策划、经纪、营销、公关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的宽泛导致教师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发展的方向也就不清晰。

(三)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专业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因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我国开办时间不长,许多教师还是改行进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中的,他们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与提升,虽然近年有部分专业硕士、博士充实到专业教学岗位中,但是师资整体不足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一个显著特点是要求对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特别是担任实践类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相关从业经历或有相关兼职。但是,目前的专业教师要么是改行进入、要么是新毕业不久、要么迫于考核晋级压力无法抽身投入实践,因此,师资队伍整体上的实践积累存在较大缺陷,担任实践教学任务存在一定困难。

四、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笔者根据近年来从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的经验,认为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提高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实现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观念体系、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结构的全面优化。

(一)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于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国内外有较为丰富的探索,提出了“教学工厂”、“校企联合办学”、CBE等系列具体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本文根据个人的实践探索,以区域产业特色为专业的定位面向,以刚性的高校考核晋级制度为约束条件,以既增强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以提高教师的工作绩效与积极性为目标,提出基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即,以专业学科带头人为核心,整个教研室教师组成多层次产学研团队,深入与地方政府、文化产业企业合作,包括积极承担地方横向服务项目,努力为地方和企业开展讲座、培训、咨询等,然后带动整个专业师生分模块完成各项实践工作,并以地方政府和企业为理论研究的案例,在实践中深入发现产业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最终通过积极申报纵向课题和完成科研论文等方式,同时达到学校考核晋级要求的兼顾式教学模式。

以笔者为例,近年来,首先通过积极参加地方政府文化产业规划的制定和为每年度给地方政府官员开展培训与讲座等机会,逐渐获得多项地方政府委托的横向课题。笔者带领本专业师生,通过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横向课题,与地方政府建立起紧密而广泛的联系。然后笔者代表学校积极与地方政府各相关部门和代表性文化企业沟通,建立起了多个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赢得多个实践学习的平台;之后,地方政府将越来越重大的横向课题委托给笔者及教研室老师们主持完成,每位老师各自在教研室内和专业学生中挑选优秀成员,组成一支又一支专项课题团队,由主持人带领成员们深入实地进行调研并完成研究报告,在横向课题结项后,教师们把各新鲜案例作为研究样本,积极申报包括国家级、省级纵向课题,至今除了老师们获得多个省级以上课题并完成多篇科研论文外,近两年来,仅学生就主持了“大学生创新性”省级课题两项,校级课题十余项,撰写完成科研论文近20篇,让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极大的提高;另一方面,在文化创意与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我们通过组织学生每年拍摄微电影和进行平面作品设计、撰写策划方案等,至今已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挑战杯等国家级、省级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5项,省级奖项多项。笔者又凭借这些获奖作品与地方政府洽谈,将为地方政府进行文化旅游品牌宣传作为合作共赢目标。从今年开始,获得了地方政府给我专业师生进行微电影拍摄的专项经费资助,这为我专业师生进一步开展实践性教学拓展了广阔空间,从而形成产学研良性互动格局。

(二)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

1. 有效地均衡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重

一方面,教师通过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能够更加高效地实现个人考核晋级需求,在国家级、省级课题申报中屡获佳绩,并以真实的实践案例为样本展开深入研究,撰写和发表多篇论文,从而带动了教师们愿意积极承担实践教学的热情度;另一方面,教师们通过为地方政府、企业进行横向课题服务所创造的个人价值,也极大地提升了教师们主动承担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很好地均衡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重,改善了过去实践教学不足的缺陷。

2. 明确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目标

教师们通过深入参与地方实践,逐渐探索出清晰的本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目标,使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更具有地域特色和产业特色,在人才培养塑造上也更具有产业面向。

3. 为学校及本专业赢得美誉度和影响力

教师们在与地方政府、企业进行互动过程中,通过优质高效地完成后者委托的各种横向课题,为其开展各类讲座、培训服务,与其共同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并每年为其输送具备实践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优秀毕业生等,为学校赢得广泛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本教研室近年来也得到学校的认可和高度评价,多次代表学校参加了高校间的教学经验交流,并接受了省级、州市级多家媒体的采访。

4. 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和满意度

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和逐步完善,本专业学生们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满意度高,从去年第一届毕业生的实习和预计就业情况看,很多毕业班的同学已在我国一线城市找到很好的单位,很多同学已很快获得实习单位的认可和重用,未来的就业状况将非常乐观。

[参考文献]

[1]宋丽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研究[J].高校教育工程,2010,(3).

[2]王纲.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7).

[3]李德平.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辽宁教育研究,2007,(4).

[4]郑春龙,邵红艳.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7,(4).

[5]柳敏和,王振艳.关于构建高校文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例[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