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孩子

2013-05-14 17:30杨志科
故事林 2013年9期
关键词:罪犯灾区教室

杨志科

早读课上后,班主任梅老师领着一个有点腼腆的男孩走进教室。梅老师热情地向同学们介绍说:“这位新来的同学叫马强,是我的儿子。今后大家在一起生活、学习,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马强坐在教室几天,同学们很快看出,他不爱说话,性格内向,很会约束自己,进出教室总是小心翼翼生怕碰着了谁似的。这个班的同学本身就好团结,马强又是老师的孩子,同学们自然对他很好。马强没有MP3,有同学拿出他的让马强听歌。课间同学们打乒乓球,不少同学给马强让位子。课外活动时,篮球队的同学叫马强打篮球,绘画组的同学叫马强学画画。演讲比赛、歌咏比赛、书法比赛等都少不了马强。看到同学们对马强的友好,梅老师在班上说了几次,她感谢同学们。

有一个同学把同学们对马强的友好看在眼里,不平在心里。这个同学就是班上的大个子马多强。马多强想自己与马强只一字相差,他还比马强多了一个“多”字,他可没有享受过像马强这样的待遇。他马强凭什么?不就是老师的儿子嘛。老师的儿子就可以成为特殊的学生?马多强越想越不平。一天趁梅老师和马强都不在,马多强便在同学们中间嚷开了:“马强来咱们班时间不长,却红得发紫。班上事事离不了马强,他简直成了咱们班的特殊学生。大家想想这样公平吗?”马多强的话在一些同学中间引起了共鸣。于是有好几个同学联合起来,以马多强为首开始捉弄马强。一个女同学的相册找不见了,最后有人从马强的书包里翻了出来。课间出教室时,马强一个趔趄撞在了前边一个女同学的身上,有好几个男同学拍手哈哈大笑。更难受的是马强的书包被人提来扔在了女厕所里。这还不够,还有人暗中扬言要在放学后与马强打架。

马强害怕着,也有一些同学为马强担心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可打架的事却从没有发生。不仅如此,想不到的是以马多强为首捉弄马强的那些同学突然摇身一变,又与马强友好起来了。有人就问马多强,你不是反对特殊化吗,怎么又变了?谁知马多强神秘兮兮地对同学们说:“梅老师善意地把咱全班同学欺骗了。马强并不是梅老师的儿子,而是梅老师爱心大发,领养汶川地震灾区的孤儿。”马多强这么一说,曾经捉弄过马强的同学后悔不已。而班上不少女同学则抱在一起呜呜地哭,她们被梅老师的爱心感动了。继而同学们手拉手在教室里唱起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之后,全班同学对这个从地震灾区走来的马强,既充满热情友好,又满怀钦佩。他们像商量好的一样,全都不在马强面前提地震,说灾区,生怕引起马强伤心的回忆。他们都想帮助马强走出地震造成的恐怖的阴影,都想给他以爱。马多强等表现得尤为积极。

在同学们中很快形成了一股新的亲近马强、关爱马强的热潮。马强又成为班上的一名特殊学生。课堂上,只要马强举手,其他同学就会放下手让马强发言。下课出教室下楼梯,同学们全躲在一边生怕谁撞了他。双休日,同学们邀请马强一起去附近的山里玩,去河里抓螃蟹、捉小鱼。马多强家离学校不远,他几乎每天都要领着马强去他们家玩。同学们都高兴地看到马强生活在班集体的温暖中,生活在同学们的关爱中。

谁知好景不长,风波又起了。

这天同学们刚到校,马多强就挥着手在教室里说:“同学们,我们又被蒙了,又错了。马强不是汶川灾区的孤儿。马强今天不到校了,你们信不信?大家看马强今天来不来上课。”同学们不知所以然,都盯着马强的座位。早读课马强没有来。第一节课马强还是没有来。第一节课是梅老师的语文课,梅老师也没有来,语文课临时上成了英语课。下课后同学们问马多强,你说得对,马强果然没有来。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马多强又有些神秘兮兮地说:“你们知道马强今天没有来校干啥去了吗?马强探望他父母去了。马强是罪犯的儿子。”马多强此话一出,有的同学咂嘴,有的同学吸气,有的同学眨眼,而女同学则大叫。马多强又说:“马强的父母亲都是罪犯,被关押在监狱中劳改服刑。今天是探监的日子,马强探望去了,梅老师也陪同去了。”

下午上课前教室里吵吵嚷嚷,有同学说:“不能让罪犯的儿子坐在咱们班!”不少同学立即呼应:“咱们班可是学校有名的先进班级,不能让罪犯的儿子玷污了!”还有的同学说,一想到马强是罪犯的儿子就感到害怕。还有些同学看法不同,可是愤怒的浪潮卷来他们也是无能为力,只好闭口不言。

探监仅仅是几小时的事,可是马强整整一个上午没有来校,下午也没有到校。马强去了哪儿?

马强确实是罪犯的儿子。此时他关着门,一个人躺在梅老师给他安排的房间里泪流满面。不探监的时候,与同学们在一起学习玩耍的时候,马强忘记了自己是罪犯的儿子。探一次监自己是罪犯儿子的身份就明了一次。现在马强清楚地知道,同学们对他十分友好,可那友好是对梅老师儿子的友好,是对汶川地震灾区孤儿的友好。同学们一旦知道自己是罪犯儿子这个真相,他们会怎样对待自己呢?马强感到了害怕,不敢去学校。见马强没有到校,梅老师前来叫过他,马强就是不敢去,说他头晕。梅老师知道马强的心理,摸着他的头让他休息休息。梅老师走后,马强哆嗦着战栗着,他觉得自己像个无家可归的流浪儿,像个肮脏的乞丐。

马强是梅老师出于爱心从另一所学校领来的。梅老师本想瞒着同学们让马强以自己儿子的身份在班级生活、学习,等过一段时间,大家在一起相处得比较熟的时候,再将真相告诉同学们,谁知学生中也有消息灵通者。他们先否定了马强是她的儿子,接着不知从哪儿又听说马强是汶川地震灾区的孤儿,现在看来他们已经知道了马强的家庭真相。梅老师想,是时候了,必须引导同学们走出认识的误区。

第二天,梅老师像往常一样走向教室。可是她发现同学们有点不对劲,课前没有唱歌,教室里显得十分安静。梅老师走进教室一看,马强的座位空着,黑板上竟然写着字:“我们不要罪犯的儿子!”梅老师没有问字是谁写的,二话没说拿起黑板刷干脆利落地擦掉了黑板上的字,又拿起粉笔漂亮地写上“欢迎马强同学”的字样。接着梅老师问大家:“马强同学为什么没有来上课?不是他不想上课,是大家不让他进教室呀。同学们可能已经知道了,马强是罪犯的儿子。可是大家想想,父母亲犯罪了,他们的孩子就应该遭到排斥、歧视吗?”梅老师说完,望了望下边,同学们全低头不语。接着梅老师又启发大家思考。一会儿,有同学说,父母是罪犯,孩子是无辜的。有的同学说,马强的父母虽然是罪犯,可是马强有上学的权利,有参加集体生活的权利。梅老师特意望了一眼马多强。马多强站起来说,他错了,大家不应该歧视马强。梅老师又反复启发,同学们说得更加起劲。同学们说得最多的字竟然是爱,说得最多的词是爱心。最后梅老师挥动着双手激动地说:“马强同学的生命与我们同样宝贵和光荣,马强同学的权利与我们的同样应该得到尊重。请同学们接纳马强!欢迎马强!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希望与同情、温暖与爱心献给马强!爱马强就是爱自己,帮马强就是帮自己,因为在无意识中我们的道德水平得到了提高!”梅老师这么一说,全班同学竟然全站起来喊着:“欢迎马强!欢迎马强!”

下课铃还没有响,八年级6班全体同学走出教室,在梅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马强居住的房间。门还在里边关着,同学们在外边喊着叫门,马强在里边哭着就是不开。同学们在外边喊着:“马强,我们欢迎你!马强,我们欢迎你!”门终于开了,马强哭得像个泪人。梅老师首先迎了上去。马强抱住梅老师像抱着妈妈一样大哭不止。同学们手牵手围成一个大花环:“马强,我们欢迎你!马强,我们欢迎你!”一声声高昂地喊着。喊着喊着,同学们又热烈地唱起来:“我们欢迎你……”唱得同学们激动不已,泪流满面。

马强又重新回到八年级6班集体中,同学们还像以前那样友好关爱马强。

(责编:小川 )

猜你喜欢
罪犯灾区教室
不要在教室打闹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花溪区委离退局积极为云南鲁甸灾区捐款献爱心
聪明的罪犯
抓罪犯
狡猾的罪犯
灾区笑脸
我可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