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箱包大王的经营诀窍:让你摔让你踩

2013-05-14 14:55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3年4期
关键词:箱包外甥箱子

邵宝玲做箱包生意有个绝招,不费口舌介绍,直接拉着客户做游戏——一只看似普通的旅行箱,不但可以骑着走,还能成为一个小舞台,人在上面随便蹦,怎么蹦都没事。

就这一招,不管国内国外,不管操何种语言和方言,所有的客户都服了:真想不到,这个箱子这么结实,还能跳舞。

邵宝玲的生意经是,材质介绍给别人,如果人家不知道这个材质,那等于白介绍。让客户现场实验,摔、踩,随便折腾,效果很直接,连翻译都省了。

凭借这种灵活的销售方式,邵宝玲年销售箱包400多万只,成为义乌市最大的箱包企业。她的产品包括:拉杆箱、化妆盒、工具箱、宠物箱、渔具箱、礼品包装箱、工艺品包装箱等四大系列数千种产品。

干活比男人更卖力

终成富婆

邵宝玲出生在义乌市吴店镇,父亲早逝,兄弟姐妹四人,全靠母亲做面条的手艺为生。邵宝玲小时候最幸福的事,就是能吃上个蒸馒头,裹上红糖咬一口,那感觉就像是过年。

贫苦的家庭让邵宝玲从小就养成了要强的性格。1988年,邵宝玲和丈夫开了一家装潢公司,从此过上了和铝合金条、木板打交道的日子。邵宝玲干得比男人还卖力,几年后,她就成了当地出了名的“有钱人”。

在别人眼中,邵宝玲是很幸运的,她也对自己的人生很满意。没有想到,厄运突然降临。1997年,邵宝玲怀孕了,怀孕仅6个月就早产,孩子体重只有二斤九两,医生和护士都建议她放弃。

邵宝玲做出了决定:宁做母亲,不做商人。放弃一切,邵宝玲选择做全职妈妈,照顾孩子。一晃就是五年,邵宝玲抱着孩子跑遍全国求医问药。

五年,邵宝玲长期居家,再看周围时,一向好强的她有了一种强烈的落差感。邵宝玲决定重出江湖。

细算账发现暴力生意

用诚恳换来客户帮忙

2002年,邵宝玲和丈夫到广州进货,顺便给朋友带点广州箱包。她看到有一种很漂亮的化妆箱,材料和自己做装潢的材料一样。因为对材料成本很了解,邵宝玲估算箱包成本不超过20元,但批发价竟然是60元。装潢材料经过加工,价格竟然是原来的三倍!邵宝玲和丈夫当场决定要办个箱子厂。

当时还没听说义乌有生产这种箱子的,利润这么高,肯定赚钱。丈夫原先就在冷冻机厂做产品研发,回家后马上设计出了图纸。

邵宝玲找来几个工人,简单培训后,就敲敲打打干了起来。2002年9月,邵宝玲看到电视上在播放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的宣传,于是带着样品参展。

贸易商很惊喜,因为当时义务没人做箱包,都是广东那边做,价很贵。客商朱志宏订了一千套箱子,如果做得好就再订。本以为抓了一笔大生意,麻烦却随之而来。邵宝玲没有经验,生产出来的产品不是歪着身子,就是撅着肚子,根本不符合标准。

这是邵宝玲的第一个大客户,交不上货要赔钱不说,得罪了客户可就堵死了她的财路。邵宝玲拿起了电话,“我说,朱总,我们产品真的一下子生产不出来,再过个半个月或者一个月才能生产出来,这个单子如果有损失的话,你要我赔多少,我愿意赔多少。”

朱志宏感觉邵宝玲做生意很诚实,很有责任感,不但愿意帮助协调交货时间,还帮他们解决了技术上的问题。有了朱志宏的帮忙,邵宝玲的产品也慢慢走上正轨,品种也变得丰富。

随着品种的丰富,邵宝玲又开始尝试生产拉杆箱。这种箱子要求耐摔,抗压,又十分轻便。邵宝玲选用高品质塑料板,经过吹模、片材吸附等工序,一直箱子便初具雏形了。箱子的外观、颜色多变,可以说是要什么形状就是什么形状。

邵宝玲不断丰富着自己的产品种类,工厂的规模也不断扩大。

危机时用高新抢人

与员工有效沟通留人

由于过分操劳,邵宝玲接连进行了四次手术。2003年,邵宝玲找来自己的外甥帮自己打理生意。外甥没有提出任何条件就辞职过来帮忙,邵宝玲开始休养。可她没有想到,一场新的危机正在靠近。

2004年过年前一天,邵宝玲去和外甥见面,回家后,一头扎到床上大哭了。原来,外甥把工厂打理得非常不错,于是提出想分50%的利润。这个数字让邵宝玲接受不了,“我做投资的,风险都在我这里,为什么你还不够?”

谈不拢,外甥决定自己创业,也成立一家箱包厂,顺便带走了大部分技术工人,包括生产车间厂长、主任、组长,所有的人员全部走。邵宝玲只剩下了28名员工。原本每天都热火朝天的车间变得安静起来。手头的订单一旦完不成,工厂就面临着关闭。靠着剩下的28个员工,如何能完成上百人才能做完的订单?

而这一切的转机,全靠着邵宝玲的一个方法。“员工一般来讲是看着工资走,因为在十字路口的时候,到底跟谁的时候,一定是靠工资,所以那时候我不管任何的后果,我首先工资涨上去。”

出去的那些员工经常和没走的员工联络,也会提到工资情况。当听说厂里涨了工资,而且几乎是自己现在工资的两倍时,很多人动心想回来。邵宝玲既往不咎,从公司出去的人,只要是好的,都可以回来,就这样,员工陆陆续续又回来了。

通过和老员工的沟通,工人们又逐渐回到邵宝玲的工厂。从那开始,邵宝玲很注重跟员工的沟通,就连发工资,她也觉得是一次很好的沟通机会,所以坚持自己给工人发工资。发工资时,邵宝玲一边发钱,一边要和员工聊几句,开个玩笑或者语重心长地嘱咐几句,虽是小事,但员工觉得老板没架子,亲切,在厂里上班有在家的亲切感。

2008年,邵宝玲建了新厂房,面积达到115亩。从此,工厂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每年都以100%的增长速度在发展。

网络生意拼速度

2011年10月,邵宝玲的朋友建议她去听一堂网络营销课。这堂课听下来之后,邵宝玲非常难受,恨不得打自己一巴掌。邵宝玲的公司从2003年就开始做电子商务,是比较早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一直以来她都认为,自己的电子商务做得已经比较成熟了,但就在这堂课上,邵宝玲发现她其实错过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做网络营销最要紧的是速度快,你点一下网站,如果三分钟都打不开,客户就关掉网页换另一家了。邵宝玲设立服务器,建立网站,同时将自己公司的网站设立多国语言版本。调整后,2012年,邵宝玲的公司年销售量从三百万只猛增到四百万只。

邵宝玲做箱包生意有个绝招,不费口舌介绍,直接拉着客户做游戏——一只看似普通的旅行箱,不但可以骑着走,还能成为一个小舞台,人在上面随便蹦,怎么蹦都没事。

就这一招,不管国内国外,不管操何种语言和方言,所有的客户都服了:真想不到,这个箱子这么结实,还能跳舞。

邵宝玲的生意经是,材质介绍给别人,如果人家不知道这个材质,那等于白介绍。让客户现场实验,摔、踩,随便折腾,效果很直接,连翻译都省了。

凭借这种灵活的销售方式,邵宝玲年销售箱包400多万只,成为义乌市最大的箱包企业。她的产品包括:拉杆箱、化妆盒、工具箱、宠物箱、渔具箱、礼品包装箱、工艺品包装箱等四大系列数千种产品。

干活比男人更卖力

终成富婆

邵宝玲出生在义乌市吴店镇,父亲早逝,兄弟姐妹四人,全靠母亲做面条的手艺为生。邵宝玲小时候最幸福的事,就是能吃上个蒸馒头,裹上红糖咬一口,那感觉就像是过年。

贫苦的家庭让邵宝玲从小就养成了要强的性格。1988年,邵宝玲和丈夫开了一家装潢公司,从此过上了和铝合金条、木板打交道的日子。邵宝玲干得比男人还卖力,几年后,她就成了当地出了名的“有钱人”。

在别人眼中,邵宝玲是很幸运的,她也对自己的人生很满意。没有想到,厄运突然降临。1997年,邵宝玲怀孕了,怀孕仅6个月就早产,孩子体重只有二斤九两,医生和护士都建议她放弃。

邵宝玲做出了决定:宁做母亲,不做商人。放弃一切,邵宝玲选择做全职妈妈,照顾孩子。一晃就是五年,邵宝玲抱着孩子跑遍全国求医问药。

五年,邵宝玲长期居家,再看周围时,一向好强的她有了一种强烈的落差感。邵宝玲决定重出江湖。

细算账发现暴力生意

用诚恳换来客户帮忙

2002年,邵宝玲和丈夫到广州进货,顺便给朋友带点广州箱包。她看到有一种很漂亮的化妆箱,材料和自己做装潢的材料一样。因为对材料成本很了解,邵宝玲估算箱包成本不超过20元,但批发价竟然是60元。装潢材料经过加工,价格竟然是原来的三倍!邵宝玲和丈夫当场决定要办个箱子厂。

当时还没听说义乌有生产这种箱子的,利润这么高,肯定赚钱。丈夫原先就在冷冻机厂做产品研发,回家后马上设计出了图纸。

邵宝玲找来几个工人,简单培训后,就敲敲打打干了起来。2002年9月,邵宝玲看到电视上在播放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的宣传,于是带着样品参展。

贸易商很惊喜,因为当时义务没人做箱包,都是广东那边做,价很贵。客商朱志宏订了一千套箱子,如果做得好就再订。本以为抓了一笔大生意,麻烦却随之而来。邵宝玲没有经验,生产出来的产品不是歪着身子,就是撅着肚子,根本不符合标准。

这是邵宝玲的第一个大客户,交不上货要赔钱不说,得罪了客户可就堵死了她的财路。邵宝玲拿起了电话,“我说,朱总,我们产品真的一下子生产不出来,再过个半个月或者一个月才能生产出来,这个单子如果有损失的话,你要我赔多少,我愿意赔多少。”

朱志宏感觉邵宝玲做生意很诚实,很有责任感,不但愿意帮助协调交货时间,还帮他们解决了技术上的问题。有了朱志宏的帮忙,邵宝玲的产品也慢慢走上正轨,品种也变得丰富。

随着品种的丰富,邵宝玲又开始尝试生产拉杆箱。这种箱子要求耐摔,抗压,又十分轻便。邵宝玲选用高品质塑料板,经过吹模、片材吸附等工序,一直箱子便初具雏形了。箱子的外观、颜色多变,可以说是要什么形状就是什么形状。

邵宝玲不断丰富着自己的产品种类,工厂的规模也不断扩大。

危机时用高新抢人

与员工有效沟通留人

由于过分操劳,邵宝玲接连进行了四次手术。2003年,邵宝玲找来自己的外甥帮自己打理生意。外甥没有提出任何条件就辞职过来帮忙,邵宝玲开始休养。可她没有想到,一场新的危机正在靠近。

2004年过年前一天,邵宝玲去和外甥见面,回家后,一头扎到床上大哭了。原来,外甥把工厂打理得非常不错,于是提出想分50%的利润。这个数字让邵宝玲接受不了,“我做投资的,风险都在我这里,为什么你还不够?”

谈不拢,外甥决定自己创业,也成立一家箱包厂,顺便带走了大部分技术工人,包括生产车间厂长、主任、组长,所有的人员全部走。邵宝玲只剩下了28名员工。原本每天都热火朝天的车间变得安静起来。手头的订单一旦完不成,工厂就面临着关闭。靠着剩下的28个员工,如何能完成上百人才能做完的订单?

而这一切的转机,全靠着邵宝玲的一个方法。“员工一般来讲是看着工资走,因为在十字路口的时候,到底跟谁的时候,一定是靠工资,所以那时候我不管任何的后果,我首先工资涨上去。”

出去的那些员工经常和没走的员工联络,也会提到工资情况。当听说厂里涨了工资,而且几乎是自己现在工资的两倍时,很多人动心想回来。邵宝玲既往不咎,从公司出去的人,只要是好的,都可以回来,就这样,员工陆陆续续又回来了。

通过和老员工的沟通,工人们又逐渐回到邵宝玲的工厂。从那开始,邵宝玲很注重跟员工的沟通,就连发工资,她也觉得是一次很好的沟通机会,所以坚持自己给工人发工资。发工资时,邵宝玲一边发钱,一边要和员工聊几句,开个玩笑或者语重心长地嘱咐几句,虽是小事,但员工觉得老板没架子,亲切,在厂里上班有在家的亲切感。

2008年,邵宝玲建了新厂房,面积达到115亩。从此,工厂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每年都以100%的增长速度在发展。

网络生意拼速度

2011年10月,邵宝玲的朋友建议她去听一堂网络营销课。这堂课听下来之后,邵宝玲非常难受,恨不得打自己一巴掌。邵宝玲的公司从2003年就开始做电子商务,是比较早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一直以来她都认为,自己的电子商务做得已经比较成熟了,但就在这堂课上,邵宝玲发现她其实错过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做网络营销最要紧的是速度快,你点一下网站,如果三分钟都打不开,客户就关掉网页换另一家了。邵宝玲设立服务器,建立网站,同时将自己公司的网站设立多国语言版本。调整后,2012年,邵宝玲的公司年销售量从三百万只猛增到四百万只。

猜你喜欢
箱包外甥箱子
金属风暴
唱歌催眠
一模一样的箱子
假装
箱子
磕头
薄箱子
领个箱子去街上
2014南台箱包流行趋势盛大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