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2013-05-14 09:08孙君飞
知识窗 2013年10期
关键词:年糕原住民古城

孙君飞

什么样的人最吸引我?有故事的人。

同样,有故事的地方也才能吸引我。

我到过一个地方,是座古城,招牌早已被商业的手擦拭得金光闪闪。既然是一座古城,那么多的人在这里繁衍生息,该发生多少令人回味的故事!可是当地的一个决定让我觉得原本可能延续的故事很快会死掉,随着故事的死掉,古城的灵魂也会飞散。这个决定就是要把居住在古城里的人全部迁到新城区,空出来的旧房子变成商业区,原住民的家园变成店铺。寸土寸金,你也许再也听不到他们的声息,观察不到他们是怎么和古城相亲相爱、相濡以沫的,你也许再也看不到脚系铃铛的少女在鹅卵石上跳舞嬉戏,晾晒在竹竿上的服装曾经滴滴答答地滴着水珠,在阳光中变轻后几欲随风而飞,服饰上的花朵图案几乎要从衣服上飘落下来,美的力量实在难以禁锢——可是以后,你再也不可能看到这些代表着美,也传承着独特生活观的服饰活生生地展示在原住民的楼阁上,因为有人觉得原住民在闻名遐迩的景区晾晒衣服,很不“文明”。实际上,生活和美如此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没有任何外在力量的压抑迫使,这难道不是最好的文明吗?将人从一个地方硬生生地抽离出来,只允许商业的力量进去,将古老的故事赶跑,将原创的生活赶跑,活色生香变成冷漠的微笑招徕,除了利益的经营,再无怀念和故事的后续,我走进这样的古城,只觉得哪里都是空空荡荡,人流越是熙熙攘攘,悲伤的意味就越是浓不可散。

有很多人感慨,离开自己的城市还没有多久,回来后发现不认识某个街道了,他找不到曾经依靠过的一棵大树,曾经多次和朋友一起喝咖啡的那个地方竟然变成了超市,曾经疯狂过的广场如今一座金融商厦拔地而起,他辨不清东西南北,在自己的家园里也有了巨大的陌生感。曾经交织在一起、完整立体的故事被拆散、击碎,人们有勇气建造一座崭新而巨大的城市,却没有耐心等待故事的到来。有了故事,我们才能够被称作故事中的主人公,离开了故事,我们可能连配角都谈不上,我们成了高大建筑物的阴影。但是离开我们以及我们的故事,一座快速繁殖、增高的城市在物质层面上确实“不过如此”。其他生命也许还不需要故事,因为故事毕竟是精神上的生活。当我们在飞行的时候,速度快到接近失控,就会忘掉时间、故事和精神,这时候我们并不比其他生命尊贵。

我多么渴望自己年轻时在一个地方栽一棵小树,等到自己老了,返回家园,还能够在那个地方跟这棵树相遇相拥;我漂泊流浪之后,还能够在老地方见到最初流泪和欢笑的地方,我朗诵诗歌的教室还在,那条百年青石板路还在……“还在,还在,还在”,故事就是这样到来的,故事也是这样抚慰人心的。这仅仅是我一个人的梦想吗?故事总是要讲给他人听的,故事总是要唤醒更多人的耳朵和心灵,故事的生命正是满足每个人的愿望,将共同的梦想传递下去。

用一个国外的故事结束这篇文章吧,我还没有力量将一个故事讲好,所以这个故事是引用他人的,而且肯定是真实的:

日本京都洛北有一座叫“大德寺”的佛寺,它后门的小路上有一家开了1000多年的小吃店。没错,这真是家代代相承的千年老店,几乎与京都同岁,甚至还可能是世上现存最长寿的小吃店。他们家只卖一样东西,那便是用竹签串起来蘸酱烤着吃的日式小年糕。尽管独沽一味,尽管看似简单,可他们一家人还是全力以赴,老奶奶还是严肃地盯着年纪也不小的女儿,生怕她调控炭火的动作不对。曾经有客人和店主聊天,一边嚼着年糕一边随便指了指马路对面说:“对面那家年糕铺也很古老了,听说也是一家名店呀。”老板先是赞同地说是,然后又带着一副好像要说人坏话的神情悄声补充:“可是他们前阵子换手了。”“真的吗?什么时候?”老板继续放低音量,说:“两百年前。”(梁文道《千年千年》)

前面我说了那么多道理,还不如结尾这个小故事好听和有力量啊!

猜你喜欢
年糕原住民古城
古城西南两座桥
兴城古城:明朝最后的关外孤城
年糕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年糕
原住民
平遥古城旅游纪念品设计
平遥古城旅游纪念品设计
网友:转弯也来不及了歧视原住民?吴敦义贴文惹议
巴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