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儿找党员”

2013-05-14 21:51宋明晏
前线 2013年7期
关键词:镇党委全镇代理

宋明晏

怎样才能让基层组织建设“实”起来,让党员和群众从基层组织建设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效果?黄村镇党委实行的“群众事项党员代理制”,把基层组织建设与群众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给出了有力的回答。

“群众动嘴儿、党员跑腿儿、支部解题儿、党委托底儿”

大兴区黄村镇属于城乡结合部地区,流动人口多,人员构成复杂。这几年,全镇55个村有24个村实施了整建制拆迁,其中17个村已完成回迁,7个村正在周转。搬迁村民在从住平房到楼房的转变、农民向居民的身份转变过程中产生很多不适应,就业、入学、医疗等生产、生活各方面的需求集中,容易引发各种矛盾。

全镇共有基层党组织118个,党员3712人,其中农村党员占56%。为更好发挥党员服务群众作用,黄村镇党委在原有“1106”(1名支委联系10名党员,1名党员联系6户以上群众)和“2+1+N”(以楼栋为单位建立党小组,党小组长同时兼任楼长2个职务;在每个单元门内设立1个楼门长;楼门长负责联系本单元若干户居民群众)党员联系户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在全镇推行了“群众事项党员代理制”。

2012年7月,黄村镇55个村、10个社区被划分为11个片区,各片区建立党总支、设代理站,由镇级副职领导任各代理站党总支书记并兼任站长;各村(社区)设群众事项党员代理室,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代理室主任,一个从群众到党员再到代理室、代理站、党委的群众事项代理体系正式建立起来。

黄村镇有个顺口溜,叫“群众动嘴儿、党员跑腿儿、支部解题儿、党委托底儿”。“群众动嘴”就是老百姓有困难、问题、意见、建议向包户党员反映,由党员做好民情记录,进入党员代理程序;“党员跑腿”就是每个有活动能力的党员联系6-10户群众,每月至少走访一次联系户,每季度发放一次民情信封,在走访中宣讲政策、了解群众的需求。之后在“党员活动日”时将群众需求进行汇总和集中反映,做到“四必知”、“四必报”,即联系户家庭情况必知、生活情况必知、实际困难必知、愿望需求必知,困难需求必报、意见建议必报、矛盾纠纷必报、合理诉求必报;“支部解题”就是村党组织 (村、社区)根据两委成员、党员每月入户了解掌握的情况进行汇总,建立事项登记、事项办理和事项反馈三本工作台账,做到重大灾病必管、政策疑惑必管、矛盾纠纷必管、合理诉求必管“四必管”;“党委托底”就是在村或社区党支部及代理站层面解决不了的事项,由代理站进行汇总向镇党委汇报,镇党委集中会商后制定出解决方案,由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开始实行这个办法的时候,我们想这不是给自己找事儿吗?第一个月我对这件事并不热情,也没做,后来镇党委给镇各个代理室挨个做工作,这项机制不仅给老百姓解决问题了,党员发挥作用了,在群众中威信高了,我们也尝着甜头了。”枣园尚城社区党支部书记刘金红这样说,“群众无小事,老百姓的事就是急事、是大事。”

枣园尚城社区大部分群众日常出行使用自行车、三轮车等交通工具,但是社区的自行车棚却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群众将这个问题反映给党员后,党员及时在汇报会上向代理室反映,社区党支部及时与物业公司协商,在社区南、北区都增设了自行车棚。诸如此类的小事数不胜数。记者在走访枣园尚城社区时,许多社区居民都亲切地跟刘书记打招呼,那语气就像是一家人一样。在社区老年活动站,记者见到一群热情的大妈,她们说:“以前我们就一个活动站,那些男同志老抽烟,熏得我们呦,好难受。后来我们就通过代理室跟社区反映,刘书记就给我们女同志专门建了一个活动站,现在男女分开,多好!”

东磁村党员高祖国所包的联系户中住着一位患半身不遂的老人,老人跟他反映单元门的残疾坡道坡度陡,出行不便,他及时将这个问题反映到代理室,代理室及时与物业沟通,及时对残疾坡道进行改造,方便了残疾人和老人的出行。

后辛庄村党支部书记看到村里老年人较多,平时到镇里看病路途远,于是将闲置房腾出几间,请来了一名退休老中醫,每天到村里给村民扎针灸看病,村里给予村民看病补贴,受到村民好评。

全镇搬迁转非大部分村都反映超转老人看病报销周期长,资金压力大的问题。室、站将问题及时反映到了镇党委,通过民政部门摸底统计,全镇现有1860余名超转老年人,月报销金额100万元左右,医药费的报销手续审核期需要三个月,报销的钱到老人手里接近四个月的时间,有的老人长期需要看病吃药,对于个人来讲负担确实很重。但报销程序是有规定的,不能突破。经镇党委研究,决定由镇里每月先行垫资报销,待区里正式报销后再补回镇里,及时解决了老百姓的燃眉之急。

像这样实实在在的小事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是“通天”的大事,是群众的真实需求。黄村镇通过“群众事项党员代理制”真正做到了“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正做到了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

“群众事项党员代理制”运行以来,每月10日各代理室召开党员例会汇报本月走访情况,15日之前代理室召开两委班子会议商量党员提交到代理室的事项并上报报表, 20日前代理站召开会议商量解决提交到代理站的事项,月底前党委召开专题会议讨论提交到党委解决的事项并给出反馈意见。保证群众所提问题“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初步实现了畅通民意渠道、增强服务能力、展示党员形象、密切党群关系的既定目标,做到了“倾听民意、了解民情、解除民忧、温暖民心”。

截止到2013年6月底,累计解决受理事项901件,其中通过代理室解决631件,通过代理站解决237件,通过镇党委解决33件。其中政策咨询类151件,占16.8%;矛盾纠纷类32件,占3.6%;困难需求287件,占31.6%;意见建议类431件,占47.8%;共收到民情信件55封。群众反映事项从去年8月第一个月实行时的169件,到今年6月上报事项已经降至56件,老百姓的事确实已经解决了不少。群众事项党员代理制在党组织、党员和群众中间搭建起了沟通的平台,解决了群众办事不知该找谁的问题。

党员在落实群众事项代理过程中,既要当好党委政府的代言人,将重大决策、重点工作宣讲给群众,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又要当好群众的代言人,将群众的合理诉求、意见建议、生活困难传递给党组织。同时,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好“代理”,做到能当面解释的当场解答,不能当场解答的及时上报代理室,同时还要将办理结果及时反馈给群众。通过代理机制,将党员服务群众的方式明确化、制度化,开辟了党员发挥作用的新途径。

黄村镇还就群众事项党员代理制的落实建立了保障机制,从制度层面确保了为群众办实事的落实。一是建立分级会商、定期会商、特事特商的机制。一切从解决问题着手,以群众利益为重,当时能办的当时办,上账的事项限时办,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二是建立月汇报、季讲评、年评比的考核监督机制。月汇报,代理室每月召开党员例会,听取党员汇报走访入户情况。代理站每月召开站内会议,听取各代理室情况汇报,针对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制定解决方案,站内解决不了的上报党委研究解决。镇党委每月定期召开班子会,听取各站站长汇报本站需要党委、政府协调解决的事项,如果有特事、急事随时报告;季讲评,就是每季度镇党委、代理站、代理室都要召开一次专题会,党委对各站、各站对各室、各室对党员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集中讲评;年评比,就是根据日常考核和讲评结果年终对先进集体和优秀党员要进行评优表彰。

通过群众事项党员代理制的推行,镇副职领导担任代理站站长,支部书记担任代理室主任,直接分析解决问题,全镇上下进一步畅通了民意诉求表达渠道,问题能够更快捷地反映上來,党委找到了密切党群关系、化解矛盾的着力点和突破点,找到了做群众工作的抓手。同时建立了分级会商、定期会商、特事特商的事项办理机制,从制度层面确保为群众办实事的落实。

以前,有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怕群众反映的问题自己解决不了,干部心里发憷,党员心里犯虚,不能沉到最基层了解实际情况,导致镇党委不能及时掌握百姓的诉求,相关决策难以及时确定。通过开展群众事项党员代理制,督促党员主动走近群众、联系群众、代理反映群众诉求,形成党员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同时加上广泛的宣传,在全镇范围内形成了“群众有事找党员”的氛围。现在,有党委、支部做后盾保障,党员、干部不再担心面对群众,镇机关干部经常主动进村了解情况,党员定期、不定期走访群众,及时与群众协商,为群众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镇党委全镇代理
平谷区平谷镇党委:“三个完善”做好“接诉即办”工作
房山区石楼镇党委:深入开展“千名党员进万家”实践活动
通州区委永乐店镇党委:党建工作助理员提升农村党建水平
1号异星球餐馆·不可思议的代理老板
漯河市后谢镇计生协助推医疗卫生精准扶贫工作全面展开
奇幻塔罗岛之七
《航空模型》团体代理招募
全镇最小的人
澳航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船期表
复仇代理乌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