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

2013-05-30 02:58张杰郑玉环梅礼军
当代医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供血者受血者悬液

张杰 郑玉环 梅礼军

输血反应又叫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患者主要表现为非溶血性发热以及寒颤,据统计输血反应的发生率2%~10%。输血反应发生的原因主要有:(1)供血者的白细胞被受血者的白细胞抗体免疫识别;(2)受血者被动接受了供血者的白细胞源性细胞因子,例如IL-6、IL-1、TNFα。本文旨在研究去白细胞后红细胞悬液临床应用中输血反应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0月~2009年10月安康市中心医院需要输血治疗的患者180 例(男102 例,女78 例),临床诊断均为癌症,年龄19~68 岁;受血次数:44 例患者为首次受血者,65 例患者为第2 次受血者,71 例患者为3 次以上的受血者,将此180 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180 例(男95 例,女85 例),为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临床诊断为癌症的患者,年龄22~75 岁;受血次数:35 例为首次受血者,70 例为第2 次受血者,75 例为3 次以上受血者。两组患者间性别、年龄、患病类别及受血次数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用CPDA采血袋采集200~400 mL的全血,用无菌导管将采血袋与白细胞过滤器相连,然后将其悬挂于支架上,先经过重力作用自行过滤,过滤6~10 min后过滤完全,此时可以排除空气,然后在采血袋上贴上标签,制成的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备用。

对照组采用普通的红细胞悬液进行输血;观察组采用去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进行输血。并且在输血前30 min,输血中30、60、90、120 min及输血后30、60 min对患者进行血压、心率、脉搏等的测定。

1.3 输血反应的判定标准 输血反应的判定采用上海医学院华山医院林果为等《非溶血性输血反应调查的药物预防效果的评价》,如果输血中或输血后出现以下症状之一即可以判定为有输血反应:体温>38℃,肉眼可见的皮疹、胸闷、呼吸困难和明显畏寒。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采用普通红细胞悬液的对照组输血反应发生例数为17 例,输血反应发生率为9.44%;采用去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的观察组输血反应发生例数为2 例,输血反应发生率为1.11%。两组患者间输血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输血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当今血液疾病的支持疗法中,输血是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方法[1]。特别是一些比较难治的贫血性治病、大出血及器官移植等。因此,输血治疗是否安全已经是当前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据临床统计显示有2%~10%的输血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输血反应,其中发热反应占输血反应的24%~44%[2]。发生输血反应的因素主要由于供血者的白细胞被受血者的白细胞抗体免疫识别或者受血者被动接受了供血者的白细胞源性细胞因子。解决输血反应的方法就是将血液中的白细胞去掉。当今白细胞滤除技术已经是临床输血比较成熟的技术了,其在亚洲、欧洲、北美及澳洲已经被广泛应用[3-4]。本组采用普通红细胞悬液的对照组输血反应发生例数为17 例,输血反应发生率为9.44%;采用去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的观察组输血反应发生例数为2 例,输血反应发生率为1.11%。两组患者间输血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采用去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对患者进行输血时可以有效防止或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输血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1]赵树铭,成晓玲,胡建,等.去白细胞输血预防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临床应用[J].重庆医学,2002,31(9):838-839.

[2]向国春,张佳思,成晓玲,等.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预防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临床应用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23(7):872-873.

[3]Yeh SP,Chang CW,Chen JC,et al.A well-designed online transfusion reaction reporting system improves the estimation of transfusion reaction incidence and quality of care in transfusion practice[J].Am Clini Pathol,2011,136(6):842-847.

[4]张艳华,马炳杰,梁玉琴,等.去除白细胞的悬浮红细胞临床应用研究[J].河北医药,2007,29(3):245-246.

猜你喜欢
供血者受血者悬液
受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安全输血中的意义
爸爸的血为何不宜输
青岛地区HBV DNA阳性献血者的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
直系亲属可以互相输血吗?
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在二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22例胎胎输血新生儿的临床观察研究
薯蓣皂苷元纳米混悬液的制备
为什么尽量不要输注亲人的血液
重庆市无偿献血者传染标志物筛查不合格结果分析
遵义市血液集中化检测的实践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