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南壮族铜鼓文化传承和保护对策探析

2013-05-30 04:52王钰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8期
关键词:壮族

王钰

【摘 要】少数民族文化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之一,不仅传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还增强了民族团结和凝聚力。本文从实证角度出发,阐释了广南壮族文化的内涵以及传承和保护的必要性,分析了广南县传承和保护壮族铜鼓文化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而从管护职责、文化激励和教育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壮族;铜鼓文化;传承和保护;广南

1.广南壮族铜鼓文化概况

广南壮族自古就有使用铜鼓的习俗。公元1世纪至7世纪,壮族先民撩人铸造了繁杂立体装饰的冷水冲型铜鼓,俚人创造了体积硕大、工艺精湛的比流型和灵山型铜鼓,把铜鼓文化推向了历史的最高峰[1]。目前,广南已出土并注册登记的铜鼓有42面,为万家坝、麻江、遵义、石寨山、冷水冲5种类型,早、中、晚期类型皆有,遍布了者兔、那洒、黑支果、坝美、五珠、八宝、底圩、者太等11个乡镇,几乎分布于全县境内[2]。据统计,广南有一面铜鼓为世界迄今发现最早的十八面铜鼓之一,有一面被称为云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目前,文山州设立了4个壮族、彝族铜鼓舞活动示范点以保护和传承传统铜鼓文化,其中重要示范点之一的广南县作为铜鼓文化传承和保护的的主阵地,就有那洒镇贵马村、者兔乡里玉村和八宝镇里洒村3个示范点,可见广南作为项目实施和发展的支撑点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3]

2.广南县传承和保护壮族铜鼓文化的必要性

2.1 铜鼓文化是广南壮族及其文化研究的基础

广南铜鼓,从早期万家坝型到晚近期麻江型等类型的铜鼓,具有数量多、分布广、类型多、时间跨度大等特点,是一个发展较为成熟的铜鼓群,与其他地区铜鼓相比 , 有其独特的一面。此外,广南铜鼓纹饰据不完全统计有近一百种,按其内容可分为写实性几何、动物纹饰,写意性的宗教、习俗、雷云等类种纹饰图案,较为常见的有太阳、云雷、游旗、植物、人物、舞蹈、生肖象和船纹等纹饰,与其他地区的铜鼓存在一定的区别,能独特的反映了广南地区古代民族的生产、 生活、文化、宗教和物产方面的内容[2]。因此,广南壮族铜鼓是壮族文化研究的基础,不同类型的铜鼓表现出壮族不同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审美情趣, 包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 为壮族及其文化研究的重要文物。

2.2 铜鼓文化是增加壮族凝聚力的有效力量

民族文化传承进行着社会要素和力量的积累与传递,这是民族意识的深层次积累 , 是构成民族认同感和聚感的核心 [4]。

铜鼓伴随壮族经历了两千多年历史,铜鼓本身不仅反映了壮族人们的生活生产、自然崇拜和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还体现了壮族对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铜鼓文化是壮族人民在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中不断发展、创造和沉淀下来的,它在壮族人民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是唤起壮族同胞们的民族归属感,增加民族凝聚力的不竭动力。

2.3铜鼓文化是发展广南文化旅游事业的重要依托

文化旅游事业是一种社会文化与经济相结合之后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形式。了解和欣赏、感受异族文化风情, 是不少游客的兴趣所在。因此, 根据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旅游需求, 开发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5] 广南是世界铜鼓文化发源地之一,使用和传承铜鼓的习俗2000多年长盛不衰,包含有原始简朴的天文历法、生产技能、生活方式的铜鼓和铜鼓舞,提示人类要遵循四时节令规律,勤恳劳作、珍爱生命,现今仍保留了“先祭鼓、后祭祖”的习俗。[3]此外,广南铜鼓舞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舞蹈风采独特。总之,铜鼓文化形成了壮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人文景观,是广南发展文化旅游事业的重要依托。

3.广南壮族铜鼓文化传承和保护现状

近年来,铜鼓文化的复兴使各界人士不断融入铜鼓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广南本土居民对铜鼓文化逐渐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民族自豪随之得到满足。

3.1以政府为主导的铜鼓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政府在铜鼓文化传承和保护中始终主导着方向和全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其他各界的参与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1.1加强铜鼓普查,任命铜鼓文化传承人

广南县开展了铜鼓普查工作,对全县铜鼓数量、分布、类型及各地使用铜鼓习俗等都做了登记和编撰。包括1919年阿章营牡宜村(今黑支果乡牡宜村)出土的“广南铜鼓”, 1983年3月和7月分别出土的五珠乡沙果村后山南坡沙果村Ⅰ号鼓和兔乡者偏村安得山者偏铜鼓, 1985年3月五珠乡沙果村后山出土的沙果村Ⅱ号鼓, 2011年3-5月牡宜村出土的迄今中国考古史上最大的石寨山型铜鼓等都进行档案管理,政府相关部门对铜鼓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指定和任命了铜鼓文化传承人。

3.1.2投入大量资金,加大铜鼓文化宣传,促进文化交流

为展示深厚的铜鼓文化底蕴,广南县政府筹资1000多万元兴建了占地146亩(主广场面积54亩,附属设施占地92亩)的铜鼓广场。塑9面不同类型的铜鼓,广场中央设置了一面以我县出土的西汉时期的石寨山型为原型放大的巨型铜鼓,铜鼓高 4.6米,加上鼓基总高达7.919米,最宽直径8.26米。鼓基四周镶嵌有铜鼓文化和民俗风情线雕。大型铜鼓的四方塑有万家坝、冷水冲、石寨山、遵义、灵山、北流、西盟、麻江等八个类型的小铜鼓,做工精致,全方位地烘托出铜鼓广场壮乡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和广南多元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政府为加大铜鼓文化宣传和保护,还投资600余万元,新建杨柳井、黑支果、珠琳、者兔、底圩等心15个乡镇文化广播电视体育服务中心,投入50万元对县民族博物馆展厅进行全面提升改造,投入30万元对出土漆木器移送湖北荆州国家文物保护中心进行修复。[6]

此外,为了提高铜鼓文化知名度,将句町文化推向世界舞台。广南政府通过举办活动、开研讨会、发展旅游业等对外交流方式,利用电视、网络、书籍、影像制品等手段加大交流铜鼓文化宣传力度。如通过在昆明艺术节、国际旅游节、中央电视台等渠道表演铜鼓舞以把铜鼓文化传承下去并带出广南。

3.1.3积极研究铜鼓铸造技术,发扬铜鼓文化

依托古老神秘的铜鼓舞文化,广南县在壮乡礼乐中成功创造了世界独创的定音铜鼓乐。广南与苏州华声乐器厂精诚合作研制,成功铸造了按12平均律打造的以广南出土的古竞渡鼓为母本的18面低声部定音铜鼓,其音调准确,具有低者饱满、浑厚,中音圆润、充实等特点,表现力和感染力极强。可演奏各类时尚乐曲和古老曲子,极具创意。广南型定音铜鼓的研制成功,在中国乃至世界乐器制造史上都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它填补了中国民族声乐乐器缺乏低声音乐器的又一空白,具有重要科研价值和艺术价值。[3]

3.2社区为辅的铜鼓文化传承与保护

以贵马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梁慧兰为代表的民间的传统文化艺人,为铜鼓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做了很大的努力。梁慧兰不仅将现代元素融入铜鼓舞中,改变原本传统老套的单一铜鼓舞队形,根据年龄程度将村里的男女老少分为少年队、中年队和老年队并将铜鼓舞授之。现在,贵马村人人会跳铜鼓舞,铜鼓文化氛围十分浓郁。此外,组织队伍到坝美、广南、文山、昆明等地参加数十场表演和比赛,为铜鼓文化对外宣传做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除政府和民间外,来自学术界和商业界对铜鼓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功劳也是不可替代的。以陆贵庭,农开文、兰天明、陈祯详、张瑛等为代表的学者对广南铜鼓文化都做了研究,并将其以书面的形式展现出来,为人们对广南铜鼓文化的了解提供了基础。

4.广南铜鼓文化传承与保护面临的问题

虽然政府和民间及各界为铜鼓保护做了巨大努力,但广南的铜鼓文化传承与保护事业仍困难重重,主要面临着铜鼓权属和保管方式不合理、导致铜鼓大量流失、铜鼓文化传承人激励机制不健全及出现年龄断层和受外来文化冲击,铜鼓文化的普及和交流难度加大等问题。

4.1铜鼓权属和保管方式不合理,导致铜鼓大量流失

目前,在广南县全县有铜鼓42面,其中1959年调北京1面,省博物馆收藏1面(石寨山鼓),州收藏3面(底先麻江鼓、木娘遵义鼓、杨柳井普弄麻江鼓),县博物馆收藏4面(沙果1、2号、者偏万家坝鼓,牡宜特大石寨山铜鼓),2002年后被盗2面(瓦标冷水冲鼓、木娘遵义鼓),下落不明1面(小普弄麻江鼓), [7],现民间收藏31面。据有关专家估计,现今已经出土和注册登记的广南铜鼓,只占原有数量的20%左右。[8] 铜鼓大量流失和被盗与铜鼓的权属和保管方式是密切相关的。就广南铜鼓的情况权属而言,有十二面属于宗族所有私有产的延伸,四面出土鼓为国家收藏, 余下均属村社所有权。铜鼓主要由村或族中有威信且较富裕的人家保管,如“寨老”或村干部。根据壮族传说,保管人为了不让鼓“飞出” 与海龙王决斗,便将铜鼓装满稻谷或用红布拴住鼓耳后把它绑在木楼上不容易被人发现的隐秘之地彝族藏鼓则通常把它埋进土里。甚至为使铜鼓不被外盗或内盗,每每都要到夜深人静时,由藏鼓者神不知鬼不觉地把鼓藏了起来,使其在村中“消失”。[2]

广南对铜鼓的传统保管方式存在一定弊端。首先,藏鼓者多是一些年事已高的寨老,若他们在没有向下一代说明藏鼓地就逝去的话,人们便很难找到铜鼓。其次,为藏好铜鼓,寨老们通常都是将铜鼓藏在村外的野地里,旁边参照物少且不明显,久而久之,难免会遗忘藏鼓的地方。最后,由于壮族认为铜鼓具有神性,会飞到江河湖海与海龙王决斗,而且往往多数英勇牺牲,一去不复返。所以,铜鼓被盗后很少有人查找,为盗鼓者提供了便利。[8]此外,大量铜鼓的权属属村社所有,传统保管方式难以保证铜鼓的顺利流传,造成铜鼓大量流失,这从根本上妨碍了铜鼓的传承和保护。

4.2铜鼓文化传承人激励机制不健全,出现年龄断层

以铜鼓为载体的铜鼓文化是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的表现手段,并以口耳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也是传统文化中最脆弱的部分。[9]传承人通过一代接一代的对铜鼓文化进行承接与传授、再承接与再传授,才使铜鼓文化传承至今。然而,广南在铜鼓文化传承人的建设上还面临着许多其他的问题。

4.2.1铜鼓文化传承人受官方认可与保护程度较低

“传承人”身份的认定,是原生民间艺术、基层艺术得到官方文化和上层文化正史重视的具体体现。[10]在广南,虽然省、州、县都设了不同级别的传承人,但获官方认可的传承人数较少,且在地理空间分布上仅局限于小规模地区。在广南铜鼓遍布的者兔、那洒、黑支果、坝美、五珠、八宝、底圩、者太等11个乡镇中,只有极少数村寨的传承人能获得传承人的命名,如贵马村的梁慧兰和梁正功,而有的村寨连一个县级传承人都没有。为数较少且分布不均的传承人中,仅有少数人受到政府的保护与重视,这在某种程度上极大的影响了未被命名地区传承人的积极性,还很容易让人们对铜鼓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失去信心。

4.2.2铜鼓文化传承人年龄结构不合理,出现断层现象

铜鼓文化的传承人大多是年事已高的老年人,许多铜鼓鼓点的打法都要靠口传心授,随着老艺人们的离去,人去歌息、人去艺绝,铜鼓技艺也就失传了。[9]目前,铜鼓文化人才的队伍建设方面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首先,铜鼓传承人年龄结构不合理,除铜鼓文化保存得很好的贵马村外,其他地方的铜鼓传承人多是年事已高的寨老,传承人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其次,青年传承人比例较低。受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一些村寨出现举家外出打工情况,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青年传承人比例很低。此外,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许多年青人不再热衷于本民族。

4.3 受外来文化冲击,铜鼓文化的普及和交流难度加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现代化进程加快,地处边远的广南县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人们的日常生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生产劳动等较过往出现了变化。外来文化所产生的冲击,使人们对铜鼓文化的保护意识很薄弱,缺乏自觉保护意识。当政府大力宣传铜鼓文化,选出铜鼓舞队参加各种表演和比赛时,人们就觉得铜鼓很重要,老老少少都去学习跳铜鼓舞,铜鼓文化氛围无比浓郁。但当政府组织的活动少了或没有机会去参加表演了,人们对铜鼓的喜爱就淡下来了,更谈不上去了解更多有关铜鼓舞的信息,诸如铜鼓渊源、所代表的自然崇拜、祭祀铜鼓、铜鼓舞的内涵、关于铜鼓的传说、使用习俗等,铜鼓文化的普及和交流难度也随之加大。受外来文化冲击,年青一代对铜鼓文化的关注程度更低了。以者兔里玉村,壮族铜鼓舞活动示范点为例, 75%以上的青少年只知道自己本村有铜鼓,过年的时候会敲,大人们会跳铜鼓舞,而具体的敲法、跳法及神话传说都不清楚,这种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严重影响了铜鼓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5.促进广南铜鼓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建议

5.1确定铜鼓保管权责,防止铜鼓流失

要传承和保护好铜鼓文化,保护好铜鼓是首要任务,应该在尊重壮族人们的文化风俗和自然崇拜的基础上,加强铜鼓保管力度。可以通过确认铜鼓保管人的权责,提高保管人的责任感。由村寨自行决定保管铜鼓的人员,然后政府通过签责任书的形式,确定保管人的责任和义务,并给以保管人资金、人员和知识等方面的帮助。定期对全体铜鼓保管人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防盗意识和藏鼓能力。最后,通过认真落实《文物法》,让铜鼓的保护有法可依,防止铜鼓流失。

5.2完善铜鼓文化激励和教育机制

信息不对称是广南很多地区铜鼓文化传承人之所以没被命名的原因。铜鼓文化通常是以声音、形象、和技艺的表现手段,口耳相传等方式进行传承的。这样的传承方式依赖着本民族的环境和文化风俗,因此多在本村社才能看到。而且大多传承方式的表现力不高,很难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加之,广南大多拥有铜鼓的村社经济发展落后,交通闭塞。所以,很多铜鼓文化传承人,自己拥有很高的技艺,对铜鼓文化了解很深,且还对本地区的铜鼓文化传承和保护作出了巨大贡献,已经达到传承人命名的认定不标准,但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错失机会。所以,应当要深入了解和挖掘广南各地区高深铜鼓文化传承人。通过编辑资料、摄像、录影等方式对他们所做的贡献和拥有的技艺进行整理,为广南更多民族地区文化传承人获得命名提供有力依据,争取让更广泛地区的更多传承人获得命名机会,全面推广国家、省、州、县文化传承人的命名制和管理办法。此外,还可以实行杰出传承人评选制度 , 建立文化传承人评奖激励机制 , 对那些在民族文化传承中表现优秀、做出突出成绩的,分别进行国家、省、市、县级的表彰和奖励,形成重视传承、激励传承的机制与社会氛围。[11]

针对传承人年龄结构出现断层的现象,应当抓紧做好年轻一代传承人的培养 , 提高对铜鼓文化的认同感,唤起保护铜鼓的自觉性,使广南壮族铜鼓文化的传承永续进行。结合广南实际情况,可从两方面考虑:学校教育方面。(1)对于那些师资力量薄弱,无法将铜鼓文化列为教育内容,铜鼓文化编成教材,将铜鼓舞带入课堂的边远山区,可通过举办讲座,知识竞赛、铜鼓文化汇演等活动,在潜移默化加深青少年对铜鼓文化的认识,激发他们学习民族文化的热情。(2)对于条件较好的县城学校,可以通过开展 “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适当的将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编入当地中小学的教材中,聘请专门的铜鼓文化研究教师进行教学,让铜鼓文化走进课堂。使青少年在学校的正规教育形式下学习和认识铜鼓文化,普及铜鼓文化知识,并有计划地选拔、通过政府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年轻的铜鼓文化传承人,为广南铜鼓传承人的培养打下基础。[11]

民间方面。可以向壮族铜鼓舞文化示范点—贵马村学习,按不同年龄层次将本村的男女老少分为老年队、中年队和少年队,并向他们传授铜鼓文化,交他们跳铜鼓舞。让年老一代以老带新、言传身教地把自己所掌握的精华传给年轻一代,让年轻一代将老一代传承人的精华承接下来。此外,还可以铜鼓成立铜鼓文化培训班、学习班的方式强化青少年的民族文化意识。

5.3 积极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事业,唤起保护铜鼓文化自觉性

合理、科学的开发旅游能促进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发掘、保护, 民族文化的精华得到提炼、弘扬和发展。[12]人们对铜鼓文化保护的忽视及意识的薄弱,源于他们对铜鼓文化价值的不了解和低估。民族文化旅游事业的开发,不仅能直接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让人们重新正视铜鼓文化价值,形成保护铜鼓文化的自觉性,还能加大铜鼓文化的宣传,提高铜鼓的地位。旅游业发展好了,人们可以通过制作铜鼓模型的工艺品,表演铜鼓舞等方式将铜鼓文化告诉游客。可以说,旅游事业的发展,会自然而然的激励和鞭策人们对铜鼓文化的学习。而当地人们在看到铜鼓文化带来的经济利益后,人们就拥有主动学习和保护铜鼓的自觉性;在旅游业盛行的当下,那些经常外出上学、打工、工作的人们也不得不主动学习点铜鼓文化和景点情况以便回答朋友、同学的咨询,对铜鼓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广南旅游事业有旅游商品严重拖后腿的现象,所以,要积极发展旅游业,制造出品种多、质量好、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工艺品,进一步优化广南了旅游产业链。

6.结束语

广南壮族铜鼓文化是非物质文化的重要部分,铜鼓凝聚了壮族同胞们2000多年的文化精髓,是研究广南壮族及其文化的基础和增加壮族凝聚力的有效力量。近年来,虽然广南铜鼓文化受到政府、民间和学界等各方面的关注,但它在传承与保护中仍面临着铜鼓流失、传承人出现断层、铜鼓文化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应基于广南实际情况,提出确定铜鼓保管权责,防止铜鼓流失,完善铜鼓文化激励和教育机制积极及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事业,唤起保护铜鼓文化自觉性的铜鼓文化传承与保护。

【参考文献】

[1]秦红增,万辅彬.壮族铜鼓文化的复兴及其对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启示[N].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06).

[2]陆贵庭.广南壮族与铜鼓[J].民族艺术研究,1999,(4).

[3]兰天明.天籁之音—广南铜鼓与舞文化的渊源文山新闻网.

[4]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N].北京大学学报,2002,(5).

[5]郑海燕,栾坤.谈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评析滇、桂、黔三省少数民族文化旅游[N].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7).

[6]陈祯祥.广南句町青铜文化遗存调研分析,广南县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办初稿.

[7]广南民族博物馆.全县铜鼓资料简介.

[8]试论句町古国与广南壮族的渊源广南县人民政府网.

[9] 刘莉.白裤瑶铜鼓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6.

[10]徐富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认定及其意义[J].大众文艺,2011,(3).

[11]安学斌.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历史价值与当代生境[N].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11).

[12]贵州少数民族文化日陷危局———权威专家韦兴儒访谈实录.贵州新闻网,2006-5-2.

猜你喜欢
壮族
壮族北路坐唱八音乐曲中的节奏节拍以及打击乐特征
动 听 的 壮 族 三 声 部 民 歌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黄翠崇、刘丽华
《Cat’s book》
壮族迎客歌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壮族山歌
论黄佩华小说的壮族形象建构功能及其建构经验
论旅游开发对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