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冀南地区农村居民体育参与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3-05-30 04:52王振生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8期
关键词:农村居民体育锻炼体育

王振生

【摘 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北南部地区农村居民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影响农村居民体育参与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农村体育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农村居民;体育锻炼;体育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这一重大战略规划中,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劳动者素质应是新农村建设的主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是这一重大战略目标实现的根本动力,是任何部门和任何人都不可忽视的人力资本的基础,因此,农村体育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大众身体健康基础,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

也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国家体育总局专门推出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农村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河北省南部地区农村居民体育参与现状的调查

我们随机选择了河北省的邢台、邯郸两地共五个县的32个村庄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300份,回收2178份。问卷主要调查了上述地区的农村居民体育锻炼的情况、体育锻炼的时间地点、选择内容、组织形式等方面。

1.1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

由于农村居民的特殊性,我们不可能用通行的体育人口标准来衡量农村居民体育参与的情况,因此,我们采用了最为简单的方式,即,在过去的一年中是否曾经参加过体育锻炼为判断上述地区农村居民体育参与的状况,并且把在校学生排除在调查对象之外。调查发现,在过去的一年中,有50.18%的人曾经参加过体育锻炼活动,共计有1093人,其中12.54%基本达到了我国体育人口的标准,31.65%的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但不能达到体育人口标准,其余55.71%属于偶尔参加体育活动者。在被调查者中,男女比例分别占59.41%、40.59%。

1.2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地点选择情况调查

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变动较大,农村居民参加体育活动同样受季节性影响较大。调查发现农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往往带有较强的随意性,多数人参加体育活动没有固定的时间,农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农忙时活动人数较少,而在农闲时活动人数较多。在地点选择方面发现,大多数的农村居民把锻炼的地点选在田间小路上,而选择正规体育场所(学校中的体育场地或村落中的健身场地)仅有27.4%,这从侧面也表明农村居民体育锻炼的物质条件的简陋。

1.3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调查

自联产承包以来,农村居民处于一个相对松散的组织结构,在进行健身锻炼时往往处于自发的组织形式,调查结果验证了这一结论:有75.38%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参加体育活动主要是自发的形式进行。从调查结果来看,农民参加体育锻炼者时,独自锻炼的占参加者的43.87%,与家人一起锻炼的占19.31%,与朋友、街坊一起锻炼的占36.82%。随着《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参加有组织活动的人数正在增加,希望参加有组织活动的人数也呈上升趋势,调查显示,有62.45%的人明确表示如果有专门机构来组织农村居民体育活动时将“一定参加”。

1.4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内容选择调查

农村居民的体育锻炼形式多种多样,调查发现,77.64%的农村居民在选择健身项目时首选慢跑和健身走,其中,老年人居多。有21.71%的居民经常参加乒乓球或羽毛球运动,这部分人群中以中年男性居多。有20.44%的居民经常进行毽子或跳绳等单人练习类体育活动,主要以家庭妇女或年轻女性为主。有7.9%的人把太极拳、梅花拳等传统武术作为经常练习的项目,主要以老年男性为主。从上述调查我们发现,在项目选择方面与性别和年龄关系最为紧密,而篮球、足球等群体型项目在农村居民中很少进行,走访中发现,这一情况并非是河北省南部地区农村居民不喜欢,而是受到体育场地设施影响比较明显的结果。

2.影响农村居民体育参与的因素分析

从上述调查情况来看,河北省南部地区农村居民体育参与情况不容乐观,归结原因,基本属于下述几种情况的影响。

2.1体育意识和体育价值观未能正确树立

由于长期小农经济的思想影响,追求温饱和发家致富成为两个不同阶段的追求,当人们在发家致富的同时,很难考虑到如何更好提高生活品质。在这一惯性思维的影响下,体育意识和价值观明显淡薄,普遍存在前面所述的“劳动等于体育锻炼”的落后认识。而真正当疾病袭来时才想起体育锻炼能够祛病健身的体育价值。

2.2农村体育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严重不足

由于河北省南部地区农村长期以来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收入水平较低。尽管国家推出了农民健身工程的好政策,但在目前我国实际经济情况下很难惠及每一个村落,使之大幅改善体育设施情况。而目前大部分村落基本普及的以体育彩票公益金援助的全民健身路径等健身器械也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体育锻炼需求。另外,农村中拥有突出体育技能的人非常少,又很少有专人进行体育健身指导,农民进行健身的趣味性、技巧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得不到保障,也影响了居民的体育锻炼热情。

2.3农村体育工作组织保障不力

农村体育工作只有在县一级的管理有明确的体育局或文体局这一“娘家”,等到了乡镇和村这两个基层时则很难明确具体负责的机构和人员了,这使得上级体育组织机构在基层没有落脚点,体育工作很难延伸到乡镇和村,因此,呈现出农村体育“管不了”和“没人管”的无奈局面。另外,在村落中没有专门的农村体育民间组织机构,自发的组织和管理也难以实现,因此,农村体育工作组织保障不力的局面在河北省南部地区的农村普遍存在。

2.4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村人口变化导致农村体育发展动力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开始向农村青壮年倾斜,在这一社会转型模式下,农村中大量的青壮年开始在农闲时节走出家门,走向城市。在这一进程中,农村体育工作中的活跃人群——青壮年留守在农村的越来越少,这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的高效开展提出了严峻挑战,而老年人的健身行为可持续发展的趋势难以为继,这种局面直接反映了农村体育发展动力不足。

3.建设新农村背景下河北省南部地区农村体育工作全面推进的建议

河北省南部地区地处华北平原,是粮食作物主产区,民风朴实,经济状况欠发达。在新农村建设中,这一实际情况必须考虑进来,立足实际,开展切实可行的农村体育工作,使之高效科学的服务农村居民的精神生活,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和效益。

3.1加大宣传力度,帮助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改善传统的健康认识

借助农村广播、电视、墙报、标语等多种宣传途径,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精神传递到每一个农村居民身边,并结合农村实际,在医疗卫生下乡的同时开展体育健身和科学养生等各种讲座。特别要重视对农村中老年人和文化程度较低者的宣传教育。使农民深刻认识到身体是劳动的本钱,只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才能更好的从事生产劳动,实现建设小康社会、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要着重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用高尚、积极的体育文化来充实业余文化生活,塑造健康文明的农村社会新风气。

3.2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农村体育场地设施,为农村居民体育锻炼提供场所

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体育工作顺利开展物质基础。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同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投资,拓宽融资渠道,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发展农村体育。对于投资办体育的社会团体和个人,给予税收、管理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允许谋求利益回报,以吸引更多的组织和个人来投资,形成一种政府—社会—个人投入相结合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模式。同时,要加大学校、驻村或乡镇企业等公共体育设施开放和整合的力度,最大限度地实现体育资源的共有和共享。

3.3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构建农村体育服务体系,为农村体育工作奠定组织基础

明确乡镇一级的农村体育管理责任人,构建村落中的民间体育组织机构,以传统体育活动为核心,以节庆日庆典活动为契机,为农村居民提供组织服务,吸引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等具有体育基础或专长的人士参与农村体育组织,发挥带头作用,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组建全民健身体育指导员队伍。还可以借鉴城市居委会的经验,建立村一级文体活动站,为农民组织安排丰富多彩文体活动,吸引农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娱乐。

【参考文献】

[1]江亮等.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发展的社会学审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1):1462-1463,1467.

[2]李继伟.新农村建设中村庄重组与和谐乡村社区体育的构建[J].体育与科学,2006,27(4):42-46.

[3]赵晓红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的发展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5):17-22.

[4]袁宏,李皿,李霞扩等.对我国开展农村体育有效方式的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1(4):25-27.

猜你喜欢
农村居民体育锻炼体育
70年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40倍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农村居民旅游特征分析及其市场开发策略
小小“运动员”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