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2013-05-30 04:52陈吉喜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8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林业可持续发展

陈吉喜

【摘 要】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绿色环保公益事业,在改善人居环境、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文中就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概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对林业发展模式的要求;指出了当前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针对策略,以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业;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策略

中共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生态文明建设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并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党的执政纲领写入党章。这一认识上的重大飞跃、理论上的重大创新,树立了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的里程碑,开辟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征程,凸显了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赋予了林业建设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加快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缓解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已势在必行。

1.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林业作为一项重要的绿色产业,兼有重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改善我国人居环境等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也具有特殊地位,这是由于森林是陆地上面积最大、结构最复杂、生物量最大、初级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决定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其在维持生态安全、维护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中起着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储库、蓄水库及生态屏障,具有缓解温室效应、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治土地沙漠化的多种功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加快林业发展,充分发挥林业的多种功能。林业是规模巨大的循环经济体,可以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林产品和生态产品的需求;林业生物质能源是可再生、可降解的绿色能源,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为显著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比重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林业还是生态文化的主要源泉和重要阵地,发展林业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和纽带,是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平台。

2.生态文明建设对林业发展模式的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了社会发展的多重目标,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林业产业生态化以及可持续化。生态文明的内涵决定了林业必须摆脱单纯追求木材生产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过渡到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多重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即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可持续发展是对森林生态系统在确保其生产力和可更新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和生态多样性不受到损害前提下的林业实践活动,它是通过综合开发培育和利用森林,以发挥其多种功能,并且保护土壤、空气和水的质量,以及森林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既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不损害未来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林业。它是一种环境不退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能生存下去以及被社会所接受的发展模式。

3.当前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营林技术差,林业生态建设质量不高

中国森林覆盖率在总量上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0.13hm2,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一些基层造林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在树种选择及造林技术上不够科学,存在苗木不假植、造林不开沟、精品地块不浇水、人工林经营水平不高、林分树种结构单一、生物多样性水平极低、重造林轻经营管理、轻封山育林等问题,导致形成的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都比较脆弱,易感染病虫害,使林业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低下。

3.2林业投资渠道单一,群众参与造林的积极性不高

林业建设经费基本上依赖各级财政的投入,社会化的筹资机制还未形成,谁受益谁投入的制度未得到落实。虽然林业每年投入经费在不断增加,但距离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所需的资金依然有一定差距。生态林业的公益性和长期性,农民事实上只是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主体,他们作为经营者收益主体的权力却没有得到实现,因而严重挫伤和打击了群众投入林业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3.3林业科技水平低下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科技投入低,林业科技投入仅占国家投入的比重不足1%;②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发达国家林业系统专门技术人才平均占职工总数的30%以上,而我国同专业人才仅占职工总数的13.6%;③林业科技贡献率少,仅有27.3%,科技发展的滞后性难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3.4其他常见问题

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没有形成法制化;管理措施和养护策略不到位;后续管护资金跟不上;森林的乱采乱伐;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管理体制落后,群众对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不足;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存在偏差,生态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缺乏一套完善的保障体系等问题。

4.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4.1建立完备的森林生态补偿体系

森林生态补偿机制,是将森林的生态效益市场化的有益尝试,必将对林业生态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①完善管理体制,积极试行绿色GDP核算;②完善绿色税收制;③建立生态效益受益者合理承担的补偿基金制度;④制定合理的公益林营建采伐奖惩政策;⑤强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⑥争取国际补偿。构建全方位的生态补偿机制,确保林业建设稳定健康发展。

4.2提高营林技术水平,依靠科技发展林业,加强养护管理

对营林区域进行科学规划,坚持生态优先,构建绿色屏障;坚持适地适树原理,林木科学配置,提高造林技术水平,增强造林群落物种的多样性,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造林质量和林业生态效益。大力推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备的兼作方式,如实行林草兼作、林药兼作、林灌混植等种植模式。实施科技兴林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坚持用先进的科研成果来指导林业的发展,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增加林产品的综合价值。加强林木栽植后期的养护管理,确保管护工作落到实处。做好森林培育抚育工作,坚决杜绝“重建轻管”现象,严禁林地和森林乱砍乱伐,切实从森林营建、管理、养护中让林业生态质量得到提高和永续利用。

4.3加大林业生态工程经费投入力度

增加对林业生态工程的经费投入力度。把公益林业建设、管理和重大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并予以优先安排;完善政策激励机制,充分利用利益机制的调动作用,让群众看到从造林绿化中可以得到实惠,以充分调动群众造林积极性。

4.4其他针对性策略

如①优化林业经济结构,逐步建成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林业发展模式;②完善我国林业法律体制,坚持依法治林,加强林地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③减轻林业的各项税费,加大对林业投资的金融扶持力度;④开展生态理念、生态科学知识的普及活动,增强生态文明意识;⑤加强造林技术人员的培训;⑥完善先进实用的林业科技支撑体系;⑦强化林业工程建设的管理、监督、参与体系等策略。

【参考文献】

[1]董智勇.中国生态林业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陈建成,程宝栋,印中华.生态文明与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4):139-142.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林业可持续发展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