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干凹陷乌力吉构造带浅层成藏主控因素

2013-06-17 05:52史大海陈清棠邱微郭展吴小琴
断块油气田 2013年3期
关键词:查干巴音浅层

史大海,陈清棠,邱微,郭展,吴小琴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102249;2.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河南 濮阳457001;3.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管理部,河南 濮阳457001)

1 地质概况

查干凹陷位于银根-额济纳旗盆地东北部,是查干徳勒苏坳陷中部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凹陷呈不规则的“菱形”展布,北东长60 km,北西宽40 km,勘探面积约2 000 km2。凹陷自下而上发育白垩系下统巴音戈壁组、苏红图组、银根组和上统乌兰苏海组。截至目前,已在巴音戈壁组、苏红图组和银根组发现不同类型的油藏。火山岩之下的油藏主要包括巴音戈壁组一段砂砾岩和巴二段细砂岩、粉砂岩油藏;火山岩间的油藏主要包括苏红图组一段和苏红图组二段下部,分布于火山岩及火山岩间碎屑岩内的油藏; 火山岩之上的油藏主要包括苏红图组二段上部和银根组砂砾岩油藏。

乌力吉构造带位于查干凹陷西部次凹的东南部,整体为一依附于毛西断层上盘的长轴半背斜构造,轴向NE,受控于毛西断层,是一个发育早、长期处于油气运移主指向上、具备有利成藏条件的构造带[1];前期在构造高部位部署钻探的M1 井从浅层苏二段至深层巴一段均见油气显示,油气显示井段达1 200 m,苏一段、巴二段测试获低产油流。2009年对M1 井进行老井试油,在苏二段上部获工业油流。随后部署了M6,M8,M12 等井,在苏二段上部、银根组钻遇厚油层,显示出该构造带浅层良好的勘探前景。

2 油藏特征

乌力吉构造带浅层主要发育受控于毛西断层的构造圈闭。银根组5 油组顶面构造整体为一长条状半背斜,轴向NNE,地层倾角10~20°,长轴长约4.5 km,短轴长约0.9 km,构造高点位于M8 井附近。圈闭高点海拔为560 m,闭合幅度130 m,圈闭面积约3.4 km2,圈闭内发育的M8,M6 断层将其复杂化(见图1、图2)。银根组油层厚度高部位到低部位逐渐减薄,高部位的M8 井解释油层50 m/11 层,中部的M12 井油层变为18 m/3 层,再到低部位的M6 井变为油层和水层。

图1 乌力吉构造带银根组5 油组顶面构造

图2 过M12 井油藏剖面

乌力吉构造带浅层油藏埋藏深度在700~1 300 m,原油密度在0.934 2~0.949 8 g/cm3; 通过对M1 和M8井的饱和烃色谱分析可知,两口井原油均发生一定程度的降解[2]。

3 成藏主控因素

3.1 油源条件

乌力吉构造带形成时间早,长期处于油气运移有利部位,为形成浅层油藏提供了良好的油源条件。

查干凹陷在巴音戈壁组、苏红图组一段均发育有效烃源岩,其中巴音戈壁组二段为主要烃源岩发育层位。查干凹陷热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早白垩世晚期烃源岩开始生烃,至晚白垩世末期达到生烃高峰[3]。乌力吉断鼻构造是一个距离生烃凹陷较近的有利圈闭,发育早,长期处于查干凹陷洼槽油源的油气运移主指向上,具有就近捕获油气和长期聚烃的优越条件。根据原油及油浸含砾粗砂岩抽提物中各组分碳同位素分布特征,M1,M6 井苏二段原油族组分碳同位素的分布与L1 井深层巴二段暗色泥岩具有较好的相似性(见图3),表明了乌力吉构造带浅层油藏的原油与深部巴音戈壁组的原油具有同源性,且主要来自巴二段的暗色泥岩。

3.2 油气输导条件

毛西断层晚期构造反转,形成了良好的油气输导条件,使得早期形成于构造带深层原生油藏中的原油向上运移至浅层,是浅层成藏的主控因素(见图4)[4-5]。

查干凹陷在巴音戈壁组至银根组沉积早期,整体为断陷沉积,此时毛西断层主要表现为正断层特征(见图4a);银根组沉积晚期至乌兰苏海组沉积末期,即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凹陷主要表现为坳陷沉积,毛西断层活动停止,此时凹陷内烃源岩达到生烃高峰,由于凹陷苏红图组一段和苏红图组二段下部发育的大套火山岩,造成了纵向上输导体系不发育,油气难以运移至浅层成藏[6],富集于深部的巴音戈壁组和中部苏红图组一段中(见图4b);新生界沉积时期,受喜山运动影响,毛西断层发生构造反转,由原来的正断层变为逆断层,同时形成了多条伴生断层[7]。受此影响,中深部的原生油藏遭到破坏,油气沿毛西断层及伴生断层向上运移至浅层,形成了浅层的次生油藏(见图4c)[8-11]。

图4 乌力吉构造带演化模式

近年来的勘探中也发现了中深层油藏遭受破坏的证据。2010年为了评价乌力吉构造带深层的含油气特征,先后部署完成了LP1,X2,X3 井。LP1 井在巴二段试获工业油流,低部位的X2,X3 井在相应层位取心也发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但试油均为水层。分析认为,LP1 古油藏分布范围较大、高度较高,X2,X3 井均位于古油藏油水界面之上,由于该构造带晚期的构造运动,LP1 古油藏遭受破坏,现今的LP1 油藏为受后期构造运动改造的残留油气藏,油藏高度减小,油气残留在构造高部位,大量的油气向上运移至浅层成藏(见图5)。

图5 LP1—L1—L1-1 井巴二段油藏模式

3.3 储集条件

构造带浅层储层较发育,为油气富集提供了良好的储集条件。乌力吉构造浅层储层沉积相类型主要为扇三角洲相和辫状河流相[12-16],岩性以灰色不等粒长石岩屑砂岩为主,碎屑颗粒主要为石英、长石和岩屑。砂岩分选性中—差,磨圆度以次棱为主,颗粒支撑,孔隙式胶结,接触方式主要为点接触,胶结物为灰质和泥质。该套储层埋深较浅,小于1 300 m,成岩作用不强烈,处于早成岩B 期,有利于原始孔隙的保存,并且位于火成岩之上,不受早期岩浆活动的影响,原生孔隙较发育,为油气富集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

3.4 封堵条件

乌兰苏海组发育大套泥岩,形成了区域性盖层,为浅层油藏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封堵条件。查干凹陷白垩系上统的乌兰苏海组,沉积厚度200~800 m,岩性主要为红褐色、棕黄色泥岩及砂质泥岩夹泥质砂岩,是凹陷内稳定分布的区域性盖层,为下部的银根组、苏二段上部油气成藏提供了良好的盖层条件。

4 结论

1)毛西断层晚期构造反转,形成了良好的油气输导体系,是乌力吉构造带形成浅层油藏的主控因素。

2)油气在沿着毛西断层及其伴生断层向上运移的过程中,只要储层(包括孔隙型和裂缝型储层)发育,在毛西断层的下盘,同样具备形成油气藏的条件,是下步有利的勘探方向之一。

[1]王生朗,马维民,竺知新,等.银根-额济纳旗盆地查干凹陷构造-沉积格架与油气勘探方向[J].石油实验地质,2002,24(4):296-299.

[2]伍锐东,岳泉,王丽.轮古深层稠油乳化降黏实验研究[J].断块油气田,2010,17(1):60-62.

[3]陶国强.内蒙古银额盆地查干凹陷烃源岩生烃和排烃史研究[J].现代地质,2002,16(1):65-70.

[4]李秀鹏,于洁,许晶.准噶尔盆地乌夏断裂带输导体系对油气运聚的控制[J].断块油气田,2012,19(5):559-563.

[5]吴楠,刘显凤.油气输导体系研究述评[J].断块油气田,2007,14(3):4-6.

[6]高渐珍,薛国刚,张放东,等.中基性火山岩对查干凹陷油气成藏条件的影响[J].断块油气田,2003,10(1):31-32.

[7]胡德胜,佟殿君,阳怀忠.走滑构造研究进展[J].断块油气田,2009,16(5):27-30.

[8]张家震,徐备,杨静.义和庄地区地层油气藏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J].断块油气田,2010,17(1):1-4.

[9]王京红,靳久强,匡立春.准噶尔盆地莫北油气藏主控因素再认识[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32(2):165-174,191.

[10]陈汉军,叶泰然,郭伟,等.云南曲靖盆地浅层气藏地震储层预测及勘探前景分析[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32(2):207-213.

[11]宁方兴.乐安油田地层油藏运聚过程研究[J].断块油气田,2011,18(1):38-42.

[12]焦伟伟,吕修祥,周园园,等.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主控因素[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32(2):199-206.

[13]杨琦.查干凹陷下白垩统碎屑岩储集层特征研究[J].西北地质,2000,33(3):13-17.

[14]Qiang K S,Lv X X,Zhou X H,et al.Late-stag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nd enrichment pattern in Liaozhong Sag,northern offshore Bohai Bay Basin[J].Energy Exploration & Exploitation,2013,31(1):57-75.

[15]宋亮,苏朝光,张营革,等.陆相断陷盆地陡坡带砂砾岩体期次划分:以济阳坳陷车西洼陷北带中浅层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32(2):222-228.

[16]王应斌,黄雷,王强,等.渤海浅层油气富集规律:以黄河口凹陷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32(5):637-641.

猜你喜欢
查干巴音浅层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柴达木映画
基于浅层曝气原理的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
中国女摄影家聚焦一代天骄查干苏鲁克大典采风活动花絮及作品选登(下)
巴音克西格所藏托忒文eng uridiyin orošiboi::angxan uridiyin orošiboi::之影印
查干凹陷苏红图组火山岩储集特征及主控因素
查干凹陷火山岩裂缝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包气带浅层地热容量计算方法商榷
星星
浅层砂过滤器在工业循环水使用中的优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