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与编

2013-06-24 14:34
民生周刊 2013年31期
关键词:脑力劳动者社局退休年龄

读与编

读者来信

Letter From Readers

今年,延迟退休的话题一再被讨论,《民生周刊》2013年第30期封面《柔性“延退”搁浅上海滩》向我们展示了沪版延退之路的曲折。

延迟退休政策出台不能只是为了降低未来养老金发放压力而仓促执行,应该多设身处地为劳动者着想。不仅要充分考虑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不同特点,让文化程度较低,难以继续就业的体力劳动者早点退休,让有余力继续发挥聪明才智,正处于职业黄金年龄的脑力劳动者适当延长退休年龄,也要考虑不同职业对从业者年龄的要求。比如IT业从业人员虽多属脑力劳动者,但却是年轻人的天下,60岁退休都嫌太晚了。

当然,也许每个人都对如何延迟退休年龄有自己的看法,那不妨把选择权交给劳动者自己。比如,可允许多交养老保险费后适当提前退休。对科研人员等能干到七十岁的人,允许他们延长退休年龄的同时,也允许其适当减少缴费。

在养老双轨制仍然存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与公务员无关时,很难让公众相信其制订的相关政策会对参保者有利。因此,有必要先解决养老“双轨制”,统一养老制度,再来谈如何延迟退休年龄。

江苏 杨国栋

记者手记

Notes

在操作延迟退休的封面报道前,我们发现近年来关于延迟退休的深度报道少之又少。原因可能在于,在国家层面,延迟退休政策尚未出台,更别提实施。因此,一组深度报道所需要的条件尚不具备。

上海市是目前全国唯一在延迟退休方面正在进行尝试的地区,并且这个尝试已经进行了三年。未到上海,我们就接到上海市人社局的口头通知,由于国家层面正在研究制定全国政策,上海的试点是自愿参与的,与全国的“渐进式延迟”不同,因此不方便再谈上海的试点情况。

即使这样,我们还是决定以外围采访的方式呈现上海试点的情况。到了上海,经过与数十位政协委员、相关专家、企业高管、职工的交流,我们发现,上海市人社局不愿谈试点的另外一个原因是:3年来,自愿参与延迟申领养老金的职工少之又少。根据《民生周刊》得到的数据,保守估计3年累计办理延迟退休的职工仅有数千名。而在上海,每年办理退休的职工平均在18万人左右。即使按照累计参与人数1万人计算,3年来,也只有不到2%的人参与了此项试点。

上海的试点参与者少,直接体现了这座城市对于延迟申领养老金的意愿并不强烈。一个全国老龄化程度排名前列的城市民意尚且如此,那么全国到底有多少人愿意延迟退休呢?

本刊记者 丁筱净

猜你喜欢
脑力劳动者社局退休年龄
世界主要经济体 退休年龄都定在了65岁及以上
成年脑力劳动者人群血管阻塞程度与运动健身方案的制定
积极作为 创新举措 精准发力 决战就业脱贫攻坚——重庆市彭水县人社局就业扶贫工作纪实
浅谈退休年龄和养老保险相关问题的思考
脑力劳动者健身路径锻炼方法论述
对安康市脑力劳动者休闲体育生活方式的调查研究
发达国家实际退休年龄男64女63
中国退休年龄制度中的悖论
陆尚博的思想有些什么问题?/我对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看法